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蘇桂云 徐立民
北京市雙橋燕京中藥飲片廠
▲谷芽原植物
▲谷芽藥材
谷芽為常用中藥,別名粟芽,《本草綱目》收載原名“粟糵”。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粟的成熟果實經(jīng)發(fā)芽干燥而得。粟,北方習(xí)稱谷子,去皮后稱“小米”,是生活于北方的人們常食用糧食之一。中國是粟的原產(chǎn)地,種植歷史達(dá)7000余年,主產(chǎn)于北方,如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等地。
谷芽的原植物為一年生草本。高80~150cm,桿直立,粗壯。葉鞘無毛,葉舌具纖毛。葉片條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鈍圓,下面較光滑,上面粗糙;頂生圓錐花序穗狀,通常下垂,長20~30cm。穎果,谷粒與第一外稃等長。
采收:秋季采收成熟的粟谷,于水中浸透,撈出至筐內(nèi),上面覆蓋濕物,每日淋水4~5次,保持濕潤度,至須根長至4~6mm,取出曬干。生用或炒用?!侗静菥V目》:“消導(dǎo)米面諸果食積。本品以黃色、有芽,顆粒均勻者為佳?!?/p>
性狀:本品呈類圓球形,直徑約2mm,頂端鈍圓,基部略尖。外殼為革質(zhì)的稃片,淡黃色,具點(diǎn)狀皺紋,下端有初生的細(xì)須根,長3~6mm,剝?nèi)ワ?,?nèi)含淡黃色或黃白色穎果(小米)1粒。氣微,味微甘。
顯微鑒別:本品粉末類白色。淀粉粒淡單粒,類圓形,直徑約30μm;臍點(diǎn)星狀深裂。稃片表皮細(xì)胞淡黃色,回行彎曲,壁較厚,微木化孔溝明顯。下皮纖維成片長條形,壁稍厚,木化。
《中國藥典》(2010年版)規(guī)定,谷芽總灰分不得過5.0%。酸不溶灰分不得過3.0%;出芽率檢查:取本品5g,照藥材取樣法取對角兩份供試品,檢查出芽率數(shù)與總粒數(shù),計算出芽率(%)。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
谷芽:生谷芽除去雜質(zhì)。
炒谷芽:將凈谷芽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深黃色并大部分爆裂,取出放涼。本品形如谷芽,表面深黃色。有香氣。
焦谷芽:將谷芽置于鍋內(nèi),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微噴清水,取出,干燥。本品形如谷芽,表面呈焦褐色。具有焦香氣。
谷芽的性味歸經(jīng)為:甘,溫;歸脾、胃經(jīng)。其功效為:消食和中,健脾開胃。用于食積不消,腹脹口臭,脾胃虛弱,不饑食少。用法與用量: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饑食少,焦谷芽善化積滯,用于積滯不消, 9~15g 。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貯藏。
紅谷子:為粟的一種栽培品種的成熟果實。產(chǎn)于北方,藥材呈類圓球形,直徑約2mm,頂端鈍圓,基部略尖。表面紅黃色。質(zhì)堅,斷面白色,粉性。味微甘。藥性甘,咸、涼。歸腎、脾、胃經(jīng)。具有開胃健脾,除濕解毒等功效,用于脾胃虛弱,腹脹,腸鳴泄瀉等癥。
粟米(小米):味甘、咸,性涼。歸腎、脾、胃經(jīng)。和中益腎,除熱,解毒。用于脾胃虛弱,反胃嘔吐,腹?jié)M食少,消渴,瀉痢等癥。粟米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淀粉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還含有微量元素,是一種很好的藥食兼用食材。
陳粟米(為粟米儲存陳久者): 味苦,性寒。除煩,利小便,止痢。
粟奴:為黑粉菌科真菌粟黑粉菌侵染粟的幼穗所產(chǎn)生的冬孢子粉。藥材性狀:菌癭包于花穎,卵形或橢圓形,外被灰白色膜。質(zhì)疏松,膜破裂后,散出眾多黑褐色粉末(冬孢子)。氣微味淡后微苦。性味微苦,溫。歸脾、胃經(jīng)。具有利尿、消積、除煩等功效。用于小便不利、胸腹?jié)M悶、消化不良等癥。外用可治療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