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我已經(jīng)在北京工作半年多時間了,我每天在車上大概三個多小時。從求職到工作,公交車是生活中的必要組成部分,時間長了,在公交車上有了許多所見所感。仔細想來,竟覺得這些感受與聯(lián)想與求職過程中的某些道理有相通之處。
(一)
我每天基本六點半之前從住處出發(fā),因為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規(guī)律,如果我在6點鐘之前早幾分鐘或晚幾分鐘出發(fā),到達單位的時間一般也只相差幾分鐘,但是,如果我在6點25分出發(fā)與6點35分出發(fā),到達的時間可能相差半個小時或更多!為什么呢?原因在于前一段時間可以避開中關村一帶堵車,而后面那個鐘點趕到時就容易遭遇堵車。
啟示:就業(yè)形勢的差距也會有類似的表現(xiàn)。早一年畢業(yè)和晚一年畢業(yè),在某些時間段之間是沒有太大區(qū)別,但是過了某一個分界點,形勢可就大不一樣了!比如2002年之前畢業(yè)的碩士研究生與2003年畢業(yè)的碩士研究生,就業(yè)形勢可謂有天壤之別!因為1999年研究生開始大量擴招,2003年正是首批大量擴招的第一屆畢業(yè)生,在求職市場上,明顯供大于求!因此,作為求職者的你,必需認識“時務”,認識到這種供大于求的形勢是畢業(yè)生求職的基本背景,據(jù)此制定自己的求職計劃,不要好高騖遠。
(二)
我的工作單位與住所不算太遠,但是沒有直接到達的公交車,中間要轉一次車。我住的地方可以有兩處車站,一個南,一個西。南站近,南站355次經(jīng)過我倒車的中轉站中關園;西站遠一些,而且沒有直接經(jīng)過中觀園而是到中觀園北站,這樣就得走幾分鐘的路還要過馬路。開始我總在南站等355次車,但是班次不多而人非常之多,有幾次居然上不去。即便上去了也無立足之地。后來去西站,步行的時間多出5分鐘,但是有4個車次可到中觀園北站,幾乎每次一到車站就可以上車,多有座位。結果每天可以節(jié)約至少20分鐘或更多。
啟示:在求職中“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也是適用的。在人生中有些機會看起來離你的目標很近,實際上你能夠把握機會的幾率很少,而另外一些機會從表面上看與你的目標更遠一些,甚至你要走一些彎路,但是,這樣一些機會你更易于把握,也減少了你等待的時間,最終讓你更早地獲得成功。明白這個道理,對于那些求職的畢業(yè)生,尤其是在就業(yè)形勢很嚴峻的現(xiàn)在,應該做到在求職的時候不僅要看到直接的機會也要分析潛在的機會。
(三)
在公交車上,還有這樣一種情形你會經(jīng)常遇到,在你上車的時候里面的人很多,很擁擠,你以為中途上車不可能有座位,但是,剛擠上去,你身邊的人就起身準備下車,而你得來全不費功夫;另外一種情形相反,你上車時,站著的人很少,甚至只有你一個,但是直到你下車,也依舊沒有坐到一個座位,因為,你身邊坐著的人都在你后面的站才下車。
啟示:學會把握偶然的機會。也許你現(xiàn)在要進入單位,幾乎已經(jīng)人滿為患了,你可能非常不易地進入其中,如果按照先后的順序排列謀求某一個較好位置簡直是毫無希望,你可能有些沮喪。但是你所在的部門有一個副主任面臨退休或者年輕主任突然調走,你剛好在他手下做事,很熟悉他所留下的工作。這時你距離這個即將空缺的位置最近,你就非常有可能獲得這個提升的機會。當然,相反的例子也存在,你所在的單位每一個較好的位置都被人占滿,只要空缺出一個你都是最好的人選,然而,每一個位置都沒有出現(xiàn)減員情況,直到你無法等待最后只好走人。這種帶有偶然性的機會是很難能夠預測到的,但是一旦有了機會,你一定要抓住,如果機會實在太遠我們可以另做打算。
(四)
北京的紅綠燈很多,我曾經(jīng)坐過一路“紅燈記”的車,每到一個路口就剛好遇到紅燈亮,在我們前面的一輛車剛好就是紅燈亮之前最后一個通過的幸運車。車上許多人包括司機都嘆道今天真是倒霉極了。但是,有個小男孩卻高興地說:今天真幸運,綠燈一亮,每次都是我們這個車最先一個走!經(jīng)他這么一說,車上的人都笑了。接著上來一個女孩,恰好沒有座位了,女孩笑著說:我站著挺好,我正想減肥呢。
啟示:遇到挫折和不好的境況時,你改變不了事實,那你就轉換思維,改善心情。在求職過程中,失敗和不好的結果難免會遇到,許多事情不是你自身的力量所能左右或避免的。這時候,你要學會同樣的事情用不同的角度來考慮,也許結果就不那么讓人沮喪了,甚至從中獲得益處。比如在求職時遭遇多次淘汰,你就不斷地告訴自己,在過程中其實學會了許多東西,認識到自己的劣勢和存在的問題。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明白自己能夠做什么是成長,知道自己做不成什么是成熟。況且,學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也是生活中的辯證法。
(陳煥義薦自《大學時代》)
責編: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