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根發(fā)
2014年春節(jié)晚會上一首故事片《英雄兒女》的插曲《英雄贊歌》,引發(fā)了該不該繼續(xù)唱紅歌的爭議,繼而,河清先生在2014年2月13日的《環(huán)球時報》上發(fā)表了《紅歌應該繼續(xù)唱》的文章,由此將這場爭議引向深入。
在歌曲領域有許多概念是約定俗成的,這種概念的提出并非經(jīng)過深思熟慮和嚴密的邏輯推理,如紅色歌曲、黃色歌曲、形象歌曲、嚴肅音樂等等,更多的是一種象征性的意義或隨機性的稱謂。按照河清先生的說法:“所謂紅歌,即紅色歌曲,是歌頌革命和祖國的歌曲?!边@一類歌曲正如作家梁曉聲先生所說:“不是文化的索引,便是時代的伴唱。”它們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時代進程中無疑是要繼續(xù)唱的,這既是文化的使然,也是時代的需要。從整體上說,它們在當今歌壇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多元化歌壇中重要的一元,當它們與多樣化的歌曲互補時,才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對歌曲文化的需求。
在此,還需廓清兩個問題:一是河清先生文中認為紅歌是相對于流行歌曲而言的,這一概念應當說不能成立。即便我們認同河清先生提出的紅歌的概念,流行歌曲中仍有許多在群眾中廣為傳唱的愛國主義歌曲,如《我的中國心》《紅旗飄飄》《十月,是你的生日》等等,紅歌中應當包含這些流行歌曲,而不是與其相對。
二是河清先生認為,現(xiàn)在的歌曲多是靡靡之音。首先我們要搞清什么樣的歌曲是靡靡之音。按照《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六版)》的釋義,靡靡之音是指頹廢淫蕩、低級趣味的樂曲。顯然,在當今的流行歌曲中,并非都是這樣的歌曲。誠然,如今的愛情歌曲是多了些,但也并非頹廢淫蕩、低級趣味,愛情是文藝永恒的題材,是流行歌曲的重要內(nèi)容,只是我們希望這類歌曲格調(diào)高些,藝術性強些。時代不同,對靡靡之音的理解也不同??追蜃訒r代“惡鄭聲”,認為鄭地的民間小調(diào)是淫邪之聲,只有雅樂是高尚正統(tǒng)的;新中國成立之后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對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上海為中心流行的“時代曲”一概斥之為靡靡之音,到了改革開放后重新審視流行音樂,則認為此“時代曲”乃我國流行音樂的鼻祖。于是,對鄧麗君的歌曲也能平心靜氣地接受,并分析其藝術上的得失;李谷一在演唱《鄉(xiāng)戀》時運用的氣聲也終被接受,《鄉(xiāng)戀》得以回響在歌壇。因此,我們不能再不加分析地對某些歌曲加上靡靡之音的指責,歷史的經(jīng)驗應當吸取。
我們希望當今的歌壇既有陽剛的激情,又有優(yōu)美的抒情;既有高昂的主旋律,又有豐富的和聲與復調(diào),一個多元、包容、互補、色彩紛呈的歌壇是符合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