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勇
【摘 要】在全媒體時代,傳統(tǒng)紙質媒體要在激烈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并實現更好發(fā)展,就必須在深度報道上出彩。然而,要讓深度報道吸引廣大讀者眼球,提高其可讀性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筆者結合近年來在《皖西日報》工作期間在深度報道方面的探索實踐,從主題策劃、新聞采訪、寫作技巧等方面,談一談對提升深度報道可讀性的一點體會。
【關鍵詞】深度報道 可讀性 問題意識 細節(jié)描寫
“可讀性”一詞是由西方新聞學者首先提出,指新聞便于閱讀、吸引讀者的特性??勺x性是衡量報紙及其報道內容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受市場化競爭及各種新媒體沖擊因素影響,傳統(tǒng)紙媒的影響力受到了極大挑戰(zhàn)。置身于全媒體時代,具有信息傳播“高附加值”的深度報道,不約而同地成為眾多紙媒提升自身影響力與競爭力“有力武器”之一。那么,如何圍繞廣大讀者的閱讀期待,提升深度報道可讀性,讓其內容更加生動活潑、引人愛看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精選主題,不要“人云亦云”
報紙上的新聞是給讀者閱讀的, 可讀性是讀者對新聞的必然選擇。換句話說,如果忽略了讀者的興趣,那么報紙肯定沒人買也沒人愿意看,報道內容同樣也會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在選擇深度報道主題時,應圍繞讀者的興趣點做足文章,選取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發(fā)生的,對于群眾的工作、生活、學習有指導性、服務性的新聞事件,精心策劃報道主題,以提高報道的關注度和可讀性,努力使報道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
讀者會不會關注,讀者是不是愛看,讀者能不能受感染,一切都是與報道的選題有關。在選題上,首先要從興趣上貼近讀者。抓住群眾議論的熱點以顯其廣度,抓住疑點以顯其力度,抓住難點以顯其深度;其次要從心理上貼近讀者。一則深度報道,如果與讀者在志向、意趣、愛好等方面相吻合,就會使讀者從心理上產生接近感;如果這則新聞內容講出了人們的心里話,就會在讀者心中引起共鳴。
2014年2月19日《皖西日報》刊登的《土地嶺,“鄉(xiāng)愁”彎彎》就是選擇了讀者關注度較高的一個話題。每年冬天一下雪,連接安徽與湖北的省道318線上的“咽喉”——土地嶺就成了阻礙群眾返鄉(xiāng)與回城的障礙,然而,這種現象持續(xù)多年仍然沒有得到改變,由此引發(fā)了群眾的高度關注和質疑。為此,記者帶著群眾的關注采寫了該篇報道。由于報道及時地回應了群眾的關注,不僅可讀性強,而且充分體現了黨報的“三貼近”原則。
需要注意的是,在當前媒體競爭“白熱化”的時代,同一新聞事件、同一群眾關注話題多家媒體均會給予關注,在面對同一主題的報道時,可能就會出現“同質化”。因此,在選擇深度報道主題時,就需要亮出自己獨到的觀點,做到“人有我特”。如果停留在“人云亦云”,年年報道“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四季歌,則很難激起讀者的閱讀熱情。
帶著問題,挖出“鮮為人知”
在當今信息“爆炸”時代,網絡、手機等新興媒體以信息海量取勝。雖然其信息海量,但是在深度方面相對于傳統(tǒng)紙媒還是處于劣勢。正是鑒于此,傳統(tǒng)紙媒將深度報道作為競爭的“法寶”。深度報道,是以“新聞背后的故事”來吸引讀者的關注,通過深挖新聞背后的故事,一方面可以提高報道深度,同時也是提高報道可讀性的重要途徑。如何深挖?這就需要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不要只注重搶報道密度,而是要挖掘新聞的深度,帶著強烈的問題意識,深挖事件“本質”,并找出其中“鮮為人知”的故事。
例如,養(yǎng)殖特種野豬本是一篇普通的新聞,而2013年3月22日《皖西日報》刊登的《特種野豬市場在哪里?》卻是一篇問題報道,這是因為記者在采訪中,養(yǎng)殖戶在介紹養(yǎng)殖效益時發(fā)出了一聲嘆息,從中記者“嗅”出了問題,隨后通過深挖窮追,對制約特種野豬養(yǎng)殖產出效益的多種因素進行了細致了解。原來:特種野豬養(yǎng)殖的市場份額尚待開發(fā),而效益受市場份額影響,一直處于尷尬境地。在探析問題的基礎上,記者寫出了這篇深度報道。可見,采訪深度報道主題,不能“讓慣性思維牽著鼻子走”,不能僅關心成績與數字,或者“一、二、三、四”做法的層面,否則采寫的深度報道將會變成“一潭死水”。
在具體的新聞采訪實踐中,很多新聞背后的故事都是“沉下去”的。這就要求記者不僅要帶著問題意識,更要真正沉到一線,用眼睛去觀察去分析,去抓住“背后的故事”。沉的越深,挖出的故事就越深越吸引人。此外,在采訪完成后,記者要換位思考,用讀者思維對采訪內容進行理性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從中提煉出讀者歡迎的新思想和新鮮內容。
寫出新意,讓細節(jié)會“說話”
新聞報道講究“新”,不僅內容新,而且表達方式也要新,必須做到“常變常新”來奪人眼球,深度報道也不例外。如深度報道表達方式千篇一律,其可讀性便無從談起。而深度報道篇幅相對較長,在報紙版面上容易產生擁擠感。要提高其可讀性,就要求記者善于拆分拆細“大部頭”,把大題材做新、做活、做細。
首先要在力求新聞語言通俗化的基礎上,圍繞新聞主題,用群眾視角進行分析,用群眾樂意接受的方式進行闡述,用群眾身邊的實例和群眾語言說話,刻畫出生動真實感人的新聞圖像,使深度報道生動有趣,讓讀者感到親切真實,而不要熱衷于抄材料,使用華而不實,有大架勢而無實際內容的空話。
比如,在2013年9月,《皖西日報》在報道金寨縣長嶺鄉(xiāng)社區(qū)民警余浩先進事跡時,就是通過講述“一雙黑皮鞋、一張便民卡、一張巧嘴巴、一顆感恩的心”等小故事的形式,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從而讓一個典型人物報道,變成了一個鮮活的新聞,這樣既讓讀者讀起來輕松,同時增加了這篇深度報道的可讀性。
在深度報道的結構方式上,當采取單篇報道的形式不能完整地呈現新聞事實時,為達到全面深刻的報道效果,可以運用組合式報道形式,這樣可以使讀者能夠易讀、易懂。2014年6月14日《皖西日報》推出的專題報道分“大學生就業(yè),白領還是藍領?”、“他們緣何對藍領說不?”、“做藍領可以出彩嗎?”等三個部分,每一篇報道都具有相對獨立性,又具有一定的邏輯性,整組報道脈絡清晰,既鮮活生動,又有深度思考,這篇深度報道見報后,獲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總之,提升深度報道的可讀性,考驗著新聞記者多方面的能力。因此,作為新聞記者,只有通過不斷的業(yè)務學習與新聞實踐,增強新聞敏銳性、采訪深入性、寫作技巧性,才能進一步提高對深度報道的駕馭能力,才能把讀者愛看的新聞寫深寫活。
(作者單位:皖西日報社)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