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彰
“三公”是一個人們熟悉的概念,指公務用車、公務接待和因公出國(境)的費用(expenses on the purchase and maintenance of of ficial vehicles, on of ficial receptions, and on of ficials’overseas travels)。注意這里的“公務用車”不能譯為public vehicles,否則會讓人誤以為是“公交車輛”;《中國翻譯協(xié)會通訊》將“公務接待”譯為of ficial hospitality似乎也不妥。不久前,廣州市41個市級部門及下轄區(qū)在政府網(wǎng)站上公開的2014年度部門預算中,除“三公”經(jīng)費外,不少單位還將會議費單獨列入。人們發(fā)現(xiàn),各部門會議費預算總額巨大,相當于“三公”經(jīng)費的近一半,被戲稱為“第四公”(the fourth public expenditure)。廣州一些區(qū)縣、部門一年動輒數(shù)百萬乃至上千萬元的會議費。個別部門的會議費非但沒有下降,反而“逆勢上揚”(rise against the tide)。有的甚至平均每天一會,每天會議費總額超過11萬元。例如花都區(qū)的年會議費預算高達2,850萬元,被調(diào)侃為要開“星際會議”。人們不禁要問:這些單位到底要開多少會?這些會又有多豪華?中央國家機關(guān)召開的三、四類會議費標準每人每天不超過450元,規(guī)模分別不得超過150人和50人。據(jù)此測算,花都區(qū)每天有二百多人在開會。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開展以來,不少地方紛紛表示要改進會風、削減“文山會?!保╪umerous documents and endless meetings),少開會、多做實事,解決切實的民生問題才是真本事。很多地方口號喊得震天響,行動卻沒有落實到位(be fully implemented;carry out to the letter)。
因為人們對“三公問題”盯得比較緊(under close watch),一些招待經(jīng)費就以會議費的名稱做掩護,借著開會的名義大吃大喝。一些人在“會議費”的名號下,用各種形式鉆空子(make use of loopholes)、“打包”(wrap irrelevant items in)、“夾私”(mingle in private expenses),把娛樂消費、購買禮品等開銷都開在“會議費”發(fā)票里報銷。將一個會議上報成兩個會議,也是用會議費這“第四公”謀取個人私利的常見手段。有人說,這種所謂的預算公開“就像毛玻璃(frosted glass),遠看很透明,近看卻混沌(indistinct)?!备腥苏{(diào)侃,會議費也許已經(jīng)成了“三公消費”的新馬甲(sock puppet)。必須掐住“第四公”的七寸(nip off at the most fatal link of the fourth public expenditure),從源頭上防范會議費成為什么都往里裝的一個“筐”。
“第四公”還有一個所指,浙江省溫州市提出將要開展的“第四公”改革,指的是市級行政事業(yè)單位(administrative and public service institutions)辦公用房制度改革。市級黨政機關(guān)、人大機關(guān)、政協(xié)機關(guān)、審判機關(guān)、檢察機關(guān)、民主黨派機關(guān)、人民團體機關(guān)以及由市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yè)單位,依法占有和使用的屬于國有資產(chǎn)的辦公用房由無償使用改為有償使用,實行統(tǒng)一管理,商品化供應,多占多交費,節(jié)約歸己。各部門用房要向機關(guān)后勤發(fā)展中心(logistic development center)租。市財政局將根據(jù)部門單位的工作性質(zhì)和需要,核定辦公用房面積,下?lián)芟鄳摹稗k公用房使用費”。
“知識分子”是一個常用詞。剛解放時中學畢業(yè)生就被稱為“知識分子”,到20世紀60年代,則指大學畢業(yè)生。但是,近年來“知識分子”的概念漸漸變得寬泛而模糊起來。
“公共知識分子”(public intellectual)是知識分子中的一類,最初是由《南方人物周刊》(Southern People Weekly)策劃“影響中國公共知識分子50人”時推出的一個概念。2005年起每年推舉年度富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梢哉f,“公共知識分子”是知識分子中的佼佼者,是具有學術(shù)背景和專業(yè)素質(zhì)的知識者(learners with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他們對社會進言(make proposals),參與公共事務,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shoulder up moral duties)的理想主義者;他們主張社會公平、正義,訴求民主平權(quán)(pursue democracy and equal rights),體現(xiàn)了中國社會底層、接受過一定教育的人群對改善自身生存環(huán)境、實現(xiàn)自身價值(realize one’s own value)的一種訴求;他們在言論中表現(xiàn)出正直(uprightness)和責任。“公共知識分子”在社會上有較高的聲譽,有較大的公眾影響。不過,絕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都在為國家的振興默默無聞地做貢獻,對在公眾輿論中贏得名聲不感興趣。
但近來在網(wǎng)絡和微博中,由“公共知識分子”縮略而成的“公知”卻是一個帶有貶義的詞匯。這是因為一些人打著“公共知識分子”的旗號,在媒體上招搖撞騙,貌似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以各種科學、專業(yè)的名義進行利益代言,有時還由于學藝不精、隨意跨界、發(fā)表粗淺言論被人揭穿,成為到處亂噴、水平不高卻居高臨下的代名詞。還有一些“公知”是打著“為民請命”(plead in the name of the people)旗號的“冒牌權(quán)威”(fake authority),實際上只為少數(shù)人說話,甚至崇洋媚外(worship and kowtow to everything foreign),引起了公眾的反感。
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知識分子大量產(chǎn)生的時代。擁有教授、博導和各類專家頭銜的人多如牛毛,但是魚龍混雜(good ones and bad ones get mixed up),泥沙俱下,難分真假。從客觀上說,由于學院急劇膨脹成為一個個知識工廠,知識生產(chǎn)不再只是純粹的精神活動,而是與生產(chǎn)者的利益密切相關(guān)的過程。由于實行職稱評定、職務考評、研究項目立項、學術(shù)經(jīng)費的分配等一系列行政措施,知識分子大多被嚴格限定在學院體制范圍之內(nèi)活動,而真正的“公共知識分子”卻越來越稀少。不過,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中國廣大知識分子取得的成就和他們身上存在的各種缺點,片面地給他們?nèi)魃弦豁敗肮钡拿弊?,不加任何客觀分析,對其污名化(villainize)也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