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文錦
“怎樣才能如愿以償呢?”毫無疑問,誰都有過這樣的疑問,這其實與你想得到什么和為此怎么做有很大關系。很多時候,如果想了并做了,生活就會像你所期望的那樣夢想成真。所以,我們當中的很多人才會如此執(zhí)著地去想、去做,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放棄努力的,放棄并非因為懶散或者認為成不成功都無所謂,而是在渴望成功的背后,那些貌似很努力的行為所達到的結果與夢想的距離差之甚遠,使得邁向成功的過程被無限期地拉長,讓你感覺總在原地踏步。
我們曾經(jīng)失去過很多珍貴的東西,卻找不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當年為什么沒能去做某事?為什么沒走上自己所期望的路呢?問題到底出在哪兒?這些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讓人相當困惑和痛苦。后來,從馬丁·賽利曼教授的“習得性無助”中,找到了想要的答案。“習得性無助”是指人或動物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因外部因素導致自身能力發(fā)揮受阻,從而產生了挫敗感,這種挫敗感又使得個體處于放棄努力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無力感與單純的疾病或者因過度疲勞而產生的身體方面的無力不同。這種心理上的無力感不是指沒有力氣,而是缺少熱情,從而導致個體放棄努力。在無意識中,習得性無助支配著我們的行為,并對我們所做的事情產生了消極影響,最終阻斷了我們通往成功的道路。因此,習得性無助被稱為導致我們人生退步的心靈毒素。
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并不在于其能力大小,而是在于其是否充滿激情,當你認識到這點的時候,你可能會想從頭再來一次。當然,不僅僅是無力感,諸如懈怠、懶惰、放棄、絕望、悲觀厭世、冷漠等消極因素同樣也會使我們放棄努力,阻礙我們成功。這很容易讓人將懈怠、懶散等與無力感相互混淆,但是兩者間其實還是有區(qū)別的。
首先,懶惰是由內部產生的一種習慣;無力感是由外部原因作用在身體上,在有意或無意中促使身體放棄努力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因此,與懶惰相比,無力感會使得我們倍感無助,也更難克服。其次,懶惰很容易從表面上看出來,無力感卻很難被直接發(fā)現(xiàn)。正如很多“習得性無助”的個體表面上看起來很努力,但他們所做的并非是真正需要去做的,而僅僅是通過做些容易的、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來求得心靈上的安慰,或是消磨時間。這些自欺欺人的例子很多。因此,無力感可以被稱為“隱秘的欺騙”“阻礙人生進步的最大障礙”。
一旦陷入無力感的泥潭,就像老駱駝勉強馱著主人放在自己身上的行李穿越沙漠,拼盡全力,最后卻累倒在炎熱的沙漠中,等待死亡的降臨。那一刻,我們早已失去了自我,有如行尸走肉。但是死亡并不意味著結束。駱駝死了,獅子取而代之,而面對生活,獅子卻表現(xiàn)得更加游刃有余。這種離奇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可能發(fā)生。從駱駝變?yōu)楠{子的那一瞬間,將是我們人生發(fā)生質變的開始。這本書將告訴我們如何擺脫做一個無力感的駱駝,而自發(fā)地成為獅子的方法。這種變化并不容易,但只要產生了這種變化,隨之而來的就將是質的飛躍。這是因為,就像從駱駝變?yōu)楠{子這種巨大的轉變一樣,只要你從無力感的沼澤里爬了出來.迎接你的就將是一個嶄新的人生。
什么是無力感
某運動場上正在進行田徑比賽。八名運動員站在100米跑道上,等待著起跑的信號。運動員們一個個都非常緊張,肌肉緊繃,嘴唇緊閉。這時伴隨著“砰”的一聲槍響,運動員們像離弦的箭一樣跑了出去。但是有一名運動員起跑慢了,重要時刻的失誤讓他驚慌失措,僅十幾秒鐘,比賽就結束了。他就那樣呆呆地站在起跑線上看著其他選手通過了終點。
第二天,其他項目的比賽也相繼拉開了帷幕。昨天連跑都沒跑的男子又進入觀眾的視線。大家都認為他一定能重整旗鼓,但是他今天卻連起跑也沒嘗試,更別說跑了。之后的三天男子又出戰(zhàn)了其他比賽。令人欣慰的是,在后三天的比賽中,發(fā)令槍響時他起跑了,但不知何故,在跑了兩三步后他就慢慢地停下來了。
有一天,天空下著雨,這一天沒有比賽,我在運動場上見到了那名男子,細雨中他坐在起跑線處抽泣。我走近他問了原因才知道,他之所以哭是因為他覺得冤枉,因為他連跑都沒跑。
“并不是我不想跑,而是不管我有多想跑,就是邁不開腿?!?/p>
男子怎么都想不明白,為什么他想跑卻邁不開腳步。他說以前在這個賽場他還拿過冠軍,說完就失聲痛哭。他現(xiàn)在無法奔跑,可在以前卻是可以的,而且跑得比誰都快。
在這個世界上,想跑卻邁不開腿的人,難道就只有前面提到的那個男子嗎?你難道不曾懷念曾經(jīng)那些熬夜學習,或者為了新的事業(yè)埋頭苦干的日子嗎?難道沒有過在做某件事情之前不知要如何開始、為什么要做,或者覺得即使做了也未必成功的時候嗎?難道沒有過總覺得哪兒有問題,心情總是不能平復的時候嗎?難道沒有過剛想試著努力,就忽然覺得力不從心、渾身乏力的時候嗎?
如果你像故事當中的那名“無法奔跑的男子”一樣,一件事連開始都不能,或者做著做著就放棄了,那你就有可能是陷入了“無力感”的沼澤,你所面臨的所有問題可能都源于“無力感”。
“想做什么都做不了的狀態(tài)”和“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覺得憑自己的能力改變不了現(xiàn)有處境的情況”,心理學上稱之為無力感(helplessness)。那么,被無力感困擾的人是哪種人呢?
假定有個人自知天賦不足,放棄了他的事業(yè),隨后就去商店就職并且努力地工作,那他就不屬于陷入無力感的人。因為他學習了新的技術,開始了新的工作。有問題的人是那些想重新開始,心意堅定如石,但是卻因為以前失敗的經(jīng)歷和不可知的外力而放棄的人,這類人和雖然去參加比賽但仍舊無法奔跑的男子一樣。
“這次我一定跑,一定拿第一?!?/p>
無法奔跑的男子盡管每次都信誓旦旦,但卻每次都以失敗草草收場。接連的挫敗讓失敗的經(jīng)歷越積越多,最后失敗的傷口也會越來越深。隨著失敗次數(shù)的累積,他就慢慢變成了一個不能跑的運動員。什么都做不了,越來越自責,慢慢地,他就會變成一個只能靠酒精麻痹自己的廢人,或者一輩子被困在無力感的沼澤。這些全都是因為可怕的心病——無力感。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者馬斯洛認為:“人類要想積極地和他們自己相安無事地生活下去,音樂家就要創(chuàng)造音樂,美術家就要畫畫,詩人就要寫詩?!边@句看似很淺顯的話,實際已經(jīng)道出了生活的真諦——對待生活,最重要的是心態(tài)和做事的原則。把自己的義務都盡到的人是會得到祝福的人。這樣的人,既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在成功的同時又能享受到幸福和自由。但是陷入無力感的人連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不到,連開始都不能,當然也不可能行動起來。
無力感的簡單測試
在了解無力感之前,先來測試一下你無力感的程度。以下是美國著名精神科醫(yī)生弗蘭克·密諾斯博士列出的無力感的早期癥狀。測試一下,看看下面24個情況中有幾個與你吻合。弗蘭克·密諾斯博士認為如果你符合其中12項,就是存在無力感癥狀了。
·最近對所有的事情都不感興趣,想法很消極。
·只是在等待著下班。
·總是覺得自己現(xiàn)在做的事情不適合自己。
·對每件事情都很焦慮。
·想換工作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頭疼(腰疼,或者其他疾?。┰絹碓絿乐亓?。
·覺得失落,認為沒有人關心自己。
·最近常喝酒,酒量也變大了。
·每天都感覺壓力很大,需要吃安定藥丸。
·與以前相比沒什么精神,一整天都覺得累。
·覺得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記憶力下降,不如以前能集中注意力。
·晚上睡不著覺,就算睡著了凌晨也會醒來,醒來之后就很難再入眠。
·食欲不振或者暴飲暴食。
·覺得自己沒有一件事情是做得完美的。
·不像以前做事那么有熱情。
·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沒什么意義。
·以前做事很果斷,現(xiàn)在總是猶豫不決。
·自己以前喜歡并且做起來很有自信的事情,現(xiàn)在覺得沒什么了不起。
·常把“費那么多心干嗎”“和我又沒關系”這些話掛在嘴邊。
·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和足夠的關心。
·看不到希望,覺得自己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