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卡爾·考茨基的民主觀

2014-09-30 05:26張亮亮
黨政研究 2014年4期
關鍵詞: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民主

〔作者簡介〕張亮亮,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91。

〔摘要〕卡爾·考茨基在繼承和理解馬克思恩格斯民主思想的基礎上,以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為背景,闡述了民主的旨歸即“純粹民主”、民主的基礎即普選制、民主的原則即既保護多數派又保護少數派、民主與專政相對立,民主有助于提高無產階級成熟度,提供了和平改良的社會變革形式,社會主義社會必須實現民主等觀點,形成了一套自成體系的民主觀,對于當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fā)展具有啟發(fā)意義。

〔關鍵詞〕考茨基;民主;無產階級;社會主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中圖分類號〕D0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8048-(2014)02-0066-05

卡爾·考茨基(1854-1938)是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的主要理論家,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和國際共運史上影響深遠。在長期的理論和實踐活動中,考茨基以他所繼承和理解的馬克思恩格斯民主思想為基礎,以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為背景,從多方面闡述了民主及其與無產階級、社會變革和社會主義社會的關系等問題,形成了一套自成體系的民主觀??即幕簧笥覔u擺,思想復雜,其民主觀在歷史上受到過猛烈抨擊。然而,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準確完整地窺察考茨基民主觀全貌,從中挖掘積極因素,對于當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是具有啟發(fā)意義的。

一、民主的內在規(guī)定性

考茨基在其思想轉到馬克思主義后直至去世,在繁多的著述中縱論民主,深入耕犁其文本,可以概括以下四點關于民主內在規(guī)定性的內容,構成考茨基對民主的基本性認識。

第一,民主的旨歸是“純粹民主”。早先,考茨基在同伯恩施坦的論戰(zhàn)中強調過無產階級民主之于資產階級民主的優(yōu)越性,然而,隨著考茨基自身的理論演變,他逐步放棄了之前對民主階級屬性的堅持,認為存在著凌駕于階級性和具體民主之上的“純粹民主”。正如他在闡釋民主和社會主義關系時一方面提出了“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這一科學論斷,另一方面又指出“沒有社會主義的和社會主義之前的民主都是可能的”,可以設想“純粹民主”存在于前社會主義社會。他舉例說,“在小農的共同體里,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基礎上存在著對人人完全平等的經濟條件?!薄?〕然而,這樣一來,考茨基就將民主這一概念抽象化、永恒化了。另外,考茨基還認為,即便是當時的資產階級民主國家,也只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民主”,〔2〕還不是“純粹的民主”,在考茨基的理解里,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或歸宿,如此,民主的旨歸便落實到所謂的“純粹民主”。

第二,民主的基礎是普選制。在考茨基定型了的理論框架內,民主是純粹的、一般的,它的基礎是普選制,或者說,民主體現于普選制,普選制是“偉大道義權威的深刻泉源”。 〔3〕考茨基指出,“在充分民主的普選制之下,一切階級和利益都按其力量大小而在立法議會里有其代表”,如此,諸階級和政黨既能就各種方案自由討論,又能以議會為舞臺展現自身實力,促成“無痛苦的向社會主義的過渡”?!?〕考茨基認為這種制度優(yōu)越于蘇俄以職業(yè)為界別的選舉制,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無產階級專政也應是“以普選制為基礎的最廣泛地應用民主”。〔5〕普選制越可靠,政權則越可靠,反之,消除普選制會動搖政權根基。

第三,民主的原則是既保護多數派又保護少數派。民主的政治程序是少數服從多數。考茨基認為,不管多數派本身如何變化,都意味著多數派的統(tǒng)治,這是民主的重要原則。同時他強調民主的原則不僅限定于此,與專制統(tǒng)治的生存原則是暴力鎮(zhèn)壓反對派相反,民主同樣意味著保護少數派。“保護少數派是民主發(fā)展的必不可缺的條件”〔6〕,這對于政黨特別是無產階級政黨內部和參與議會斗爭都是極端重要的。對于政黨內部而言,保護少數派將保證黨內思想自由、言論自由,促進黨的思想建設和理論創(chuàng)新,遏制黨內獨裁。就議會斗爭而言,保護少數派原則有助于在無產階級政黨處于弱勢時能夠保存自己和發(fā)展自己。既保護多數派又保護少數派是民主制度一以貫之的重要原則。

第四,民主的反面是專政。在考茨基看來,“按字義來講,專政就是取消民主”,〔7〕因此,民主和專政是兩種根本不同的方法。那么,應該如何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無產階級專政”思想呢?恩格斯晚年指出,“我們的黨和工人階級只有在民主共和國這種形式下,才能取得統(tǒng)治。民主共和國甚至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特殊形式”,要“把一切政治權力集中于人民代議機關之手”?!?〕考茨基據此認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專政”指的不是“政體”,而是“在無產階級占壓倒多數的情況下從純粹民主中必然產生出來的狀態(tài)”?!?〕“作為政體的專政”和“作為狀態(tài)的專政”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剝奪反對派的選舉權、新聞出版自由和結社自由,并且由于階級只能實行統(tǒng)治而不能治理,“作為政體的專政”實質上就是某個人或組織的專政,等同于“按字義來講”的專政。然而,無產階級專政在實質上應該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同廢除官僚軍事國家機構的要求相關,而不是要求加強它的絕對權力,”〔10〕不僅不反對民主,而且高揚民主,也就是說這里的專政其實是民主的同義詞,不能“按字義來講”??即幕J為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使用“專政”一詞,“只是表示一個強大的政府”?!?1〕在考茨基看來,民主和專政是絕對對立的,民主的反面就是專政。放眼當時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孟什維克和布爾什維克、社會民主黨和共產黨的區(qū)別就在于此。

通過對考茨基關于民主內在規(guī)定性內容的梳理,可以看出,考茨基對于民主本身在理解上的一些特點。首先,突出強調民主的一般性、抽象性。在其理論演進過程中,他逐步拋棄民主的階級屬性、不同社會制度民主的具體個性,而追求民主的抽象共性。這種觀點從總體上不符合人類政治文明發(fā)展的客觀歷史事實,也不利于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民主清醒地認識。其次,突出強調民主的形式。民主應是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內容決定形式,形式體現并反作用于內容??即幕膯栴}就在于他將民主的形式當成了民主的本質內容,一方面否定民主的階級屬性,一方面醉心于“普選制”、“保護少數派”等具體程序,并設想通過民主形式的合理化來完善民主。再次,將民主專政對立起來??即幕鶚O力淡化無產階級專政在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對其內涵進行了解讀。他制造了“民主”和“專政”、“作為政體的專政”和“作為狀態(tài)的專政”簡單的、絕對的對立,這種觀點與考茨基片面追求民主的一般性、形式化是相輔相成的。

二、民主有助于提高無產階級成熟度

關于民主和無產階級的關系,馬克思恩格斯有過深刻的論述。在《共產黨宣言》里,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資產階級在政治斗爭中不得不聯合無產階級,從而就在客觀上教育和啟發(fā)了無產階級。“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tǒng)治階級,爭得民主?!薄?2〕隨著資產階級民主政治自身的發(fā)展,馬克思恩格斯審時度勢,逐漸調整斗爭策略。例如對于普選制,他們的態(tài)度有一個轉變的過程。在19世紀六十年代,馬克思恩格斯一度認為普選權在德國這樣的國家,對工人來說是陷阱,是政府的欺騙工具。到了八九十年代,恩格斯提出,“普選制是測量工人階級成熟性的標尺?!薄?3〕在不放棄革命權的同時,積極利用普選制和議會民主進行合法活動是無產階級傳統(tǒng)斗爭手段的有力補充。

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考茨基在上述論斷基礎上進一步指出,“要使社會主義成為可能,除了條件的成熟和工業(yè)發(fā)展的必要水平之外,還必須加上無產階級的成熟。”〔14〕他判斷,“決定性的因素已經不再是物質的因素,而是人的因素?!薄?5〕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無產階級不僅必須有實現社會主義的興趣,不僅要具備實現社會主義的物質條件和擁有利用這些條件的力量,而且還必須具備一種保持和正確運用這些條件的能力?!薄?6〕19世紀末20世紀初,放眼當時的歐洲各國,工人階級已經日益成為社會的大多數,“數量上的優(yōu)勢是工人階級在任何重大的決定性斗爭中所能掌握的唯一起決定作用的武器?!薄?7〕當然,工人階級僅僅擁有“量”這一客觀優(yōu)勢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尋求“質”的提高,“民主制作為一種使無產階級成熟起來以適應社會革命的手段,是必不可缺的?!薄?8〕在考茨基看來,民主就是提高無產階級成熟度這一“質”的關鍵。

考茨基將結社、集會和出版自由等民主權利之于無產階級的重要性比作陽光、空氣或者面包之于有機體的重要性,并視剝奪無產階級這些權利的人為“最兇惡的敵人”?!?9〕考茨基強調“民主總是工人階級所能有的最有價值的工具”,〔20〕工人階級和社會民主黨只有爭得了民主權利,才有可能在經濟上解放自己,前者最為迫切。只有在民主制度的國家里,才能形成一個“不僅有勇氣和意志,而且有力量來無情地打垮資本家的抗拒”〔21〕的工人階級大多數。從實際情況看,當時的歐洲的工人階級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民主權利和政治自由,自身組織日益壯大,在運用民主權利進行斗爭中不斷發(fā)展??即幕贸觯瑹o產階級議員通過在代議機構活動,將日益熟悉和掌握領導政治、經濟等工作的能力,從而使本階級在精神上成熟起來,一旦無產階級上升為統(tǒng)治階級,這一點將更加重要。

往具體來說,民主對社會民主黨和工人階級起碼有兩點好處,“一方面有利于促進最大可能地發(fā)展黨員的知識和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促進最大多數工人的獨立思考?!薄?2〕要達到這些,就必須在黨內實行民主。在考茨基看來,馬克思恩格斯視民主為教育群眾的工具甚于取得政權的工具。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以及德國社會民主黨等都是按照民主形式組織的或者已經擺脫了獨裁形式??即幕M一步認為,“政治組織不是被看作教育無產階級走上獨立的手段,而是被看作一舉取得政權的手段的地方,那么,那里就繼續(xù)出現搞陰謀組織的要求,組織內的領導者具有無限的獨裁權力,而成員們卻只能盲目地服從?!薄?3〕現實中的典型例子就是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在這樣的組織里,黨員的權力受到限制,知識的發(fā)展受到阻礙,黨員和群眾都將失去獨立思考能力,且易被利用,無產階級成熟度的提高成為不可能。

然而,民主也并非完全沒有“負面作用”??即幕赋?,無產階級利用民主制度廣泛地參與政治生活,也極易使自身囿于眼前利益和具體成果,束縛思想眼界,此消彼長,對理論的興趣便會忽視或者減弱。考茨基對此的認識與馬克思恩格斯是一脈相承的。從當時的形勢來看,俄國工人對理論的興趣已經超過了馬克思恩格斯稱贊過的德國工人便印證了這一點。然而,考茨基進一步指出,“人們不應夸大民主對無產階級所產生的庸俗化效果”,〔24〕因為導致這種效果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民主本身而在于無產階級缺乏空閑時間。民主從長遠上看必將會為工人爭取到更多的空閑時間,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沖突的此起彼伏也會抵消民主的負面作用而“燃起無產階級革命思想和革命努力的形勢”。〔25〕

總之,考茨基認為“工人階級的利益之需要民主,不下于需要社會主義。工人階級獲得前者要早于后者?!薄?6〕通過長期的爭取民主權利的政治斗爭,以體力勞動者為主的工人階級整體的得到了開化,其自身力量不斷壯大,從“原始的野蠻狀態(tài)上升到更高的狀態(tài)?!薄?7〕這就為成功地為社會主義而斗爭提供了前提,民主對于無產階級的意義便在于此?;诋敃r歐洲革命形勢具體的歷史情境,考茨基得出上述結論是無可厚非的,然而,盡管考茨基敏銳地觀察到了民主的“負面作用”,他卻樂觀地高估了無產階級對于這種“負面作用”的克服,他所認為消解這種“負面作用”的有效方法也并沒有得到歷史的成功檢驗。

三、民主提供了和平改良的社會變革形式

關于社會主義革命的形式,馬克思恩格斯在認識上同樣有一個轉變的過程。19世紀四五十年代,他們特別強調暴力革命的普適性。到了19世紀七十年代,馬克思提出,“我們從來沒有斷言,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到處都應該采取同樣的手段。”他們從各國的國情出發(fā),認為:“有些國家,像美國、英國……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薄?8〕恩格斯晚年根據歷史變化和階級斗爭的新形勢,著眼于日益完善的資產階級民主,認為無產階級要重新調整策略,即在堅持“革命權是唯一的真正‘歷史權利”〔29〕的同時,充分利用合法活動,努力爭取、發(fā)動和組織群眾,為革命積極積蓄力量。

恩格斯逝世后,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內以伯恩施坦為代表的修正主義者根據當時的經濟政治情勢,在未來社會的變革上鼓吹放棄革命,主張階級協(xié)同,組建聯合政府,從而“和平長入社會主義”??即幕鶎Υ诉M行了批判,并對民主與社會革命的關系進行了闡發(fā)。首先,考茨基承認,由于資本主義社會政治經濟的發(fā)展,未來社會革命的條件也在相應地發(fā)生變化,革命的具體形式也可能會不同。他表示,“我既不是不惜任何代價的合法性的擁護者,同樣也不是不惜任何代價的革命者。我們知道,歷史形勢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來任意創(chuàng)造,我們的策略必須以歷史形勢為依據?!薄?0〕其次,他贊同恩格斯晚年的觀點,認為獲得的民主權利和政治自由使無產階級擁有了較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革命階級更為優(yōu)越的斗爭武器。再次,議會制民主使政黨和所代表的階級力量對比更加清楚地暴露出來,這樣,民主就可以“防止時機尚未成熟的、沒有希望的革命嘗試,使某些革命起義成為多余”。〔31〕總之,考茨基肯定和平方法在民主國家前途廣大。

考茨基在其思想演變的中后期,日益強調民主的改良道路在社會變革形式上的普適性??即幕J為民主和社會主義不是手段和目的的關系,兩者都是為實現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這一目的的手段,“沒有民主的社會主義是不可思議的”?!?2〕而且,社會革命不同于政治革命,前者是生產方式建立的長期過程,形式越和平越成功。政治革命的形式則取決于該國的民主程度,越民主,和平革命的可能性越大。無產階級在民主國家發(fā)展壯大,即便統(tǒng)治階級可能會通過暴力或廢除民主來予以回擊,但是“并不表明民主對無產階級毫無價值,反而倒表明無產階級千方百計保衛(wèi)民主的必要性”?!?3〕

在考茨基的視野里,歐洲民主國家的政權依賴于并體現了多數派的意志?!霸谌嗣竦亩鄶蹬蓪嵭薪y(tǒng)治的民主國家,只有在能爭取到大多數人贊成社會主義的情況下,才能實現社會主義?!薄?4〕對于無產階級而言,暴力的方式不僅不能真正爭取到大多數,而且將付出更大得多的犧牲,而民主無疑“是發(fā)展社會主義的政治前提和社會前提的最好的工具”,它提供了一條相對革命而言的“最短、最可靠、最少犧牲的通向社會主義之路”?!?5〕這條道路將使無產階級的事業(yè)呈現出平穩(wěn)、積極、可持續(xù)的態(tài)勢,不會有明顯的勝利或者失敗,一旦勝利,便會成功地保持下去。因此,無產階級應該積極通過民主,既教育自己又教育人民,使社會大多數人贊成社會主義,最后促使統(tǒng)治階級不得不做出讓步。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考茨基對布爾什維克黨和蘇維埃政權相關政策進行尖銳地批評,在社會變革的形式問題上,考茨基攻擊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枉顧各自國家不同的國情,將暴力革命等論斷普遍化,向歐洲大肆宣傳??即幕J為,“我們?yōu)槟繕硕M行斗爭,究竟應該采取改良主義的方式還是革命的方式,并不決定于我們的思想方法,而只是當我們從國家、社會及現存的階級關系的特定情勢的立場來觀察我們的策略時,才具有實際意義,而這種特定情勢是不能由我們主觀地決定的”。單從這一論斷來看,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對于今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仍具指導意義。然而,考茨基又認為“心理上囿于過去這個時期的情況,認為在已經達成民主制度的國家內,仍然必須宣傳用暴力來推翻政府,就未免滑稽可笑了”?!?6〕這表明,考茨基在歐洲無產階級革命的形式問題上完全拋棄了暴力革命,一心走“和平的”改良道路,將后者絕對化、普遍化了,走了他批判的布爾什維克黨一樣的極端。

四、社會主義社會必須實現民主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是考茨基提出的重要論斷,其內涵不僅體現在實現社會主義的階級力量的發(fā)展、如何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還體現在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社會的運行上??即幕f:“我們把現代社會主義不僅理解為社會地組織生產,而且理解為民主地組織社會?!薄?7〕

首先,“民主構成了建設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必不可少的基礎”?!?8〕社會主義現代化大生產下工人階級的生產狀態(tài)將不同于資本主義條件下被壓迫被奴役的狀態(tài)。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意味著由社會來組織生產。它要求全體人民群眾實行經濟自治。……社會主義需要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組織上的訓練,社會主義要以無數個經濟性的和政治性的自由組織為其前提,并且需要最充分的組織自由?!惫S是民主的工廠不是專制的工廠,是民主的勞動組織。在社會主義社會,為確保工人參加勞動,既要靠勞動習慣,也要靠勞動紀律??即幕鶑娬{勞動紀律“是民主的紀律,即自愿服從自己選出的領導,服從大多數同志的決議”?!?9〕為了組織和管理生產,要“通過如下方式設立民主機構:工人選出代表,代表們組成一種類似議會的機構來制定勞動規(guī)章并監(jiān)督專職機構的管理工作”?!?0〕根據實際情況,企業(yè)的民主機構可以有豐富的形式??傊?,考茨基認為“社會主義政權從一開始就力求以民主方式來組織生產”,〔41〕要實現經濟民主。在正面闡述的同時,考茨基更多著墨于對布爾什維克黨和蘇聯的批評,他攻擊蘇聯實行的是“兵營式的”或“監(jiān)獄式的”制度,所取得的經濟成就是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在被剝奪民主和自由后取得的結果,不值得提倡。

其次,政治生活中實現民主??即幕J為無產階級在取得政權后,要“掃除一切封建殘余,把資產階級一度主張過的民主綱領付諸實現?!谝磺袡C構中實行普選制,實現充分的出版自由和結社自由,使國家不依賴教會而獨立,并將取消一切世襲特權”?!?2〕在具體措施上,考茨基還不主張打碎舊的國家機器例如議會,而是要奪得議會并使之為無產階級服務??即幕鶠榇伺u蘇聯,認為布爾什維克黨剝奪反對派權利,取消一切敵對階級的選舉權、新聞出版自由和結社自由,將無產階級專政歪曲為一黨專政。這就導致社會一切組織失去獨立性,一方面,由于社會監(jiān)督的缺失,國家機構不得不擴大監(jiān)督機構,官僚體系的弊端將嚴重損害工人階級的積極性和效率。另一方面,專制將催生貪污腐化,培育和鼓勵品質敗壞的特權分子。他還指責歐洲的共產黨在處于反對黨地位時捍衛(wèi)民主,一旦當權,就會壓制、踐踏乃至消滅民主,對共產黨而言,民主是口號,是手段,其實質是蔑視民主。

考茨基對于社會主義社會民主問題的論述主要是以批判蘇聯在民主實踐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而展開的。在考茨基看來,社會主義社會的民主要體現在經濟、政治等社會方方面面的領域,真正地踐行他所理解的民主的內在規(guī)定性??即幕鶎τ谔K聯民主實踐的批判在今天看來,也具有相當準確的預見性。

五、結語

從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維度來看,考茨基的民主觀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背景下理論與實踐、理想與現實、原則與策略等諸多矛盾的產物,體現了以考茨基為代表的部分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面對資本主義所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而對馬克思主義相關重大問題所作的思考。拋開已經被實踐證明了的錯誤觀點,作為一種具有較高自洽性和預見性的理論,考茨基的民主觀仍然不乏諸多積極因素,對于當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

當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日益呈現出在低潮中緩慢復興的樂觀形勢。各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應從當前實際出發(fā),判明當代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態(tài)勢,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進行充分的認識,用發(fā)展了的政策和綱領指導實踐,并在實踐的基礎上大膽地調整、修正、完善政策和綱領。從考茨基民主觀對民主與無產階級、社會變革關系的闡釋來看,在資本主義民主欠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工人階級及其政黨要力爭擴大政治自由,爭得民主權利。在資本主義民主充分發(fā)展的國家和地區(qū),工人階級及其政黨要充分利用民主,增強自身力量,要盡量消解民主的負面作用,特別重視對人民群眾特別是工人階級的思想引領,培育理想信念,擴大群眾基礎,努力扭轉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tài)領域存在的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歪曲丑化現象,努力提高社會主義的影響力和感召力,爭得社會大多數的支持,探索新形勢下實現社會變革的合理路徑。

〔參考文獻〕

〔1〕〔2〕〔3〕〔4〕〔5〕〔6〕〔7〕〔9〕〔10〕〔11〕〔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奧〕卡爾·考茨基著,王學東編.考茨基文選〔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8.326,353,349,364,374,342,346,347,414,415,331,335,330,465,139,31,466-467,469,421,422,344,345,463,464,243,243,326,327,370,466,466,326,345,164,165,164,155.

〔8〕〔13〕〔2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415,193,551.

〔1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52.

〔2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4.179.

【責任編輯:劉彥武】

猜你喜歡
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民主
中國式民主
舊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適共存
尼日利亞 民主日
馬克思貧困化理論及其在當代中國的運用
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chuàng)建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學生社團建設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對時代觀視閾下《共產黨宣言》的思考
淺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內涵
讀列寧的《論我國革命》
长白| 齐齐哈尔市| 武威市| 谷城县| 揭东县| 上饶市| 安泽县| 湄潭县| 福安市| 沧州市| 九台市| 湖北省| 嘉峪关市| 宜黄县| 甘洛县| 文山县| 枞阳县| 崇州市| 佛山市| 中山市| 吴堡县| 卓尼县| 渝北区| 万年县| 云和县| 新绛县| 和林格尔县| 福建省| 乌拉特前旗| 长白| 新邵县| 鄯善县| 蓬莱市| 女性| 衡东县| 洛川县| 苏尼特右旗| 天津市| 麦盖提县| 武川县| 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