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亞平
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兩個重要部分。而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也是公認的難點?!白魑碾y,難作文”,學生普遍對寫作缺乏興趣與信心。追究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應試教育固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是教師忽視寫作規(guī)律,在教學中,實施的架空實際的“要我寫”而不是“我要寫”的本末倒置的作文訓練方式也是原因之一。
我們在寫作教學中,應該“固根本”“浚泉源”,不應為寫作而脫離其他必須的語文實踐活動。作文能力是綜合性最強的一種語文能力,而寫作又是以聽、讀、說為基礎的,同時還是聽讀說的延伸、提煉和升華,是語文能力的中心與重點,因此,將品讀、鑒賞、評改結合起來的漸進式的實踐活動,能夠顛覆學生寫作的被動局面,進而把寫作當作“生活的需要”,逐漸開始會寫、樂寫、能寫,寫出佳作。
第一步,提供一篇題材切合學生興趣,內容現實,有修改潛質的中等文,讓學生自己批判品評,寫一篇綜評短文并提出修改意見。這個過程中把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明白“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沒有好的鑒賞實踐和理性的總結,就培養(yǎng)不出好的鑒賞能力。教師提供的作文可以是學生自己的,甚至還可以是名家的。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質疑創(chuàng)新,打破權威,對話權威,既可正面賞析,也可反面商榷。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的“瀉”的妙處等。葉圣陶先生就曾明確指出:“‘改與‘作的關系密切,‘改的優(yōu)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作者,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重在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睂W生對自己的作文從某一重點方面或諸多方面反復衡量,逐漸養(yǎng)成精益求精的精神,這樣注意力指向性就比較集中,對自己作文能進行更為全面而客觀的評價,慢慢地吸取較高明的寫作經驗,提高寫作水平。
其次,具體修改第一步提供的作文,使其升格,教師選出最佳升格文,學生比照自己的修改心得,然后自擬文題,另寫一篇寫作隨筆,總結升格關鍵。作文的評改,傳統(tǒng)的做法是學生寫、教師改、教師評,學生看看結果了事。這種方法,教師費了力不討好,學生費了力不喝彩。因而可在前一步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動手修改或互改所提供的作文。不過,在指導學生動手前,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評什么、改什么,每次突出一個重點,如主題、選材、詳略、表達方式、詞語的準確、修辭潤色等,在這一活動過程中,教師較抽象的“要求”,不僅能轉化為學生頭腦中具體可感的認識,而且還能想對策去解決問題:怎樣做才能達到教師的“要求”,領悟出其中的道理與技巧。學生在教師修改目的和修改方法的指導下,對作文修改,提高語言駕馭能力,錘煉思想。
最后,教師再組織學生評選出升格后的范文,圍繞要求討論范文,使學生明確作文的閃光點有哪些,在文章中是怎么反映出來的。學生一同修改前面提到的作文,以組為單位進行談論、探究,形成共識后單獨完成,把閱讀、寫作、口語訓練三項內容完美結合,培養(yǎng)了學生多種能力,更重要的是,每位學生都參與了實踐活動,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在第二次上交的改寫文章中,在新視角、新觀點、細節(jié)描寫、形象復活、運用融入時代元素的語言等方面皆有出彩的表現,讓人驚喜不已!
第三步,在上述鑒賞、品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寫一篇同題材作文后,自選角度,自擬文題,附寫最后一篇寫作心得。寫作是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融為一體的思維活動,讓學生學習寫作本領、領悟為文真諦,是一件在激勵中進行艱辛勞動的事情。經過前面的閱讀、賞析與批判,學生已入了寫作與鑒賞的門路。學生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心理集中,想象和聯想、情感與認知都會被激活,一定會有寫作的沖動,并有較好的效果,寫出好文章。最后再來及時總結自己的心得,就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自我意識和獨立個性人格,形成自己理性的自我思想、自我情感、自我的思維方式和自我表達方式,讓自己寫作能力開始螺旋式上升。
寫作其實就是一種自我信心的激發(fā)與表現過程,這種信心來源于不斷走向理性的個性化嘗試。以上寫作教學方法的四個步驟組成一個整體,完全不同于教師一味灌輸后,學生被動練習疲于應付,而教師則“埋頭苦批”這種“面朝黃土背朝天”式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是把讀、思、評、寫完全相融合,通過循序漸進的實踐活動,盡量充分地還學生主體地位,讓他們去體味、反思、提升。
(山西省武鄉(xiāng)縣職業(yè)中學;046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