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蓮蓮
【摘要】長期以來,學生在寫作中總覺得無“米”可炊,甚至出現(xiàn)選材千篇一律、雷同等情況。中考寫作要求:拓展思維、鼓勵創(chuàng)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作文讓學生展示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多元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新性。創(chuàng)新思路巧選材更是決定作文成敗的關(guān)鍵,因為選擇素材的優(yōu)劣決定文章品位的高下。
【關(guān)鍵詞】作文選材;創(chuàng)新思路;精巧選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在與他人競爭的考場上,作文要想勝人一籌,就必須在確定好文章主旨的情況下,對入選的素材進行比較鑒別,做到快速、新穎、典型地選擇材料。怎樣才能指導學生在作文中沖破定勢,訓練思維的發(fā)散性,做到創(chuàng)新思路巧選材呢?下面我僅結(jié)合我們學生寫過的《這樣多美麗》《留一些……給自己》《窗》這三篇作文,談?wù)勛约旱狞c滴看法。
一、取材文本,平中見奇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材和讀本,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精華,所以教材、讀本理應成為我們中學生寫作最直接的素材來源。
(一)以《這樣多美麗》為例
很多同學寫到父親,那暖暖的父愛多美麗。其實我們的父親很多時候活得并不輕松并不灑脫,如果與課文對接就不難發(fā)現(xiàn),《背影》中的父親、《臺階》中的父親、《散步》中的父親,無一不向我們透露著父親的世界里,還有生之艱難、愛之苦痛、家之責任、身之乏倦、心之隔閡、情之糾葛等等等等,所以寫父親,可寫的地方有很多,我們應該與文本對接,從多角度展現(xiàn)父親、父愛廣義上的美麗。
《這樣多美麗》當時很多同學寫到了親情這一主題,選材大同小異,絕大多數(shù)展現(xiàn)的是我們被長輩關(guān)愛著這樣多美麗,有位同學從莫懷戚的《散步》中尊老愛幼、互諒互讓得到啟發(fā),通過寫一次家庭聚會,展現(xiàn)一家人互敬互愛著,這樣的畫面多美麗,這樣的選材顯然更勝人一籌。所以《這樣多美麗》展現(xiàn)親情這一主題,不僅僅選我們被長輩關(guān)愛這樣大同小異的材料,其實長輩被我們理解關(guān)愛,家人之間互敬互愛,這樣和諧的畫面更美麗,因為被愛、會愛、互愛那都是愛。
(二)以《窗》為例
一模題目《窗》較難寫。窗是連接兩個世界的通道。要寫好它,就應該由有形之窗寫到無形之窗(包括心靈之窗);實窗虛寫;甚至寫出它的比喻義。
此時由泰格特的小說《窗》打開思路,由一扇窗戶,看到了兩個靈魂,表現(xiàn)出兩種截然相反的處世態(tài)度,揭示了人性的美與丑??此坪唵蔚囊簧却翱?,可以成為我們窺視靈魂、認識人的復雜內(nèi)心世界的瞭望臺;也可以回憶陸蠡的《囚綠記》打開思路,作品借物抒情,打開小圓窗的同時,也含蓄委婉地表達了對一片自由天地的渴望。
學會取材文本,可以使選材平中見奇,雖然有的教材或讀本沒有直接給我們的寫作提供素材,但它們卻能為我們尋找素材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借力”名作,尋求“牽引”
多閱讀優(yōu)秀作品,尤其對于名家的作品,閱讀時要批注,要摘抄,甚至能熟讀成誦,在寫作中為我所用,得到選材“牽引”。
(一)以《這樣多美麗》為例
一位同學借力丁立梅的《你在,就心安的》,并從中得到了選材啟發(fā)。摘錄學生作文結(jié)尾:“我終于知道,奶奶對爺爺那聲聲呼喚是在說,你在,風就在,樹就在,山就在,歲月就在,整個美好的世界就在。當所有的青春激情,如今已化作真真實實、平平淡淡的親情,我的親人,必得在我看得見的地方,我手夠得到的地方,我能夠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著。這樣相濡以沫、相依為命的一輩子,多美麗!”
(二)以《窗》為例
茅盾先生的《天窗》,寫的關(guān)于童年生活的一篇小文章。作者抓住了孩子好動、愛玩的特點,利用豐富的想象,把天窗下的孩子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小小的天窗是那么神奇,它不僅給鄉(xiāng)下的房子帶來了光明,還打開了孩子們和外面世界交流的通道,放飛了鄉(xiāng)下孩子的純真而又富于幻想的心靈。借力于茅盾先生的《天窗》,為考場作文《窗》打開選材的思路。
三、棄古納今,與時俱進
紛繁多變的現(xiàn)實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我們只有緊跟時代步伐,同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通,才能不斷激發(fā)出對生活的新鮮感受,挑選出時代感強的鮮活材料。
以《這樣多美麗》為例。大部分同學選材主題為這樣(童真、童趣的童年生活 )多美麗;這樣(別樣親情的午后風景)多美麗;這樣(越是摧毀越是美麗的十月殘荷)多美麗……而有的同學所選材料緊跟時代步伐,通過展現(xiàn)一位海外親屬回國后的綠色生活畫面,歌頌了這樣的生活理念多美麗,這樣的選材無疑在提倡人人都要綠色生活、增強環(huán)保意識的今天具有積極意義。
還有的同學的文章中則吹起了一陣“懷舊新風”,對于在這個快節(jié)奏城市中生活的我們來說,這也是時代感強的鮮活材料。摘錄片段如下:曾經(jīng)的放學路上,每一條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墻頭貓,那燒餅鋪、裁縫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錫壺的小爐灶、賣冰糖葫蘆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彈棉弓的錚錚響,還有誰家出墻的杏子最甜、誰家樹上新筑了鳥窩……都會在某一時分與我發(fā)生聯(lián)系。這是孩子成長最肥沃的土壤。曾經(jīng)這樣的放學路上,多美麗!
四、“題”“題”關(guān)聯(lián),舊中翻新
在寫作中我們要求一“題”多“材”,其實一“材”也多“題”,“題”“題”關(guān)聯(lián)。面對新的題目,我們也要想到舊的材料,如果別具慧眼,匠心獨運,也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寫出有新意的文章。即所謂“陳酒新瓶裝”,舊中翻新。
例如《這樣多美麗》《留一些……給自己》《遠去的……》三個題目,可以有共同的選材方向?!哆@樣的(童年生活)多美麗》《留一些童年記憶給自己》《遠去的童年》,當然在寫作時還要具體審題,有所側(cè)重變化。類似這樣的題目還有很多:《行走在消逝間》和《告別》;《遠去的……》和《那年那月》《你在我心里》和《家鄉(xiāng)(我班)的個性》和《我們初三》……
以上是關(guān)于創(chuàng)新思路巧選材我的點滴看法。新鮮創(chuàng)新的選材這只是我們高效復習、作文教學分環(huán)節(jié)訓練的一個方面,它還可以和擁有一個敏銳的審題意識、學會一個動人的細節(jié)描寫、構(gòu)思一個新穎深刻的立意、形成一個美化的文面等形成一個訓練系列。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王榮生.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nèi)容[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2011.
(編輯:董 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