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紀
維度我去哪兒了?(外二篇)
劉成紀
這個標題是從一個朋友的博客里借來的。
每次看到它,我都感覺它非常有趣。它能讓人感覺自己的年齡在變小,對一件原本知之甚詳?shù)氖虑?,重新激起一種童稚式的好奇。
那么,我消失的這段時間,到底去了哪里?到底做了什么?可能根本沒有人想知道?;蛘?,在某個人際圈子里只有兩三個人想知道。原因很簡單,除了一些明星大腕,大多數(shù)人對身邊平凡人物的在與不在,并沒有太大的興趣。
那么,這剩余的兩三個人,你們想知道我到底去了哪里,我最近做了什么嗎?呵呵,此刻,你可能正睜大雙眼期待著我的回答,但我可能只是莞爾一笑,說:“不能告訴你,這是一個秘密!”
生活中有很多秘密。秘密之所以被稱為秘密,就是因為不能告訴別人,所以我們一般又把秘密稱為“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媒介時代,每當領袖人物某段時間沒有出場,馬上就會引來種種猜測。比如,金正日今年上半年曾玩過一段時間失蹤,于是西方媒體說他動手術了,生命垂危了,被政變搞掉了,到中國廣東秘密考察去了,等等。
但是,普通人不同,他的存在與失蹤,對其他人并沒有太大的意義。你在人們的眼前晃著,并沒有顯得多余,你很久沒在人們的眼前晃,也沒人感覺少了什么。直到有一天,可能突然就有那么一個契機,你開始被注意,但大多不是什么好事,比如你跳樓了,你被抓了,這時他們才會如夢方醒一樣:“哦,怪不得很長時間沒看到他了?!?/p>
即便如此,我們也并不能否認普通人內(nèi)心也有很多秘密存在,而且這秘密對當事人而言,一定被認為是值得隱藏的。秘密的“不可告人”,源于它的“見不得人”。在中國,這“不可告人”和“見不得人”往往被作了道德化的解釋,但就其一般意義來講,無非是說一件事不能告訴別人,因了自我界定的羞感而無法曝光。
呵呵,就那一點毫無價值的破事,說了又怎樣?當一個所謂的秘密真正被曝光時,我們往往會認為死守秘密的當事人太拿自己當回事兒了,苦心的遮掩只不過是故弄玄虛。
但人的天性往往又是樂于故弄玄虛的。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三歲左右的幼兒跑過來,伏在媽媽的耳旁悄悄說了什么,然后又走了。但事實上,他什么也沒說,他只是喜歡一種神秘兮兮的氛圍,一種要將某種東西秘傳給別人的冒險感覺。
懷抱秘密的人總想千方百計地保護自己的秘密,心懷好奇的人則總是對他人的秘密有一種本能的窺視欲。一方想知道,另一方偏不想讓人知道,這就在人與人之間制造了一種無形的心理緊張。這種緊張構成了一個待解的事件,甚至事件的當事人往往可以被遺忘。
在大街上,如果有一群人圍成一個圓圈,慢慢就會有更多的人圍上來,大家都渴望自己的脖子能像鵝一樣長,直至伸到“事件”的中央。他看到了什么?更多情況下,他根本什么也沒看到,但這個圍成的圓圈已經(jīng)將圓心地帶強化為一個事件,勾起他種種了解的渴望。
果真如此,人圍繞自己制造出一些秘密就是重要的,這是讓自己引人注意的最便捷而有效的方式。比如在大學時代,我們往往會更迷戀那些踽踽獨行、落落寡歡的男生或女生,總莫名其妙地惦記著他們,要了解他們,要跟他們談戀愛。因為踽踽獨行、落落寡歡使他們顯得那么深不可測,像深藏著無限人生奧秘的哲學家。
人,因為秘密的不可告人而拒絕將自己交給語言,因拒絕將自己訴諸語言的表達而強化著自身的神秘感。語言總是讓自己在場,讓自己暴露于一覽無余的陽光。一旦自己一覽無余,也就對他人變得毫無意義。在這種背景下,秘密以及由秘密造就的神秘,總會對他人構成一種無形的吸引,而這種吸引則可以有效保證自己永遠處于事件的中心。
是的,在黑幫或警匪片中,英雄或黑幫老大總是很沉默,他們無言是因為導演不讓他們言,因為秘密可以制造懸念,并強化觀眾對劇中人物的敬畏感。
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有許多莫名其妙的禁忌,比如,他拒絕吃豆子,他從不走在馬路的中間,他不允許妻子將鍋底下的灰扒出灶外。別人問他為什么,他從來不回答,也正因此,人們認定他具有大智慧,掌握著許多別人永遠無法知曉的東西。
畢達哥拉斯有很多學生,但他整天隱身在幕帳中,終其一生,只有很少的幾個學生有機會進入幕帳跟他交談,其他人則只能通過這些進入幕帳的學生了解他智慧的進展。有意思的是,倒是那些從沒見過畢達哥拉斯的人,對他的學說深信不疑,甚至將他視為神的化身,這些人相互聊天,往往第一句話就是“畢達哥拉斯說過……”,相反,那些曾經(jīng)進入過畢達哥拉斯幕帳的人,則不但敢于和他爭論,甚至認為他的學說一錢不值。
在中國,法家也是主張用秘密來強化自己的神秘感的。這種權術后來被秦始皇進行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他隱身深宮,可以數(shù)月不跟大臣見面。有一次他站在驪山上,被一個過路人看到了行蹤,他就讓人割了那個人的舌頭,挖了那個人的眼。
秦始皇要干什么?他要玩失蹤嗎?是的,但這種失蹤卻恰恰強化了他作為帝王的在場感。秦始皇不見了,群臣都會惶恐,都會感覺自己的身邊無時不存在著帝王監(jiān)視的眼睛?!耙粺o所在”正是“無所不在”,“不可告人”正是“行將告訴所有人”。一個人成為話語中心,成為權力中心,成為威懾力的投放中心,恰恰是因為他的缺席。
在中國知識分子中,董仲舒也是深諳這種權力之道的人。早年,他深隱在河北棗強縣,漸漸地,有很多學生來投奔,但這位大師深居簡出,《漢書》說他“三年不窺園”。事實上,正是這種隱身使他變得深不可測,或者說,反正你沒了解過他,你想他的水平有多高,他就會隨你的想象顯得有多高。在他的眾多學生中,有幸進入他書房的,也只有寥寥幾位,更多的人則只能聽他的“入室弟子”代言。這種故意的隔離很重要,愈是跟他從沒接觸的人愈會對他神化。這跟畢達哥拉斯的情況一樣。
這種神化,強化著董仲舒在知識界的權威性,也讓他的學生及地方官吏把能與董氏見上一面作為巨大的榮耀。后來,這種因隱身而反向鑄成的巨大引力,連漢武帝也無法抗拒,于是將他請進了朝廷,而這才是董仲舒真正想要的。
當然,秘密的價值,并不在于全部將自身隱沒在黑暗中,而是要不時暴露出一些讓人有跡可尋的蛛絲馬跡,對他人形成一種勾引。這就像我們手里拿著一塊肉逗狗玩兒,狗仰頭望著肉,一次次地跳起來,而拿肉者則一次次地將肉提起,不多一會兒,狗就開始急得嗚嗚叫并舔舌頭了。如果剛開始就將這塊肉扔給狗,它極可能了無興趣,轉身便走。
古代的文人大多知道如何借用這種方法來吊當權者的胃口,所以他們的政治欲望愈大,愈是要隱入人跡罕至的深山,這就是所謂的“終南捷徑”。人們一般相信,越是在大山的深處,越是有更不可測度的秘密存在,而破解這一秘密,最方便的途徑當然就是將這隱逸者請到自己的手下當官。
可能的情況是,皇帝深山訪道,或者在渭水邊眼巴巴地看著一個垂釣者而不敢打擾,但最終請來的不過是一個胸無點墨的蠢貨。這時,他可能意識到自己受騙了,但他也不會戳穿這個被反復粉飾的謊言,原因很簡單:他不想因為偶爾“失察”而斷送自己“知人善任”的聲譽。所以,這些靠隱身撈得榮華的人,盡情享受他們的榮華就是了,他們很安全,而且,如果他反復申明自己是多么無用,多么無知,反而又給他們增添謙虛的美名。
有時候,我們可以看一個與孩童常玩的游戲——
你雙手捂緊,說:“看,我手里有一只小鳥!”小孩子瞬間變得很興奮,懷著一種莫名的緊張等著你將雙手打開。
你將雙手打開一條縫,在孩童低頭的瞬間卻又將手緊緊地捂住,這時,他會更期待,更興奮。
最終,他急得快要哭了,這時,你可以將手突然撒開,并指著天空,說:“看,快看,小鳥飛走了!”
孩子看到了什么?當然他什么也沒看見。但你指向“鳥”飛方向的手指是如此堅挺,如此堅定,使他不可能懷疑這是一個騙局,而只能懷疑自己的視力。那一瞬間,孩子的目光有些呆滯,悵然若失,但他馬上就會歡呼起來:“啊,是啊,鳥飛走了,它飛得好高好高?。 ?/p>
最后,你問他:“你看到了鳥嗎?”他言之鑿鑿地回答:“嗯,看到了!”
明明沒有看到,偏說自己看到了,這是為什么?應該有三點原因:一是視覺經(jīng)驗的缺失,可以讓人借助想象力進行彌補。他沒有看到鳥,但他可以用想象完成對鳥的再造。二是人性的善良。任何事件都應該有一個正面的結局,他不想讓這次美妙的事件以無果告終。三是個人尊嚴承認自己沒有看到,就意味著自己的感知力值得懷疑。一般而言,人都有虛榮心,為了被別人肯定,他寧愿維護任何謊言。
也許,這種手掌開合的游戲,是秘密的最佳隱喻。如果一切是一覽無余的,必然是毫無趣意的,所以生活的實相需要必要的遮掩。但是,如果遮掩成了一種常態(tài),使人無法產(chǎn)生任何期待,那也是乏味不堪的,就像狗不會對一塊永遠無法得到的肉抱有希望一樣。
進而言之,打開手掌,什么也沒有,你在哈哈大笑之間將這個秘密向孩子戳穿了。這也相當無趣,因為你破壞了這個秘密,也就使生活不再有什么神奇,我們從此生活在真實之中,當然也就生活在枯燥乏味之中。
秘密作為秘密,它的價值可以有兩種界定:一是它存在于遮蔽和敞開之間。遮掩是為了昭彰,昭彰是為了顯示更深層的遮掩。這種半明半暗、欲說還羞的狀態(tài),為人的心理制造著難以言喻的緊張,制造著趣味與美,也使政治成為一種帶有審美性質的游戲。二是它存在于永續(xù)的遮蔽之中?;蛘哒f,在一般的遮蔽與敞開之間,有一種更恒久的遮蔽續(xù)存著。只有如此,游戲才能繼續(xù)進行。我們總愛說“揭開面紗”,但在這面紗的內(nèi)層,最好還是要有新的面紗存在,否則,秘密將會永遠消失,生活中的游戲將面臨終結。
所以,秘密即便是一個故弄玄虛的謊言,我想,守護它依然是重要的。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如此真實,總需要有一些尚未被揭示的東西給生活增加一些趣味和吸引。一個孩子成人了,知道了成人手掌里的“鳥”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知道了形形色色的童話統(tǒng)統(tǒng)都是騙人的,這時他變聰明了,但他曾經(jīng)憧憬的世界哪里去了?
當然,政治也是一樣。表面看來,權術者是因為明白了秘密的游戲原理而進行權力操作,但在其深層,它卻依然使政治顯示出詩意的特性?!巴嬲巍钡倪@個“玩”很重要,它在生命的深淵之上架起了一架供人游戲的扶梯。我們即便能夠看到深淵的實相,也并不值得慶幸,它只會嚇得我們閉眼。這樣,在關于秘密的政治游戲中,哪怕能給自己找到一絲快感,也總比讓殘酷的現(xiàn)實嚇得閉眼要強。
如果秘密如此重要,那么我們就小心翼翼地守護它,就像給這個過分裸露的世界穿上一層薄紗。在中國歷史上,最懂得守護秘密的人,是唐初生活在嶺南的一個擔柴漢。有一天,他突然發(fā)愿,要到湖北黃梅山的東禪寺學佛。學了八年,好像也沒有學到什么,主要的成果就是磨的面供養(yǎng)了寺院的僧人,然后寫了一首“菩提本無樹”之類的小詩。但是,正是這首小詩引起了院中長老的極大興趣,一天黑夜,這位叫弘忍的長老將從不外傳的“秘密”全部告訴了他,并且傳了一襲袈裟讓他做繼承人,然后,這個擔柴漢南逃了,因為懷著秘密的人往往是身處險境的人。果不其然,東禪寺的一個大和尚領著一群小和尚追過來了,這個大和尚法名惠明,曾做過四品將軍,當然會不少武功,或者說,將這擔柴漢的腦袋從脖子上擰下來應該輕而易舉?;菝鲉枺骸袄虾蜕械降赘嬖V了你什么秘密?快說!不然的話……”面對這種情景,一般人往往有兩種選擇:一是像《紅巖》里的甫志高一樣立馬腳軟,全面招供;二是像《紅巖》里的江姐一樣,大義凜然,打死也不說。但這個擔柴漢卻有超出常人的上上之智,他只說了一句話,就讓這個武和尚當場跪倒,乖乖做了徒弟。
那么,擔柴漢到底說了什么?呵呵,這也是一個秘密嗎?當然不是,因為這句話已經(jīng)載于《壇經(jīng)》的經(jīng)卷中。我在這里替古人保守早已泄露的秘密,當然只能是在大智面前故意顯示自己的大蠢了!擔柴漢說的這句話是:“秘密之所以是秘密,本身就意味著不能告訴別人。現(xiàn)在如果告訴了你,它還怎么叫秘密呢?”
擔柴漢的回答道出了秘密之作為秘密的本質限定。就像我們想看看人的大腦,就讓外科醫(yī)生將它打開,但打開后你就看到了人的大腦嗎?顯然沒有。因為此時它已經(jīng)不再作為大腦存在,而成了一堆骨頭和模糊的血肉。
從這個角度講,秘密,不但是為了種種理由而必須守護的,而且是人不得不守護的。我們滿世界地要將自己的秘密告訴別人,但在你說的那一瞬間,已經(jīng)意味著它不再是一個秘密了。
但是,即便不再是秘密,在這篇文章的最后,我還是想告訴大家我這幾天去了哪兒,我都干了什么。讓人遺憾的是,這幾天我什么也沒干,每天都百無聊賴。
當然,每天幾個規(guī)定動作還是有的,比如:白天豎著,晚上橫著,在從白天到夜晚的時段,則按骨節(jié)的規(guī)律在椅子上優(yōu)雅地彎曲著。
一切如此簡單,所以這篇文章純粹是虛張聲勢、故弄玄虛。
但是,我的這些“交待”你信嗎?如果信,問題將就此了結。如果不信,問題將依然存在,因為它作為一個秘密,仍然被我牢牢地掌握,并對好事者構成永恒的吸引。
如果有人強忍著將這篇文章看完,可能會很失望。因為關于我的行蹤,這個被題中之義規(guī)定的東西,我最終什么也沒說。
但是,哲學的意義可能就在于它的無用,它的不著邊際。自由地想了,然后寫了,空洞的生活也好像因此充實了。
北京海淀有一個地方叫“雙榆樹”,但現(xiàn)在,走遍附近的街區(qū),卻連一棵榆樹也找不到。
海淀的“淀”,意思為“淺的湖泊”??梢韵胍?,中古以降,即北京逐漸成為中國政治文化中心的過程中,這里曾經(jīng)溪流淙淙,河川密布,湖泊縱橫。至今,北京大學校園內(nèi)的未名湖、頤和園中的昆明湖以及形形色色的“淵”或者“潭”,大概都是奔涌而下的西山之水留下的自然遺跡。
在北方干燥得讓人從頭至腳宛若僵尸的氣候里生活,水對人而言,無疑是重要的。水的價值不僅在于觀賞,而且在于對人從身到心全方位的滋潤。所以,清代供皇室貴族和王公大臣休閑的夏宮或鄉(xiāng)間園林,大多分布在這里。
從紫禁城到蔚秀園、暢春園、圓明園直至頤和園,現(xiàn)在大致需要四五十分鐘的車程,但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其速度應該會大大降低。貴族王公坐著轎子,牛車、驢車、馬車隨行,再帶著成群結隊的丫環(huán)、仆人、衛(wèi)兵、廚子,如此鋪張的陣勢,走上一天是相當正常的事。
于是,雙榆樹,或者說今天北三環(huán)邊上這塊曾茂盛地長著榆樹林的地方,對遠行者就具有重要意義了。這是一個地處更西北的皇家園林與紫禁城之間的地界兒,或者說,是政治人物追求入世與出世、投身紅塵與山水頤養(yǎng)的一個接點。榆樹下短暫的休憩,就成為從受鉗制的世界遁入另一個更自我的世界的必要前奏。
可以想見,早晨從紫禁城出發(fā)去圓明園,或者相反,大車小車魚貫而行的隊伍,晃蕩到雙榆樹也到中午了。這時,懶懶的陽光透過榆樹片片密織的樹葉,照在黃沙鋪成的干爽的地面上,留下濃重的樹蔭和斑駁陸離的光影。人變困,馬變乏,這榆樹的蔭涼就必然構成了一種自然而然的召喚,引人坐在樹下望著遠逝的云發(fā)呆,或者偃臥在黃壤之上,任眼神日益迷離,或者鼾聲四起。
可能吧,在這片稀疏而綿延的榆樹林里,一定有那么幾株是出類拔萃的。在那幾株出類拔萃的榆樹中,一定有兩株枝干粗壯、枝葉繁茂的,在正午的陽光下,它們?nèi)绱诵涯?,如此卓爾不群。按照社會政治等級制向自然世界的位移,這兩株最豐茂榆樹下形成的蔭涼,必然是屬于人群中最大的官的專享區(qū)域?;蛘哒f,最大的官坐在最大的榆樹下,次大官占據(jù)次大的榆樹,直至丫環(huán)、仆人、士兵、廚子按照身份選擇更小的榆樹,于是一片樹林就在曠野之中復現(xiàn)了封建政治等級制度的大致情景。
一般而言,在中國,人群中最大的官員不但最有政治智慧,而且也最有閑情逸致。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最大的官即便在閑暇時光,面對湖光山色、萬里阡陌,也不會對時間任意揮霍和濫用,而是要從純自然的風光里咂摸出人文的韻致和風情。這種自然向人文的轉渡或接引是重要的,它讓荒蠻無際的自然成為人化的自然,并在人的觀念領域獲得它的身份和命名。
可能的情況是,有一天,一個大官帶著他龐大的家眷及丫環(huán)、仆人、士兵、廚子的隊伍,停在了那片榆樹林中最大的榆樹下。他用“雙榆樹”給這片榆林起了個大俗兼大雅的名字,于是這片原本散于荒野、自生自滅的樹們及草們,才以一個共有的名字進入了人們的觀念。
這種“進入”是重要的。一片林地,首先進入人的視野,因人的凝視而形成經(jīng)驗,又因經(jīng)驗的凝結而訴諸語言,進而固化為一個命名。原本蒼莽之間的一片林地獲得了命名,也就在人關于自然或人文地理的概念系統(tǒng)中獲得了位置。這樣,原本因人目光的散漫而趨于虛無的林地,也就在人以經(jīng)驗編織的自然網(wǎng)絡中化無為有,并以被概念時勾起的方式,在紫禁城與圓明園之間以“雙榆樹”的名字昂然挺立于人的記憶中。
再后來,我們開始繪制北京地圖,這時可能已經(jīng)沒有了現(xiàn)實的雙榆樹,就像現(xiàn)在的北京已經(jīng)沒有了什么奶子房或公主墳一樣,但雙榆樹、奶子房、公主墳等這些在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消失的東西,依然會以文字的方式時時敲擊人們的記憶。從這點看,一片林地或者一個墳頭都會隨著時間的淘洗而消逝無跡,但只要它們獲得了一種被文字固化的命名,它們就因為文字本身跨越歷史的特性而獲得了永恒。
就此看,有兩種虛無:一種指向被人漠視的自在的存在,因為沒有進入人的視界、經(jīng)驗或語言,它的存在也就等于不存在;一種是仍然在概念領域保有著它的存在,但在現(xiàn)實中已不再存在,它像一個游魂,以抽象的形式存于人的記憶或文字、圖像記載,而在現(xiàn)實中已找不到名實相符的對應物,這種存在我們姑且將它稱為一種純粹語言的存在。
一個人、一個物或一個地界,生于虛無,也必然最終復歸于虛無。他/它作為概念的存在,應算是對在世之虛無的最后抵抗。昆德拉將這種永續(xù)生命的野心表述為記憶對遺忘的抗爭,但記憶是屬于個體的,記憶者的死亡必然標示著被記憶對象的最終覆亡。在記憶之外,語言及形諸文字的指稱往往更耐久,但這種“名存”而“實亡”的永在,又如何經(jīng)得起拼命要擠入人語的新事物的折騰?比如北京朝陽區(qū)的奶子房,不正有人要將它以文字方式勉強維持的存在徹底清洗出人的記憶?
所以,這個已失去榆樹支撐的語言的“雙榆樹”,在拔地而起的現(xiàn)代樓宇的森林里早已搖搖欲墜。它存在著,也僅僅是以語言的方式存在著,語言成為它自我護持的最后防線。
對于歷史,有實物的,我們保護它的實物,沒有實物的,我們保護它在語言中獲得的指稱。實物保護就是防止它在時間的侵蝕中日日爛掉,對于文字性指稱的保護也許就需要為漂浮的名字重新填充對象化的所指。像西四環(huán)外的“五棵松”,古老的松樹早已不見了蹤影,我們按圖索驥或為名副其實,就在當?shù)卦僭苑N下五棵小松樹。
這種以語言重構現(xiàn)實的方式,有著所謂“后現(xiàn)代”時代面對歷史的荒誕性。當這種方式的商業(yè)價值被發(fā)現(xiàn),它則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人造古跡的熱鬧情景。在此,歷史的實存被偷換,歷史也在當代人貌似神圣的歷史使命感中完成了對歷史自身的戲仿,并因此呈現(xiàn)為一出毫無喜感的喜劇。
在我接觸過的思想家文本中,除了莊子,沒有誰比柏拉圖更像一位語言大師。
柏拉圖強烈反對修辭和詭辯,但在他的時代,卻沒有誰比他更善于將修辭和詭辯服務于哲學。他對史詩和悲劇的抨擊極具說服力,但他對思想的表述卻采取了戲劇的體例。
這是個悖論,但悖論往往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即:批評者最了解批評對象。這種了解使任何批評性話語都隱含著批評對象的影像。批評者與批評對象看似對立,實則統(tǒng)一。
柏拉圖使哲學成為思想的戲劇,其代表性的情節(jié)見于《會飲篇》?!稌嬈返摹皶嫛?,顧名思義,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飲酒,但柏拉圖記載的這次聚會,卻沒有將飲酒當成主要的事。這是因為參加宴會的幾個主要人物,如泡賽尼阿斯、阿里斯托芬以及主人阿伽松,還沒有從上一次的豪飲中緩過神來,至于蘇格拉底,則是既不嗜酒又不拒酒或者喝亦可不喝亦可的一類人。
這里值得注意的兩個細節(jié)是:古希臘人赴宴,沒有中國古人的繁瑣禮儀,所謂入席就是在那里躺著或者半臥著,身體的舒適是唯一需要遵循的標準。古希臘人將飲酒放在吃飯之后,這也與中國人首先“酒足”然后“飯飽”的程序截然相反。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是,古希臘的哲學是聊天聊出來的,而不是來自書齋里的靜思和書寫。當然,聊天的內(nèi)容之所以能成為后世廣為流傳的思想性文本,也不是偶然的,它主要依靠參與者超凡的復述和背誦能力。當然,那一時代人的記憶力之所以超凡,并沒有其他原因,主要是因為文字尚沒有被充分使用。后來,文字一旦普及,人也就懶于記憶。也就是說,人類記憶能力的退化,直接源于文字這一載體的普及。
現(xiàn)在,讓我們重新回到柏拉圖的《會飲篇》:蘇格拉底在世時的某一天,他的朋友阿伽松在戲劇比賽中得了大獎,然后邀請一幫朋友到家里宴飲。參與者有斐德羅、亞波羅多柔、亞里斯多頓、泡賽尼阿斯、厄里什馬克、阿里斯托芬等。這幫人決定晚飯后不再喝酒,而是按次序贊美愛神。第一個發(fā)言者是斐德羅,第二個是泡賽尼阿斯,第三個是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臘著名的喜劇家,他在當時的地位應該與今日的趙本山類似。他的發(fā)言為后世談論愛情提供了一個最經(jīng)典的寓言,即兩性之愛或同性之愛之所以如此真摯,都是因了原本球形的人被天神劈成了兩半,于是他們終其一生相互尋找、相互吸引,試圖重新回復到圓形的身體本身。這種講法是十分感人的,但出自一位善于戲謔的喜劇家之口,它是否具有歷史的真實性,就值得存疑了。就像趙本山小品里杜撰了一個《不差錢》的故事,并不能證明二十世紀的中國人就果真?zhèn)€個不差錢一樣。
第三個發(fā)言人是阿里斯托芬,但不巧的是,當時他正在打嗝。關于他的打嗝,《會飲篇》里有如下的記述:
說話的次第輪到了阿里斯托芬。不知道是因為吃得太飽了,還是因為別的緣故,他碰巧正在打嗝,不能說話,他只好向坐在旁邊的厄里什馬克醫(yī)生說:“請你幫點兒忙,大夫,或是設法止我的咳,或是代我說話,等我復原再說。”厄里什馬克回答說:“好,這兩件事我都替你辦。我代替你的輪次,到了我的輪次,你再說?,F(xiàn)在我說話的時候,你且忍一口氣不呼吸,打嗝就可以止;若是不止,你就得吞一口水。如果這樣辦,打嗝還很頑強,你就得拿一件東西戳一戳鼻孔,打一個噴嚏,這樣來兩回,無論什么樣頑強的打嗝都會停止的?!?/p>
引文中的厄里什馬克是蘇格拉底時代著名的醫(yī)生。關于如何制止打嗝,他在這段文字中提供了三種方法:一是忍住氣不呼吸,把打嗝給憋回去;二是吞口水,將氣理通順;三是拿東西戳鼻孔,打一個噴嚏解決問題。這些辦法今天同樣適用。
由于阿里斯托芬在打嗝,他順勢將發(fā)言的機會讓給了坐在身邊的厄里什馬克。這里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如果阿里斯托芬從此一直打嗝,并因此徹底錯過了發(fā)言的機會,將會怎樣?顯然,一個可能的后果是,后人可能永遠無法知曉那個深情款款的愛的神話,也因此使關于愛的論證缺失了一個最重要的論據(jù)。當然,后來的基督教在《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中也寫到男女的一體性,即上帝用亞當?shù)囊桓吖侵圃炝讼耐?,但這種關于兩性的神話在主張男女平等的當今時代是明顯不適宜的。
人喜歡歷史,往往就是用歷史中的某一事件或某種說法為后世的行為和觀念建立典范,或者為某種理想尋找根據(jù)。如果當時阿里斯托芬一直打嗝不止,一切將會是不可想象的。也就是說,失去了這個偉大的愛的寓言,似乎一切愛將失去理由,或者起碼將難以如此具有說服力。
所幸的是,就在厄里什馬克發(fā)言結束的那一瞬間,阿里斯托芬的嗝聲停止了。它停得如此恰逢其時,使一種行將胎死腹中的語言發(fā)生了命運的逆轉!他因打嗝而停止說,因說而留下一筆精神遺產(chǎn),因留下精神遺產(chǎn)而不朽,更因不朽而將生之幸福帶向超越生命局限的永遠。打嗝聲戛然而止之時,成了不朽的幸福之幕開啟之時。
關于瞬間之于人的意義,歷史有時是驚人相似的,但驚人相似的歷史往往又導致了當事者命運的截然相異。有時候,這個瞬間會鑄成幸福,有時候也會鑄成不幸,更多的時候則會因悄無聲息地錯過而鑄就一生的平庸。舉例如下——
今天看單位內(nèi)刊上一位老先生的回憶錄。這位老先生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從前蘇聯(lián)學成回國,正好趕上“反右”運動。當時,熱血青年的他根本不知道國內(nèi)的政治氣候,第一次參加政治會議就大鳴大放,結果可想而知,一頂“右派”帽子等著他。
前段時間讀另一位老人的自述。說那一時代揪“右派”分子,各單位都有指標。一天,某單位開會“推選”右派,大家盯得緊,一上午一無所獲。最后,一位參會者鬧起了肚子,不得不去上廁所。就在他如廁的幾分鐘之內(nèi),單位的右派也就推選出來了。
以上兩個事件,因為離奇而顯得荒唐,但也正是因為荒唐而使那段歷史富有戲劇性。有時,歷史或人的命運往往就決定于那個短暫然而致命的瞬間。這個瞬間可能因為凝聚了冥冥中無法言傳的神力,而使人生成就一段傳奇。
阿里斯托芬并沒有因為他的打嗝而錯過以言談為后人記憶的機遇,所以他是幸福的。上面的兩位“右派”因為致命的瞬間而半生坎坷,所以他們是不幸的。瞬間作為一個節(jié)點,一個分界,讓人沿著命運的岔道,一個向東,一個向西。
當然,關于瞬間,歷史留給古人的并不都是幸運。比如埃斯庫羅斯這位比阿里斯托芬生年更早的悲劇家,據(jù)說晚年有在海邊散步的習慣,有一天他正在海邊走,正好碰上一只老鷹叼了一只龐大的海龜在天上飛,老鷹想將這海龜狠狠地摔碎在地面的巖石上,以便啄食它堅硬甲殼下面的肉,正好埃斯庫羅斯有一個光滑如巖石的光頭!于是,海龜下落之處,正是埃斯庫羅斯的光頭所在之處。海龜落在他的頭上,萬事皆休。
這大概就是瞬間之于當事者的意義吧!
欄目責編: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