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摘 要:初中英語Speak up的教學中,普遍存在讀讀背背對話、記記單詞和短語就完成了任務的做法,這種做法違背了教材編寫Speak up的初衷,教學中應該力避對Speak up的輕視與缺失,讓該部分有效、高效、落到實處。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教學;Speak up
在新課改全面推進的今天,英語課堂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師生關系和諧化、教學內容生活化、課堂教學現代化、學生主體地位明顯化、學習形式活動化等,初中英語教學不再是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累,而是通過情景、表演、競賽、游戲、實踐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活動中構建知識,通過體驗、交流、探究、討論等形式,徹底走出“要我學”的教學常規(guī),實現會學、樂學、善學的根本轉變。
但在新課改形勢下,初中英語Speak up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從分析牛津英語Speak up的缺失與不足開始,通過對牛津初中英語教學案例的分析和反思,提出該部分的教學建議,以期發(fā)揮該部分的真正作用,創(chuàng)建有效課堂。
一、剖析Speak up教學現狀
一線的教師都明白,牛津初中英語的教材體例都相同,對于Integ-rated skills來說,Integrated skills包括兩部分內容,Part A和Part B,Part A重在結合一個單元的中心話題,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全面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綜合素養(yǎng)。Part A的教學在這里不多贅述,本文重點談Part B,也就是Speak up的教學。對于Speak up的教學,多數教師把它當作A部分的附屬部分,一節(jié)課的重點是聽、說、讀、寫,臨下課的幾分鐘要求學生讀讀、背背,畫畫語言點,強調一下新單詞和短語,輕松完成任務。
這種輕視Speak up的做法偏離了新課程的軌道,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更違背了教材編寫這部分的初衷,這部分不僅僅是讀讀、背背對話,記記單詞和短語,而是重點以Speak up的對話作為例子,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編寫對話并表演,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并且,這部分以本單元的中心話題為依據,并滲透該單元的語法內容和知識。因此,Speak up的教學不可小覷。
二、Speak up教學策略
1.發(fā)展學生聽說的技能
在實際英語教學中,Speak up常被忽視,看作可有可無的部分,有時間就點撥一下語言點,沒時間的話,布置課后背誦也就草草結束,綜合技能的學習也就畫了句號。其實,這種做法有悖于新課改的總體要求,降低Speak up在教材中的地位,首先Speak up發(fā)展學生的聽說技能不得忽視。
(1)訓練學生的聽力。以8B Unit 1 Speak up為例,是Millie和Sandy的對話,教學這部分前,先簡要介紹對話的背景:Millie and Becky havent seen each other for many years. Last week, Becky returned from the USA.Millie and Sandy are talking about it.然后,提出問題:How long havent Millie and Becky seen each other?Who did Becky go to USA with?How do they keep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做聽力練習,既訓練了聽力技能,又對對話內容有總體上的把握,為說做好了鋪墊。
(2)Speak up的中文意思是“大聲說出來”。這部分在練習聽力的基礎上,再要求學生每兩人一組進行Pairwork,或男生扮演Sandy、女生扮演Millie進行角色朗讀,再角色表演。這樣,說的方式多樣化,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突顯Speak up大聲說出來的內涵。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新課標的要求之一,通過Speak up的改寫、創(chuàng)新表演等實現這一要求,當然方法指導很重要。仍然以8B Unit 1 Speak up為例,教師和學生一起分析可以改寫的部分,先用筆畫出來,再寫出可以改動的內容。如,I met my old friend Becky
last week. She has just returned from the USA.可以替換的有:old friend Becky,last week,the USA等,替換的內容自行設定。久而久之,學生對創(chuàng)新表演Speak up就輕車熟路。
當然,這部分的訓練可以不拘泥于Speak up對話的長度和句式的約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酌情使用,如,I met my old friend Becky last week. She has just returned from the USA.這兩句也可以運用為I met Betty yesterday. She went back from the USA.時態(tài)、句式等也可以適當調整。
如果讓學生脫離課本,根據教師對這部分的背景介紹,自己編寫談話內容再表演等,更能體現這部分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特點。
教學中,要走出Speak up形同虛設的誤區(qū),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興趣、調動積極性,真正突顯其重要性,以發(fā)展學生的聽說能力為先導,提升讀寫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宗旨,實現Speak up的有效、高效課堂,讓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自主學習、學會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演繹Speak up的精彩課堂。
參考文獻:
[1]馬建鋒.牛津初中英語:教材Speak up板塊的教學缺失與建議[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10(09).
[2]王薔. 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J]. 英語教師,2009 (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