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珍
我們把課堂上最精彩的高潮部分比作“井噴”,是學生情感在一定激發(fā)狀態(tài)下,學生出現(xiàn)亢奮感時師生的一種共鳴效應。課堂上有了“井噴”,教學就具有了情感性。高密度的教學內容,生動的表達方式,群情激動的教學氛圍,無一不叩擊學生的心弦,讓情感與思想共舞?!熬畤姟币豢叹哂心哿?,可使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有了深度、有了波瀾。如何營造“井噴”一刻呢?初中生在一堂課40分鐘內,前20~25分鐘是注意的最佳時間,教師便可在這段最佳時間內全方位、多功能、多手段地調動學生的神經(jīng)中樞,積蓄學生的情感,使之處于“引而不發(fā)”的待發(fā)狀態(tài)。到了適當?shù)碾A段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利用合適的最佳刺激,不時改變教學方法,利用“井噴”之余熟,導出“小高潮”的出現(xiàn)。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波瀾起伏、張弛得當?shù)闹v解,使整個教學過程跌宕有致,螺旋式上升,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打破課堂沉悶的局面。
一、瑯瑯書聲迎來“井噴”一刻
朗讀是一種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也仍是今天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學活動。閱讀教學以朗讀為切入點,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達到深入理解課文的境地。語文教學中,對于語言精美、感情強烈、內容豐富的課文或文段,可通過朗讀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感染學生,使學生得到共鳴。通過教范讀、聽錄音、學生跟讀,強調重點詞語,體會情感,讓學生在聽和讀時注意輕重音、停頓等;并在朗讀時充分運用朗讀技巧,使學生準確體味課文中所表露、包含的深刻思想、情感,讓學生變無聲語言為有聲語言,心靈受到震撼、感染,得到強烈的情感體驗。
《安塞腰鼓》語言優(yōu)美、激情四溢,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在學生對課文內容熟悉的基礎上,大聲地自由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讓學生設計朗讀,男女混合讀、小組讀、小組讀、個人讀、全班讀,隨著激情的朗讀,學生進入文中角色,領悟了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宏偉壯闊的場面,創(chuàng)設了具體、生動、令人癡迷的情境。學生可感可思、可聞可見,沉浸在無邊的美的遐想之中。還可以通過進行表情誦讀形成閱讀高潮,表情誦讀式高潮是一種情感濃郁的演讀活動,在學生已經(jīng)初步理解內容或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之后,通過入情、入境、入味的朗讀,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傳達出來。準確的、別出心裁的表情誦讀,可以把聽者帶進課文的情感氛圍之中,迎來誦讀課文的高潮。
二、縱情想象形成“井噴”一刻
縱情想象,就是利用聯(lián)想和想象的教學手段,借助學生的思想火花、靈感頓悟、妙思玄想等創(chuàng)設富有幻想色調的教學情境。陸機在《文賦》中說借助想象可以“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組成新形象的材料永遠來源于客觀現(xiàn)實,一個盲人永遠不會想象黃山如云似霧、魂牽夢繞的景象,一個聾人永遠不能體會清脆悅耳、余音繞梁的音樂。教學不是靜止的,不應僅僅拘泥課文本身,要對課文進行開掘和發(fā)揮,這就需要運用想象對課堂進行潤色與加工,從而美化課堂。
課文中某些內容可引導學生聯(lián)想、想象,學生很感興趣。比如教學《賣炭翁》時,教師讓學生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賣炭翁被搶之后是一副什么樣子?他回家如何面對缺食、嗷嗷待哺的妻兒。記得課堂上有學生說:他兩眼含淚,眼巴巴地望著被搶的炭車,風吹起他淡薄而破爛的衣衫。他雙手抱頭,蹲在地上,嗚嗚地痛哭。再如教學《丑小鴨》時,可以啟發(fā)學生想象,丑小鴨變化天鵝后過去欺負它的雞鴨會怎樣?丑小鴨會不會驕傲了。教學《斑羚飛渡》時,讓學生設想飛渡前,老斑羚和小斑羚有怎樣的對白等。雨果說:“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語文教材充盈想象,但想象力并非全然是“天生的”,它需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訓練。通過想象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使課堂形成了“并噴”一刻,可謂一箭雙雕。
三、巧用媒體助推“井噴”一刻
李吉林老師曾說:“情感是語文教育的渠道,靈魂、根。而教材——學生之間情感交流的橋梁便是教師的情感,老師要用自己的真情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苗……”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濃郁的情境,輔以圖畫、音樂等形式,使學生較快地感受作品形象,進入作品描繪的情景,達到人、文、境合一。如教九年級的《雷電頌》這段長篇獨白時,教師播放金乃千的錄音朗誦,就能夠收到一種不可言喻的效應:火一般熾熱的情感,詩一般美麗的語言,雷霆萬鈞的氣勢,很快便掀起師生的情潮,屈原那正義凜然的形象就活生生地屹立在師生面前。在這樣濃烈的情感氛圍中,學生情不自禁地跟著錄音高亢激昂地誦讀:“鼓動吧,風!咆哮吧,雷!閃耀吧,電!”學生沉醉于時而深沉舒緩,時而澎湃激越,時而樂觀明朗的戲劇道白聲中,被點燃的愛國情感就如同火焰一般不可遏制地噴發(fā)升騰。
四、盎趣味掀開“井噴”一刻
中學生大多好奇、愛動、求樂,過于沉悶、無趣的課堂,顯然是不受歡迎的。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多一點盎然的趣味,努力使課堂舒心快樂,引人入勝。俗話說,笑一笑,記得牢,課堂教學因趣而溢出笑聲、掌聲,因趣而充滿靈動、活力。當然,課堂造趣要把握分寸,講求適度,寓教于樂,切不可低俗、無聊、有失健康的情趣。在課堂上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通過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通過表演,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滿足學生愛玩、好動的心理需求。在歡快、活躍、情緒高漲的氛圍中,積極動腦、動手、動口,使課堂氣氛生機勃勃,掀起課堂教學的高潮。如教學《孫權勸學》,就可以讓學生分角色表演內容。通過各種各樣的表演活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了,思維馬上活躍,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當然,課文內容不同,教學要求相異,“井噴”一刻的營造方法當然有所變化,既可從課文的懸念、情感、線索、對比、想象、人物、情景、寫法、意義等角度啟發(fā)并創(chuàng)設,又可靈活運用角色塑造、情景再現(xiàn)、議論闡述、設問激疑、引入例證甚至息維延展等方法引導和推動“井噴”的出現(xiàn),這樣師生才能獲得教學上的高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