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教社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教師教學用書》(必修二)中對郁達夫《故都的秋》的題景命名徒具其形,不得真味。主因在于編寫者對《故都的秋》意趣與文理的解讀與把握上出現(xiàn)失焦失法的錯誤?!豆识嫉那铩返淖髡吡⒁狻百p玩”,以“趣味”為旨歸,則當據(jù)此經(jīng)緯理順文義與文理。在此基礎上,才能“以大觀小”,逐個品評景名得失,從而更好地達成文學審美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題景命名 意趣 文理 文學審美教育
一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作于1934年的行旅散文的傳統(tǒng)名篇,其文體物玩味,造境寫心,遙想深沉,文韻豐永,深具審美教育的價值,所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將其編選在現(xiàn)行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第二冊第一單元中。其文主體部分由五種景況構成。對于這五種景況,人教社在其與教材相配套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教師教學用書》(必修二)(以下簡稱《教學用書二》)中題命的“景名”分別是: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都市閑人、勝日秋果。①
對此題景命名,我以為是徒具其形、不得真味的。表面上看,這五種“景名”都具有了四字格的整齊格式,個別“景名”或還有些許如“落蕊”般細微的詩意,然而這并不能掩飾教參編寫者在對文本意脈領略上的渙散蕪雜之失。每個“景名”意象迭現(xiàn),看似熱鬧,實則繚亂。而繚亂之失,主因在于失焦。因為失焦,喪失了對文本意脈的整體把握能力,只好對每個寫景文段逐個題擬命名。而這種做法的后果是:五種景名因不得神攝,則易題擬失當;割裂聯(lián)系逐個題擬,則又使景名之間俱失聯(lián)絡感與整體感。編寫者對于《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讀,其情勢狀態(tài)正如郁達夫在文中所說的那樣:處于那種“半開半醉的狀態(tài)”,因而在“領略”上是“不合適”的。
題景命名之于文本,有如題名之于匾額、之于園林,均是添彩盡雅之事。在《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里,當大觀園告竣時,賈珍來請賈政擬題匾額、對聯(lián)時,賈政說:“偌大景致,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任是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②與此意互證生發(fā)的還有當代著名園林美學家金學智先生的一句評點:“沒有題名序列的園林,在精神的領域里只具有散文的結構,而有了規(guī)整性優(yōu)秀題名序列的園林則具有了詩的結構?!雹?對于寫景狀物的文學文本而言,精彩的題景命名就是一種富于直覺美感的視覺創(chuàng)造,它有如指向美的路標,為學習者提供理解與把握文本意蘊的線索,指示著他們的閱讀注意;而它提純產(chǎn)生的過程本身就又是一種涵詠和提升美感的示范,極富于審美的教學價值;而它創(chuàng)造性的美的氣質(zhì)甚至使它具有了一種可以與原作之美相互映照、互相生發(fā)的獨立價值,其美感有如溫庭筠在《菩薩蠻》一詞中所寫的那樣,“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
至于題景命名的基本法則,我們倒可以從中國山水畫法中得到啟示。宋代李成在作畫時,從下往上“仰畫飛檐”,沈括便批評他不知“山水之法”:“大都山水之法,蓋以大觀小,如人觀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見一重山,豈可重重悉見,兼不應見其溪谷間事。又如屋舍,亦不應見其中庭及后巷中事。若人在東立,則山西便合是遠境;人在西立,則山東卻合是遠境。似此如何成畫?李君蓋不知以大觀小之法,其間折高、折遠,自有妙理?!雹?/p>
沈括所說的“山水之法”指的是“以大觀小”:登高望遠,自高觀下,則視野開闊,境界壯大,山溪河谷,遠近層次,“重重悉見”;而且其間隱沒曲折,呼應聯(lián)絡,“自有妙理”。
闡發(fā)一下。“山水之法”提倡的藝術辯證法則是:從全體來看部分。全體之于部分,首先是規(guī)約、限定,這正是藝術之為藝術的特質(zhì)之一:失于全體規(guī)范的部分,則必失全體之“真”;失于全體觀照的部分,也必失全體之“焦”;其次是賦予、生成。全體提供給部分以參照的背景、定位的秩序、聯(lián)絡的線索;以意味的釀造;以美感的生成。
文藝之理互可闡發(fā)。文學作品中的題景命名也應首先把握全篇的意脈與文理。意脈就像是主旋律,它的調(diào)性滲透在每一個文字之中,讓每個文字在聚集與聯(lián)絡之中都成為富有藝術氣質(zhì)的音符。而文理則本身便是意脈在結構上所呈現(xiàn)的可見的秩序形態(tài),通過它,我們便可找尋到通往意脈的軌道與階梯。
《教學用書二》中對于《故都的秋》的“景名”的題擬之失也正在于此。它不是“以大觀小”而是“以小觀小”,各個景界之間互不聯(lián)絡、節(jié)奏不協(xié)、氣韻不生,其情景正像《紅樓夢》第十七回中賈政隨后說的一句:“便擬出來,也不免迂腐,反使花柳園亭因而減色,轉沒意思?!?/p>
二
欲求《教學用書二》中對“景名”如此題擬的原因,當推源至編寫者對于《故都的秋》一文的意趣與文理的認識與把握。
上面說過,文理是意脈在結構上呈現(xiàn)出的可見的秩序形態(tài),那么,我們就沿波討源,引用它對文理結構的解說部分來分析推求。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做對比,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按照“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清秋景色。共有五種景況,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都市閑人、勝日秋果;最后以議論收尾,進一步贊頌北國之秋。首尾照應,回環(huán)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
淋漓。⑤
為了以下閱讀與分析的便利,我們依照這引述的部分,將其編寫者勾勒的文理結構以直觀的圖式表列如下:
《故都的秋》文章結構簡圖
■
這段引述與這張表面圓融的圖表中潛藏著的問題是很多的:(1)引述中說是按照“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清秋景色”的五種景況,但對于這五種景況與“清”
“靜”“悲涼”的三個層次的對應分屬情況卻并未明確。盡管如此,我們依其話語邏輯仍可推定,位列于最后的“勝日秋果”肯定是分屬于“悲涼”的層次。但這恰是最不可信的。較之于前面四種景況,“勝日秋果”中無論是作者的心相還是所呈現(xiàn)景物的色調(diào),都正是五種景況中寫得最為溫熱的畫面。那么,將“勝日秋果”歸屬于“悲涼”的層次又如何讓人信服接受呢?(2)眾所周知,在《故都的秋》這樣一篇情景交融的寫景狀物的散文
中,作為其心相以及其外化為景物情相的“清”“靜”與“悲涼”又如何能夠如此簡單截然地予以離斷區(qū)隔開來,做到“三個層次”“逐一”地描繪呢?比如在序列一的“清晨靜觀”的片斷里,透過他在清秋院子里的默然靜對,我們不是能同時看到其所寫之景的“清”與“靜”嗎?而其“清”“靜”景象難道不正是作者“悲涼”的心境所創(chuàng)造的畫境?(3)若深入文境,再細推文理,則又有疑如下:第12段的“議論”是“進一步贊頌北國之秋”,那么第13段的“南國之秋”難道不也是通過對比“進一步贊頌北國之秋”嗎?第12、13兩段其結構形態(tài)是同型構的:都是將“北國之秋”置放在參照物的背景前,進行比較,從而達成其“凸顯”深化“北國之秋”的浮雕般的表達效果與閱讀效果。而細察其所不同者則當更加讓人進一步堅信第12、13兩段在表意與結構功能上是互相映照的不可分離的一個表意整體。其所不同的是:第12段,作者側重于將“北國之秋”置放于由古代與外國作家所形成的文學的“歷史時間”中進行比較開拓;而第13段,作者則側重于將“北國之秋”置放于“南國之秋”這特定地域的“空間背景”前進行比較蘊蓄。正是這兩段著意的含孕蓄勢正如水庫的蓄水,既拓廣文境,深化文韻,又造成文情上的高峽平湖之勢,開閘而出,必是深情流瀉,豐沛厚實。引來其后一段“現(xiàn)場體驗”一下:“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睂@“北國的秋”的摯愛是值得以生命相交換的!
如此眾多的疑問對編寫者的結構分析的穩(wěn)愜合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但需再翻入一層,我們才更可以看到在這背后造成如此判斷的真正原因。
根據(jù)以上的圖表,我們發(fā)現(xiàn),其結構形態(tài)是指意于首尾處的“表達向往”的。也就是說,編寫者所體會到的僅僅是浮泛在文字表面的“思想感情”——表達對故都的秋的向往與熱愛。因此可以理解,正是這種認識決定性地“框定”出了上面的結構圖表?!@種“框定”的判斷在現(xiàn)行教參的教學指導中大量存活著,因為它需要的只是膚淺的閱讀與機械的預定。
在這種“框定”的認識視野里,經(jīng)典名篇《故都的秋》也就相應地膚淺化為一篇小學生的作文。因此,我們強烈地感覺到,在《教學用書二》中,《故都的秋》的“秋”之味、“故都”之味,以及深蘊在其中的作者的“性情之味”全都喪失殆盡,全無審美之意趣。編寫者求義而不求意,則意昧義昏;解義而不解味,則意味兩失。意趣把握之失導致文理抵牾難通?!溆诋斍拔膶W審美教育的反諷意味之深長,亦可賞玩。
三
其實,只要熟讀,深抉文心,會心自然不遠:作者立意“賞玩”,以“趣味”為旨歸昭然可見。
作者在首段就拈出個“飽嘗”,在第二段中就又更干脆地直陳“南國之秋”之味、色、意境與姿態(tài)都“賞玩”不到十足。其后造境寫心,直接“賞玩”,只是其“賞玩”的方式異于常人——但注意,也正是從這里,我們感到了其傳統(tǒng)文人的雅賞趣味——他的“賞玩”方式在第三段、第四段中表現(xiàn)為“靜對”:秋院“靜對”清景,“感覺到十分的秋意”;“靜對”落蕊絲紋,“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其所“賞玩”者為秋之“幽寂”;而在第5至第11段中則表現(xiàn)為“冥想”——離開具體的秋院,他的心進入到了“遙想”的然而更加深冥的心靈世界和經(jīng)驗世界中去“賞玩”:秋蟲殘聲,秋雨閑韻,秋果佳日。其所“賞玩”者為秋之“幽閑”。至此,“賞玩”仍覺不足,則不覺評之、鑒之、品之,故而其后則議論縱橫,遙接歷史時空,以遣其“賞玩”之興;既盡處又拈來“南國之秋”作比,盡襯“北國之秋”的地域風味之深永。文勢奔涌至此,最后文情化為深深的摯愛喟嘆:愿折壽命以換北國之秋。
如此可見,其“賞玩”的文脈縱貫全文:嘗秋——賞秋——評秋——品秋——眷秋。
然分析至此,仍有未盡意。需以經(jīng)緯線來作比說明:若說“賞玩”是橫貫首尾的經(jīng)線,那么其賞玩的對象——“秋”則當是密織的緯線。
若熟讀郁達夫的文集,很容易發(fā)現(xiàn),他十分賞愛“秋”。“秋”于他是一個寄意深厚的文學意象。此當另文解讀。就《故都的秋》一文來說,哪怕是文字的縫隙里都可謂“秋意”縱橫淋漓:秋院秋晨秋空秋樹秋草秋花秋蟲秋雨秋人秋果。濃郁如此,才可謂“郁”達矣!
至此,不妨以此“賞玩”與“秋”為縱橫意脈來編織一張文理結構圖,我們也來“賞玩”一下:
《故都的秋》文章結構簡圖(蘇寧峰版)
■
需要補注說明的是:第12、13段中的“評”與“品”統(tǒng)歸于“鑒”,以在整體理解上保持與前面之“賞”的文義聯(lián)系,“鑒”正是“賞”的深化與精致化。第14段用“眷秋”而不用“愛秋”,則是出于“眷”字在情致程度與形態(tài)上均好于“愛”字的考慮。想,若用“愛”字,則必為達夫所不許,他一定會說:“賞玩不到十足!”
四
寫作至此(2014/2/8下午15:56),忽感深情不能自已。想,達夫以及我曾經(jīng)為之為文過的秋白俱在深情地凝視著我。寫作之苦此時化作如此深郁的樂,方知深情遙接古人之樂,是值得付出許多犧牲和代價的。
意脈與文理俱清,則題景命名之事方可行。具體方法為逐景分析,先提出教參舊名,評點優(yōu)劣,后再提出新名,以期拋磚引玉。
題景命名之事,表面技術為“提煉”,實則關涉深厚,聯(lián)絡眾多。此處仍引《紅樓夢》第十七回賈寶玉題擬大觀園的“景名”來說明。
行至未題名的怡紅院時,大家稱贊院中所植之芭蕉、海棠,賈政讓大家題名。
賈政因道:“想幾個什么新鮮字來題?”一客道:“‘蕉鶴二字妙?!庇忠粋€道:“‘崇光泛彩方妙?!辟Z政與眾人都道:“好個‘崇光泛彩!”寶玉也道:“妙?!庇终f:“只是可惜了?!北娙藛枺骸叭绾慰上??”寶玉道:“此處蕉、棠兩植,其意暗蓄‘紅‘綠二字在內(nèi);若說一樣,遺漏一樣,便不足取?!辟Z政道:“依你如何?”寶玉道:“依我,題‘紅香綠玉四字,方兩全其美。”⑥
寶玉的題名藝術值得學習。“崇光泛彩”讓人喝彩是因為它暗用了蘇軾的《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的詩意在其中,但是寶玉卻說“可惜”,因為此名只扣合了海棠,“遺漏一樣,便不足取”。他提出“暗蓄”的觀點,用有神韻的“紅香綠玉”來題名。概說起來,便有三點:概括照應要全面,用意要蘊蓄有致,選字要取其神韻。
據(jù)此,則在為五種景況題名時,作為全文的意脈的“秋”字也須或明或暗地反映在景名中,這是題名前的一大關要。以下逐景分析。文段均引自人教版現(xiàn)行《高中語文必修二》教材。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最好,還要在牽?;ǖ祝涕L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此段教參舊題“清晨靜觀”?!办o”字選得準確,因為它正是此段意境的關鍵詞。其余則大可商榷。
若是獨立來看,此題名中“秋”意全無。既無法體現(xiàn)與文題的呼吸感應、對意脈的深涵體味,也將無法與下面四種景名之間建立序列性的有機聯(lián)系?!扒宄俊辈⒉荒芊从场扒铩?,除了“時間”的信息外別無余緒。而“靜觀”一詞,原文作“靜對”,此二詞一字之別,意緒語境可謂迥別。
“靜觀”比之“靜對”,更鬧熱也更外在:“觀”字的動作性與溫度均強于“對”,故“鬧熱”;“觀”側重于感官,“對”側重于心靈,故“觀”停留于外感,物我兩隔,“對”則直接懷抱,物我俱寂。而且,由“靜觀”到“靜對”,正好勾勒出作者心靈之走向。
據(jù)此,竊以為,拈選“秋院靜對”風味更佳?!扒镌骸敝幸浴扒铩睉},而“院”字則更有涵括力與周照性:它既可以較好地涵照院中的景物,而且提供給作者心靈寫意的空間。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極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此段教參舊題“落蕊輕掃”?!拜p掃”最為殘破粗惡。不僅存有作者“輕掃”的誤解可能,更不堪的是,原文是“掃后”,是完成后的冷寂狀態(tài),而“輕掃”將它變成進行狀態(tài),哪怕再“輕”,于此冷寂之中依然聲喧塵揚,極破壞意境。試梳理一下文意來加深理解:上段中作者坐在空寂的秋院,靜觀高碧天色,聽泠泠冷顫的鴿聲,心境逐漸寂默。到“細數(shù)”冷光,品評色調(diào),其心冷寂可見。到此段聯(lián)想滿是哀感的“落蕊”,其似花非花有如蘇軾之“楊花”,無聲無味又有如寂滅。作者行筆,從“有我”之境而入“無我”之境,由實境而入虛境,怎能容許有一絲“輕掃”?
據(jù)此,愚意拈出“秋蕊絲紋”或“落蕊秋紋”以為題名。因為“落蕊”與“絲紋”是此段的主體意象,很能反映出心境與詩意。
秋蟬的衰竭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嘶叫的秋蟬,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的家蟲。
此段教參舊題“秋蟬殘鳴”?!傍Q”字太鬧熱,不如原文中的“殘聲”。至于后文之“啼唱”與“嘶叫”都是敘解其物之多之尋常,不能解釋為動作。正是“多”與“尋常”,故其“殘聲”之哀感寫意也更為豐腴。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穿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緩慢悠閑的聲調(diào),微嘆著互答著說:
“唉,天可真涼了——”
“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
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此段教參舊題“都市閑人”。直接全部拈自原文,最為誠實也最為坐實,有迂滯木訥之象。“出身”的純正不能掩飾其粗懶的面貌。
“都市閑人”雖然是畫面的人物,但不是表現(xiàn)的重點,重點應是“聲調(diào)”與“歧韻”。這段寫景重在寫“韻”,其于表現(xiàn)“故都”的文化韻味,有攝神之感。此外,孤拈出的“都市閑人”在文義、文氣以及文情上,均無法與其他四種景名協(xié)調(diào),有突兀孤立之感。再有,“都市閑人”也無法涵照聯(lián)絡畫面中的其他意象。
而“秋雨”的意象是無法忽視的。因為文段就以“秋雨”為背景為底蘊。文段的重點其實是寫“秋雨”的“像樣”的“奇”“味”,“都市閑人”的緩慢悠閑的寒暄的聲調(diào)與歧韻是用來形象化“秋雨”的奇味的。文義的主賓是很分明的。
本段中富有韻味的文辭散布。比如“雨后的斜橋
影”,還有一個極具神光的詞“立”字值得一提:此字極富畫意、閑韻與風味。它們的審美趣味醇厚但又如鹽在水,北方人說“唱戲的腔,廚師的湯”,就是這種味道。
不揣簡陋,拈出幾個以就正于方家:秋雨歧韻、秋雨幽韻、斜影歧韻、斜影秋韻。
北方的秋果,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的長大起來。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
此段教參舊題“勝日秋果”。從語意上看,此段是聯(lián)絡前段寫“奇”味。它奇在尋常,奇在成熟于秋盛也是秋終的佳日。所謂,似應以“秋果”為前景為準確。故私擬為“秋果佳日”。
最后結篇之時,仍回到《紅樓夢》第十七回中寶玉題擬“沁芳亭”的片斷:
話說眾人穿洞上橋,橋上有亭,賈政命眾人對亭題稱:有人就亭而不就景而題稱之“翼然”;賈政說:“此亭壓水而成,還須偏于水題為稱?!币虼?,賈政就水而題稱之為“瀉玉”;寶玉以為“瀉玉”的題稱不對景、不依制、不新雅,故也就水而題,拈出更富蘊藉含蓄之意的“沁芳”二字。并在隨后應命而作一副七言對,“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7}
細品此段,可令人感思良多。一亭之名,題稱不同,乃因眾人眼中之景不同,心中丘壑氣象不同。紅學家周汝昌先生稱“沁芳”是“大觀園的命脈”,是“大象征”。⑧“沁芳溪”是大觀園的大關脈,然最初眾人眼中只有亭而沒有水,不知關脈所在,故題稱失當;賈政眼中有水,可謂知脈,然所題稱失雅;寶玉眼中有水,更有水之潤,水之香,故題稱蘊藉。
由此而想,一篇文章的解讀需要知其關脈所在,方能得其趣味;閱讀經(jīng)典文學作品,亦需要不斷沉涵熟復,會然于心,這也是教學者提高自己水平的關脈所在;而教材編寫者組織編寫出具有更高水平的教學用書,這也是提高文學審美教育的關脈所在。關脈既在,那么自然有寶玉所說的那樣,“堤柳借翠,岸花分香”。
①⑤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教師教學用書》(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16頁,
第16頁。
②{6}{7} (清)曹雪芹,裴效維校注:《程乙本紅樓夢》(上),作家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133頁,第141頁,第135頁。
③ 李娜:《〈湖山勝概〉與晚明文人藝術趣味研究》,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3年3月版,第23頁。
④ 轉引自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第56—57頁。
⑧ 周汝昌:《周汝昌評說四大名著》,中華書局2008年6月版,第96頁。
作 者:蘇寧峰,在職教育碩士,福建省廈門一中高中語文組高級教師,廈門市專家型教師,福建省語文學科帶頭人,曾任福建省高考語文學科首任秘書。
編 輯: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