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于 樂胡雯
闡述了高校國際化辦學的重要意義,分析高校國際化辦學的特點和內涵,以電子信息為背景的高校為例,分析國際化辦學的實施方略,為高校開放辦學提供經驗參考。
高校 國際化電子信息一、前言
“985工程”重點大學的建設目標是“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特色鮮明的研究型大學”,從學校的定位和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上,可以看出,國際合作與交流成為高校發(fā)展的核心戰(zhàn)略,也是高校不能回避的責任和義務。
二、“國際化戰(zhàn)略”內涵與特點
1.“國際化”的內涵
目前,學術界和教育界常用的術語還有“教育國際化”“教育全球化”“國際教育”和“跨文化教育”等。教育部文件中的術語是“教育對外開放”或“開放辦學”。就是大學辦學理念、要素和行為跨越國界進行互動的過程和現象。
2.“國際化”的特點
開放性、交流性和通用性是“開放辦學”的三大特點。
(1)“開放性”具體指一個大學在teaching、learning、research、service和management五個方面對外開放的政策及效果。具體而言是指是否已經制定相關的政策,每年派出教師和學生的人數和比例,每年吸收外國教師和學生來本校的人數和比例,開放性是一個大學國際化的基礎和前提。
(2)“交流性”是指在開放性的基礎上,一個大學與國外的大學在teaching、learning、research、service和management方面進行對等的交流,做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交流性是測量一個大學國際化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因為一個大學如果能夠實現“交流性”,表明該校的授課語言、知識體系、課程設置和教材及科學研究等方面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開放性”。
(3)“通用性”是指一國的大學能為其他國家的大學所承認和接受,包括學科和專業(yè)的設置要互通,課程設計、教學標準及學歷學分要互認,大學的服務和管理標準也要相互承認。通用性是大學國際化發(fā)展的一個較高階段,因為一個大學只有在teaching、learning、research、service和management五個方面達到較高的水平,才能得到國外著名大學的承認。
三、“國際化”舉措與成效(以電子科技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為例)
現在以電子科技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為例,將近年來該學院在國際化辦學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及取得的成效進行分析。
1.重點舉措
首先,成立學院國際化建設領導與工作小組,規(guī)劃、統籌和推動學院國際化工作。其次,創(chuàng)辦多樣化學術與學生組織,營造國際化氛圍。例如,成立青年教師學術沙龍、成立出國留學預備班、成立學生出國沙龍。再次,注重廣泛交流與深入合作相結合,拓展國際化平臺。同時,加大制度和資金保障力度,提高國際化動力。同時建立了“學院師生國際化獎助體系”;積極爭取校友、企業(yè)資助,支持師生參與國際交流項目(如圖1所示)。
2.取得成效
(1)探索出一套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聯合培養(yǎng)模式。2012年成功簽署電子科大-密西根大學迪爾本分校3+2聯合培養(yǎng)項目,每年面向全校選派以我院為主的近30名學生前去深造?!疤摂M國際班”模式:面向全校師生建立虛擬國際班,每期招生70名,培養(yǎng)留學預備人才。
(2)師生國際交流人數大幅增長。學生出訪方面:成功承辦電子科大—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川港交流項目、比利時科技文化交流等學生短期交流項目,每年派出學生70人左右。學生畢業(yè)出國深造率大幅提升,每年接近6.5%。同時交流項目,每學期接待國外(法國、新家坡、馬來西亞等地)學生近50人。
(3)學術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連年發(fā)起并主辦“國際學術會議”,每次參會人數300余人,其中60人來自國外;協辦國際會議,參會300余人,其中60人來自海外;在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公布的研究機構學術研究成果排名中,Reliability & Risk Analysis領域研究成果躍居亞太地區(qū)第一。
(4)科研國際合作取得新突破。電子科大—西門子電氣工程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西門子公司投入實驗設備價值200萬元;電子科技大學-ATLIUM電子設計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電子科技大學-CYPRESS公司共建PSoC聯合實驗室與培訓中心正式成立;與日本SMC株式會社簽署1000萬日元的長期合作協議;與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建立長期合作,簽署500萬元的長期合作協議。
四、“國際化”的展望
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是世界物質生產與精神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展望未來,我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xù)深入推進國際化辦學進程:
1.開放的教育觀念,即從全球視角認識分析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問題。
2.開放的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具有國際意識和國際競爭力的學生。
3.開放的課程體系,既為本土學生提供接收國際化教育的機會,又為境外學生提供課程研修機會,提高課程對外國學生的吸引力。
4.開放的大學質量保證體系以及在此基礎上,學分、文憑、學位等的國際相互認證。
5.相當比例的學生參與國際交流。(1)本校學生留學校外;(2)外國留學生來校學習,(雙)學位學習、學期交流學習、合作研究課題、短期考察學習、假期實習等。
6.相當比例的教師參與國際交流。(1)本校教師出國訪學進修;(2)面向世界招募具有海外一流大學學習、研究和工作背景的高水平專家學者任教,直接推動人才培養(yǎng)的國際化。
7.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1)國際學術組織;(2)研究人員的學術交流;(3)校級合作研究;(4)國際學術會議;(5)學術信息的交流(如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fā)表高水平論文等)。
8.教育資源的國際共享。人員、資金、設備、技術、圖書資料、網絡資源等的共享。
9.適應開放辦學的管理。要求管理人員、師生普遍掌握適用于中外溝通的共通語言,開放性大學要求人財物的高投入,以人為本的軟服務,為教育開放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和環(huán)境。
五、結束語
大學國際化受到經濟全球化強有力的挑戰(zhàn),也從而得到空前的發(fā)展機遇。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要求大學培養(yǎng)出的學生不僅能夠適應經濟全球化環(huán)境而生存,還要在經濟全球化環(huán)境中尋求自我發(fā)展。經濟的全球化使各國的大學在一個統一的世界教育大市場中進行面對面的直接競爭,為了提高大學自身的競爭力,我們將不斷深入實施國際化戰(zhàn)略。
參考文獻:
[1]開放辦學是我校未來發(fā)展的核心戰(zhàn)略.國際、港澳臺交流與合作,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