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雷雨》序幕和尾聲的悲劇審美意義

2014-12-01 09:40:21董永輝
文學教育 2014年12期
關鍵詞:序幕尾聲曹禺

董永輝

內(nèi)容摘要:話劇《雷雨》從一誕生,就被刪掉了首尾,對此,曹禺先生曾深感惋惜。作為一種“欣賞的距離”,“序幕”和“尾聲”的設置可以達到對觀眾心靈的安撫和靈魂的凈化。刪掉首尾,既違背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又破壞了劇作的戲劇結構,更不能表現(xiàn)它的悲劇審美意義,同時,觀眾對周樸園的認識也會缺乏客觀的分析與冷靜的思考。

關鍵詞:曹禺 《雷雨》 序幕 尾聲 結構 悲劇審美

《雷雨》作為曹禺先生的處女作,是曹禺的一個戲劇生命,它和一切經(jīng)典作品一樣,是說不盡道不完的。有人說它是一出“命運觀念劇”[1],有人說它是一出“批判劇”[2],也有人說它是一出“社會問題劇”[3]。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開掘和闡釋它所蘊涵的意義。然而,在《雷雨》中,最耐人尋味和疑惑的應該是“序幕”和“尾聲”的設置。但是,在《雷雨》的第一次演出中,序幕和尾聲被人為地刪掉了。從那以后,它們就成了不準出生的嬰兒,甚至在后來的出版的劇本中都不存在了,直到《曹禺文集》[4]出版才恢復了原貌。曹禺也對此感到極大的惋惜。

《雷雨》的“序幕”和“尾聲”的主要情節(jié)是這樣的:十年后,周公館變成了教會醫(yī)院,樓上分別住著兩位瘋了的老婦——繁漪和侍萍;一位孤寂的老人來到醫(yī)院看望她們,彼此卻沒有一句話;兩個年幼的姐弟倆目擊了一切,他們像是聽“古老的故事”一般聽別人談起了十年前的往事。這就是“序幕”和“尾聲”的整體框架。那么,“序幕”和“尾聲”在全劇中的審美效果和結構意義怎樣呢?

一.“序幕”和“尾聲”,作為“欣賞的距離”

“同作為表導演藝術,戲劇不像電影,特別是悲劇,它更多地是在劇情沖突和寧靜的演出氣氛中帶著觀眾‘回家”[5]。曹禺在《雷雨》中有意設置了序幕和尾聲,將復雜的人物關系、個人罪惡推到一定的距離,從而達到悲劇的審美效果。曹禺在《雷雨·序》寫道:“我把《雷雨》做一篇詩看,一部故事讀,用‘序幕和‘尾聲把一件錯綜復雜的罪惡推到時間上非常遼遠的處所。因為事理變動太嚇人,里面那些隱秘不可知的東西對于現(xiàn)在一般聰明的觀眾情感上也仿佛不能明了,我乃蒙上一層紗。那‘序幕和‘尾聲的紗幕便給了所謂的‘欣賞的距離。”[6]

可以看出,曹禺是多么深情地眷戀著他那流產(chǎn)的序幕和尾聲??!他強調序幕和尾聲的凈化功能,他更希望《雷雨》按原來的樣子將其搬上舞臺,讓觀眾帶著一種“哀靜的心”回家。曹禺特意設置了序幕和尾聲,使《雷雨》與一般的社會問題劇區(qū)分開來,而成為一出“思索人生”“思索未來”“思索人類”的富有哲理性的戲劇。

《雷雨》本身就是一出悲劇。魯迅說過,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那么《雷雨》到底毀滅了什么呢?有論者說,“這個家庭悲?。ㄖ浮独子辍贰甙矗┩ㄟ^家庭關系和倫理道德觀念的沖突,把八個的苦苦掙扎的人拷打了,摧殘了,并毀滅了?!盵7]生存的悲劇也隨之上演。侍萍瘋了,也正是她善良淳樸的人性之美的毀滅。當然,這一毀滅性結果的直接施動者或悲劇的制造者是周樸園,但這幕悲劇并非他的所愿,他也是身臨其中的最大的悲劇承擔者,《雷雨》是一部社會悲劇悲劇,但她更是人類命運的悲劇,誠如曹禺先生自己說的“一部《雷雨》全部是巧合”,“《雷雨》對我是個誘惑,與《雷雨》俱來的情緒蘊成我對宇宙許多神秘的事情一種不可言喻的憧憬”,“我不可能斷定《雷雨》的推動是由于鬼神,起于命運或源于哪種明顯的力量,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對我是一種神秘的吸引,一種抓空我心靈的魔。”[8]要想了解作者的表達的觀念,莫過于作者自己的言語了,從曹禺先生的寫作序言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想表達的一種觀念,那就是人類與命運的抗爭,而這種命運的觀念是表現(xiàn)在人物之間和人物性格本身。如周樸園與侍萍的舊情,周萍與蘩漪的不正常的關系,周沖對四鳳的愛慕等等。諸種關系都與他們自身的命運緊密相連,這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fā)生。

那么,序幕和尾聲到底和悲劇有怎樣的關系?在序幕和尾聲的教堂附設醫(yī)院里,到處都是蕭條與衰敗的景色,在這個充滿宗教色彩的氛圍中,蘊含著十年前的一個悲劇故事,在這個充滿懺悔意味的情境中,將觀眾與讀者帶回十年前一個煩躁而又多事的夏日,又形成了“戲中戲”的結構。這樣,故事的發(fā)展會在讀者和觀眾的意料和掌握中,不至于到故事突然結束時產(chǎn)生一種更大的恐懼或傷感,讓讀者和觀眾能夠接受原本突如其來的命運變故;在尾聲中,遠處教堂的彌撒同大風琴,呆望著周樸園的侍萍和蘩漪,在沙發(fā)上讀《圣經(jīng)》的修女,都使這悲劇有了余音裊裊的情境。在收尾中,唯有周樸園一人是清醒地活著的。它對應的劇情是不該死的都死了,不該瘋的都瘋了,該死的卻沒死,這似乎很不合中國人的審美胃口,因為它不再是簡單的社會批判和道德審判。

對周樸園的罪孽懲罰是:他活著,但要面對孤獨、煎熬與折磨。只要活著就要面對人生最大的痛苦。這就突出了人物及其命運的悲劇色彩。但不是一種絕望與毀滅的大起大落,也不是大開大闔的生死存亡,而是一種寧靜的回味與咀嚼,也是劇作家借用“欣賞距離”的設置對觀眾心靈的安撫和靈魂的凈化。

二.“序幕”和“尾聲”,作為戲劇結構的美學效果

可以說,如果買櫝還珠地刪去序幕和尾聲后的《雷雨》完全是另外一部《雷雨》了。

首先,刪掉首尾后,戲劇的結構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原來的結構是回顧式、倒敘式、鎖閉式或簡單的說是天方夜譚式,四幕主戲放在首尾之間,故事的結局已定,也就是回顧十年前發(fā)生的一個古老的故事,就像《枕中記》里主人公在小客棧睡著又在小客棧醒來,雖然故事的主干是回顧他的榮華富貴的夢境,但戲劇的主題是超越這個結構?!独子辍穭h去了序幕和尾聲也就是刪去了母結構,類似于敘事學上把第三人稱變?yōu)榈谝蝗朔Q。

其次,《雷雨》將它的“現(xiàn)在時”置于四幕劇結束后的十年,說明是一個倒敘,也就是讓人們站在十年后的今天來回頭看這出戲,一方面讓人們拉開時間的距離來觀賞它,另一方面是在暗示人們,蘩漪和侍蘋已經(jīng)瘋了十幾年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用意,即這樣一寫,正好組成了一個“時間的井”,也就是作者在《雷雨》序里所說的“‘宇宙這殘酷的井?!盵9] “在《雷雨》里,宇宙像一口殘酷的井,一旦落在里面,無論怎樣呼號,也難逃脫這黑暗的坑”。[10]很顯然,曹禺的意思是:人在宇宙自然中的生存從根本上講,是盲目的和渺小的,因為人永遠無法戰(zhàn)勝自然,包括社會人生中的位置,一旦這樣,就不可避免地要犯下罪惡——有罪惡就有懲罰。劇本的故事是以時間為基本緯度的宇宙的一個組成部分,對于劇中八個人物來講,就是處在宇宙的低處,他們在掙扎、呼號、都想得到解脫(或救贖),想從這宇宙的低處爬上來,可是怎么也爬不上來。爬了十年,瘋的更瘋了,呆的更呆了,懺悔的還在不斷的懺悔。這是我們從序幕和尾聲中得到的信息。endprint

第三,刪去首尾后,戲劇的美學效果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故事與觀眾的距離消失了。觀眾一開幕就置身于周公館,四幕主戲直接呈現(xiàn)于觀眾面前,有點太突然。曹禺說:“四幕主戲來得太突然,以致于叫人無法接受”,曹禺希望用序幕和尾聲造成美學效果上的“哀靜”,不使觀眾單純地去恨某一個人物,而是帶著一種回顧式的平靜心情去體會、去感受“完整《雷雨》”所帶來的審美享受。

由于結構和美學效果的變化,作者的原意就根本無法實現(xiàn)了。曹禺的原意是要給人們以遼遠的幻想,讓人們回味古老的故事,從而獲得“哀靜”的心情。所以說,刪了首尾的《雷雨》就違背了作者的原意,而他所要表達的感情也會大打折扣。

三.序幕和尾聲,作為憫人的戲劇審美藝術

在劇本《雷雨》中,作家有深意把他的故事放在一個懺悔的框架內(nèi),解構了人物特別是周樸園在利益社會造成的自私、冷酷、薄情等道德意義上的單一判斷,最終將劇作上升為一種對現(xiàn)實中“人”的觀照。

在劇本《雷雨》中,周樸園是一個性格復雜的人物,對他的評價與劇作的首尾的有無關系密切。以前,對他的理解過多的強調他冷酷、自私、偽善等階級特征,而忽略了作家挖掘出來的人格深度。完整的《雷雨》劇本通過他和妻子的關系,寫了他性格中的文明涂飾著的專制;通過他和情人的關系,寫了真情難以超越俗世的可悲;通過他和棄兒的關系,寫了血緣讓位于利益的現(xiàn)實。這一切關系必須放在序幕和尾聲的框架內(nèi)予以審視,否則,周樸園只能是罪惡階級的代言人和承受者。

《雷雨》完整的劇本開頭就是序幕,十年后,周公館已經(jīng)變成了教會醫(yī)院。一天,周樸園滿頭白發(fā)、老態(tài)龍鐘、手拄拐杖來到教堂醫(yī)院看望兩個瘋女人——蘩漪和侍萍,彼此之間卻沒有話。是兩個修女交代了發(fā)生在這里的十年前的故事。接下來,從第一幕開始到第四幕中重點寫了周樸園和家人的各種關系。通過他和妻子的沖突,寫了他的基本的性格——文明涂飾著專制。具體表現(xiàn)在周勸妻子吃藥這件事。一般說來,丈夫勸妻子吃藥,是無可厚非的,可是蘩漪為何激烈反對呢?這個問題并不難解答,如果丈夫勸藥,那么妻子就必須是有病,但是蘩漪的確沒病,這時,周樸園的勸藥就有另外一種意味了,那就是他的家長專制與威嚴,他認為蘩漪有病就是有病,就必須得聽從他的命令,家長的尊嚴是不可挑戰(zhàn)的,說出來就是法律,但是蘩漪卻違抗了,而且當著他大兒子的面,這立刻讓他的威嚴掃地。這個細節(jié)所蘊涵的文化意義在于:當倫理與親情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周樸園這個受封建文化影響太深的“文明”家長會將天秤傾向于自己的尊嚴與面子,而棄妻子的人格于不顧。

在戲劇中,還有一個吸引觀眾眼球的情節(jié),就是周樸園與前妻魯侍萍的關系。作家圍繞著周的感情生活,濃墨重彩地寫了他對侍萍的懷念,他們曾經(jīng)有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那就是三十年前的相愛。他深知他和侍萍的地位懸殊,這段感情是不會被社會所接納的,尤其是不會被他所置身的上流社會所接納。如果他下認侍萍,他將會失去很多的東西,例如榮譽、家庭、地位、名聲等。于是,當侍萍再次出現(xiàn)的時候,他的理智使他如同三十年前那樣殘忍地“結束了舊情”。這也就是他認出侍萍后的一句下意識的話“你來干什么?”的復雜潛臺詞:當情感和與禮教規(guī)范、個人利益形成沖突時,周樸園不愿失去現(xiàn)實利益,只能以付出情感作為代價。結果是,他所做的種種維護現(xiàn)實利益的選擇,換來的只是妻瘋子亡和老邁一生的凄涼悲慘結局。作為一現(xiàn)實個體,他根本沒有得到解放,作為被命運掌控的“被奴役者”,他沒有得到自由。相反,他陷入了靈魂的煉獄。

《雷雨》的整個故事是放在序幕和尾聲這樣一個懺悔的格局內(nèi),首尾照應。十年前的周家秩序井然,雕梁畫棟,十年后的教堂鐘聲悠悠,彌撒陣陣,周樸園在低婉的鐘聲中作著無言的懺悔。觀眾最終的感受是:那最后的一抹繁華舊夢都被人物濃濃的懺悔消解了,周樸園回歸到一個靈魂贖罪的現(xiàn)實中人。在這里,作家沒有把他當成一個“階級”的“代表”來寫,若是那樣,他的下場就必須是死,因為只有死才可以象征一個階級的滅亡。但是,他卻沒有死,死的是周沖、周萍、四鳳,瘋的是蘩漪和侍萍——瘋子已經(jīng)到了另一個世界,到了天堂,惟獨周樸園清醒的活著,孤獨的活著,活在深深的懺悔里——只有活著才會咀嚼孤獨。以此,序幕和尾聲才真正突出了人物的悲劇性因素??梢钥闯?,對周樸園的罪與罰不是階級批判,也不是道德懲戒,而是一種憫人的人道情懷。

作者通過序幕和尾聲對周樸園的故事構成的一個遠距離的審視與否定,如同一位智者站在高處,以一種悲憫的眼光俯視著利欲社會的人們,對著人類的紛紛擾擾搖頭嘆息。劇作暗含的意思是,像周樸園這樣強悍的人物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何況弱小者呢?

總之,《雷雨》的“序幕”和“尾聲”在劇情、人物性格以及戲劇結構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決不能輕易的將它刪掉。如果刪掉了,就違背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作品本身所蘊涵的豐富意義也將狹窄化,同時,曹禺深刻的人生思考以及悲劇的美學效果和結構學意義將不復存在,《雷雨》也就不再是一部敘事詩了。

注 釋

[1]潘克明《曹禺研究五十年》,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頁。

[2]左懷建《讓那……那天上的雷劈了我——<雷雨>作為人類命運劇的內(nèi)涵》,《名作欣賞》2005年第2期

[3]錢理群等《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13頁。

[4]見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編《曹禺文集》,華夏出版社,2000年版。

[5]張繼紅、張學敏:《作為電影與戲劇劇本資源的小說<家>》,《電影評介》2009年第20期。

[6][8][9][10]曹禺《雷雨·序》,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187-188頁, 180頁, 65-66頁,181頁。

[7]陳曉濤等《人性的生存悲劇——重新解讀<雷雨>》,《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第2期。

(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項目《城市化進程中地方高校文學教育的城鄉(xiāng)價值取向與建構研究》,編號:GS[2013]GHBZ091)

(作者單位:甘肅省徽縣第一中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序幕尾聲曹禺
魚粉:秘魯A季考察接近尾聲,國內(nèi)港口迎來B季集中到港
上中游周期品整體性的漲價或已接近尾聲
曹禺與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成立始末
曹禺與一出沒有魯大海的《雷雨》
從《日出》看曹禺怎樣處理戲劇結構的矛盾
“公車上書”不是“戊戌變法”開始的序幕
拉開2016ss的潮流序幕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00:47:53
生命的尾聲
小說月刊(2015年3期)2015-04-19 07:05:51
Onset of October’s Autumn 金秋十月的序幕
曹禺三下“雞毛店”
金山区| 青田县| 沂源县| 茶陵县| 阜宁县| 佛教| 澄江县| 闽侯县| 吉首市| 白河县| 乌拉特后旗| 泾源县| 磴口县| 巴东县| 鲁甸县| 女性| 宁河县| 玉龙| 景泰县| 朝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南城县| 北宁市| 额敏县| 武鸣县| 阿荣旗| 扶绥县| 无为县| 沿河| 中方县| 安吉县| 辽阳市| 遂溪县| 荃湾区| 九江市| 嘉黎县| 平顺县| 云和县| 镶黄旗| 吉木萨尔县|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