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摘 要:如何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并發(fā)現(xiàn)自己對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小組學習法在雙語教學學習中的應用,能使學生更加專注、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課程的學習中去,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
關鍵詞:雙語教學;小組學習;學習效率
小組學習是將班級內(nèi)的學生分組進行共同學習的教學形式。旨在促進學生在小組內(nèi)自主探討、合作學習以實現(xiàn)共同學習的目標,在成績評定中,以小組的整體成績?yōu)樵u價和激勵依據(jù),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全面促進學生學習知識、能力培養(yǎng)的創(chuàng)新型學習方法。
一、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
中外合作辦學已經(jīng)越來越成為我國高校辦學的一個亮點,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或加強了合作辦學的力度。但是,在中外合作辦學的過程中如何使學生適應和把握雙語教學已經(jīng)成為各高校研究的重點。
學生學習英語之所以有困難,是因為缺乏英語環(huán)境。盡管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英語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然而學生真正對英語感興趣的,有強烈的自我學習動力的畢竟是少數(shù)。學生在校的英語課僅有4到6節(jié),在45分鐘的英語課上,老師用英語授課的時間也很有限,學生能開口說英語的時間也很有限,學生在課余時間主動或被動接觸英語的機會除了應付考試基本沒有什么機會學習英語。說到底,學生的英語教學至今大多數(shù)仍跳不出應試教育的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進入大學后,根本無法適應雙語教學的要求。
中外合作辦學中的“雙語教學”強調(diào)的是用外語在非語言類學科中進行教學,通過非語言類學科知識的學習來增加外語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雙語教學并不是被動地聽老師用外語上課,更強調(diào)的是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能夠用外語進行交流和互動。
二、雙語教學模式探討
鑒于雙語教學的本質(zhì)是運用外語進行交流和溝通,而學生又沒有機會和環(huán)境進行這樣的練習,因此,學習小組教學模式就進入了我們的視線。在雙語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習小組來挖掘?qū)W生自主合作、互動學習的學習熱情,同時營造了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和氛圍。
1.小組建立的原則
首先,小組最好由3至6名學生組成,小組成員可以自由組合,這樣關系好的同學更容易交流,有更多的談論空間,即便水平有差異也不會在交流中感覺很尷尬。另外也可以由成績好的帶成績一般的學生,這樣成績一般的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詞匯,而成績好的學生能夠更自信、更有興趣去學習和幫助同學。
另外,學習小組成員不宜過多,人數(shù)越多,交流的盲區(qū)越多,人數(shù)越少,每個學生發(fā)言和說話的機會就會很多。
最后,學習小組成員不能固定,應每節(jié)課進行調(diào)整和更換,保持新鮮感,保持學生交流的熱情和學習興趣。
2.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我們可以用“一榮俱榮”來概括組員之間相互依賴的關系。當學生認識到他們的這種共存的關系,才會自主地團結(jié)在一起,齊心協(xié)力共同完成每個任務。只有每個學生都努力付出,小組才能取得好成績,才能得到獎勵。比如說,優(yōu)勝組可以得到平時分的加分,或者作業(yè)量的減少。這樣就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競爭意識,他們會盡己所能,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同時,為了取得好的成績,小組成員會盡量按照個人能力進行分工,只要每個人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那么小組也會取得好的成績。這樣也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
3.小組評價方法
小組活動進行之后如何評價小組活動的整體情況是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
(1)小組評價遵循的原則
小組評價應包括即時性評價、糾錯性評價、激勵性評價、導向性評價、延展性評價、實效性評價等方面。
其中即時性評價要貫穿從預習、黑板板書、學生展示、質(zhì)疑對抗、反饋測評等每個過程和環(huán)節(jié);糾錯性評價是評價的最基本功能;激勵性評價要求樹立“展示無錯”的觀念;導向性評價是指在教改初期的不同階段,根據(jù)實際需要所進行的具有指向性的評價。就是想達到什么就評價什么,需要什么就評什么,缺什么就評什么,從而達到“評什么就有什么”的目的;延展性評價是指在點評時,可以補充拓展延伸,提煉生成;實效性評價是指課堂評價不是為評價而評價,而是要圍繞主題展開,使評價富有實效和價值。
(2)小組評價的方法
小組評價可以是教師評價也可以是小組互評,還可以是學生評委組評價。
教師評價是指教師應該起到導向性的評價作用,引導學生進入正確的討論議題和正確的討論方式??刂普n堂,不能進入中文聊天狀態(tài)。另外,教師評價還應起到延展知識的作用,教師在導向性控制的同時還應引導學生進入拓展思維的領域,開拓他們的視野,發(fā)揮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出拓展領域進一步讓學生自己發(fā)揮潛能找到答案。
小組互評可以在小組互評的過程中互相學習,開拓思路,查找錯誤、糾正錯誤,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課堂上能保持活躍的思維,始終運用專業(yè)知識和英語思維進行交流和溝通。
組織學生評委組是指從學生中找出幾名評委進行點評,每次評委都可以不同,這樣每個學生都會專心聽取課堂討論,因為自己有可能被選為評委,這樣必須準備發(fā)言,從而調(diào)動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的積極性。
4.教師的作用
(1)教師應該是小組學習的組織者
整個課堂是學生的課堂,但是教師應該是課堂的組織者,教師首先應介紹和講解相應的知識框架和基本概念,然后給學生以思考的空間,進而提出討論問題,組織有目的分組,然后對學生討論進行整體把握和控制。
(2)教師應該是小組學習的控制者
教師應該是課堂的控制者,既控制知識點的講解,又控制學生討論的方法、思路、英語使用程度等。
(3)教師應該是小組學習的評估者
教師同時又是學習小組的評估者,在教師評價學生小組任務完成情況的同時,還應引入拓展的知識點供學生下課后進行拓展思維,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隨后再對拓展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進行二次評價。
(4)教師應該是小組學習的激勵者
教師是最重要的激勵者,教師對小組工作的肯定和贊揚就是對學生付出的最好回報。如果能善用激勵機制,那么學生會越學越有興趣,如果運用不好,學生會逐漸對這種學習方法失去興趣。
小組學習模式在雙語教學中的應用,只是我們對教學的一個起點和試點,希望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時,努力探索小組學習的最佳方法,不斷總結(jié)提高小組學習的實效性,讓小組學習真正為課堂教學服務。而且希望通過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大大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從而使雙語教學進入一個新的模式,而且能夠在教學效果上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楊金良,李青山.全面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小組學習法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7(12).
[2]田若飛.英語小組學習組織方法淺探[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3(05).
[3]王燕.英語互動式教學模式初探[J].學周刊:C版,2010(01).
[4]劉勇.協(xié)同學習中分組策略與同步學習方法的研究[J].昌吉學院學報,2009(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