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山 王鋼 辛寶琴 等
[摘要] 目的 探討合并糖尿病的嚴重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的臨床治療方法。 方法 回顧分析了26例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 結果 本組26例患者,22例治愈,4例死亡,治愈率為84.6%。 結論 早期切開引流,合理選用抗生素,良好控制血糖,加強基礎疾病的治療,改善全身狀況等,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綜合治療
[中圖分類號] R473.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22-180-03
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的高血糖狀態(tài),會導致機體內(nèi)各種代謝紊亂及相關并發(fā)癥的形成,其中并發(fā)頜面部間隙感染是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谇活M面部由于被筋膜分成多個肌筋膜間隙,膿液可以局限在某一間隙內(nèi),也可以互相擴散,形成多間隙感染[1]。糖尿病并發(fā)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起病快,發(fā)展迅速,若不及時治療,可使炎癥迅速擴散,導致嚴重并發(fā)癥,甚至死亡[2]。本研究所選病例為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科就診治療的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共26例,經(jīng)抗感染、膿腫切開引流等綜合治療后獲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治療過程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26例中男16例(61.5%),女10例(38.5%)。發(fā)病年齡47~75歲,平均62歲。16例來本院前均在當?shù)蒯t(yī)院或診所接受過治療,由于病情未得到控制,入院時均主要癥狀:顏面部高度水腫、重度張口受限、嚴重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累及間隙:口底多間隙12例,顳間隙2例,翼頜間隙6例,顳下間隙2例,頰間隙2例,咬肌間隙2例。牙源性感染24例,腺源性感染2例。電解質(zhì)紊亂者16例,主要為血鉀異常2.4~3.3mmoL/L;入院時空腹血糖8.90~23.76mmoL/L,平均13.49mmoL/L;外周血白細胞(14.9±5.6)×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85.0±4.2)%;血漿白蛋白(31.3±4.6)g/L;膿液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16例,其中鏈球菌感染18例,肺炎克雷伯菌6例,白色念珠菌2例;糖尿病史5~23年,平均7年;住院期間同時伴有全身并發(fā)癥者11例(主要包括心血管、腎、肝、肺、腦、眼底等);住院時間6~35d,平均17d。
1.2 治療方法
(1)抗感染治療:住院早期使用足量抗生素(二代或者三代頭孢,必要時聯(lián)合應用抗厭氧菌藥物);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結果,調(diào)整抗生素種類。(2)膿腫切開引流:局部波動感、壓凹性水腫、穿刺抽出膿液、頜面、頸部CT證實膿液形成時,立即立即行切開引流(對于口底多間隙感染者,膿液未完全形成時,也可早起廣泛切開);對伴心臟疾患或其他嚴重全身性疾病患者,則在心電監(jiān)護下急診手術完成。(3)密切監(jiān)測血糖變化,請內(nèi)分泌科專家會診,選擇胰島素強化治療或大部替代治療,應用胰島素調(diào)控血糖并調(diào)整患者飲食。(4)對于嚴重呼吸困難患者,改善通氣狀況,必要時氣管切開。(5)抗休克,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糾正酸堿平衡,全身營養(yǎng)支持治療等。(6)請相關科室會診,積極治療其他疾病:如請胸外科處理胸腔積液或縱膈感染等。
2 結果
26例患者經(jīng)綜合治療,治愈22例,22例治愈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行膿腫擴大切開引流術,8例行氣管切開術,6例伴發(fā)胸腔膿腫。后期放棄治療出院死亡4例,死亡率15.4%,死亡原因分別是縱膈感染2例、全身多器官衰竭2例。
3 討論
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發(fā)病急,發(fā)展快,感染程度重,治愈時間長,很大一部分患者直至就診時還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常常耽誤病情。感染是糖尿病的重要并發(fā)癥之一,有研究表明,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最常見死因之一,約為11.4%[3]。長期高血糖狀態(tài)使糖尿病患者機體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可能導致口腔頜面部感染惡化、合并全身并發(fā)癥而誘發(fā)多臟器功能衰竭[4]。
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血糖偏高狀態(tài),空腹血糖調(diào)節(jié)受損或胰島素抵抗,機體會出現(xiàn)各種代謝紊亂,一旦發(fā)生感染,應急狀態(tài)時,各種升糖激素如皮質(zhì)激素,兒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會導致血糖急速升高,高血糖狀態(tài)可以導致滲透性利尿,細胞脫水損傷,加重感染程度;電解質(zhì)紊亂導致預后差[5];高血糖狀態(tài)導致肝臟向細胞內(nèi)轉(zhuǎn)運葡萄糖受阻,脂肪大量動員,產(chǎn)生大量酮體,引起酮癥酸中毒或高滲性昏迷,甚至死亡[6]。因此,糖尿病在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促進作用:同時感染也能刺激血糖升高,反過來加重感染,形成惡性循環(huán)[7]。糖尿病的治療是基礎,是一切治療的關鍵,結合本組病例,在治療過程中,早期應用生理鹽水加胰島素靜脈滴注,4~6U/h速率降血糖,同時密切監(jiān)測血糖,當血糖將至13.9mmoL/L,改為葡糖糖加胰島素控制血糖;待病情穩(wěn)定后,改為胰島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同時密切管著患者血糖變化,及時調(diào)整胰島素用量。
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險因素,牙周病為糖尿病的第6大并發(fā)癥。糖尿病患者往往全身免疫功能降低,唾液腺功能減退,加之老年患者,口腔衛(wèi)生差,導致牙周炎、根尖周炎等牙源性感染機率大[8]。結合本組病例,早期發(fā)病多表現(xiàn)為牙痛或者牙齦腫脹,此階段患者多不重視,未能及時就診,導致病情加重,繼而形成頜面部廣泛腫脹伴膿腫,累及頸部和縱隔時可伴咽痛、胸悶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對于存在嚴重呼吸困難或者合并其他嚴重并發(fā)癥患者,預后較差[5],應高度重視,必要時請相關科室協(xié)助診治。
口腔頜面部被筋膜分成多個肌筋膜間隙,解剖復雜而且相互聯(lián)系,一旦發(fā)生感染,擴散迅速,會導致膿毒血癥、縱膈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9],因此早期、廣泛徹底的切開引流至關重要,引流取低位,在引流的同時,可減輕因腫脹引起的張力,對深部膿腔須徹底分離,打開組織間隔所致的小膿腔,保持引流通暢;同時應用3%雙氧水或1∶5000高錳酸鉀液反復沖洗,也可輔以碘伏、甲硝唑沖洗膿腔,抑制厭氧菌生長,改變厭氧環(huán)境,并同時清除腐敗壞死組織。對于口腔頜面感染患者,累及咀嚼肌時,往往導致張口受限,同時糖尿病患者唾液含糖量高,唾液腺功能減退,口腔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易導致細菌生長繁殖,因此對于此類患者需給予口腔護理,同時囑患者3%過氧化氫含漱,保持口腔衛(wèi)生,特別是口腔內(nèi)有切開引流切口者,更應該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在積極治療糖尿病及頜面部間隙感染時,要注重改善患者全身狀況,加強基礎疾病的治療,維持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給予全身營養(yǎng)支持,積極治療其他并發(fā)癥,有效地促進炎癥的控制及切口的愈合[10-11]。
綜上所述,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病情復雜,變化快,感染不易控制,但高度重視病情變化,早診斷,早治療,積極采取有效的綜合治療,合理選用抗生素,良好控制血糖,廣泛切開引流,加強基礎疾病的治療,改善全身狀況及給予營養(yǎng)支持,仍可取得滿意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龍女,蔡佩佩,童小文,等.重癥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的綜合處理[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6,4 (3):198-201.
[2]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1(6):54-109.
[3] 王麗萍.朱江,徐靜,等.254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27(2):199.
[4] Rao DD,Desai A,Kulkarni RD.Comparison of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J].Oral Surgery,Oral Medicine,Oral Pathology,Oral Radiology & Endodontics,2010,(04):e7-12.
[5] 姜博仁,邱亞汀,郭郁郁.口腔頜面部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血糖管理方案的優(yōu)化[J].口腔醫(yī)學,2011,31(7):105-106.
[6] Rao DD,Desai A,Kulkarni RD.Comparison of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J].Oral Surgery,Oral Medicine,Oral Pathology,Oral Radiology & Endodontics,2010(4):e7-12.
[7] 劉屹嵩,魏冰,閆征斌,等.糖尿病合并頜面部間隙感染的臨床觀察及治療[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20):109-110.
[8] 沈全明,韓新光,崔文光,等.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合并糖尿病29例治療體會[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45(2):349-350.
[9] 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53.
[10] 陳仙芝,丁小勇.頜面部間隙感染275例臨床分析[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04,20(2):90.
[11] 牛紅儒,牛廣.糖尿病并發(fā)頜面部間隙感染的特點與治療[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13):11-12.
(收稿日期:201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