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特納與拉鐵摩爾之邊疆史觀比較研究

2014-11-10 16:04張瑩
黑龍江史志 2014年20期
關鍵詞:特納

張瑩

[摘 要]特納與拉鐵摩爾都是邊疆史研究的主要推動者。特納作為邊疆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其學術貢獻主要是以邊疆為切入點,來研究美國歷史。將拉鐵摩爾的學術思想與其作對比,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拉氏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特納學說的影響。本文試圖將兩者學術觀點進行簡要比較,從而達到對兩位學者有更為全面的了解的目的。

[關鍵詞]特納;拉鐵摩爾;邊疆

一、學者簡介

弗雷德里克·杰克遜·特納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美國史學界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之一。他與帕林頓、比爾德并稱為當時美國學術界的三巨搫和進步學派的領袖。(1)特納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一個邊疆村莊——波特奇,童年的記憶為其以后的學習研究提供了參考,他于1884年畢業(yè)于威斯康星大學并在此取得了碩士學位。1890年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取得了博士學位,但在此期間,他的思想與其導師的思想產生了分歧,這一契機也為他日后提供了動力。最能體現(xiàn)其學術觀點的重要論文是《邊疆在美國歷史中的重要性》,他在論文中提到:“直到現(xiàn)今,一部美國史在很大程度上可說是對于大西部(The Great West)的拓殖史,一個自由土地的存在及其不斷收縮以及美國向西的拓殖,就可以說明美國的發(fā)展?!保?)他強調邊疆在美國歷史中的重要意義,從而打破了美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生源論”?!斑吔畬W說”的提出為美國的歷史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從而使得“美國史學擺脫了依附歐洲史學的附庸地位,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3)該學說后來經過特納弟子們的推崇,逐漸形成了曾經在美國盛極一時的“邊疆學派”。

作為較晚于特納而在美國邊疆史學術界興起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歐文·拉鐵摩爾,出生于華盛頓,不滿周歲便隨父母來到中國,12歲時因其父母不想讓其“講著中國話”長大便赴歐洲求學,但拉鐵摩爾的求學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由于經濟原因,他未能進入自己理想中的牛津大學學習。由于成長經歷和教育背景的不同,相較于特納這類書齋式的學者,拉鐵摩爾更為注重實地考察的研究方法。這也使得他成為“唯一一位曾在內蒙古、新疆和東三省這些中蘇之間的邊疆廣泛游歷的美國人。”(4)同時,蔣介石顧問的身份也為他的政治生涯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20世紀50年代由于受到麥卡錫主義的迫害,拉鐵摩爾遠赴英國任教。1940年出版的《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一書的主要內容是“在中國長城以外地帶旅行時我形成的想法,”匯總了他所有邊疆史研究的成果,“被普遍認為是具有最高水平的學術著作,而且對于西方人了解遠東來說,是一個非常寶貴的貢獻?!保?)此著也確立了拉鐵摩爾在中國邊疆史研究方面的地位,拉鐵摩爾也因此被譽為美國漢學向現(xiàn)代中國學轉型的兩大代表人物之一。(6)

若將拉鐵摩爾的邊疆史觀與特納的作一對照,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的學術聯(lián)系。對于特納的影響,拉提摩爾坦誠地指出,“特納的觀點對于所有邊疆史研究者都具有啟迪意義,并擴而廣之認為特納所描述的‘邊界居民(Man of the border)的雙重性在中國的長城邊疆、俄羅斯的哥薩克邊疆、排擠斯拉夫人的日耳曼邊疆都可以得到明證?!保?)雖然拉鐵摩爾的邊疆史研究深受特納的思想影響,但是他并未將特納的框架奉為圭臬,而是通過自己的實踐和探索,發(fā)展豐富了特納的邊疆學說,從而使得邊疆學說不再局限于解釋國家內部的發(fā)展變化,而是以更大的視角分析不同文明間互動對地區(qū)發(fā)展帶來的重大影響。

二、有關邊疆概念的界定

為了“說明美國的發(fā)展”,特納曾提出過兩個重要范疇:一個就是所謂的“邊疆(frontier)”概念,而另一個就是所謂的“地域(section)”概念。而在使用“邊疆”這一概念前,特納認為它“并不需要明確的界定”。這也為他在使用這個概念時所出現(xiàn)的混亂現(xiàn)象創(chuàng)造條件,也正是因為如此,特納賦予“邊疆”一詞特殊的含義,他認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邊疆”,尤其是歐洲人所使用的“邊疆”,主要是指“邊界線”。他有時把它看作是小于“西部”的區(qū)域,也就是將“邊疆”當做一個自然地理學概念加以使用;而有時又從經濟地理學的角度將它劃分為“農業(yè)邊疆”、“礦業(yè)邊疆”或是“商業(yè)邊疆”;有時又將其視為“文明與野蠻的交匯處”,也就是將“邊疆”概念當作人文地理學的概念在使用?!爱斔选吔斪饕粋€自然地理或是經濟地理概念來使用時,并企圖用它來解釋復雜的社會、文化和政治現(xiàn)象時,也就不可避免地使自己陷入到了‘地理決定論的泥潭?!保?)

而拉鐵摩爾在繼承特納“邊疆假說”的某些方法時,并不是一味地仿效學習,而是有所繼承發(fā)展。拉鐵摩爾在研究中國邊疆歷史演變時,則是將“邊疆(frontier)”和“邊界(boundary)”兩個名詞進行了明確地劃分。拉鐵摩爾認為“地圖上所劃的地理和歷史邊界只代表一些地帶——邊疆——的邊緣。長城的本身是歷代相傳的一個偉大政治努力的表現(xiàn),它要保持一個界線,以求明確地分別可以包括在中國‘天下以內的土地與蠻夷之邦。但是在各個歷史時期,長城都會有許多不同的、交替變化的附加的線路。”(9)因此,在拉鐵摩爾看來,線的邊界概念不能成為絕對的地理事實,邊疆則應該是一個區(qū)域,在中國則是指長城以北以南這一廣闊區(qū)域。

三、邊疆在各自歷史中的重要性論述

特納與拉鐵摩爾都很重視邊疆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皆將邊疆看成是反映社會發(fā)展和變化的視窗。特納認為,“只有把視線從大西洋沿岸轉向大西部,才能真正理解美國的歷史。(10)”在特納看來,“邊疆在美國歷史上的重要意義正是:美國本身就是邊疆,西部文明前進的長河,新與舊相遇的地方?!保?1)“西部為美國人提供了一個避難所,使人們得以擺脫一些已經確立的階級的統(tǒng)治,使青年人擺脫對老年人的那種服從,使民眾擺脫已確立的令人敬畏的組織機構的支配,”(12)而在美國向西部拓殖的過程中,邊疆也賦予了美國獨特的特性,促生美國制度的確立以及美國人性格的形成,此外,“邊疆也成為了美國社會健康發(fā)展的‘安全閥”,得以減緩兩種文明碰撞時所產生的摩擦。與此同時,拉鐵摩爾也認為“認識幅員遼闊中國的方法就是,從研究邊疆史開始,再逐漸把注意力轉向中國內地”(13),他所提出的“過渡地帶”理論和“貯存地”思想,以及對中國社會擴張性質的認識,都與特納的思想同出一轍。

但特納在論述美國社會向邊疆擴張的過程時,帶有明顯的種族歧視的特點。他認為“邊疆是向西移民浪潮的前沿——即野蠻和文明的匯合處,‘邊疆推移所到之處,文明都會逐漸地戰(zhàn)勝那里的荒蠻狀態(tài),原始的經濟和政治環(huán)境?!保?4)而拉鐵摩爾的觀點恰恰相反,他試圖將邊疆的擴張視為兩種文明相互作用的結果,把邊境地區(qū)不同文明間的互動作為影響歷史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他認為邊疆和中原地區(qū)自產生以來便是以兩個獨立個體的形式而存在的,但兩者之間并不是只存在“茶馬貿易”、“絹馬貿易”,還有一種“共生關系”。在拉鐵摩爾看來 “如果想把歷史發(fā)展的主要動力僅歸于一方,或是中國內地,或是草原、草原邊境,都是要出錯的?!保?5)應該采用一種綜合的視角,平等的態(tài)度,將不同文明融合起來進行研究,從而構建對歷史的整體解釋。

四、兩者理論的局限性

兩者都以邊疆為切入點,重新建構了各自歷史的解讀體系,這一點固然是歷史研究視角上的一大突破,但是兩者對于邊疆的過分重視也帶來了一個重大問題——夸大了邊疆因素在歷史中的作用。特納完全摒除了“生源論”對美國歷史所產生的影響,而是認為“直到現(xiàn)在,一部美國史在很大程度上可說是對于大西部的拓殖史,一個自由土地的存在及其不斷收縮以及美國向西的拓殖,都可以說明美國的發(fā)展?!保?6)而作為受其學說影響的拉鐵摩爾,在分析促進歷史發(fā)展的主因時也“過多地論述入侵和征服對中國歷史的影響,過少地評價中國內部的發(fā)展過程,”(17)簡單地把近代中國歷史的基本趨勢看成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擴張過程,把向外擴張和邊疆移動簡單地歸結為是歷史發(fā)展的主要動力。此外,特納與拉鐵摩爾也忽略了歷史發(fā)展中的多因性。特納在研究影響美國歷史發(fā)展的因素方面,違背了現(xiàn)代歷史編纂學中的基本原則——多因果原則,完全忽略了如階級斗爭、工業(yè)化、城市化和運輸系統(tǒng)興起這樣一些極其重要的力量。與此同時,在拉鐵摩爾的邊疆研究中,地理環(huán)境和自然經濟兩大因素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科技文化等因素對歷史的影響卻未給予充分的重視。歷史的沿革并非由單一的或是某些因素推動的,而是一個綜合性與整體性的合力,推動歷史之輪滾滾向前。

五、結語

特納的邊疆學說一經提出,隨即便引發(fā)了美國學界的巨大震動,特納的新觀點使得美國史學開始走出歐洲的陰影,關注于從本土尋找美國文明的根源。特納也因此“開啟了研究本國具體情況,摒棄美國傳統(tǒng)史觀的新史學潮流,”(18)到20世紀初,“邊疆思想”已經成為了美國史學界的主流觀點,由此也出現(xiàn)了一個影響巨大的“邊疆學派”,但此學派伴隨著特納的逝世及美國社會發(fā)展陷入大蕭條時期,而在美國史學界的影響一落千丈。而作為深受特納影響的拉鐵摩爾,則推動了中國邊疆以及亞洲研究的熱潮,從而填補了歷史學研究的空白,完善了世界歷史的研究體系,開創(chuàng)了中國史研究的新范式——邊疆范式。作為邊疆史研究領域的兩位影響深遠的人物,兩者的思想既有雷同,但也有繼承與發(fā)展,從而使得邊疆研究具有更大的學術價值。

注釋:

(1)Richard Hofstadter. The Progressive Historians: Turner, Beard, Parringt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1970.—轉引自張琳棟:《特納“邊疆學說”探析》,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2)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ronier in American History” , A paper rea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in Chicago ,July 12,1893.轉引自楊生茂著,《美國歷史學家特納及其學派》,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3頁。

(3)張廣智著,《西方史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頁。

(4)磯野富士子整理,吳心伯譯:《蔣介石的美國顧問——歐文·拉鐵摩爾回憶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頁。

(5)[美]《中國月刊》第6期(1945年7-8月)。轉引自陳君靜:《拉鐵摩爾和他的中國問題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第50-51頁。

(6)陳君靜:《大洋彼岸的回聲:美國中國史研究歷史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87-90頁。

(7)張世明:《拉鐵摩爾及其相互邊疆理論》,《史林》,2011年第6期,第175頁。

(8)何順果:《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主題——從特納的“邊疆假說”談起》,《美國研究》,1993年第1期,第104-105頁。

(9)[美]歐文·拉鐵摩爾著,唐曉峰譯:《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3頁。

(10)何順果:《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主題——從特納的“邊疆假說”談起》,《美國研究》,1993年第1期,第100頁。

(11)楊生茂著:《美國歷史學家特納及其學派》,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145頁。

(12)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ction in American History. 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Frontier and Section: Selected Essays of 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1, p.117.

(13)[日]毛里和子著,張靜譯,樊守志校:《論拉鐵摩爾》,《國外近代史研究》(第5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頁。

(14)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 A paper rea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in Chicago, July 12,1893.

(15)[美]歐文·拉鐵摩爾著,唐曉峰譯:《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17頁。

(16)楊生茂著:《美國歷史學家特納及其學派》,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3頁。

(17)[日]毛里和子著,張靜譯,樊守志校:《論拉鐵摩爾》,《國外近代史研究》(第5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52頁。轉引自張世明:《拉鐵摩爾及其相互邊疆理論》,《史林》,2011年第6期,第169頁。

(18)張廣智著:《西方史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67頁。

猜你喜歡
特納
破舊的雨衣
向五十三只羊道歉
向53只羊道歉
外刊人物
宇宙級現(xiàn)象
不穿有鞋帶的鞋
丹东市| 玛曲县| 佛学| 静海县| 湾仔区| 佛山市| 宝鸡市| 四子王旗| 盐源县| 台湾省| 丰镇市| 闵行区| 九龙坡区| 正安县| 广汉市| 五指山市| 都匀市| 普定县| 九龙坡区| 鄄城县| 广灵县| 石阡县| 东平县| 茂名市| 南阳市| 阿巴嘎旗| 原平市| 天柱县| 吉水县| 疏附县| 洞头县| 井研县| 浑源县| 寻乌县| 陆河县| 陕西省| 东光县| 河间市| 外汇| 蒲江县|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