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雪玲
初級中學的女生處在由未成年人逐步向成年人過渡的階段,對自身生理現(xiàn)象以及許多社會問題的認識都很模糊。城鄉(xiāng)結合部的女生處境尤其特殊,城鄉(xiāng)交界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她們所處環(huán)境的復雜性及文化的交互性,既向往城市化又深受農村根深蒂固的文化影響,信心不足、交往能力弱、知識面窄、心理承受力差,有部分女生甚至由于對個人發(fā)展目標不明,受媒體或網(wǎng)絡影響,對性別意識模糊,找不準方向,出現(xiàn)行為偏頗,嚴重的甚至耽誤前途。我校在2012年申請了廣州市德育課題,開始探究城鄉(xiāng)結合部女生教育的活動形式。女生教育要爭取學校、家庭、社區(qū)力量的支持,以點帶面,推進女生教育活動。首先,學校成立“女生社團”、學生會“女生部”、“女生教育導師宣講團”等機構,根據(jù)初中女生的年齡、生理特征來設計活動。其次,通過家長學校,向家長傳播女生教育相關理念,爭取家長的重視與支持。再者,與社區(qū)聯(lián)手,為女生的社會志愿實踐活動提供更多的機會與平臺。
一、心理團康活動提高女生自我認識水平
1. “女生社團邁步走” 活動鼓勵社團成員之間投入與尊重。“學會溝通讓心靠近”活動邀請廣東省第二師范學院心理專業(yè)師生共同舉辦豐富的活動,初一初二級女生代表在心理老師的指導下,參與真實的體驗,分享自己的智慧和看法,然后再與班中的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以點帶面?!胺e極回應”活動訓練女生表達積極情緒,促進女生與家庭的親子關系,提高家庭溝通的有效性。
2. 女生專題講座幫助女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身心發(fā)展狀態(tài),教會學生正確看待青春期的身體變化以及更好地照顧自己,保護自己。聆聽成功女性成長歷程,分享成長感悟。
二、讀書活動提升女生內涵
1. 閱讀階段。以女生的問卷調查結果為基礎,課題組老師分析、篩選,確定一批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興趣特點以及有價值、有指導意義的書籍推介給女生,組織她們利用閱讀課、社團活動課或是課余時間進行閱讀。指導老師引導學生對書本內容、作者思想以及對自己的啟發(fā)方面進行思考,寫讀后感。
2. 評比階段。將女生上交的讀后感進行公開公正的評審,按內容、思想以及感染力幾個方面進行評比,評出各級獎項,加以表彰獎勵。
3. 分享階段。按照學生初始閱讀書目登記,分類別分書目選出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分享,分享讀書內容及感想,接受聽眾提問,進行現(xiàn)場互動。
4. 內化提升階段。定期追蹤參與閱讀活動女生的思想狀態(tài),討論自己有哪些思想和行為受到所讀書籍的影響,有何積極意義。
5. 拓展階段。(1)組織圖書漂流活動。在女生之間進行圖書漂流,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在書本上寫下一點體會,與后來的閱讀者進行交流。以一個學期為活動時間,在每個學期末的時候組織最佳女生讀本選舉、最受歡迎漂流書選舉、最有愛漂流筆記選舉活動。(2)舉辦師生讀書推薦會。
三、社團活動帶動女生成長
1. 美的教育。開展“透過鏡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活動,組織學生用鏡頭記錄自己認為或是得到大多人認可的潮流,引導學生理解美,發(fā)現(xiàn)美,形成對美的理解。
2. 禮儀教育。我們邀請專家開設禮儀講座,開設形體訓練課,開展“如何說話”訓練課,從形態(tài)、禮儀、談吐等方面進行訓練和指導,在對待人接物、行為舉止、談吐表達等方面給女生一個全新的體驗以及感受,對女生日常生活有較大的指導意義。
3. 愛心教育。(1)敬老。女生社團定期到敬老院探訪老人家,為老人家獻上自編自導的節(jié)目,為老人家送上自己親手做的小禮物,陪老人家聊天,幫助敬老院做力所能及的事情。(2)走訪社區(qū)。女生們一起走進大石的低保戶家,看到他們家徒四壁,年老的父母依然照顧30多歲的無法自理、沒有意識的兒子,無論多艱難,都對兒子不離不棄,給女生們上了一節(jié)生動的愛的教育課。(3)心系社會。女生社團倡導“光盤行動”,提倡節(jié)儉、環(huán)保,她們走上街頭、走進社區(qū),向家長、向居民倡議“光盤”,得到社會人士的贊賞與支持。
4. DIY手工制作。DIY手工社開設了剪紙、折紙以及彩繪T恤課程,女生在課程里學會了以上的手工技巧,通過自己的手表達內心所想。學校的各項大型評估中,送給專家組成員留念的紀念品,就是由女生社團的成員們親手設計和制作的感謝卡,這種最真誠、簡樸的表達方式得到了專家們的一致好評。
5. 傳統(tǒng)文化。手工社、書畫社對會員開展插花、書法、國畫等教育,也是對女生思想層面上的熏陶和感染。
責任編輯 魏文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