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琪
名字,其實只是人的一個符號,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因了人的不同,這些原本簡單的符號卻變得多姿多彩起來。
許多演員有藝名,如常香玉(張妙玲)、牛得草(牛俊國)、小電燈(賈桂林)、紅線女(鄺健廉);許多作家有筆名,如魯迅(周樹人)、茅盾(沈雁冰)、巴金(李堯棠)、曹禺(萬家寶)……
近幾年,我在與煤礦農(nóng)民工朋友們接觸時發(fā)現(xiàn),這個特殊群體的人們大多也有兩個或多個名字。
張潔瓊就是其中之一。
我現(xiàn)在不叫劉二小
在講述張潔瓊的故事之前,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位叫劉二小的煤礦農(nóng)民工。
劉二小是我的老鄉(xiāng),而且是近老鄉(xiāng),我們兩個村相距不足五華里,村里的人相互認識的不少。
我和劉二小初識,是在一個老鄉(xiāng)兒子的婚宴上。那天中午,他挨我坐著。聽他說話的口音,我就問他是哪個村的,他告訴我他是哪個村的。我問他在哪個礦上班,他說他在哪個礦下坑。我說我在你們村念過書,誰誰誰是我的同班同學,某某某是我的老師。他說,你說的這些人有的已經(jīng)不在人世,搞地下工作去了。沒想到,年近半百、五短身材、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劉二小還蠻幽默的。吃飯間,劉二小拿筷子夾了一顆花生豆,還沒等放進嘴里,花生米就從筷子里溜了下來,在桌面上嘣嘣嘣跳了幾下,就跑到了桌子底下。劉二小站起身來,把屁股下的椅子往后挪了挪,弓下腰身,鉆到桌子下面,左瞅右看,硬是把那顆花生米找了出來。這時的劉二小,沒有急著把花生吃掉,而是用兩個指頭捏著那顆花生豆,笑瞇瞇地來回瞅了兩眼,用不長胡子的婆婆嘴吹了幾下,然后把花生豆往空中一扔,張開嘴準確地接上,嘎巴嘎巴嚼了起來。
劉二小的精彩表演獲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
整個過程,我全看在了眼里,記在了心上。
吃過飯,往外走的時候,我有意和劉二小相跟著。從他的口中得知,他是劉水長的兒子。他的父親劉水長可是我們那里的名人。只是,他的出名不是因為能說會道,也不是因為能文善武,更不是因為俠肝義膽,而是因為特別的“小氣”。
劉水長的小氣可不是一般的小氣?,F(xiàn)在說出來,人們十有八九不會相信。不過,不管你信不信,我還是得說,就說兩件,耽擱不了你多長時間。
頭一件。當年,也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劉水長家有篷布往外租賃。鄰村上下,誰家辦紅白事宴,都得提前一天去他家預定。而劉水長從得到消息開始,就開始空肚子。等到這家飽餐一天回來之后,劉水長又會餓上一天。
第二件。那個時候,農(nóng)村都是生產(chǎn)隊,社員們要集體參加勞動。生產(chǎn)隊長往往在前一天安排第二天的農(nóng)活,安排時會告訴人們在哪兒干活,帶什么工具,去幾個人。如果第二天勞動的地方離家里近,大小便的時候,劉水長就會找個借口回家;如果遠的話,劉水長隨身帶的工具肯定多了一樣——夜壺。他連大小便也不會丟在集體的地里。
第二次見到劉二小,是在他所在的那個礦。那一次,我去他們礦辦事,恰好遇上了他。他剛剛下了夜班,眼圈上還殘留著黑色的印記。他和幾個人相跟著。我大聲喊他,他看見了我,但沒有回答,只是象征性地點了點頭。我有點詫異。這時,只見劉二小和同行的幾個人嘟囔了幾句,那幾個人和他打了打招呼就走了。等那幾個人走出了一大截,劉二小這才咚咚咚跑了過來,悄悄地告訴我:老鄉(xiāng),我現(xiàn)在不叫劉二小,叫劉禾。劉禾?我問。劉禾。他就說就用手指在空中劃拉起來。噢,還不就是把二小兩個字摞在了一起。劉二小嘿嘿一笑,還是你們作家機敏。
詩人張潔瓊
與張潔瓊相識,緣于文學。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我在古交的一個國有企業(yè)工作,屬于古交的駐地單位。因為愛好文學,經(jīng)常參加古交組織的活動,便認識了喜歡寫詩的張潔瓊。那時候的張潔瓊風華正茂,戴一副眼鏡,雖然個頭不是很高,但也是風度翩翩,才華橫溢,頗受大家的青睞。
九十年代初,因為工作調(diào)動,我離開了古交。從那時起,我們的交往日漸減少。
再次與張潔瓊密切起來,同樣與文學有關(guān)。
2011年,我因為要寫一部反映煤礦農(nóng)民工的作品,于是,我想到了張潔瓊。于是,就有了一上金牛。
金牛是古交的別稱。
關(guān)于金牛城,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現(xiàn)在的古交水泉寨公園,就有一尊牛的雕塑。
古交這個縣級市,是因煤而設(shè)的工業(yè)城市。這里的煤炭儲量豐富,地質(zhì)構(gòu)造簡單,煤質(zhì)優(yōu)良,品種齊全。煤,養(yǎng)育了許許多多的人;煤,讓一部分人成為一擲千金的富豪。據(jù)一份資料稱,這個不足20萬人口的城市,個人資產(chǎn)上億元的就超過40個。
以前來這里,到處是煤車,溝溝壑壑有數(shù)不清的煤礦。那里的山,用千瘡百孔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曾經(jīng)有那么一段時間,晚上,可以看到沿路燃著一團團火苗,如傳說中的鬼火。那是當?shù)厝嗽跓捦两埂?/p>
幾年沒來這里,它給我最深的印象是:馬路兩邊凡是空的地方都見縫插針地蓋上了樓房!這一點和全國各地一樣,好像這些年咱們國家的人口翻了好幾倍。高大的樓房遮擋了人們的視線,讓人們看不到或者忘記了這里原本的模樣。而這些已經(jīng)建成的和正在修建的樓房,無一不是出自農(nóng)民工之手。
從古交長途汽車站乘車去馬蘭礦,途中經(jīng)過屯蘭煤礦。在這里,我多看了幾眼,也記住了一條標語:一切為了職工,一切服從安全。
兩年前這里的一聲巨響,讓78位煤礦工人的生命從此結(jié)束!也讓全國、全世界的人記住了這個地方。在78位礦工中,我想一定少不了農(nóng)民工兄弟。有知情者說,那次事故,毀了不止78個人,在死亡的那些礦工中,農(nóng)民工占了一半以上。
在眾多的農(nóng)民工兄弟中,也不乏一些才子。比如,我將要采訪的張潔瓊。
張潔瓊已在煤礦干了整整20多個年頭,寫了不少與煤礦和礦工有關(guān)的詩。下面兩首詩的題目都叫礦工。
礦工
礦工/這個名字很黑/你喊一聲——能抹兩把黑/人的肚皮也是黑的/告訴醫(yī)生/丈夫的太陽是黑色的/咳,咳——煤層行走的聲音/——生命掉了一片瓷光/道挖得越深/無憂無慮地扎緊世界的口子/也許/生命會證明錢是一個暴君/你不想打開這扇窗子/生活更會證明這是一種苦難
礦工
礦工的夜真長/妻子五指并攏/搭在額頭上的太陽/二十四個小時才定格了他回家的路/也鎖定了他青春的熱血和瘋狂/我們走不出生活下的誘惑
礦工的冬天真長/365個日日夜夜/妻子在這縫隙里瞧他/他用棉襖/把陽光捂得低低的/不知里面有多少硬的日子/讓他鎖住了風景/讓他鎖住了世界/吐口痰/便是一場煤層飛揚的風暴
張潔瓊寫過為數(shù)不少的詩和散文,在當?shù)匦∮忻麣?。他上中學的時候因一篇散文出了名,當時只有十五六歲。他的那篇散文得到了老師的肯定,貼在教室的學習園地里,也在學校廣為傳閱。
迄今為止,他創(chuàng)作了300多首詩,在多家報刊發(fā)表。
張潔瓊是個土生土長的古交人,1990年在馬蘭礦工程一隊當工人,參加工作4個月后,張潔瓊寫了一篇報道,在當?shù)氐膱笊习l(fā)表了。工會辦公室主任找到他,說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得知他是農(nóng)民工,主任有點惋惜地說:那你好好努力吧。
2005年5月,張潔瓊的合同期滿,辦理了返鄉(xiāng)手續(xù)。2006年,通過一個文友介紹,在馬蘭三礦搞了地質(zhì)測量,每月1600元的工資。張潔瓊就是靠這一千多元的收入,維持著全家人的生活。
一次我和朋友聊天,說起張潔瓊,他認為張潔瓊混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與他的秉性更與他的思想有關(guān)。在他看來,張潔瓊最大的錯誤就在于他沒有走出自己的村莊。在馬蘭礦干了十幾年后,張潔瓊拿到一筆返鄉(xiāng)金。當時,他沒有在古交買一套樓房,而是選擇在自己的村里蓋了五間房子。這個決定,看似簡單,其實暴露了他靈魂深處的一些東西。他太迷戀自己的家鄉(xiāng),他的骨子里還保留著非常濃厚的農(nóng)民意識。這自然限制了他自身的發(fā)展,導致他在文學上沒有太大的進步,經(jīng)濟上也沒有什么發(fā)展。可以說,是“房子”拖了他的后腿。
而張潔瓊說,他沾過文學的光,也受過文學的害。本來,他有轉(zhuǎn)正的機會。2004年,上面有文件,農(nóng)民工達到有關(guān)的條件,就可以轉(zhuǎn)正。張潔瓊說,在考試時,他的理論和實踐都可以,但就是因為沒有關(guān)系,被別人頂了。當時有人曾經(jīng)對他講過,別人出3萬,你出2萬就行。他一分也沒出。所以,結(jié)果就可想而知了。其實,讓張潔瓊吃虧的本不是文學,而是他作為一個詩人的骨氣、傲氣。
其實,這天上午的采訪不怎么順利。8點半到了馬蘭礦,我就給張潔瓊打電話。等潔瓊來了,又聯(lián)系另一個采訪對象。那人就住在附近的探親樓里,我和潔瓊的意思是去他家中,不想他接到電話后從家里跑出來了。那天我從家中出來時,換了個包,把眼鏡給落下了,只好去附近的綜合市場又買了一副。從商場出來,我們?nèi)齻€人無處可去,在集貿(mào)市場的陽光下站著??纯礇]有辦法,潔瓊就給一個姓高的人打電話。從電話中得知,今天礦工會正在組織賽跑活動,地點就在礦辦公樓后面。老高開車過來拉我們?nèi)チ四莾?,看完了比賽,就去了工會的辦公樓。辦公室的干事和他們的主任打了個招呼,為我們打開了會議室的門。
原計劃與我的兩個采訪對象隨心所欲地談,現(xiàn)在因為有了“外人”,很不方便。我們談了一會兒,工會的人找借口離開。偌大一個會議室,就剩下了我們?nèi)齻€人,不過,這倒讓我們覺得多了幾分自由。
談到了11點30分,我們同工會的人們打了個招呼,便離開了那里。
我和張潔瓊在馬路邊乘上了回古交的客車。車上,張潔瓊對我說,他從初中畢業(yè)后一直沒有放棄學習,去年還考上了一所成人大學。成人大學去年的錄取分數(shù)線為80分,他僅語文就考了98分,再加上25歲以上者給加20分,最終,他以118的高分被學校錄取。張潔瓊學的是工程測量,與他現(xiàn)在的工作對口,為的是日后的生計。前邊我已經(jīng)說過張潔瓊的收入,兩個兒子,老婆沒有工作,就靠他的這點錢生活?,F(xiàn)在的馬蘭三礦停著產(chǎn),這個礦原來的年產(chǎn)為60萬噸,經(jīng)過改造后增加到90萬噸。
張潔瓊那時就在馬蘭三礦看門,也搞地質(zhì)測量,沒什么苦,一年四季常上夜班,天一亮就可以下班。
在古交一家小飯店,我和潔瓊吃了頓便飯。付款時潔瓊解釋說他走得匆忙,忘記了帶錢,不好意思。我說,耽誤了你半天時間,理當我來埋單。那天,望著張潔瓊漸漸遠去的消瘦的背影,我有點心酸。
大名與小名
大約過了兩個多月,張潔瓊領(lǐng)著幾個農(nóng)民工來到我家。其中一個叫苗永青。
與其他上訪的農(nóng)民工不同,苗永青現(xiàn)在依然是礦上的農(nóng)民合同工。這個合同是從2003年簽訂的,為期8年。按照有關(guān)規(guī)定,苗永青可以轉(zhuǎn)為礦上無固定期的工人。
那天,當我們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苗永青卻意外地說了個“不”。
苗永青說,想轉(zhuǎn)正太麻煩,還得改名字,改年齡,那得花多少錢啊。
為什么要改名字?因為他現(xiàn)在的身份證是假的。上面的名字也是假的。其實,要說假也不對,他這個名字在老家可是家喻戶曉。要說真,也不真,與他真正的身份證上的名字不符。說到這兒不知道大家聽明白了沒有?我現(xiàn)在告訴大家,苗永青現(xiàn)在身份證的名字是他的小名——苗三小。
苗永青今年已經(jīng)五十歲,按照農(nóng)民工轉(zhuǎn)正的規(guī)定,他的年齡已經(jīng)大大地超限。
為什么過去的苗永青現(xiàn)在的苗三小參加工作這么晚,四十幾歲了才到的礦上?
要說苗永青參加工作晚,那可是“胡說八道”。苗永青早在1985年就到了現(xiàn)在工作的這個煤礦。而且一干就是15年。
我這么說是不是有點像繞口令,讓大家越聽越糊涂了?其實,我不是在這里賣關(guān)子。我沒有那個心情。
現(xiàn)在我再給大家解釋一下。
苗永青是1985年來的煤礦,15年后合同期滿,就于2000年辦了離礦手續(xù)。三年后,他又用自己的小名辦了個假身份證,還是在這個礦當了為期8年的農(nóng)民合同制工人。
這回聽明白了吧?
苗永青原來住在西銘斜坡自建的小平房里,因為萬柏林區(qū)對西山地區(qū)實行總體改造,苗永青的小平房正好在改造的范圍內(nèi),于是在領(lǐng)了幾千元的補償金后就離開了那里,在北寒村每月花180元租了農(nóng)民的房子住。
苗永青有兩個孩子,女兒已出嫁,兒子在西安交大上學,每年得花一萬五千元。苗永青說,他屬于真正的無產(chǎn)階級,房無一間,地無半壟。他是到了煤礦以后才成的家。用苗永青的話講,是來了煤礦掙的老婆娃娃。2000年,他的合同期滿后,礦上要辭退他們,大家不同意,就去找局里。當時的局長先是套近乎,然后把用嘴制成的高帽子往大家頭上一戴:我也是西銘的,咱們西銘的工人覺悟高,懂得顧全大局,有什么事情咱回礦上解決。大家一聽回到礦上就給發(fā)錢,就轟地一下散了,跑去領(lǐng)錢去了,在辭退合同上簽了字。
現(xiàn)在,這些曾經(jīng)的農(nóng)民工們上訪的目的有二:其一,重續(xù)前緣,回到原來工作和生活過的煤礦。盡管這里并沒有給他們留下多少美好的記憶,也沒有多少讓他們值得留戀的人和事,但對于一個農(nóng)民來講,這里有最實際也最實惠看得見也摸得著更用得著的東西。在這里,你只要能吃苦,只要肯出力,天天上班,每個月下來,就有一份比較穩(wěn)定的較之在農(nóng)村還相當不錯的收入。老百姓一輩子圖什么呢,不就是有吃有穿有錢花嘛。當然,這個有錢與人家真正的有錢不可同日而語。
其二,享受農(nóng)民合同制工人應(yīng)該享受的待遇——養(yǎng)老保險。
苗永青記得清清楚楚。他在2000年回家時,領(lǐng)到的回鄉(xiāng)生產(chǎn)補助金是39980元。其中包括九級工傷所給的補償。那年,他在井下時,腳腕讓礦車給壓骨折了。
苗永青看上去是那種慈眉善眼的人,說話輕聲慢氣。他沒有去過北京(上訪),即使那天去了太原的迎澤大街,也是站在馬路邊上。
他說,他知道那樣做(堵路)犯法。
苗永青的敘述讓我想起了另一位農(nóng)民工。
此人叫馬海生。
一個人的兩個名字
7月24日上午9:30分,我在山大一院的病房里見到了馬海生。
我和馬海生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我知道他的名字——是一個朋友告訴我的。朋友說他原來叫馬海蛟,后來改為馬海生。我說,馬海蛟就挺好,一匹馬猶如海底蛟龍。
馬海生是山西翼城人,1985年,剛剛18歲的他,來到西山的白家莊礦。他的叔叔也在西山,同礦上說了說,就在那里的二號井干了兩年。后來,那個隊集體調(diào)往古交,他沒有去。通過叔叔,他又在官地礦當了15年的合同工。期滿后,他不想回家,單位也想留他,于是,當年的馬海蛟變成了馬海生。馬海蛟原先一直沒有辦過身份證,正好,辦第二代身份證時,就順便改了名。因為,被辭退的合同工不允許再用。換個名字,他就不是原來的他了。
從工人,到班長,馬海蛟在2002年合同期滿時(15年)已經(jīng)當上了副隊長。2003年,變成了馬海生的他,從開拓又到了掘進,等于從頭再來。不過,是金子放在哪里也會發(fā)光。馬海蛟的名字雖然變了,但他的本質(zhì)沒有變,憑著積極肯干、頑強拼搏的精神,短短3年的工夫,馬海生就當上了掘進隊的隊長。
1996年那次百年不遇的洪災(zāi)發(fā)生時,他也在坑下,好在他們那條大巷沒有進去水,他們在坑下七拐八繞,步行了五六個小時終于得以安全升坑。
我和馬海生交談時,又有個年輕人來醫(yī)院看他。一問,此人叫岳艷軍。我說,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前幾天當工會主席的朋友為我提供了幾個采訪人員,岳艷軍名列其中。他是隊里的驗收員,那天正好孩子放假,不補課,一家人就到城里的公園來玩。兒子今年小升初,女兒上三年級,住在一個叫秋溝的地方。那里有不少小平房,住的大多是臨時家屬。
說到農(nóng)民工,馬海生感慨地說,留得太晚了!現(xiàn)在礦上工人的工作不行,勞動強度又大,其主要原因就是人員少,三類人員插不上手,現(xiàn)在隊里能完成任務(wù),全憑三批合同工頂著。他們隊在冊69人,隊長、書記、核算員、技術(shù)員、材料員、驗收員、送飯工等等,就有16個人,占全隊總?cè)藬?shù)的23.2%,合同工29名,占總?cè)藬?shù)的42%,他們是隊里的頂梁柱。什么苦活累活危險活不是靠他們來干?
這是某礦五個隊青工(三類人員)合同工擔任職務(wù)和出勤情況(2010年1月—7月)。
掘進二隊:青工19人,總工數(shù)2665個, 平均出勤 20天。
農(nóng)合工:27人,總工數(shù)4566個,平均出勤24天。
擔任職務(wù):班長3人, 驗收員2人,副隊長3人。
掘進準備一隊:青工27人,總工數(shù)528個/月,平均出勤19.5天。
擔任職務(wù):驗收員1人,組長1人。
農(nóng)合工:19人,總工數(shù) 470個/月,平均出勤24.7天。
擔任職務(wù):副隊長1人,班長2人,驗收員2人。
二保運隊:青工18人,總工數(shù)310個/月, 平均出勤17.2天。
擔任職務(wù): 副隊長1人。
農(nóng)合工:3人,總出勤81天,平均出勤27天。
二機電: 青工37人,總工數(shù)5478個,平均出勤21天。
擔任職務(wù):副隊長1人 ,班長1人。
農(nóng)合工:10人,總工數(shù) 1496個,平均出勤21天。
擔任職務(wù):副隊長1人, 班長1人。
二準備隊:青工25人,總工數(shù)3381個 ,平均19.32天。
農(nóng)合工:19人,總工數(shù)3150個 ,平均21天。
擔任職務(wù):副隊長1人。
馬海生住在距礦上約四五公里的小區(qū),一個孩子,家庭條件不錯。他是今年5月份才去采區(qū)當了掘進隊長。
按照文件規(guī)定,合同工都在一線的采掘區(qū),其實不然。官地礦就有在二線上班的合同工。這不是因為他們有什么后門和關(guān)系,礦上在招工時就把他們招到了二線。而且,轉(zhuǎn)正還沒有他們的份。其實,在二線安全系數(shù)似乎大一點,但勞動強度卻更大,一個月掙上不足三千,這些人也沒幾個想在二線。像機電隊,每天面對的都是成百上千斤重的設(shè)備,苦重,時間也長。馬海生說,明年就有一批到期的合同工,到時候一走,隊里就面臨停產(chǎn)的可能。
合同工每月上班大都在27個,而三類人員不足20個。這里還有個問題,礦上支付入坑費是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雙休日制度,大月23天,小月22天,其余的幾天,入坑費只能由隊里自己想辦法解決,因為工人們出了那么多勤,理應(yīng)多勞多得。解決的辦法也是用自己的錢給自己發(fā),隊里也沒有額外的收入。可隊里作為一個一線生產(chǎn)隊組,必須考慮每月的任務(wù),我們掙的是計件工資,完不成任務(wù),工人們靠什么來養(yǎng)家糊口。如果按照規(guī)定,雙休日輪休,沒有那么多人。而礦上是從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全員效率,生產(chǎn)成本。
這就是說,礦上統(tǒng)計和向上匯報的出勤、工數(shù),里邊有一定的水分,因為它并不是實際出勤,而是根據(jù)雙休日來計算的。這種做法既不是實事求是,也違背了勞動法。
還有,礦上現(xiàn)在的準備隊,(綜采、綜掘)只是叫法上的不同,其實與一線毫無二致,實際上就是一線。這樣叫的原因,恐怕與我們大力提倡的單進、單產(chǎn)創(chuàng)水平大有關(guān)系。我們?yōu)榱顺删鸵粋€隊組,或者組織人員搞大會戰(zhàn),或者把別人的進尺、產(chǎn)量算在他們的賬上。其實就是弄虛作假。
馬海生覺得,現(xiàn)在的用工制度不甚合理,為什么大礦養(yǎng)不住人才,主要是工資太低。與省內(nèi)同類企業(yè)相比,這里最差。
出來個趙和平
在采訪的過程中,我覺得被辭退和上訪的農(nóng)民工們不應(yīng)該缺席。于是就給幾個熟人講了,看能不能給找?guī)讉€。
有天凌晨,我的手機響了,有人發(fā)來了短信。睡眠不好的妻子有點惱火地問:是誰,半夜三更發(fā)什么短信?
其實,這種情況現(xiàn)在常常出現(xiàn)。有賣房子的,有賣電器的,甚至還有叫你爸媽的(因為他們不知道你的性別),希望你往他(她)指定的銀行卡上打款。我不止一次收到內(nèi)容基本相同的短信:爸媽:我和異性同宿被查,請您早上速匯八千元罰款到張(或李警官、王警官)警官農(nóng)行卡上:6228481580569415110。戶名:張坤。別來電話,出來再說。
然而,這次是一位朋友發(fā)來的短信。他告訴我,已經(jīng)找到了去北京上訪的人,問我需要不需要?我立刻回了短信,請他盡快聯(lián)系對方見面。
兩天后,也就是12月3日,經(jīng)過一個半小時的旅程,我于早上8:30分來到了古交長途汽車站。等朋友來了之后,我們乘公交去了那個酒店。
這位朋友就是張潔瓊。那天的天氣很冷,我穿著羽絨服還覺得不怎么暖和,可身材消瘦、戴著眼鏡文質(zhì)彬彬的張潔瓊連棉衣也沒穿。盡管他一口一個說不冷不冷,可嘴唇黑青黑青,說話時聲音有點顫抖。那天,我看到上訪的農(nóng)民工寫的一個材料。因為內(nèi)容講的就是張潔瓊們的遭遇,所以把它抄錄于此:
給煤礦井下17年農(nóng)民工一個公道
1990年5月,我們大都二十多歲,正處在風華正茂,意氣風發(fā)、干勁十足的人生黃金時代,為了一個共同的心愿,從四面八方,同被××礦招為5年制農(nóng)民輪換工。(后又定為15年制農(nóng)民合同工)。
剛來××,該礦還沒有投產(chǎn)。一片百廢待興的局面,我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這火紅的事業(yè)中。投產(chǎn)以后,我們這些農(nóng)民合同工全部被分配到井下采、掘、開等第一線,成為××礦第一批主力軍,為××礦今日的輝煌奉獻了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在這期間,我們個個都成家立業(yè),已在××安家定居,孩子也上了學。而老家農(nóng)村成了房無一間、地無一壟毫無瓜葛的陌生之地。一晃十七年過去了,我們個個把青春獻給××,獻給礦山,到頭來得到的是什么?是被無情地辭退,我們心痛?。「膳碌氖恰痢恋V領(lǐng)導,在2005年4月30日我們15年合同期滿,因當時××礦離不開我們這批有工作經(jīng)驗的工人,想方設(shè)法要留下我們。領(lǐng)導們不知道通過什么渠道,把我們安排到源通公司(該公司是怎樣的公司,是否正規(guī)、是否合法?我們不知道,但我們一直上班,中間沒有進行任何安全培訓,也沒有按國家規(guī)定正常合理休息過),就這樣我們一直堅持工作到現(xiàn)在(2007年3月6日)。剛開始,礦領(lǐng)導還有源通公司領(lǐng)導說再工作15年,到了退休年齡,可以享受退休工人待遇,所以這兩年期間,我們一直扣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保險每月扣總工資的8%,企業(yè)補20%,醫(yī)療保險每月扣21.6元,其中2005年底三個月扣了兩倍的養(yǎng)老金和醫(yī)保)?,F(xiàn)在呢?又不知××礦為什么單方面地終止我們的合同?難道我們辛辛苦苦連續(xù)在井下工作了十七年,到頭來一無所有?我們現(xiàn)在人都40多歲,把青春獻給礦山,獻給煤海,有誰管我們?我們的老婆、孩子怎么辦?誰來幫幫我們?誰來伸張正義?
今年5月18日,××礦強制執(zhí)行,把我們這些上訪的職工家屬趕出了單身樓,現(xiàn)在有的回了老家,有的在××礦附近村莊里租房?。榱撕⒆幽茉诟浇迩f上地方學校),趕我們出單身樓并不是××礦職工住房緊張。因為至今大部分房間仍空著,部分房間讓非××礦職工住著。
把我們這些井下十七年有經(jīng)驗的工人趕走,又招收了1000名新工人。據(jù)了解,這些工人走的渠道是山西省興縣勞動局指標,實際上是各個地方的人,每個新工人要出1.5—1.8萬元,才能買到指標。我們曾經(jīng)到省市有關(guān)部門進行過上訪申訴,幾個月過去了,至今沒有結(jié)果,像扔在地上的皮球來回踢,沒有真正解決我們的生活困難,我們只能向更高一級的黨和政府上訪申訴,向人民的父母官溫總理、國務(wù)院辦公室提出上訪,希望黨和人民政府切實幫助我們解決生活、生存問題……
可是,在與另外一位上訪的農(nóng)民工聯(lián)系之前,張潔瓊發(fā)給我的短信里告訴了我那人的電話,同時卻說,你就說是趙和平讓你找他。
明明是他說的,怎么平白無故又跑出個趙和平來?
他的話讓我一頭霧水。
副科長趙和平
2012年5月22日,得知張潔瓊又找到了新的工作,收入也不錯,我決定到他那里看看。早上9點,我從家里出發(fā),乘875路公交到了橋西,然后換乘848路公交再到一個叫棗園頭的地方。那兒的車少,我去了已經(jīng)10點45分了。在棗園頭下車后,我打電話給張潔瓊。不大工夫,來了一輛黑色的桑塔納轎車。車子停下之后,張潔瓊從車里走了下來。
十幾分鐘后,我們來到了永興煤礦。這個煤礦據(jù)說是整合以后的煤礦,設(shè)計年產(chǎn)45萬噸,好像還沒有投產(chǎn),正在興建職工食堂。這讓我有點納悶。據(jù)我所知,整合以后的煤礦年產(chǎn)至少要達到90萬噸,否則就不允許生產(chǎn)。
前邊說過,張潔瓊在成人大學學的地質(zhì)專業(yè)這時終于派上了用場。看來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永遠沒有錯。
張潔瓊是2011年9月來到這里的,在這里他擔任地質(zhì)科的副科長,月工資8000元。
永興煤礦實行的是大礦的那一套管理,新蓋的一排彩鋼簡易房里,生產(chǎn)、調(diào)度、機電、地質(zhì)、通風等科室應(yīng)有盡有。光管理層就有二十多人。張潔瓊說到他們礦長的名字,其實同我原來在一個礦。那天,我還見到兩個熟人,也來自那個礦上。
在張潔瓊辦公室的桌子上,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名牌,上面貼有張潔瓊的照片,職務(wù):地質(zhì)科副科長,姓名:趙和平。我在那里坐了一會兒,只見張潔瓊打開抽屜,從里邊取出了一沓面值百元的人民幣,有一兩千塊。說,走,咱們吃飯去。那天中午我們在晉祠的一家飯店吃的飯。從談話中可以看出,他們是這里的???。
處長趙和平
早就想寫一篇關(guān)于張潔瓊的文章。之前,我曾經(jīng)和潔瓊約過幾次,我說我想去他家里看看。潔瓊嘴里答應(yīng),可就是沒有行動。我猜想他是因為忙,說過幾次也就不再說了。幾天前,突然接到他的電話,說,你不是想來我家看看么,這幾天我有時間。
我自然痛快地答應(yīng)了,并且約好星期六早上上去。我隨后給另一位朋友打了電話,想讓他與我同行。因為這位朋友有車。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我在古交待過五年。記得第一次去古交,坐在吉普車上看外邊,用心驚肉跳來形容我當時的情況一點也不夸張??涩F(xiàn)在從太原去古交走的是高速,方便得很,也快捷了許多。其實,那段距離也就是過兩個隧道。不過,那隧道的長度超過了20公里。對于小轎車來說,20公里,也就十幾二十分鐘。過去走的是盤山路、S彎,現(xiàn)在走的是平路、直線。因此,時間快了,安全系數(shù)也大了。
7點50乘上大巴,還不到8點半,就到了古交。下車后等了幾分鐘,張潔瓊來了,我們相跟著來到他的辦公室。
因為永興煤礦給人們開不了工資,張潔瓊就跳槽到了古交這家煤焦集團有限公司。我注意了一下,張潔瓊辦公室門上的牌子是“地測處”。
張潔瓊的辦公室不算大,也不算小,大約十五平米左右。一進門,對面是一張辦公桌,上面擺著一臺電腦。有一個年輕后生坐在電腦跟前。那是張潔瓊的大兒子,今年18歲,正在讀高一。
辦公室門的右手處擺著一張床,有干凈的鋪蓋。張潔瓊說,他晚上經(jīng)常住在這里。床頭上方,并排掛著兩個長方形的鏡框,一塊是“地測處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一塊是“地測處處長崗位責任制”。由此,不難猜出室內(nèi)主人的職務(wù)。
我喝水的工夫,另一位朋友來了。小坐片刻,我們決定,馬上去張潔瓊的老家——常安。
因為第二天就是冬至,張潔瓊從古交買了不少菜蔬,有青椒、西紅柿、菜花、茴子白,還有兩箱牛奶。
十幾分鐘后,我們來到了張潔瓊家。張潔瓊房子在路旁的一塊緩坡上,后邊就是土山。房子是2005年修的。一溜五大間,每間的面積35平米(入深7米,寬5米)。他們現(xiàn)在住著3間,中間是客廳,左右兩間是臥室,兩個兒子住一間,他們夫婦住一間。兒子們住的那間一分為二,后面是廚房。院子沒有圍墻,房子的西側(cè)是一塊一畝多大的空地,去年種的玉米、黃豆和幾種菜蔬。
張潔瓊的妻子說,房子是她讓修的。就是在張潔瓊被辭退的那一年?;税司湃f。她覺得,老在外邊打工租房子住不算個事,有了房子就有了根,才算有了家。
我說,這下連兒子結(jié)婚的房子也有了。誰知道潔瓊的妻子說,我可不希望他住這個房子。我希望他去外地上大學,將來在外面發(fā)展,在外面安家。
張潔瓊的妻子叫楊信淑。我隨口說了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然后問楊信淑,你們是怎么認識的?她說,經(jīng)人介紹的。張潔瓊說,有朋友開了個磚廠,她在那里打工。楊信淑說,古交這地方一點兒也不好,臟得很。我說,既然不好,你為什么還嫁到這里來?她說,我也不知道,也常常這樣問自己。我說,告訴你吧,這就是緣分。
我問楊信淑,聽說你們?nèi)胰ツ昊亓艘惶怂拇?。她是四川資陽人,坐火車得30多個小時。張潔瓊說,去了一趟老丈人家,花了我兩萬多。
我說,你們幾年回去一趟?
幾年?有一年我一個人回去了4次。連上他回去叫我,一年回了5次。
我說,你們可為鐵道部做了不小的貢獻。
我和張潔瓊單獨交談時說,你老婆年輕時候一定很漂亮。誰知張潔瓊一點兒也不謙虛,說人家現(xiàn)在也……他沒說出的下半句應(yīng)該是“很漂亮”。我趕緊說,現(xiàn)在也風韻猶存。
張潔瓊那天和我說,他在這家公司的名字還叫趙和平,月薪8000。不過,因為不生產(chǎn),也開不了資。好在離家近些?,F(xiàn)在,張潔瓊?cè)揖涂坷掀诺囊稽c工資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楊信淑2008年經(jīng)過培訓成為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月薪500元。
誰是張潔瓊
中午,在返古交的途中,我問張潔瓊:張潔瓊是誰?真正的張潔瓊又在哪里?我希望找到真正的張潔瓊。誰知張潔瓊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就是張潔瓊。當年因為看了張揚的《第二次握手》后,喜歡上了里邊的女主人公丁潔瓊,就叫了個張潔瓊。
著名長篇小說《第二次握手》里純潔而又凄婉的故事,在上世紀70年代以手抄本的形式廣為流傳。由于小說正面描寫了知識分子的愛情,歌頌了周總理關(guān)懷科技人員,從“文化大革命”一開始,這部小說便被定為“毒草”,作者張揚還因此獲“文字獄”。
“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后,張揚得以平反。1979年,這部小說正式出版,發(fā)行量達430萬冊,同時被改編成同名電影、話劇,風靡一時。
我查了一下《辭?!罚簼?,干凈。也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瓊,①赤色玉。亦泛指美玉。②比喻精美的事物,杰出的人才。難怪趙和平如此鐘情于“潔瓊”這兩個字??蛇B他自己也未曾料到,這個高雅的名字曾經(jīng)制造了一則轟動省城文學界的笑話。
大約在二十年前,張潔瓊曾把自己精心創(chuàng)作的幾首詩寄給省城一家期刊。不久,便收到了回信。那時候,手持如磚頭的大哥大的人也寥寥無幾,一般老百姓最多也是拿個BP機。至于電子郵件、互聯(lián)網(wǎng)還停留在口頭上。所以,當張潔瓊收到那位著名詩人、編輯寫的信之后,激動的心情自然是難以言表。你想,一個初出茅廬的文學青年接到責任編輯老師的親筆信,老師在信中肯定了他的成績,夸他的詩寫得不錯,不過還有某些不足之處,需要改進,亟待提高。更重要的是,老師還希望他盡快去編輯部面談,給予他面對面的指點……這事給誰能不心潮澎湃呢。
張潔瓊那時簡直就是受寵若驚。第二天一大早,他就乘上去省城的火車,然后又擠公交,風塵仆仆滿懷希望地來到了全省文學的最高殿堂。張潔瓊畢竟是讀過書、會寫詩的文化人,他來到了編輯部的門口,沒有忘記用微微顫抖的手敲了敲門。其實那門原本就開著,他看到了里邊那個讓他夜不成寐的人。等那人說了聲請進,這才小心翼翼地推開了那扇對于他來講就是通向圣潔的文學殿堂之門。他那時仿佛看到了詩神繆斯微笑著向他頻頻招手。
里邊那個年過半百的老男人,盡管皮膚白皙,保養(yǎng)得也不錯,但歲月還是毫不留情地在他的額頭、眼角刻下了一道道明顯的痕跡。那人掃了一眼這個中等個子、相貌平平的后生,問:你找誰?張潔瓊估計這就是他要找的那位老師,聲音顫顫地問:我找×××老師。你是誰?我是張潔瓊,老師,是您寫信約我來編輯部面談的。就在他的話音剛剛落地,沒承想那老男人突然站起身來,雙目怒睜:你就是張潔瓊?張潔瓊一看老師不怎么高興,但又不知道老師為何不高興,唯唯諾諾回答:我就是張潔瓊。此刻,老師的聲音又陡然提高了八度,質(zhì)問道:你怎么是個男的?你這個騙子!
這故事是我聽朋友同時也是張潔瓊的朋友講的。他說,張潔瓊當時目瞪口呆,立在那里呆若木雞。他不知道自己哪兒做得不對,抑或犯了什么錯誤,惹得老師如此大動肝火。他更不明白,自己是男人有什么過錯?二十多年來,他既未做過什么變性手術(shù),也從未向人們隱瞞過自己的性別,說自己是女兒身,當然也包括眼前這位讓他尊重但從未謀過面的老師!
后來,他終于明白,罪魁禍首是他那個極富女性化的名字!
現(xiàn)在,我雖然知道張潔瓊的真名叫趙和平,但仍然稱他為張潔瓊。不光是我,凡是認識他的人都這么叫。不過,這個高雅的名字給他帶來的卻是一次次傷害。
2012年,山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西省財政廳、山西省煤炭工業(yè)廳、山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局共同頒發(fā)了130號文件,內(nèi)容是“關(guān)于解決原國有煤炭企業(yè)農(nóng)民合同制工人參加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的意見”。文件中將煤礦農(nóng)民工視同“靈活就業(yè)”人員,規(guī)定他們“補繳費用后,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可按規(guī)定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這項費用在7萬元左右。文件出臺后,張潔瓊也想買,但是因為他的名字與身份證不符,雖然寫了申請,但沒有接到礦上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