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事求是是處理一切事務的根本原則,而實事求是的基礎,便是一切都應該從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國情來做好我們的工作,發(fā)展我們的事業(y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基礎教育工作也必須遵從這一原則,根據(jù)我國的國情來開展我們的工作、培養(yǎng)我們的孩子、發(fā)展我們的事業(y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工作最大的實際,就是計劃生育國策的貫徹實施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獨生子女群體,這個群體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構成了我國基礎教育工作所面對的主體;基礎教育工作所面對的這個主體,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如何營造適合獨生子女的學習氛圍,切實培養(yǎng)出符合國家教育方針的人才,是從事基礎教育的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我國的獨生子女群體在世界上獨一無二,這個群體所具有的性格特征也同樣是獨一無二的。
1、性格孤僻,不善于合群;獨生子女由于沒有姐妹兄弟,很容易從小就產(chǎn)生一種孤獨感,這種孤獨感發(fā)展下去,便可能形成性格上的孤僻,做什么事情都更習慣于一個人而不是主動去尋求和身外其他人的融合;這種孤僻更多的是環(huán)境養(yǎng)成的一種習慣,而實質(zhì)上并不是獨生子女內(nèi)心的喜好;
2、個性嬌蠻,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強烈;獨身子女一般在家庭成員中都是出于核心地位,父母長輩的寵愛乃至溺愛,往往會使獨生子女無視客觀環(huán)境,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去主動考慮到他人的感受,做事情我行我素的特征明顯,甚至蠻橫無理,遇到不遂意的事情便或以哭鬧或以耍蠻橫作為處理的常見手段;
3、內(nèi)心怯弱,不能經(jīng)受住挫折;由于獨生子女在家庭的生長環(huán)境可謂是眾星捧月,幾乎不會有被拒絕的遭遇,這一方面既會助長他們對自己欲望缺乏限制的思想,同時也容易使他們的性格嬌弱,一旦遭遇真正的拒絕便會不知所措,而一旦遭遇挫折,更是會茫然無措,從內(nèi)心里滋生出挫折感,且這種挫折感很容易衍生成失敗感,從而不利于他們的人生的成長。
4、獨占欲強,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作為家庭小皇帝,獨生子女在家庭里面的待遇無異普遍是處于說一不二的地位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固然是普遍現(xiàn)象,任何問題或者麻煩都自然而然的有家長出面解決也是常見的情形;久而久之,獨生子女不但獨占欲強烈,不懂得好東西主動去和別人分享,且個人需要做決定的機會幾乎沒有,也就造成了獨生子女缺乏獨立處理事務的實踐和能力,依賴性強,在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也偏弱。
獨生子女的這些特征,固然是獨生子女生長的社會大環(huán)境和家庭小環(huán)境所造成的,但當獨生子女走出家庭,進入學校接受基礎教育的時候,無可置疑的是,他們所要面對的,是一個群體生活與學習的環(huán)境;因此,我們的基礎教育在面對這些獨生子女群體的時候,也就必須從群體活動的角度出發(fā),針對獨生子女的性格特征,營造出適合他們成長的學習氛圍,打造出有利于改造他們性格缺陷的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最終將他們培養(yǎng)成符合社會主義教育路線方針的合格人才。
1、強化“班集體”的概念,培養(yǎng)孩子的集體榮譽感;
從孩子們進入班級的第一天起,班主任便應該突出強調(diào)班集體的概念,強化每一個孩子對班級的認同;應該讓“我們班”成為口頭禪并最終成為每一個孩子的無意識認知,而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來強化孩子們對班級概念的認同,無疑是重要的手段;班主任應該精心設計好每一堂主題班會,在主題班會上充分調(diào)動每一個同學積極參與,使整個班會氣氛活躍,從而讓孩子們通過對主題班會的強烈興趣來形成對班級概念的認同,進而激發(fā)對班級榮譽的熱愛與珍惜,最終達成孩子們集體榮譽感的養(yǎng)成。
2、多創(chuàng)造互動機會,增強孩子們相互之間的了解和溝通的機會;
獨生子女走進課堂,彼此之間都是陌生的;班主任應該著眼于改變孩子們之間的這種陌生感,多設計各種互動活動,使孩子們彼此之間盡快的熟悉起來;這些互動活動,在孩子們認識之初即以快節(jié)奏高頻率展開,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在孩子們認識的最初一段時間彼此之間沒能通過互動的方式形成彼此的熟悉和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面對熱鬧的班集體,一些孩子的孤獨感反而會更加強烈,這些孩子也容易更加離群,這將相當不利于這些孩子后續(xù)的學校生活的。
3、加強傳統(tǒng)孝道教育,使孩子們樹立尊老愛幼的思想;
傳統(tǒng)孝道教育,既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工具,使孩子們廣泛接觸到古往今來的孝道故事,更需要注重挖掘孩子們身邊的孝道故事,以孩子們眼前活生生的人與事來對孩子們形成感染,從而培養(yǎng)孩子們尊老愛幼的意識。
4、加強和孩子家長的溝通,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實現(xiàn)無縫對接;
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教育的效果,不但取決于學校范圍內(nèi),也同樣取決于學校范圍外;加強和孩子家長的溝通,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實現(xiàn)無縫對接,從而避免孩子們接受的教育,在學校是一個樣,在家里又是一個樣,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以貫之,才能真正有助于培養(yǎng)獨生子女健康的性格、健全的人格。
5、增加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孩子們對生活的切身體會,提升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充分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學校應該多組織孩子們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活動,小到要求孩子們學會對路人的觀察,大到組織參與一些公益活動,比如敬老院的打掃和慰問,街道清潔衛(wèi)生的實踐,等等;還可以組織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形成結對關系,通過對彼此家庭情況的了解來增強孩子們對社會的認知;
6、以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來激發(fā)獨生子女對生活的熱愛和學習的興趣;這樣做的結果,不但有利于養(yǎng)成孩子們?nèi)诩w的習慣,更有利于避免孩子們沉湎于網(wǎng)絡游戲的毒害。
獨生子女的學校教育,不但在于幫助孩子們具備學習的能力,還必須積極探討幫助孩子們走出封閉的自我的辦法和途徑,使我們的孩子能通過學校的生活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