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xiàn)東,韓紀昌,張祎捷,李 磊,賈宗嶺,李紅兵,吳雪雁
(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呼吸科,河南開封 47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內(nèi)科常見、多發(fā)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慢性進行性疾病,屬于中醫(yī)學“咳嗽”、“喘證”、“肺脹”范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的治療主要采用西醫(yī)治療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的軀體癥狀,提高生活質(zhì)量,但對肺功能進行性惡化療效有限。本組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中醫(yī)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對其臨床療效、安全性等進行綜合評價。
將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經(jīng)明確診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83例隨機分為治療組91例和對照組92例。治療組男63例,女28例;病程3~17年,平均病程(8.10±2.03)年。對照組男61例,女31例;病程4~17年,平均病程(8.23±2.13)年。2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根據(j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確定診斷標準。①癥狀:咳嗽、咳痰、氣短或呼吸困難、喘息和胸悶;②視診及觸診:示胸廓形態(tài)異常;③叩診:肺叩診可呈過度清音;④聽診:平靜呼吸時可聞及干性羅音,兩肺底或其他肺野可聞濕羅音;心音遙遠,劍突部心音較清晰響亮;⑤肺功能檢查:判斷氣流受限的客觀指標,F(xiàn)EV1/FVC% <70%者可確定為不能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⑥胸部X線檢查:主要X線征為肺過度充氣。穩(wěn)定期診斷標準:患者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穩(wěn)定或癥狀輕微;⑦存在患COPD的危險因素。
參照《中醫(yī)內(nèi)科學》[2]肺脹的相關(guān)部分和《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版)[3]。①肺腎氣虛:咳喘日久,胸悶氣短,動則喘息加重,乏力或自汗,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咳痰無力,易感冒,舌淡苔白,脈沉細或細弱;②肺腎陰虛:咳喘日久,手足心熱,胸滿煩躁,干咳或少痰,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沉細或細弱或細數(shù);③肺脾氣虛:咳喘氣促,咳聲無力、日重夜輕,神疲乏力,食少納呆,腹脹便溏,舌胖苔白,脈細無力。
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屬于COPD穩(wěn)定期;年齡18~75歲;自愿參加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合并有活動性結(jié)核及肺癌的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合并有嚴重的心、腎、肝臟、造血系統(tǒng)疾病者;對本藥過敏者;由結(jié)核、真菌、腫瘤、矽肺、刺激性氣體、過敏等因素引起的慢性咳嗽喘息患者;依從性差且不能按照規(guī)定用藥者。
治療組:I級COPD患者給予沙丁胺醇氣霧劑(山東京衛(wèi)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0.1mg/撳 ×200撳)2噴/次,1次/d;Ⅱ級COPD患者在給予沙丁胺醇氣霧劑基礎(chǔ)上口服氨茶堿(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0.1 g×100片)0.1 g/次,每日3次;Ⅲ級~IV級COPD患者給予舒利迭氣霧劑(葛蘭素史克,50 ug/100 ug,60 吸)1 吸/次,2 次/d??人钥忍递^明顯者,可加用止咳化痰藥對癥治療。在此基礎(chǔ)上根據(jù)不同證型辨證治療,肺腎氣虛型給予補肺益腎方(紅參、淫羊藿、山茱萸、生地黃、熟地黃、橘紅、制半夏、杏仁各30 g,生黃芪45 g,補骨脂20 g),參照200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有關(guān)膏劑的制備規(guī)定制成膏劑,以上為1個月的藥量,每次6 g(約1匙),口服每天3次/d。肺腎陰虛采用百合固金湯(百合、生地黃、桔梗、麥門冬、白芍各12 g,熟地黃、川貝母、玄參各10 g,當歸、甘草各6 g)水煎服每天2次/d。肺脾氣虛型給予參苓白術(shù)散(陜西天寧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61020357)每次6~9 g,每天口服2次。對照組治療方案同治療組西藥治療方法。
①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情況;②治療前后肺功能(EVl、FEVl/預(yù)計值%及 FEVl/FVC)檢測)評價;③6 min步行距離;④生活質(zhì)量評價:治療前后3個月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評分。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主癥:喘息、胸悶、咳嗽、咯痰按照嚴重程度分別計為0分、1分、2分、3分;次癥:乏力、畏寒、腰膝酸軟按照嚴重程度分別計為0分、1分、2分、3分;舌脈異常計為1分,正常計0分。①痊愈: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②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③有效:臨床癥狀均有好轉(zhuǎn),證候積分減少≥30%;④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zhuǎn)甚則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證候積分減少率=(治療前證候積分-治療后證候積分)/治療前證候積分×100%。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顯示,治療組有效87例(95.60%),對照組有效78例(84.78%),2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臨床綜合療效比較
表2顯示,與治療前比較2組在咳嗽、喘息、胸悶、咯痰、畏寒、腰膝酸軟有明顯改善(P<0.05),治療組在畏寒方面也有明顯改善(P<0.05);2組治療后組間比較,治療組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1)。
表2 2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s,min)
表2 2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s,min)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3±0.23 0.71±0.25 1.45±0.32治療后 1.43±0.21*&2.05±0.32*&0.85±0.12*&0.95±0.23*&1.45±0.24*&0.43±0.18*& 0.72±0.20*&對照組 92 治療前 2.43±0.52 2.34±0.23 1.73±0.44 2.08±0.10 1.71±0.31 0.69±0.32 1.43±0.42治療后 1.72±0.32* 2.23±0.21* 1.12±0.23* 1.23±0.35* 1.65±0.31* 0.52±0.16 0.86±0.32*治療后組間比較t別 例數(shù) 治療前后 咳嗽 喘息 胸悶 咯痰 乏力 畏寒 腰膝酸軟治療組 91 治療前 2.55±0.32 2.45±0.45 1.78±0.24 2.03±0.21 1.7<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7.24 4.50 6.15 6.39 4.88 3.58 3.54 P
表3顯示,與治療前比較,2組在癥狀、活動能力、社會心理積分均有明顯下降(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治療組在癥狀、活動能力方面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1)。
表3 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評分比較(±s,min)
表3 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評分比較(±s,min)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 別 例數(shù) 治療前后 癥狀 活動能力 社會心理 總分治療組 91 治療前 20.67±3.05 11.35±1.53 18.23±3.05 50.25±7.63治療后 12.23±2.96*& 8.65±2.21*& 12.35±2.95* 33.23±8.12*&對照組 92 治療前 20.50±2.10 12.78±2.57 18.10±3.13 51.38±7.80治療后 15.56±2.31* 9.73±2.34* 13.05±3.25* 38.34±7.90*治療后組間比較t<0.01 <0.01 >0.05 <0.01 8.49 3.21 1.53 4.31 P
表4顯示,與治療前比較,2組6 min步行距離顯著增加(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治療組步行距離長于對照組(t=4.32,P<0.01)。
表4顯示,與治療前比較,2組FEVl%、FEVl/FVC值均增高(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治療組肺功能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1)。
表4顯示,與治療前比較,2組體質(zhì)量指數(shù)無明顯改善(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2組體質(zhì)量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2組體質(zhì)量指數(shù)、6 min步行距離、肺功能比較(±s)
表4 2組體質(zhì)量指數(shù)、6 min步行距離、肺功能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 別 例數(shù) 治療前后 體質(zhì)量指數(shù) 6 min步行距離(m)肺功能8±3.02治療后 20.89±1.23 360.45±20.89*& 68.57±12.58*& 64.53±2.83*&對照組 治療前 92 20.23±0.47 330.35±45.38 58.75±12.35 58.78±2.58治療后 20.54±1.15 345.58±25.45* 62.35±13.45* 60.28±1.98*治療后組間比較t FEVl% FEVl/FVC治療組 治療前 91 20.36±0.50 325.23±50.25 58.84±10.25 59.9>0.05 <0.01 <0.01 <0.01 1.99 4.32 3.23 11.78 P
COPD屬于中醫(yī)“肺脹”、“喘證”、“咳嗽”范疇,COPD穩(wěn)定期是以本虛為主的時期,肺、脾、腎三臟氣虛、陰虛為主要表現(xiàn)[4]。在《靈樞·脹論》有“肺脹者,虛滿而喘咳”,《金匱要略》“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其與現(xiàn)代臨床的咳嗽、喘息、氣短、神疲乏力一致。中醫(yī)認為,肺脾腎虛是致病的根本,COPD屬于慢性疾病,肺氣宣降不利,上逆而為咳,升降失常則為喘[5]。長期咳嗽、久病不愈致肺氣受損,使肺氣虛、肅降無權(quán),導致咳嗽;肅降無權(quán),津液無以布散。若肺病及脾、子盜母氣、脾失健運,導致肺脾兩虛、日久及腎。脾腎受累,致腎氣虛,腎不納氣,失于氣化[6]?!蹲C治準繩·喘》“肺虛則少氣而喘”,肺氣不足,血行不暢,致氣虛血瘀,加重喘促。除了肺、脾、腎三臟累及,其他臟器功能也會不同程度上受到影響。臨床部分患者可見頭昏脹、脈弦表現(xiàn),情志因素亦會影響病情反復(fù)。
COPD穩(wěn)定期患者病情不如急性加重期病情迅猛,但是穩(wěn)定期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易導致病情反復(fù),因此穩(wěn)定期的治療不容忽視。本研究根據(jù)中醫(yī)不同辨證類型,將COPD穩(wěn)定期分為肺腎氣虛、肺腎陰虛、肺脾氣虛3型,在西醫(yī)基礎(chǔ)用藥情況下結(jié)合中醫(yī)辨證治療。肺腎氣虛型給予補肺益腎方,方中紅參、生黃芪、山茱萸大補元氣,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補骨脂溫腎助陽、納氣;橘紅、半夏燥濕化痰;地黃滋陰生津、補益精髓;杏仁鎮(zhèn)咳、平喘,全方補肺益腎、化瘀祛痰、標本兼治。肺腎陰虛采用百合固金湯,方中百合鎮(zhèn)咳祛痰、滋陰潤肺;生地黃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熟地黃滋陰養(yǎng)血、補益精髓;玄參養(yǎng)陰生津;白芍斂陰收汗;當歸柔肝保肺、補血活血;桔梗鎮(zhèn)咳祛痰、宣肺平喘;川貝母潤肺鎮(zhèn)咳祛痰;甘草合桔梗即桔甘湯以清利咽喉,化痰散結(jié)、調(diào)和諸藥。君臣佐使共奏滋養(yǎng)肺腎、金水相生之妙。肺脾氣虛型給予參苓白術(shù)散、人參大補元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山藥、蓮子健脾補肺益腎;茯苓健脾化痰、寧心安神;白術(shù)健脾益氣、止汗;白扁豆、薏苡仁健脾滲濕;砂仁化濕行氣,全方共奏滲濕行氣、健脾保肺之功。
本組研究提示,西醫(yī)基礎(chǔ)上辨證治療綜合療效有效率為95.60%,能明顯改善患者肺功能,改善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評分提高程度亦優(yōu)于單純西醫(yī)治療(P<0.01),中醫(yī)證候評分改善情況較單純西醫(yī)治療顯著(P<0.01),在體質(zhì)量指數(shù)方面無明顯改善,說明中西醫(yī)治療需要長期堅持才能改善機體狀況。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S].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6.
[2]周仲瑛.中醫(yī)內(nèi)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117.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
[4]唐嵐,劉力,徐德生.中醫(yī)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進展[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5,18(7):1013.
[5]張峻斌,羅侃.“下虛上實”是慢阻肺病機特點和臨床表現(xiàn)的高度概括[J].中國中醫(yī)基礎(chǔ)醫(yī)學雜志,2004,10(5):30.
[6]陳憲海,王經(jīng)武,劉春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yī)治法述要[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3,27(6):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