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大勇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創(chuàng)傷骨科, 廣州 510515)
隨著醫(yī)學教育的發(fā)展,更加注重醫(yī)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在臨床教學過程中,除了對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培訓外,對醫(yī)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yǎng)也至關重要。臨床思維是醫(yī)護人員在臨床實踐中對疾病的診斷、治療、預后和預防等的診斷思維和治療思維。臨床思維能力是臨床診治水平的重要保證,在臨床工作和臨床教學中應當重點加以培訓。而現有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專門針對臨床思維的培訓,見習及實習教學過程中往往老師在床邊“講”,學生“記”或者被提問,真正鍛煉學生臨床思維的互動很少,學生再次遇到相似病例有可能仍然無法處理,這種臨床思維的培養(yǎng)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根據個人“悟性”的高低決定了臨床思維能力的不同。鑒于此,我們借助于思維導圖這種新興的教學手段,針對進入骨科學習的醫(yī)學生,培訓思維導圖的制作,使老師與學生同時進行頭腦風暴,以期達到師生真正意義上的臨床思維互動。
1.1 思維導圖的教育應用起始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1],用于信息處理,即將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并加以綜合,輔助人們思考復雜問題和表征信息[2]。思維導圖使用者將信息表征工具,包括圖片、圖形詞語等,加以組合應用,通過呈現概念之間的層次關系和思維順序關系,實現概念表征的可視化[3]。這種可視化能夠使使用者從一種全局和整體的視角思考問題,進而提高使用者的思維靈活性和發(fā)散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可以使教學雙方通過有助于視覺刺激的關鍵詞、顏色、符號等,增強記憶力,進而有助于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并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4,5]。其實學習過程就是思維過程,思就是想,維就是聯系,思維就是交和信息。不同信息的交合,可以產生新的聯系,多元的信息交合能夠在頭腦產生新思想。一個人思維時,進行多維的信息相互交合的動態(tài)構圖就是一幅帶有個往特征的思維導圖[6]。
1.2 思維導圖早期應用主要用于改善記憶力,通過不同的關鍵詞和節(jié)點增強記憶力[7],后來發(fā)現其對創(chuàng)造性思維同樣重要。在臨床工作中,面對一個繁冗復雜的病例信息,如何找尋這些信息之間的規(guī)律和聯系,實際就是診斷和治療的過程。
目前,思維導圖在國外已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并廣泛地應用在教育、商業(yè)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我國,思維導圖也逐漸被認知,通過檢索CNKI數據庫發(fā)現,有關思維導圖的文章逐年增多,應用領域和學科越來越廣泛[8]。目前文獻中思維導圖主要應用于提高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力和學習效率,而對于教師來說,應用思維導圖表明教學創(chuàng)新的自我驅動力比較強。
通過互聯網學術數據庫的搜索,我們發(fā)現目前醫(yī)學教育方面對于思維導圖的應用已經開始,在新浪微博上有專門的醫(yī)學思維導圖發(fā)布,但大多數均是集中在基礎醫(yī)學中的基礎知識方面,應用仍然局限于增強記憶力方面,臨床方面的應用尚未發(fā)現。我們在分析國內外思維導圖研究的基礎上,依據現代學習理論、教學設計理論,將思維導圖在骨科臨床教學實踐中加以應用。
本研究應用于臨床實踐教學中,實施對象為臨床實習的五年制、八年制學生。思維導圖的繪制通過手繪結合電腦錄入的方式進行,采用Mindmanager 9.0軟件進行導圖制作。該軟件的操作界面與Office相似度接近,容易操作,于學生剛下科時對其進行思維導圖培訓。
在開始階段,鼓勵學生使用思維導圖進行骨科知識點的總結,并引導其自行繪制思維導圖,加強對骨科知識點的學習(見圖1)。
圖1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局部膿腫分層穿刺知識點思維導圖
實踐應用。臨床思維能力是一名合格醫(yī)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作為一名合格的醫(yī)生,應具備綜合運用各科臨床知識,包括醫(yī)學科學、自然科學及人文社會與行為科學的知識,進行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和必要的輔助檢查開展臨床證據的搜集,同時結合患者家庭與人文背景,將多方面信息進行批判性分析綜合判斷,從而形成診斷與處理的能力。臨床上有經驗的醫(yī)師常能依據疾病典型特征就能作出正確診斷。注重疾病典型特征與全面掌握病史資料并不矛盾,同一種疾病臨床表現會因人而異,也會因期而異。故診斷過程中,既要注意疾病典型特征,也應對疾病全面分析,若不進行全面細致的病史采集和認真的體格及輔助檢查,勢必造成誤診。因此臨床思維須全面掌握資料,是使思維沿著正確方向延伸并獲得準確診斷結論的基礎。針對臨床病例,引導學生收集臨床信息并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臨床病例分析、討論,可以以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進行,亦可以以老師引導的形式進行,對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進行分析。除了用于臨床診斷外,在骨科中亦可以應用于治療,學生和老師共同對病患的病情進行分析,整理病患的一般情況和現存問題,并提出臨床治療思路,可以在眾多治療方法中選擇最佳治療方案(見圖2)。
圖2 思維導圖解決臨床問題實例
將臨床思維分析能力作為教學的一個目標,具體劃分為若干方面,如臨床證據掌握能力、分析鑒別能力、治療處理能力。在出科考核進行檢查以保證實習質量,一方面可以了解教學質量,同時可以對教學效果進行總結反饋,指出學生的知識盲點,在下一階段的臨床教學中予以改善。
總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除了用于總結記憶基礎知識外,尚可應用于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從臨床教學應用效果來看,受到教師和學生的肯定,但是還需要在教學工作中進一步總結和完善。
[1] Buzan T,Buzan B.The mind map book: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M].New York:Penguin press,1993:26.
[2] Warwick P,Kershner R.Is there a picture of beyond mind mapping ICT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primary science[M].berkshire,England:Open University Press,2006:108 -127.
[3] Nesbit JC,Adescope OO.Learning with concept and knowledge maps:a meta-analysis[J].Review Educ Research,2006,(76):413.
[4] Wheeldon J.Mapp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methods,measures,and meaning[J].J Mixed Methods Research,2010,4(2):87 -102.
[5] AntoniD,Zipp GP.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the mind map assessment rubric in a cohort of medical students[J].BMC Med Educ,2009,9(19):1 -8.
[6] 江永南,張健泓,王林.思維導圖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1):87 -89.
[7] 馬晶.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0(4):29 -34.
[8] 劉曉寧.我國思維導圖研究綜述[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25(5):109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