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平
(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由“物故”一詞再辨《三國志》馬謖之死
曹志平
(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歷史上,諸葛亮是否斬殺馬謖一直存有爭議。筆者對雙方爭論的焦點“謖下獄物故”中的“物故”一詞進行探究?!拔锕省庇小八馈钡囊馑迹赖姆绞胶托再|(zhì)、感情色彩等是多樣的。
物故 馬謖 陳壽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家喻戶曉。然而對馬謖到底是怎么死的這一歷史事實,一直存有爭議。主流觀點認為諸葛亮斬了馬謖,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認為馬謖是病死或自殺。
筆者注意到,雙方爭論的焦點是“物故”一詞?!度龂尽防锏摹恶R謖本傳》提到馬謖的結(jié)局:“亮進無所據(jù),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良死時三十六,謖年三十九?!标P(guān)鍵是“謖下獄物故”這句,這里的“物故”是什么意思?籠統(tǒng)地講,“物故”有“死”的意思,客觀上表示人生命的終結(jié)。雙方對此沒有異議。但是,就“物故”這個詞本身而言,死的方式和性質(zhì)、感情色彩等是多樣的。反對方正是由此提出異議。筆者將對“物故”一詞進行研究,在此基礎(chǔ)上,指出反對方觀點的偏頗之處。
“物故”一詞,在戰(zhàn)國時候已經(jīng)出現(xiàn)。如《墨子·號令》:“即有物故,鼓,吏至而止,夜以火指?!庇秩纭盾髯印ぞ馈罚骸叭酥鞑荒懿挥杏斡^安燕之時,則不能不有疾病物故之變焉?!笨梢姡辽僭趹?zhàn)國時,“物故”已定型,開始通用。目前大型語文辭書中主要收錄了“物故”兩個意思。
(一)事故,世事
《墨子·號令》:“即有物故,鼓,吏至而止,夜以火指?!?/p>
《南史·任昉傳》:“郡有蜜嶺及楊梅,舊為太守所采,昉以冒險多物故,即令停絶,吏人咸以百餘年未之有也?!?/p>
(二)死亡
《漢書·蘇武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p>
《荀子·君道》:“人主不能不有游觀安燕之時,則不能不有疾病物故之變焉?!?/p>
那么物故為何有死亡義呢?諸家有多種解釋?!拔锕省币辉~,由“物”和“故”兩個字組成。“物”本義萬物,“故”本義原因,引申為舊的、死亡等義。顏師古注:“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一説,不欲斥言,但云其所服用之物皆已故耳?!边@里,顏師古很明確地說,“物故”是死亡的意思。并且他提出了兩種解釋,第一種說法是那些人跟鬼魂一樣,已經(jīng)遠去了,也就是說死亡了;另一種說法,說他們平時的衣物等日常用品已經(jīng)舊了,沒有了,委婉地說他們已死亡?!啊铩斪?‘歹勿’,音 ‘沒’?!?宋·宋祁)“釋名,漢以來謂‘死’為‘物故’,言其諸物皆就朽故也?!?清·王念孫)①清代的王念孫在解釋物故為何有死亡義時,基本和顏師古的第二種說法吻合,認為是說事物都腐朽、沒了,所以有死亡的意思。而宋代的宋祁從通假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解釋。他認為“物”通“歹勿”。三國時的高堂隆也曾做出過解釋:“聞之先師:物,無也;故,事也;言無復(fù)所能于事也。”高堂隆認為“物故”即無事,事情已經(jīng)不能再有作為了。引申為死亡的意思。總結(jié)而言,各家對“物故”為何有死亡義的解釋是多樣的,但是,他們對“物故”具備死亡義這一點,是沒有爭議的。進一步講,“物故”不僅具備死亡的意思,而且死的方式和性質(zhì)是多樣的。筆者查閱古漢語語料庫,列舉如下:
(1)概括性的死亡?!稘h書·蘇武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
(2)病死?!盾髯印ぞ馈罚骸叭酥鞑荒懿挥杏斡^安燕之時,則不能不有疾病物故之變焉。”
(3)被殺。《漢書》:“初,漢兩將大出圍單于,所殺虜八九萬,而漢士物故者亦萬數(shù),漢馬死者十余萬匹?!?/p>
(4)自殺?!稘h書》:“光敕左右:“謹宿衛(wèi),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負天下,有殺主名。”
總結(jié)而言,“物故”就死的方式,有比較概括性的死亡、病死、被殺、自殺四種。所以筆者認為可以下一個結(jié)論,即從死亡方式這一角度,確切地講,“物故”和“病死”、“自殺”是包含與被包含的從屬關(guān)系。
到這里,筆者還運用排比歸納法,搜索了《三國志》全書“物故”這個詞的所有出處。這一步工作,是為了搞清一點,就是《三國志》作者陳壽在運用“物故”一詞時,有沒有默認地側(cè)重使用某一死亡方式。如果說,全書所有的“物故”都可以解釋為病死,或者都可以解釋為自殺,那么我們說,馬謖病死或自殺這種說法的可靠性會有所增加。
經(jīng)過檢索,《三國志》正文除去“謖下獄物故”這處外,還出現(xiàn)5例。原句和“物故”解釋如下。
(1)“中堅頭,應(yīng)時腦出物故。”死亡方式:被殺。
(2)“辰仕宦至州主簿、部從事,太康之初物故?!彼劳龇绞剑焊爬ㄐ缘乃劳觥?/p>
(3)“??窦参锕??!彼劳龇绞剑翰∷馈?/p>
(4)“歆弟苗帥眾攻府,毒矢射萌,萌至物故?!彼劳龇绞剑罕粴?。
(5)“蜀王娶以為妻,不習水土,疾病欲歸國,蜀王留之,無幾物故。”死亡方式:病死。
以上五例中,死亡方式包括概括性的死亡、被殺、病死。所以我們基本可以認為,陳壽在使用“物故”一詞時,并沒有偏重地使用某一方面。
總結(jié)而言,斷然認為“物故”是病死或自殺義,是偏頗的。
[1]李興斌.馬謖之死辨疑[J].聊城大學學報,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