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
語文教學改革搞了多年,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怎樣體現(xiàn)落實仍是個難題,素質(zhì)教育三原則“面向全體,全面發(fā)展,讓學生主動發(fā)展”,最難解決的也是如何才能真正使學生主動發(fā)展這個難點。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發(fā)揮,語文教改也就突不破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要特征的相對封閉的教學模式。這種封閉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jīng)越來越明顯地影響到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近年來,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推進,不少語文教學界的有識之士已經(jīng)意識到必須打開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封閉的課堂教學之門,還給學生一方主動發(fā)展的天地。既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又要給學生以學習語文的時間和機會。這樣才能迎來語文教學的滿園春色。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擁有一方主動發(fā)展的天地呢?有許多同行已經(jīng)開始了這方面的有益嘗試,這里筆者尚想贅言幾句,以拋磚引玉。
一、課堂讓學生唱主角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處于中心地位,支配地位。從整個教學的過程來看,課堂教學的組織、調(diào)控、反饋、小結(jié),基本按照教師既定方案實施,離開了教師,課堂教學的進程很難推動;從信息來源來看,主要是教師傳授,學生聽,形成一條“教參——教師——學生”狹窄的信息渠道;學生既缺乏信息的采集機會,又不能離開教師主動交流;中下等生在講授法占主導地位的課堂里,常處于“陪坐”狀態(tài),就是優(yōu)等生也只是跟著教師兜圈子,當配角。從評價的標準看,也是以教師(或教參)的觀點作為衡量尺度,學生有不同觀點,也只能統(tǒng)一于“標準答案”之內(nèi)。因此,學生在這種課堂里,很難成為起支配作用的主體,也就不可能有主動發(fā)展的機會。
要使學生真正起主體作用,就必須把課堂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一是要改變教師教、學生聽的單向結(jié)構(gòu)模式,教師既是施教者,也應該是學習者;學生既是學習者,也應該可以施教。師生可以相互學習討論,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學習討論,變單向為“雙向”、“多向”交流模式。為了上好一堂語文課,不僅教師有備課、采集交流信息的責任,學生也同樣有采集交流信息,反饋獨立思考后所形成觀點的權(quán)利。要拓寬師生間、生生間教學信息流通的渠道,增加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開展活動的機會。教師要把盡可能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尊重和保留在現(xiàn)實條件下尚有爭議的意見;即使是謬誤的意見,也要給學生自我修正、完善的機會,而不是一棍子打下。要保護學生開拓創(chuàng)新的意識,有利于學生發(fā)展個性。語文教學受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影響最深,更需要改革,要爭得學生的主動權(quán)也最難;但語文學科的特點,又比較適合于學生自學,真正把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出來,又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智力與能力。
語文教育家魏書生完全把學語文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創(chuàng)出一套“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jié)”六步教學法和“三結(jié)合”的語文自學方法,在教師較多時間不在校的情況下,學生也能圓滿完成學習任務,對我們是有益的啟發(fā)。
二、課堂上讓學生接觸社會生活的源頭活水
書本和生活是學習語文的兩只翅膀,脫離了生活的語文教學不可能騰飛。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走的是“書本——課堂——標準化習題(試題)"這條路子,大量的文字游戲式的習題占據(jù)了學生的全部時間,學生根本不可能下水實踐,接觸生活,語文與現(xiàn)實生活嚴重脫節(jié)。一方面是教師傾其所有教學生,學生全力以赴學語文,學到的知識拿到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沒有;另一方面,生活處處無時不在呼喚語文。語文課中,教師對"教參"字字句句落實,作者生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一點不敢舍棄,卻甘愿少了與生活聯(lián)系這一環(huán)。這種脫離生活,枯燥乏味的東西,怎么可能使學生產(chǎn)生共鳴,激發(fā)興趣呢?由于缺乏生活的體驗,學生在語文課中讀課文缺乏感情,回答問題思路不開闊,寫文章很少有生動的語言。語文教學改革,急需打開課堂的大門,縮小課堂與生活的距離,讓源頭活水流進課堂,滋潤語文教學的田園。學生只有把語文學習置于社會語言文化的大背景上,參加豐富的語文實踐,才可能有較深厚的語言積淀和較高的語言表達技能。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代科學技術、信息增長速度是過去的幾十倍,幾百倍,真是"課堂才一天,世上已千年,"如果把學習內(nèi)容限制在一堂課,一本書中,學生的能力怎么可能提高。
顯然不少語文教師已認識到課堂語文與生活語文之間的關系,創(chuàng)造出不少生動活潑的方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如有的開設語文活動課,開展社會調(diào)查、采訪、演講、辯論、電腦中文打字等活動;有的開設選修課,如“影視評論”、“當代文學講座”、“信息專題課”等;有的在語文課堂里引進生活實例……。積極實踐葉圣陶先生“課堂里學,生活里用”的語文教學思想,促進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提高語文(下轉(zhuǎn)38頁)(上接30頁)素質(zhì)。語言課應該把課文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尤其是學生有親身體驗的生活)聯(lián)結(jié)點找出來,激發(fā)學生共鳴,讓學生感悟到每一篇經(jīng)典課文的思想真諦與語言內(nèi)在意蘊,在感悟中升華,從而加深語文素質(zhì)的修養(yǎng),提高語文水平。
三、拓寬學生閱讀空間、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語文水平
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例子”,又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這里所說的多讀作品,不僅僅是幾篇課文,語文書再厚,課文再多,也是有限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講得再多,也是無法替代其他課外閱讀的。只有讓學生把課堂中學到的讀書本領拿到讀書實踐中去運用,多讀文學名著,多接觸各種有益的報刊、文集,讓學生從讀書中積累語文素養(yǎng)。只上了幾堂書法課就培養(yǎng)出了一批書法家,只教了幾句拳術口訣就訓練出一批武術家會讓人認為是天方夜譚,同樣只上幾堂語文課也不可能使學生語文水平有很大提高。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了,才可能逐漸增強閱讀能力,才會寫起作文來文思泉涌。
檢討我們以前的語文教學,不重視課外閱讀,學生閱讀量偏窄,閱讀面偏小,讀名著的少,中學課文中有章節(jié)篇目入選的名著,部分中學生只學過課文,未讀過原著,對這些著作的理解如瞎子摸象。由于升學教育影響,學生把大量時間化在題海戰(zhàn)術上,沒有時間去看書看報;我們的語文教師也極少去布置和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脫離了大量閱讀訓練談閱讀質(zhì)量,無異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本。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決不能把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當作額外負擔,而是應該有意識地開列一些必讀書目,指導學生在古今中外浩瀚的文學之海中去領略名家的風采,學會收集、整理、揚棄五花八門的知識信息。魏書生同志對中學語文的成功改革經(jīng)驗之一,就是僅用極少的時間與學生共同學習教材,而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讀課外讀物,當然,把時間留給學生讀課外讀物,也不是不要教師引導,在這方面,我們不妨也可以學學魏書生同志的方法,魏書生教學生閱讀,教給他們閱讀一篇文章的方法,也教給他們閱讀一本書的方法,一類文章的方法,以一篇文章帶動學生去學一本書,學一類文章;魏書生還通過在課堂內(nèi)外增講學生喜歡的名篇時文,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的報道,帶動學生制定自學計劃來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給學生一方主動發(fā)展的天地,不能理解為只是把時間留給學生,而是要正確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語文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尤其要著眼于學生將來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