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遠志,馬妍婷
(1.西南政法大學,重慶400031;2.西南財經(jīng)大學,四川 成都611130)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民眾對熱點案件的審理給予高度關注,并通過傳統(tǒng)紙媒或者微博、論壇等新興媒體發(fā)表評論,表達其話語權?!皬V州許霆案”、“南京彭宇案”、“西安藥家鑫案”的審理中,民意往往一邊倒,形成了強大輿論壓力。這些案件背后,不同話語權在法院判決上進行博弈,影響法院判決結果。從審判角度看,必然面臨一個問題,即判決如何在話語權之間進行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在政法工作會議上指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從一定意義上說,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政法戰(zhàn)線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因此,在審判中,法院為追求公平正義與民意認可統(tǒng)一,定會權衡各方面的因素。司法實踐中,上級部門一般會為下級法院工作設定一系列的考核標準,這些都涉及到對法院領導人的個人收益(如被提拔、獲得榮譽或地位得到鞏固等)和法院機構整體的收益(如財政支持力度的加大、獲得集體榮譽和社會的良好評價等)。[1]當案件的審理在媒體、民眾的高度關注下,承受了輿論壓力的法院或多或少要為自己的切身利益有所考慮,反映在案件的判決上,法院對于目標的取向不同會導致判決在不同話語權之間的選擇有著不同的結果。
謀取商業(yè)利益最大化是部分新聞媒體的首要利益價值取向。部分新聞媒體作為輿論導向的載體為了取悅公眾,滿足公眾的好奇心需求,需要追求案件的典型性、及時性、轟動性,從而謀求利益最大化。在藥家鑫事件的報道中,部分媒體側重于對加害方進行傾斜性報道,對藥家鑫“從撞人到殺人”的整個過程和心理路程進行了大篇累牘的報道??梢哉f,媒體對加害方的“熱情”和對受害方的“冷落”極易造成“媒體審判”,讓民眾被裹挾,形成對被告人不利的輿論環(huán)境,可能造成不公平的判決結果。
從情感上看,藥家鑫案中的被害人家屬無疑是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對于被害人家屬來說,由于對被告人懷有極大仇恨的推動,其必然要求法院判決被告人重刑。但從經(jīng)濟上看,被害方付出的直接成本與機會成本不會給其帶來任何收益,他們最終得到的往往只是精神安撫。
當公眾對缺乏直接感驗的宏大政治話語失去興趣,不再熱衷于參與轟轟烈烈的“廣場政治”的情況下,對社會上關注較高的重大案件的討論和分析,成為其表達話語權的一個重要渠道。隨著公民權利意識的增強和媒體的迅速發(fā)展,司法實踐領域,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民眾通過網(wǎng)絡等新媒體表達自己的話語權,媒體集中報道和關注社會典型案件,通過形成輿論壓力對法院判決施加影響;另一方面,“民意不可違”的傳統(tǒng)也助長了民眾表達話語權的熱情,法官在案件審判過程中也不敢忽視民意的影響。傳統(tǒng)優(yōu)勢與時代特點的結合導致民意話語權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法院的審判。
根據(jù)上文對各博弈主體目標取向及態(tài)度的分析可知,各博弈主體可以選擇的策略如下:法院:(1)法院判決順應話語權;(2)法院判決排除話語權干擾;(3)法院判決與話語權相互妥協(xié)。新聞媒體:(1)表達傾向性意見,制造不利于被告人的輿論氛圍;(2)客觀報道案件。被害人及其親屬:(1)通過向媒體訴求等行為向法院施壓,要求判處被告人重刑;(2)保持沉默,由法院獨立判斷。普通民眾:(1)通過網(wǎng)絡和媒體向法院表達自己的話語權,要求法院順應民意;(2)保持理性的評論。
在博弈格局中,博弈者的最大目標是實現(xiàn)自身的最大利益,但每個博弈者的收益既取決于自己選擇的策略,還依賴于其他博弈者的策略選擇,且在這一過程中,任何一個博弈者都只能預測而不能控制其他博弈者的策略選擇,需要通過對其他博弈者策略選擇的判斷(包括對其他博弈者對自己可能的策略選擇的判斷),來預測博弈的可能結果,從而確定自己的最優(yōu)策略。[2]
博弈模型一:法院順應話語權之前的博弈模型分析
表1
分析如下:由于法院順應話語權的要求,話語權表達主體如果選擇繼續(xù)對抗,對抗后得到的收益將會是對抗成功后未來增加的收益,假設此時的收益為10。如果話語權表達主體選擇配合,那么將會失去通過批評(對抗)提高的未來收益,假設此時的損失為10。對于法院來說,如果法院在話語權表達主體對抗后順從話語權,達到了話語權表達主體要求的結果,話語權表達主體將會選擇繼續(xù)批評,此時的損失為100;當法院選擇排除話語權時,完全與話語權表達主體對抗時,法院將會產生大量損失,假設此時的損失則為1000;當話語權表達主體選擇配合時,法院順應話語權就會產生損失,排除話語權時不會產生損失。得出以下博弈模型:
根據(jù)這一博弈模型中可以得出,納什均衡是(-100,10),在法院沒有順應話語權之前,話語權表達主體會繼續(xù)選擇批評,法院也會不斷地與話語權博弈、妥協(xié),以減少輿論壓力。
博弈模型二:法院順應話語權要求之后的博弈模型分析
表2
分析如下:當法院順應話語權表達主體的要求后,話語權表達主體如果此時還批評,將對自己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繼續(xù)選擇對抗將會產生損失15;由于已經(jīng)順應話語權表達主體的要求,法院排除話語權這一條件不再成立,此時順應話語權表達主體的要求,社會輿論相對平息,法院將不會產生額外損失,同時可能獲得由于民意支持而產生的收益,假設收益為900。
根據(jù)這一模型,可以得出此時的納什均衡是(900,15),即法院與話語權表達主體之間相互妥協(xié),達到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統(tǒng)一。
第一,法院的策略選擇。法院作為話語權選擇主體,在與話語權表達主體的博弈中,有三種策略可供選擇。若法院選擇“順應民意”的策略時,表現(xiàn)為法院判決迫于輿論或民意的壓力,不得不順應民意追求社會效果,法院判決順應話語權的模式多表現(xiàn)為“媒體審判”或“道德審判”。若法院選擇“排除民意”的策略,法院領導及相關人員則可能被指責為維護社會穩(wěn)定大局不力,這種政治性指責可能帶來輕則被批評、重則被免職的后果。因此,追求社會穩(wěn)定的政治策略是法院系統(tǒng)整體性的取向。即使個別地方法院想改變這種策略選擇,也很難得到上級法院的支持,并且這種策略選擇還很可能受到其他博弈主體的責難,從而導致法院的利益受損。
第二,新聞媒體的策略選擇。以最小的政治風險謀取最大的商業(yè)利益是新聞媒體策略選擇的基本準則。當媒體選擇“批評”法院的策略時,媒體對案件的批判性輿論會被上級法院視為危害社會穩(wěn)定的因素,將會對法院造成較大的輿論壓力。媒體認為只有輿論引起了對法院有制約能力的權力主體的關注,或者法院評估輿論可能引起其他權力主體的關注并有施壓的可能性,才能轉化為對法院的壓力。[3]因此,當政治風險較低時,新聞媒體的占優(yōu)策略是表達傾向性意見,制造不利于被告人的輿論氛圍,促成判決被民眾的話語權所左右。另一方面,當媒體選擇“配合”法院的策略時,如果法院理解、寬容媒體,媒體會獲得很大的報道自由,也會取得很大的利益。
第三,被害人及家屬的策略選擇。強烈的復仇感形成的思維定式使被害方及家屬一般會采取上訪、向媒體曝光等手段向法院施壓以滿足其訴求,使法院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嚴懲被告。被害人的上訪和向媒體曝光的舉動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這會對法院構成沉重的壓力,因為上訪量和輿情發(fā)生量是上級單位考察下級單位工作的一個重要指標。法院為了維護社會穩(wěn)定,很有可能會采用新的安撫方法,如敦促被告人盡可能給被害方進行物質賠償,甚至采用讓有關部門直接出面幫助被害方解決生活困難等方法。
第四,普通民眾的策略選擇。普通民眾樸素的正義觀以及對重大疑難或社會影響較大的案件的好奇心,促使民眾通常會保持高度的熱情,密切關注案情的進展。當案件審理的走向偏離自己的預期時,便會通過媒體進行評論或抨擊,以此表達自己的話語權,并借此形成輿論壓力,對司法審判施加影響,促使案件的審判結果符合自己的預期目標。一旦案件的判決結果與其預期相偏離,則會群起而攻之,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影響判決的最終走向。
在我國,對于民意較大的案件始終存在著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與其他博弈主體意圖影響審判結果的博弈結構。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除法院之外的其他博弈主體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其實,各博弈主體之間均存在博弈關系,各博弈主體須根據(jù)自己的利益并在考慮其他博弈主體可能采取的策略選擇后在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確定自己的博弈策略。法院是判決結果的最終決定者,其策略選擇對其他博弈主體的策略選擇產生決定性影響。因此,判決在話語權之間的選擇困境的解決需要強化法院的博弈能力。同時,還應采取有效措施化解話語權表達主體的力量,建立和完善博弈主體間的溝通與對話機制,為其利益訴求提供正當、有效的表達途徑。主要可采用以下幾個措施:
民意表達的主要渠道是媒體,隨著媒體的形式發(fā)生變化,以往傳統(tǒng)的媒介正在被一些新型的媒體方式所取代或沖擊。而傳統(tǒng)的媒介在表達民意時往往會受到媒體的操控者限制,經(jīng)過層層過濾,原有的民意已經(jīng)變味。而新興媒介逐步去掉了這層過濾網(wǎng),反應的問題更加直接、更加尖銳。所以,法院作為話語權的選擇主體,如何在輿論和民意的壓力下正確地行使自己的選擇權就顯得尤為重要。有觀點指出,一個獨立的審判機關應當是只根據(jù)法律實現(xiàn)正義而不是受政府政策和傾向性影響的司法機關。而法官在裁判的時候,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會考慮案件公布后會不會受到民意的否定,這無疑破壞了司法獨立。也有觀點認為,司法機關在輿論的監(jiān)督下,應當堅持依法辦事,司法機關不能被輿論牽著鼻子走;司法機關盲目遷就輿論,責任就不在輿論;不能把司法被輿論控制和影響的責任推到輿論本身。在面對“媒體審判”、“民意審判”時,法院應該在輿論和民意前應保持中立地位,始終依照事實和法律判決案件,因此,司法不僅要獨立于權力,而且要獨立于民意。另外,法院在判決時須加強判決書的說理和論證。一份判決書,只有通過嚴密的論證和充分的說理,才有更強的說服力。
第一,加強媒體自律和責任意識。2003年,在江西省吉安市“媒體報道與司法公正研討會”上,提出媒體及記者的十條自律規(guī)則,具體為:媒體不是法官。案件判決前,媒體不應作定罪定性的報道;不應當指責訴訟參與人及當事人正當行使訴訟權利的行為;對案件報道中涉及的未成年人、婦女、老人和殘疾人等的權益予以特別的關切;對不公開審理的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案件的案情不詳細報道;不針對法庭審判活動進行暗訪;平衡報道,不做訴訟一方代言人;評論一般在判決后進行;判決前發(fā)表質疑性、批評性評論應當謹慎限于違反訴訟程序的行為;批評性評論應當抱有善意,避免針對法官個人的品行和學識;不在自己的媒體上發(fā)表自己涉訟的消息和評論。此規(guī)則得到新聞界人士與法官們的廣泛贊同。實際上,無論報紙直接幫助抓捕罪犯的行為有多么好的理由,其中包含的‘報紙審判’的危險還是很大,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嚴守本分,對司法過程做出公正和理性的報道。因此,新聞媒體在日常的報道過程中,其從業(yè)人員應該強化職業(yè)道德,明確報道界限,遵循“程序可報道,實體不評論”的原則。不寫傾向性的報道,在報道中堅持把案件事實和評論分開,準確敘述案情。另外,新聞媒體應保持對社會、對人民群眾負責的態(tài)度,用事實說話,在司法報道中要尊重司法的權威,尊重法院的判決,在保證司法獨立、維護司法公信的前提下做出報道和評論。
第二,規(guī)范采訪報道的時間、范圍和方式。新聞媒體對案件采訪報道的時間、范圍、方式應當明確。首先,在時間上,法院立案開始至結案期間、結案后都可以進行采訪、報道;其次,在范圍上,涉及國家機密、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未成年人犯罪等案件不公開開庭審理的,新聞媒體不能進行采訪報道。在方式上,是采用何種報道形式,應該向法院提出申請,經(jīng)法院同意,才能采訪報道。
第三,公眾的理性參與。由于民眾樸素的正義觀、對案件事實的好奇心和強烈的表達話語權的欲望,使得民眾對他人發(fā)生的典型性案件十分關注。在這種關注中,既有理性表達,也有感性宣泄。而民眾了解案件情況的途徑之一是通過媒體報道,這種傾向性報道,會使并不了解法律的專業(yè)概念和司法的理性論證的一般民眾陷入狂熱的道德激情和簡單的是非判斷,甚至演化為“多數(shù)人的暴政”,造成輿論壓力,對公正裁判產生影響。少數(shù)的壓迫是邪惡的,但多數(shù)的壓迫更邪惡,因為民眾中蘊藏的力量若被喚醒,少數(shù)人將無法抵擋他們,面對全體人們的絕對意志,他們無可訴求,無可援助,無可躲避。因此,民眾在參與案件的過程中應保持理性,在參與的過程中公正的看待整個事情,不能以民意來影響法院的判決。
[1][3]秦宗文.中國控制死刑的博弈論分析——以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死刑復核權為背景[J].法商研究,2009(1).
[2]鄭金虎.最優(yōu)司法判決結果的博弈解讀——兼及法律方法的可操作性[J].山東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