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豪
高校經濟類公共選修課的跨學科、跨專業(yè)、跨年級的特性,以及學生的基礎不同、選課目的不同,造成教師在確定教學內容方面往往難以取舍。同時由于選修學生往往缺乏經濟學基礎知識,如果選定一本經濟學教材,照本宣科傳授,會導致學生沒有興趣、應付考試、混學分現(xiàn)象。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采取授課內容專題化,能很好地避免這種現(xiàn)象。本文以筆者開設的《世界經濟熱點問題解析》為例,提出了經濟類公選課內容專題化的原則和方法。
一、教學內容專題化選擇的原則
教學內容的選擇是任何一門經濟類公選課程設計最重要的一個方面,需要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對象的不同,綜合考慮“三求”,即學科要求、學生訴求和社會需求,為此需要兼顧三個基本原則。
1、三個基本原則
一是基礎性原則(學科要求),關注本學科的知識體系和關鍵知識點,將這些內容傳授給學生,也就是“學科體系有什么就教什么”。目的是將已有的知識結晶高效傳授給學生,這是教育存在之根本原因,也就是傳統(tǒng)教育所采取的主要原則。
二是針對性原則(學生訴求),即要考慮學生的訴求,采用拉動型教學,根據學生的關注點去安排教學內容,也就是“學生要什么就教什么”。這種重點考慮學生需求的“點菜式”教學安排,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實效性原則(社會需求),即考慮到社會的需求,當前社會要求學生具備哪些知識和能力,教學中要重點傳授這些內容。即使由于課程自身特點導致涉及的實效性內容不多,但在教學內容設計時,也要盡量考慮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相結合。
上述三原則可以根據課程性質的不同來確定優(yōu)先級的順序。專業(yè)課必須考慮到基礎性原則,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注意搭建本學科的理論框架。公共選修課則更應該關注針對性和實效性,教學內容的選取要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世界經濟熱點問題解析》內容選擇的具體原則
實際上,世界經濟熱點問題沒有現(xiàn)成的教材。當然也可以從國內眾多的《世界經濟學》教材中選定一本,略加變動教學內容后進行授課,但這可能導致授課內容被迫注重基礎性原則,而忽略了公選課要注重的后兩個原則。另外如果過于注重后兩個原則,雖然教學效果好,但是對于缺乏經濟學素養(yǎng)的理工科學生來講,只是能搞懂所討論的專題,不能形成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也只是達到了“授魚”而非“授漁”。因此如何專題化類似《世界經濟熱點問題解析》公選課的內容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基于基礎性原則?!妒澜缃洕鸁狳c問題解析》的核心內容是分析當前世界經濟熱點問題背后隱藏的世界經濟一般運行規(guī)律,主要體現(xiàn)為什么是世界經濟、中國和世界經濟的關系、世界經濟運行主體及其運行的一般機制、世界經濟的可持續(xù)增長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發(fā)展等。
基于針對性原則。《世界經濟熱點問題解析》公選課的內容選擇上要考慮學生的需求情況。學生學習需求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和課間隨談來獲得。問卷調查在第一堂概論課課后進行,概論課講述世界經濟學的學科性質和基本框架,在課后對全體選修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并回收分析,了解學生選修本課的目的、感興趣的議題、需要解決的問題等。
基于實效性原則,《世界經濟熱點問題解析》內容選擇上,要反映當前社會需求和熱點,主要體現(xiàn)為所講授的內容要有助于學生解釋和解決當前的一些社會現(xiàn)象和熱點問題。
二、教學內容的專題化設計
河南科技大學公選課《世界經濟熱點問題解析》共計30個學時,10次課,除去各1次相關世界經濟熱點視頻學習和隨堂考試,共計安排8次專題。遵循基礎性原則,把握世界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特點,將教學內容分為8個專題。
專題一是世界經濟導論,結合中國的實際,從最基本的經濟測度指標GDP談起,循序漸進導入經濟的本質是什么、何為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等。專題二是世界經濟發(fā)展模式探析,從分析中國經濟發(fā)展模式的利弊開始,進而考察其他國家經濟發(fā)展模式,最后一般性總結世界經濟發(fā)展的模式。專題三是世界經濟中的貿易問題,回顧歷史上國際貿易戰(zhàn),并結合實際談我國對外貿易遇到的傾銷反傾銷問題,進而分析貿易戰(zhàn)背后的主導因素和變動趨勢。專題四是世界經濟的匯率問題,結合中國當前人民幣匯率的先升后降這一現(xiàn)象,分析什么是匯率、匯率與貿易關系、匯率變動決定因素等。專題五是世界經濟中的能源問題,考察歷史上歷次能源危機引發(fā)的世界經濟波動,總結能源價格波動影響世界經濟波動的傳導機制,如何采取措施減少不利影響。專題六是世界經濟的周期波動問題,結合2008年世界經濟波動,探析區(qū)域經濟波動是如何傳導擴散,最終導致世界經濟波動形成的,進而總結世界經濟周期波動的特點和變動趨勢。專題七是世界經濟一體化問題,以當前的熱點問題TPP為分析對象,考察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和決定影響,以及中國如何加快融入世界一體化進程。專題八是世界經濟協(xié)調治理問題,結合2008年金融危機,分析世界經濟失衡、出現(xiàn)波動,已遠非一國之力能治理,需要世界各國協(xié)調一致的采取措施來共同應對。
三、專題化教學過程
1、專題內容的調整
教學內容的專題化設計的最大優(yōu)點是實現(xiàn)了一種在保持學科體系完整性下的靈活性。在保持基礎性原則不變的情況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需要和現(xiàn)實情況來調整各個專題化的教學內容。如筆者上學期在講到專題二世界經濟發(fā)展模式時,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討論中國經濟一直高速增長,為啥遇到發(fā)展瓶頸,為什么要改變經濟發(fā)展方式,世界其他國經濟發(fā)展怎么樣?為什么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會出現(xiàn)金融危機,其經濟到底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等。在講授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發(fā)展時,結合習近平參與金磚國家峰會,分析了中國為啥看重金磚國家。同時結合最近媒體關注的TPP,分析其對中國的影響,并從國際關系學的角度分析為啥美國意欲主導TPP等等。
2、專題化教學內容的靈活導入
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因此,專題化教學內容要注重靈活的導入方式:
一是可以采用故事誘導法,以一個醒目的疑問式話題引入,形象描述出一種問題情境,從而誘發(fā)學生思考。如在講解專題七(世界經濟一體化發(fā)展),可以假設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貿易沒有任何阻礙,經濟發(fā)展會怎么樣?在進一步假設,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完全自由貿易和完全封閉對世界總產出和各國經濟會有怎樣影響等,讓學生感受到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利與弊等。
二是采用時事誘導法。時事應該是當前各方熱議或關系到學生切身利益的問題,學生們有深入了解的興趣。如講授專題四時,可以聯(lián)系2013年人民幣匯率一路升值,追問匯率為啥升高,對就業(yè)有和中國經濟有啥影響;而到2014年后人民匯率連續(xù)貶值,這背后的推動因素是啥等。
總之,課程內容專題化設計的關鍵在于專題的合理確定和每個專題的問題導向性。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能夠保持一定程度的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又能根據學生需求和社會需求靈活組織內容,真正兼顧基礎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三原則。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每一個專題的學習都能使他掌握解釋一類現(xiàn)象或者處理一類問題的概念和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龔新湘.高校公選課教學內容模塊化探討[J].大學(學術版),2011(9):26-29.
[2]陳煒,鄺季萍.新時期高校公選課的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2):34-37.
[3]李太龍.博弈論公選課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探析[J].教育探索,2012(1):17-19.
[4]朱蘭蘭.高校公選課教學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及改進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12):32-34.
(作者單位:河南科技大學經濟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