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愛蓮
一
在初中教學中,常要求學生“多說”。教過的句型、對話,教師稍加講解,讓學生反復操練,課后要求學生都要掌握,并就這些對話和重點句型進行表演。似乎這樣的教學是很成功的。可是我們忽略這只是由短時記憶引起的短期效果,是一種表面現(xiàn)象,在短時間內(nèi)可以有效,時間長久必然遺忘。在生活實際中,學生要么說出有許多錯誤的句子,因為受到母語習慣的左右;要么無話可說,因為沒有聽過類似的表達,不知如何說。“說”在交際中固然重要,但在教學中,尤其是初中基礎階段的教學中,不能過于追求學生“說”,應該把“聽、讀”放在首位,而且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重“聽、讀”的訓練。
1.提供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語言積累
學習外語必須有語言環(huán)境,沒有語言環(huán)境就無法學好。在強調(diào)“聽、說”領先的課堂上,要求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練習表達,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對初學者而言是不現(xiàn)實的。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指外界語言信息量的大量集中,對學習者產(chǎn)生語言能力的刺激。教師作為課堂組織者,應該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聽、讀”的訓練。在交際過程中,“聽、讀”承擔接受信息的任務,學習者不需要對所接受信息進行傳遞、反饋,這種被動的接受過程,更易于初學者學習。學習者對“聽、讀”的訓練,逐漸地聽懂、看懂一些句子,慢慢地懂得越來越多,不斷地加深積累。在語言信息積累過程中,學習者逐漸熟悉語言使用的環(huán)境和特征、語言使用的用途和效果,逐漸領會語言規(guī)則。一個很簡單的例子:Question:Have you seen the film?Answer:Yes,I have.在英美人看來,這就是很完整的答案,他們不會畫蛇添足地說:Yes,I have seen the film.這樣會使對方聽著不耐煩,或很不解。學習者接受了這一語言信息,盡管不明就里,但已經(jīng)在無意中很自然地區(qū)別了與母語不同的語言規(guī)則。隨著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學習者開始對語言有了整體性理解,有能力組織句子、表達完整意思。古人曾有過類似的經(jīng)驗總結(jié):“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p>
2.有效掌握英語學習的基本要素
英語基礎階段,包括語音、詞匯、句型及一些簡單語法的學習要素。在強調(diào)“聽、讀”為重點的基礎階段,不應排斥語音。相反,初學者一開始就要掌握語音,教師必須認真系統(tǒng)地教授。由于英漢發(fā)音不同,學生不可能按照書本指示進行正確發(fā)音,通常要在老師指導與糾正下模仿發(fā)音,這就需要“聽”。在“聽”的過程中,學生要張口發(fā)音、拼讀、朗讀。同時,在“聽”的訓練中,了解語音在語流中的變化,記得更牢,比單純地發(fā)單音有效得多。
詞匯往往是語言學習的難點,現(xiàn)行教材對學生的詞匯量掌握要求越來越高,具體提出“四會”的不同要求。詞匯學習包括詞語搭配和慣用法等。例如:要表達“我認識他。我們在學校認識的?!边@兩句話,英文是:“I know him.I met him the school.”如果把語言作為知識,孤立地學習記憶“how,meet,認識”,會很枯燥,也很片面。新教材語言顧問英語語言學家L.G亞歷山大認為:“在教課文以前先教生詞最不好,我們應該在學生通過聽或讀,經(jīng)過努力理解文章以后再教生詞。”(《英語交際性課程的設計》)所以,大量地聽、大量地讀,把詞匯放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去記,使這些詞同上下文及語言相聯(lián)系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如果這些詞在不同場合、不同語境中多次重現(xiàn),那么它們就能順利地進入長時記憶。通過這個辦法,我們能積累詞匯,記住詞匯搭配,形成語感,使用詞匯。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加強“聽、讀”訓練,目的是通過對語言信息的大量輸入,給學生展示多方面的語言環(huán)境以增強語感,逐漸自然地領會語言規(guī)則,激發(fā)學習興趣,以達到創(chuàng)造性地“說”與“寫”的能力的目的。
二
如何加強“聽讀”訓練呢?
1.教師應堅持用英語授課
對初學者而言,教師是首選的模仿與學習對象。教師在課堂上,從組織教學到語言傳授,都應堅持用英語。當然,一開始教師可用簡單的英語配以形象的肢體語言(Body language),隨著學生積累的豐富,教師應有意識地使用學生已學過和將要學的語言信息,并注意有規(guī)律地復現(xiàn)。
2.充分應用多媒體手段
聽力是非??菰锏?。如果僅僅聽錄音,時間長了,學生注意力就容易分散,聽的效果就弱了??梢暂o以多媒體手段,如聽音時配以圖片,教師引導學生設想場景以理解內(nèi)容;或事先安排學生按聽力內(nèi)容進行表演,使學生置身聽力內(nèi)容中;也可看錄像,對學生聽覺與視覺同時造成刺激,相對集中注意力,有效理解聽力內(nèi)容。
3.選擇好聽力材料
這一點很重要,聽力材料的多樣性、趣味性,可以使聽力變得輕松活潑,激發(fā)學生興趣。從聽力內(nèi)容上,教材錄音必不可少,可以選擇一些課外材料,力求有不同年齡性別、不同身份人物的發(fā)音,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
4.堅持聽寫測試
這是師生間了解聽力水平的手段。教師應定期聽寫教材學過的句型與對話,如果補充的聽力材料沒有生詞障礙,也可選擇相關(guān)內(nèi)容進行聽寫。在聽寫中,應保證句子和句型的完整性,學生在進行測試時接收到的是完整的正確的語言信息。
三
至于閱讀方面,已有不少人就閱讀體裁、方式方法等見仁見智地提出見解。在對中學階段提倡“聽讀”的訓練中,我認為閱讀應注意三點:
1.閱讀材料與聽力材料相照應
凡學生聽過的材料,就盡量以書面形式讓他們再接收一次。
2.防止學生“泛”讀
若只是泛泛的閱讀,就等于沒讀。教師應指導學生細讀,每篇閱讀材料,不論篇幅長短,基本都有它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及具體細節(jié)(who,what,when,where,why),學生讀完一篇文章后,這些信息應該在腦中有所印象。閱讀中遇到生詞,不要頻繁地查字典,可通過上下文猜字義。如果學生對某個生詞感興趣,可查字典了解詞義及相關(guān)短語和例句,強調(diào)詞組的重要性。
3.注意不斷提高閱讀速度
在學習起始階段,閱讀可配合朗讀進行。在大量閱讀實踐中,學生從一個字母的反應過渡到一詞一詞地讀,慢慢學會一行一行地讀,為今后快速閱讀打下基礎,提高閱讀速度,使“讀”成為真正實用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