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摘??要:語文能力是一種綜合實踐能力,語文教育的過程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形成的過程。正如課標所言: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語文苑中一道亮麗的風景,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語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2-187-01
語文課程的主要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核心是提高語文能力。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之一。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語文學科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的一種形式,它可以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方式,構建學生的認知結構,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以全員參與語文學習的全程探索,解決實際問題。
一、立足教材:
語文的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我們以教材為依托,以綜合實踐活動為媒介,把生活中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源與教材相結合,建立開放的語文課堂教學體系,開展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
在教學中,選擇適合學生需要的內(nèi)容作為開展實踐活動的內(nèi)容,以此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語文底蘊,提高思想品位。
1、創(chuàng)設情境,產(chǎn)生問題:教材的延伸拓展往往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綜合實踐的廣闊空間。它雖然立足于教材,但又從根本上超越了文本,讓學生可以在掌握課文原有的語言材料和思想內(nèi)涵的基礎上,以借用、模仿、延伸、擴展為契機,使心智技能、語言技能的錘煉因范本可資借鑒而效益倍增。比如:在學習了柳宗元的名篇《小石潭記》后,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設計了這樣的活動。
當?shù)卣當M建小石潭景區(qū),為進一步提升小石潭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游人前來觀賞,現(xiàn)向社會征集宣傳語及導游詞,請你踴躍參與。
2、自主探究,嘗試解決:(一)查找資料:在信息社會時代,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們了解的信息比老師的還要多。在信息時代,電腦發(fā)揮著無窮無盡的功能,利用好電腦有助于我們的學習,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網(wǎng)上查資料的能力,例如:可以通過上網(wǎng)查詢小石潭的方位、歷史、概貌、現(xiàn)狀等,這樣為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二)編寫創(chuàng)作:同學們,那好的廣告詞和導游詞要具備哪些特點呢?
出示例子:
宣傳語:觀看潭水清澈,欣賞游魚嬉戲。
導游詞:各位游客,歡迎來到著名旅游景點——小石潭。小石潭位于小丘的西南面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面竹樹環(huán)抱,環(huán)境優(yōu)美,是旅游觀光,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到這里,寫下千古傳誦的美文《小石潭記》,小石潭因此聞名遐邇。
教師讓學生讀后說說好的宣傳語和導游詞要具備哪些特點,然后小結:
好的宣傳語應是:主題鮮明、態(tài)度真誠、構思新穎、語言簡明等等。
(三)合作交流,自由表現(xiàn):在課堂上分小組進行學習,是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有效形式。這樣的學習活動,改變了單一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學生讀的形式,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體現(xiàn)了語文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融合。
在語文教學中要改變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灌輸為基本特征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革命;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挖掘學生的潛能,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而全面的基礎,塑造完善的人格個性。
二、延伸拓展:
《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和方法的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1、來自國內(nèi)外世人關注的新聞的活動。新世紀的學生,應“兩耳需聞窗外事”,關注社會熱點,關心國家大事。如今奧運會臨近,可以設計“暢想奧運”的綜合性活動,學生通過電視、報紙、網(wǎng)絡,搜集了許多資料,不僅有奧運會的新聞圖片、金牌榜,還有奧運會的來歷,歷屆主辦城市及獎牌分布情況等知識,學生學習的興趣倍增。結合中考,學生完成:“中國如有一份幸運,世界將添一片異彩”、“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些是申奧的宣傳標語。請你用簡潔生動的語言為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創(chuàng)作一條主題與宣傳標語。
2、來自地方文化的活動。家鄉(xiāng),總會傳遞一種純樸、真摯和濃濃的親情,這是一種來自祖先遙遠的血管里的神秘力量,它把世世代代子孫凝聚在一起,它讓我們充滿自豪和希望。我們金華剛被評為“歷史文化名城”,舉行“錦繡金華”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帶領學生去叩訪名人、探訪名勝、細說民俗、歷數(shù)名產(chǎn)等。
通過對家鄉(xiāng)的探索,理解語文的博大精深,確立大語文觀念。認識到語文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與語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改變過去認為語文教學僅僅是課堂上的教學的錯誤觀念,培養(yǎng)學生處處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良好習慣,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的活動工程,它是在一個個很小的活動中對學生語文能力的一次次熏陶,是個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顒硬豢赡苡泄潭ǖ哪J?。它應是一條貫穿于學生語文學習的線索,一頭連著課堂,一頭連著社會。學生應該是被這條線穿起的一顆顆珠子,在運動中碰撞,在碰撞中升華。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語文苑中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們將致力于開辟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廣闊天地,以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資料:
[1]?王??怡.《淺談如何有效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2]?杭法剛.《做實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3]?王玲紅.《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設計初探》
[4]?孔國平.《基于教材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