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瑛
進入三年級,就意味著以后的語文學習要大面積接觸作文了,也意味著作文教學成了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一、二年級的作文只要求學生看圖說話、寫話,甚至連標點符號都要求不高,但是到了三年級,就要求學生寫一篇完整的作文。2013年9月份剛開學,我布置了一篇小習作,叫《開學感言》,這篇習作比較貼近實際生活,但是從學生交上來的作文來看,質(zhì)量好壞參半。好的學生會完整地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并且能用上一些好詞好句,一位學生寫道:“懷著興奮的心情,我迎來了新的學期……”“教室內(nèi)外,人山人海,大家都往班里跑……”等,但是差的學生一句完整的話都寫得很困難,句子不通順,詞語亂用,標點亂標,有的甚至只有一兩句話,大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覺,由此看來,學生之間習作的差異非常大。
小學三年級學生對作文寫作產(chǎn)生畏難情緒的主要根源表現(xiàn)為:一是缺乏興趣,對寫作沒有信息和動力;二是知識面窄,語匯貧缺,怕寫作文,應(yīng)付了事;三是不善于觀察,缺乏思維想象,沒有素材,無話可寫;四是不肯用腦,作文層次不明,語句不通順,情節(jié)不生動。在平時,要多進行聽說讀寫做的嘗試,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培養(yǎng)寫作興趣,讓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樂于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yōu)美、情辭真切的好文章。
一、點線面語言積累,給學生打下基礎(chǔ)
當前教學中的語言積累主要有二:一是閱讀教學中的任務(wù)積累,為理解課文與考試服務(wù),是表達的被動“消極”積累;二是自由閱讀和生活實踐的積累,直接為表達服務(wù)。相比之下,自由積累比較薄弱。
1.詞的裂變。在教學中,可以先練習二字詞、三字詞、四字詞的歸類積累,之后可以做由詞裂變成段甚至成篇的練習。如請每位學生自選一詞加上人物構(gòu)成最簡單的句子,即構(gòu)成句子形式為:人+身體姿勢:他正搖擺著身子。(在此基礎(chǔ)上不斷增加條件即進行裂變,使句子不斷變長成為句群、段落、篇章。)
如在上句增加條件:人+地點+身體姿勢:他正在教室里搖擺著身子。人+時+地+身姿:他今天真奇怪,老是在教室里扭動著身子。人+時空+身姿+原因:他今天真奇怪,老是在教室里扭著身子,一問才知道,原來是他的作文獲獎了,高興成這個樣的。條件(怎樣的人)+人時空+身姿+想象+原因:一向很靜的他,今天特別奇怪,老是在教室里扭動著身子,好像水蛇過河一樣,還蠻靈巧的。我好奇地上前問他,他悄悄告訴我,上次舉行的習作競賽他獲獎了,所以心里一熱,就表現(xiàn)出來了。還可以條件+(幾個人)+時空(變換)+身姿(5-8種)+想象(3-5種)+原因(4-7個)。這樣一個詞就裂變?yōu)橐欢位蛞黄唧w的描寫內(nèi)容。
2.句的遷移。教學中可以抓住比喻句、擬人句等富有修辭手法的句子練習。抓住關(guān)聯(lián)詞,讓學生體會不同分句之間的關(guān)系。如“不但……而且……”,體會前后句子之間的遞進,更上一層樓進行練習。怎樣表述才能把句子寫具體?學會設(shè)問,進行自問自答式的練寫。
二、借助閱讀練寫,給學生鋪墊階梯
我們應(yīng)該在教學中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讓學生動筆,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練習不失為提高寫作能力的良好渠道。根據(jù)教材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jié)合點,為學生提供有效借鑒的對象和創(chuàng)造的依據(jù),及時讓學生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造性運用練習,從而使語言運用練習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正如丁有寬老師所說:“讀寫結(jié)合,相得益彰,讀寫分離,兩敗俱傷。”作文訓練要在閱讀教學中相機生成。
1.隨文仿寫?!肚锾斓挠辍肥且黄馁|(zhì)兼美的文章。在引導學生感受“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時,先帶著學生品讀描寫銀杏和楓葉的語句,感受文章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語言美。之后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章中的語言進行仿寫。由于學生先前已經(jīng)對這篇文章的語言進行了欣賞和感悟,因此,稍作引導,文思便噴涌而出:“它把金黃給了田野,那金色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翻哪翻哪,翻來了碩果的明天?!薄八呀瘘S給了田野,那金色的稻穗像一只只小手,招哪招哪,招來了豐收的喜悅?!薄八鼘栈ㄗ羁犊?,它把彩色給了菊花,那五彩的菊花像一張張可愛的大花臉,笑啊笑啊,笑來了百花爭艷?!薄?/p>
2.隨文續(xù)寫。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進行續(xù)寫,這類文章往往是意猶未盡,想象的空間比較大,像《風箏》、《小攝影師》、《陶罐與鐵罐》、《七顆鉆石》等都可以進行續(xù)寫。當然,在要求學生續(xù)寫的時候,教師要進行適當引導。如《風箏》一課,文章的結(jié)尾是“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xù)尋找我們的‘幸福鳥……”學生在充分感知課文之后,教師點撥:“我們究竟有沒有找到‘幸福鳥呢?請每個同學當一回大作家寫一寫?!庇捎趯W生還沉浸在文中,情緒隨被調(diào)動起來,一個個奮筆疾書,有的說孩子們跑過去,在那房子的頂上終于找到了他們的“幸福鳥”,有的則依然沒有找到,最后他們決定再做一個“幸福鳥”……盡管學生的體驗不同,但是這些都是他們內(nèi)心最真實的情感流露。
3.隨文擴寫。擴寫不同于續(xù)寫,它必須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礎(chǔ)上進行,有時它是對文章的一種變式的總結(jié),是文章的另一種形式的再現(xiàn),而有時它又是作者情感的提升,是讀者對文章的再悟?!墩坡暋肪褪且黄容^典型的可供擴寫的文章。在走近英子的同時,學生也跟著一次次地感受到了掌聲的魅力,在課接近尾聲時,老師在大屏幕上打出了這樣一段文字:
掌聲,是一聲聲親切的鼓勵;
掌聲,是一次次溫暖的支持;
掌聲,是……
學生在引導下一句時妙語即興生成:
掌聲,是一股股關(guān)愛的暖流;掌聲,是一次次熱情的期盼;
掌聲,是通往自信的鑰匙;掌聲,是告別自卑的留言……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種不同形式的隨文練筆,如《可貴的沉默》,在教學的最后安排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想對你們說……”寫幾句話?!堆嘧訉A小芬徽n也可安排幾次小練筆:“我想對貝蒂說幾句話,再寫下來?!痹谖恼碌淖詈笠痪洌骸把嘧釉谲噹飮\嘰喳喳,好像在向人類致謝?!痹趯W完課文之后,可讓學生想象,你就是燕子專列里面的燕子,你要向誰致謝呢……這些都不失為進行練筆的好時機。
三、引領(lǐng)細致觀察,教學生細品情境
對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其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接觸事物,仔細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才會真實生動。
1.先觀察后作文。作文來源于生活,只有讓學生走進生活,融入生活,才能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感,才能真正寫出實實在在的好文章。在學生習作之前,教師需帶領(lǐng)學生有目的地觀察生活,并且要將這種方法作為習慣培養(yǎng),當好學生習作的指導者、引路人。只有引導學生感知具體形象的事物,才能激發(fā)其積極地思維,進而產(chǎn)生表達愿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yīng)帶領(lǐng)學生觀察圖畫和實物,同時指導學生參觀,然后按照教師的指導進行寫作,學生才有興趣,寫出的文章才有具體內(nèi)容,才有真情實感。教師還要告訴學生,一個會寫文章的人,應(yīng)該是一個條理清楚、善于觀察的人。生活不會主動告訴你哪些將是寫作的最好素材,因此,要用一雙敏銳的眼睛觀察生活,用一雙靈敏的耳朵聆聽生活,用一顆敏感的心體驗生活。
比如三年級語文園地二是寫人的習作,要讓學生明白:可以寫自己熟悉的人、身邊的人,可以寫聽說的人,還可以寫自已想象中的人物,等等。在寫作中,有的學生可能寫父母、同學等身邊之人,有的學生也可能寫在電視上了解到的人物。這樣學生就可能在這次作文中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當然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均衡的,往往存在差異。必要時教師還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內(nèi)心對于同一事物的感受,為學生做示范,通過示范引導學生,彌補他們表達能力的滯后性。畢竟小學生學習語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這種方法有利于提高全班學生的寫作能力。
2.先實踐后作文。如有計劃地設(shè)計游戲,外出參觀,組織活動等情境創(chuàng)設(shè)。學生對親身參加的實踐活動,往往津津樂道,此時讓學生寫出實踐活動的經(jīng)過和感受,自然興趣盎然。由于這些活動豐富了學生生活,讓其增長了見識,提高了認識能力,因此寫的文章就會有條理,語言也比較生動活潑,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活氣息。針對第一單元寫快樂的課余生活。輔導之前,我決定先帶學生做個游戲。上課鈴一響,我對學生說:“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玩?zhèn)€游戲——老鷹捉小雞……”話還沒說完,學生就歡呼雀躍起來。游戲前,我講清了要求:邊玩游戲邊觀察:觀察游戲過程,觀察老鷹、小雞、雞媽媽各自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看誰的觀察最仔細。游戲中,學生分組玩得特別開心。最后一刻,為游戲創(chuàng)造高潮,我也加入了其中當老鷹,有意地夸張了老鷹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以便于學生觀察。結(jié)束后回到教室,引導學生詳細地回憶了游戲過程,說的過程中,特別指導學生回憶剛才印象最深的片斷,并嘗試讓學生加進好詞好句,讓表達更生動。人人參與做游戲,學生興致高,有話可寫,第一次作文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得相當出色,我也相信,這第一次作文的情景會成為學生最美的回憶。
以下摘自我班學生寫的《老鷹捉小雞》的精彩片斷:游戲開始了,老鷹左沖右突地撲過來,可是小雞們都很靈敏,小心翼翼地跟在雞媽媽后面左躲右閃,弄的老鷹眼花繚亂,暈頭轉(zhuǎn)向,一個也摸不著,氣得老鷹滿臉通紅,一肚子火沒處發(fā)呢。老鷹氣急敗壞地說:“小不點,我要把你們通通都消滅到我的肚子里,哈哈哈!”小雞們驕傲地說:“切,你完全是在做白日夢!”老鷹又撲了過來,可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連一根雞毛都沒摸到。老鷹不甘示弱,抓耳撓腮,終于想出了一個調(diào)虎離山之計……
3.抓時機寫作文。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因時間、地點、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善于抓住有利時機讓學生寫作文,學生就會感覺不到困難。例如課間一個精彩的場面,運動場上精采的表演,課堂上發(fā)生一個有趣的“風波”,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寫下來,或者在講讀課文中補寫一個情節(jié),續(xù)寫一個結(jié)尾,等等。學生寫起來感興趣,“難”字就會不翼而飛。
四、注重個性差異,給學生提供多層次的要求
由于學生個性差異的存在,知識結(jié)構(gòu)的不同,在指導寫作時,我努力做好以下三點:
1.命題適度放開。課標指出:“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币虼?,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要讓學生言之有物、揮灑自如,就要在作文命題上狠下工夫,就要放開學生的作文思路。所出的作文題目要盡可能符合他們的表達意愿,讓他們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如寫《假如我是……》、《我學會了……》這樣的半命題作文,由于命題靈活,不會牢牢束縛住學生的寫作思路,學生有話可說,也就樂意寫。
在平時的訓練中,對于作文的命題,我極少搞“一刀切”。常常多出幾個作文題目,或多提供一些寫作素材,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空間,這樣便于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個性,選擇所喜歡的寫。如我向?qū)W生提供了這樣一段寫作材料:“一陣大風刮來了,把地上的小塑料袋刮起來了。小塑料袋飛呀,飛呀……”我引導學生擬定了以下幾個題目:(1)白色的污染;(2)你為什么還用我;(3)假如;(4)一次小隊活動;(5)塑料袋的訴說;(6)我的家在哪兒……此外,他們還可以自己命題。由于可供選擇的作文題目多了,學生的寫作思路也就寬了,個個寫得眉飛色舞,特別有勁。
2.上交可先可后。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要求那些“小作家”們寫好后,只要經(jīng)過認真檢查,就可以拿給老師批閱。這樣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要,使他們能夠集中精力進行大量課外閱讀,積累寶貴的寫作素材。對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學生,我則允許他們用更多時間去構(gòu)思、查閱資料及修改自己的習作,滿意后才上交。如果作文質(zhì)量太差,我就加以指導,再讓他們重新構(gòu)思、寫作。作文上交有先有后,不僅照顧到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而且讓學生認識到了作文的不可應(yīng)付性。
作文,其實是我們真實思想的負載,是我們真實情感的沉淀,是我們真實自我的釋放。當學生將內(nèi)心的真切體驗流注筆端時,那落筆成篇的便是文體。學生的“新主體”在習作中得以確立與體現(xiàn),寫作成了學生的一大快事。如果在作文教學中也能夠堅守那份真,那份實,那么作文教學將別有洞天,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