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匯,畢曉黎,孫冬梅
(廣東省中醫(yī)藥工程技術研究院,廣東廣州 510095)
川楝子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實。味苦,性寒;有小毒。具疏肝泄熱、行氣止痛、殺蟲的功效,用于肝郁化火、胸脅、脘腹、疝氣疼痛、蟲積腹痛,被收載于《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1]。
目前,對川楝子中三萜類研究較多的是川楝素,川楝素具有驅蟲、抗癌、抗菌、影響神經(jīng)肌肉及細胞、影響呼吸中樞及消炎等多種生物活性[2-3],目前文獻報道多采用HPLC-UV方法對川楝子藥材及其制劑中的川楝素進行測定[4-12]。本實驗擬用LC-MS法對川楝子藥材中川楝素進行測定,所建立的方法簡便,快速,靈敏,為控制川楝子藥材的質量,提供了一個良好基礎。
Accela高效液相色譜儀、TSQ Quantum Access Max三重四極桿質譜檢測器 (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Advantage A10超純水處理系統(tǒng) (美國Millipore公司);乙腈、甲醇、甲酸為色譜純 (Merck公司);高純氮氣 (純度>99.999%)、高線氬氣 (純度>99.999%);水為超純水;川楝子 (批號分別為YL110204、YL110309、Y120314、YL120519、TP1206003、TP120825)由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提供,經(jīng)本院劉法錦研究員鑒別為《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收載品種;川楝素對照品 (批號111842-201001)購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2.1 色譜條件 Hypersil GOLD C18色譜柱 (50 mm×2.1 mm,3 μm);柱溫30℃;流動相乙腈-0.01%甲酸 (31∶69);體積流量0.2 mL/min;進樣量2 μL。
2.2 質譜條件 高溫電噴霧離子源 (HESI源);負離子選擇反應監(jiān)測 (SRM);噴霧電壓3.5 kV;噴霧溫度350℃;毛細管溫度300℃;鞘氣壓力35 psi(1 psi=6.895 kPa);輔助氣體積流量1.5 L/min;用于定量分析的離子為m/z 573(12v)。
2.3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川楝素對照品12.36 mg,加甲醇溶解,定容至100 mL量瓶內,搖勻,得123.6 μg/mL的對照品貯備液,置4℃冰箱中保存,使用時用甲醇稀釋至所需質量濃度。
2.4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1]取本品粉末約0.25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稱定質量,加熱回流1 h,放冷,再稱定質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質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再用孔徑為0.22 μm的濾膜過濾,即得。
2.5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吸取不同體積的川楝素對照品溶液分別置10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配制成1.24、3.71、6.18、9.89、12.36 μg/mL系列溶液,分別取2 μL,注入LC-MS聯(lián)用儀,以川楝素的兩個峰面積之和 (Y)對質量濃度 (X)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為Y=3750X+32400,r=0.9949。川楝素在 (1.24~12.36 μg/mL)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6 精密度試驗 選取3.71 μg/mL的川楝素對照品溶液分別進樣6次,進樣量2 μL,按照“2.1”項和“2.2”項實驗條件進行測定,記錄質譜峰面積,結果川楝素兩個峰面積之和RSD為2.50%(n=6),表明精密度良好。
2.7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川楝子樣品0.25 g,按照“2.4”項試驗方法進行制備供試品溶液,“2.1”項和“2.2”項試驗條件進行測定,分別于0、1、2、4、8、12、24 h測定,記錄質譜峰面積,考察穩(wěn)定性。結果川楝素兩個峰面積之和的RSD為2.19%,樣品在24 h內穩(wěn)定。
2.8 重復性試驗 分別稱取6份川楝子樣品各0.25 g,按照“2.4”項試驗方法進行制備供試品溶液,“2.1”項和“2.2”項試驗條件進行測定,記錄質譜峰面積,測得川楝子供試品中川楝素兩個峰面積之和的RSD為2.38%。
2.9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已知量的同一批川楝子供試品9份各0.125 g,分別精密加入一定量的川楝素對照品溶液,按照“2.4”項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進行操作,“2.1”項和“2.2”項實驗條件進行測定,測得川楝子供試品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7.96%,RSD為3.01%,見表1。
表1 川楝素回收率測定結果
2.10 樣品測定 取川楝子供試品各6份,按照“2.4”項實驗方法進行操作,“2.1”項和“2.2”項實驗條件進行測定,按外標法以川楝素兩個峰面積之和定量,代入線性回歸方程,計算川楝子中川楝素。結果川楝子供試品中川楝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0.734±0.037)mg/g,RSD為2.05%。見圖1~2。
圖1 川楝素對照品TIC圖譜
圖2 川楝子藥材TIC圖譜
川楝素的毒性作用之一為肌無力,但在去神經(jīng)骨骼肌上,川楝素則能增強直接刺激引起的收縮反應[13]。由于川楝子的廣泛生理活性和臨床應用,其存在的急性和慢性的毒性作用不應忽視,對川楝素量需要控制。川楝素結構中具有半縮醛,始終有兩個互變異構體存在[14-15],故定量時以川楝素兩個峰面積之和計算。本實驗采用液質聯(lián)用的方法測定川楝子中川楝素的量,方法靈敏、準確,重復性好,為川楝子的質量控制提供了實驗依據(jù)。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39.
[2]程 蕾,雷 勇,梁媛媛,等.川楝子各提取部分藥效及毒性的比較研究[J].中藥材,2007,30(10):1276-1279.
[3]王小娟,劉妍如,肖炳坤,等.川楝素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1,11(2):281-285.
[4]李潔玉,沈 力,周 濃,等.HPLC測定不同來源川楝子中川楝素[J].光譜實驗室,2013,30(1):294-297.
[5]周樂華,李迎春,竇志英.川楝子及其炮制品中川楝素含量測定研究[J].天津藥學,2011,23(1):20-22.
[6]胡 芳,容 偉,周 英,等.川楝韌皮和川楝子中川楝素含量比較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1,22(5):1115-1117.
[7]高保衛(wèi),張 璟,馮俊濤,等.川楝樹皮中川楝素質量分數(shù)的液相色譜檢測[J].西北農業(yè)學報,2012,21(6):178-181.
[8]陳 強,周 濃,王榮繁.HPLC測定川楝子不同采收期及不同部位中川楝素的含量[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12,28(9):777-778,840.
[9]張 燁,周 濃,夏從龍.HPLC測定止痛化癥膠囊中川楝素的含量[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0,6(2):30-31.
[10]張 燁,周 濃,夏從龍.HPLC測定婦樂顆粒中川楝素含量[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12(4):220-221.
[11]張秋蓉,周 濃,楊 敏.HPLC測定乙肝寧顆粒中川楝素[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0):78-79,82.
[12]劉紅亞,崔紅梅,周 絢.RP-HPLC法測定川楝子藥材中川楝素的含量[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08,10(3):52-54.
[13]陳 兵.川楝子的現(xiàn)代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8(12):259-261.
[14]鐘熾昌,謝晶曦,陳淑鳳,等.川楝素的化學結構[J].化學學報,1975,33(1):35-47.
[15]舒國欣,梁曉天.關于川楝素化學結構的修正[J].化學學報,1980,38(2):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