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禮瀑,吳青青,呂賽平,徐光明,鄒學森,陳岳青,劉琴
(江西省腫瘤醫(yī)院1、輸血科,2、檢驗科,江西 南昌 330029)
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s lymphoma,NHL)是一種病因仍不明確的惡性實體瘤,其淋巴組織(或器官)由不同類別或階段的淋巴細胞過度增生,易發(fā)生淋巴結(jié)外多部位或多器官的浸潤,臨床表現(xiàn)和預后多樣,臨床常將Ann Arbor分期的Ⅰ、Ⅱ期稱為早期,Ⅲ、Ⅳ期稱為晚期[1]。當前臨床對NHL的診斷主要還是癥狀結(jié)合病理[2]、影像等檢查手段,實驗室檢查也起重要作用,但有關(guān)骨髓片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 (neutrophil alkaline phosphatase,NAP)在NHL中的應用報道不多,本文探討骨髓細胞NAP染色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診斷中的價值,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觀察組病例來源于我院2009年1月到2013年2月有淋巴結(jié)腫大的患者經(jīng)臨床組織病理學、淋巴結(jié)穿刺物涂片、淋巴結(jié)印片等方法[3]檢查確診、臨床資料完整的NHL住院患者共117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33例,中位年齡56歲,屬NHL早期41例,晚期76例;正常對照組17例,系我院同期首診取材時確診為非腫瘤、無感染、發(fā)熱等征象,骨髓象基本正常的良性病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0例,中位年齡39歲。
1.2 方法
1.2.1 試劑配制 (1)稱取 α-磷酸萘酚鈉40mg,固蘭B鹽15mg,臨用前溶于40ml 0.1MTris緩沖液中即成應用液;(2)稱取1克甲基綠溶于100ml蒸餾水,配成1%甲基綠溶液。
1.2.2 取材與染色 所有入組病例均取其首診時第一次骨髓片2張(一張備用);標本先95%乙醇固定15min后以潔凈自來水輕緩沖洗0.5~1min,涼干;取固定好的髓片放入經(jīng)37℃預溫10min后的應用液中染色1h,取出以自來水輕緩淋洗0.5~1min后涼干;再以1%甲基綠溶液復染10min,取出自來水輕緩淋洗0.5~1min后涼干待檢。
1.2.3 判斷標準和計分方法 先用低倍鏡找好細胞均勻分散的視野后換油鏡觀察100個中性粒細胞,以細胞漿內(nèi)無紅色物質(zhì)為-,胞漿內(nèi)有1/4面積顯褐色為+,紅褐色占胞漿面積1/2以下為2+,胞漿內(nèi)有致密的黑色顆粒為3+,胞漿內(nèi)或胞核上充滿了致密深染的棕黑色顆粒為4+;以+、2+、3+、4+陽性的細胞數(shù)分別乘以1、2、3、4即為各級陽性細胞積分,最后計算出陽性率和總積分。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骨髓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及陽性率的比較 觀察組骨髓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陽性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者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骨髓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及陽性率比較(±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骨髓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及陽性率比較(±s)
組別 積分(分) 陽性率(%)觀察組(n=117)對照組(n=17)t P 77.50±43.45 108.53±29.80 2.844<0.01 52.95±22.66 75.53±15.31 3.973<0.01
2.2 早期與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及陽性率的比較 早期與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骨髓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陽性率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NAP是一種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細胞漿內(nèi)的非特異性水解酶,幼稚粒細胞中此酶含量很低,可視作成熟粒細胞功能的標志物之一,也間接反映著機體由成熟粒細胞協(xié)同參與的一些免疫機能狀況的強弱。從我們的研究結(jié)果來看,NHL組中無論是骨髓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還是其陽性率均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提示骨髓細胞NAP積分和陽性率減低對NHL的診斷均有較大的參考價值,或可成為NHL一項新的觀察指標,與參考文獻一致[4];但本NHL早期組與晚期組的積分和陽性率兩兩相比又均無顯著差異,說明NHL的NAP積分并不隨病程的進展而升高,不能以此來判別NHL的病程,與此前非嚴格按Ann Arbor分期設計的相關(guān)報道[5,6]結(jié)論不符,也有報道NHL的NAP積分與淋巴細胞類型有關(guān)[7],故我們的結(jié)果是否因Ann Arbor分期與NHL的細胞類型無關(guān)所致,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表2 早期與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及陽性率的比較(±s)
表2 早期與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及陽性率的比較(±s)
組別 積分(分) 陽性率(%)早期組(n=41)晚期組(n=76)t P 77.10±40.18 77.68±45.35 0.055>0.05 53.22±23.18 52.80±22.52 0.095>0.05
[1]來茂德.常見腫瘤組織學分級圖譜[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234.
[2]蘭競麗.原發(fā)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臨床病理學觀察[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08,26(2):206.
[3]葉任高,陸再英.內(nèi)科學[M].第 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643-645.
[4]張婷,鄧晶,沈丹,等.惡性淋巴瘤患者骨髓內(nèi)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測定的臨床意義[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7,19(6):9-10.
[5]林榕,王時書,周淑蕓,等.238例惡性淋巴瘤患者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結(jié)果分析[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23(10):1097-1098.
[6]湯萌,周義,田露.80例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與結(jié)果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1,29(3):311.
[7]劉景華,周凡,劉彥琴,等.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對淋巴瘤病理分型及病情評估的意義 [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23):421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