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憲未
班主任肩負班級管理和教育學生,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重任。班主任在工作中,處理學生犯錯誤,是班主任的“必修課”之一。所以經(jīng)常會面對這樣的矛盾:對犯錯誤的學生的處理是寬松一些還是嚴厲一些??雌饋磉@兩者之間似乎是對立的,只能選其一。實際上,寬和嚴之間恰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所謂“寬猛相濟”,就體現(xiàn)了這一規(guī)律。嚴師出高徒,哪個教育者不想把自己的學生培養(yǎng)成國之棟梁呢!而營造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對學生獲取知識、形成健全的人格也是大有益處的。所以對待和處理學生所犯的錯誤,一定要慎重、靈活,最終使學生所犯的錯誤成為他的寶貴財富,而不是讓他念念不忘的污點。
一、尊重學生犯錯誤的權利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犯過錯誤的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存在。成人況且如此,學生更不必說。從我們的教育對象來看,他們年齡只有16歲左右,這一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思想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弱點,如:道德評價標準掌握不準,分辨是非能力較差;意志不夠堅強,自控能力較差;對事物的認識、辨別能力較差;易固執(zhí)己見;氣質(zhì)和性格不夠成熟健全,行為習慣差,易違紀;人生目標不明確,易灰心等等。以一個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學生,顯然是不公平的。所以當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作為教育者,首先要明確:犯錯誤是學生成長中的必然。不要把它當成洪水猛獸來防范,一味的防患于未然,更不要在學生犯了錯誤時大發(fā)雷霆。當我們不能做到“圣人”一般不犯任何錯誤的同時,也要允許學生摔倒?!敖淌沂窃试S出錯的地方,學生是允許犯錯誤的人。很多時候,錯誤是學生成長的代價與營養(yǎng)”,所以,我們要尊重學生犯錯誤的權利。
二、心平氣和的面對犯錯誤的學生和學生所犯的錯誤
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許多班主任老師把學生叫到辦公室,板起臉孔訓斥,有的甚至聲嚴色厲,失去了應有的儀態(tài),學生走后,自己還很長時間無法平復情緒?!吧鷼馐悄脛e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既然犯錯誤是學生成長中的必然,就應該能夠冷靜對待。而且,也有很多時候,僅僅沖學生發(fā)火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簡單的訓斥、批評可能會使學生更反叛,導致其犯更多的錯誤。而有時候?qū)W生犯了錯誤,自己已經(jīng)感到了內(nèi)疚,再加上班主任的斥責,學生內(nèi)心會產(chǎn)生負罪感,心態(tài)發(fā)生大的變化,甚至產(chǎn)生自卑心理。所以一定要能夠心平氣和的面對犯錯誤的學生和學生所犯的錯誤。
三、了解學生錯在哪里
學生犯錯誤,教師首先要知道學生錯在哪里,這種錯誤是行為性的,還是思維上的;是道德上的,還是心理上的;是習慣上的,還是環(huán)境上的。也就是說,要找到學生犯錯誤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如果不分青紅皂白的指責和批評不可能收到教育的效果,更不利于學生對錯誤的改正。學生犯錯誤都是有原因的,也只有了解了原因,才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方法至關重要
人們通常所犯錯誤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無意的,即失誤;另一種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我們的學生一般屬于前者。對待學生所犯錯誤的方法,和風細雨的效果未必不如疾風暴雨。為了解決問題,要學生對班主任講實話,班主任應該放下架子,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減少學生的恐懼感。要學會傾聽,從學生的敘述中找到學生犯錯誤的動機,以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傾聽,可以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試著站在學生的立場幫助學生認識到錯誤的危害,并和學生一起分析,怎樣做才能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這樣既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在輕松、平等的氛圍中受到了教育,同時,也能使自己成為使學生信賴的人,也便于以后工作的開展。
五、懲罰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近些年來的教育過于強調(diào)對學生的鼓勵教育,弱化甚至不再講批評和懲罰教育,似乎對學生多加鼓勵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實際上這是危險和不負責任的。犯了錯誤而不必付出相應的代價,這種意識一旦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無疑是可怕的。我們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但一味的保護卻很容易使學生一方面自高自大,同時又經(jīng)不起挫折打擊?!皯土P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種方法”(孫云曉語)。所以對班主任來說,一定要在原則的問題上“狠起來”,因為孩子如果沒有接受過懲罰教育,也就不可能學會承擔責任。同時,在懲罰學生的時候,必須講清道理,使犯錯誤的學生對班主任的處理口服心服。懲罰必須讓受罰者心悅誠服,這樣才能使其從內(nèi)部控制自己的行為,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目的。所以對學生的教育在提倡表揚、鼓勵的同時,不應該忽視“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