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哥
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依果覺鄉(xiāng)四季吉村是四川最美鄉(xiāng)村之一,當?shù)厝巳匀灰詡鹘y(tǒng)方法從事高山農業(yè)和山原畜牧業(yè),瓦板房、菜園、竹籬笆、水磨房等傳統(tǒng)民居和村落風貌都得到比較完整的保留。
近年來,村里通往鄉(xiāng)鎮(zhèn)的道路得以拓寬。2012年3月,村里也通上了電,跟外界的接觸也多了。很多村民有了手機,但全村只有一處大約兩平方米的地方能收到兩格手機信號,天氣好時,很多村民就擠在一塊打電話。
彝族人傳統(tǒng)傾向于一個家庭必須要有一個男孩,生育率較高,通常都有三姐弟,有五六個孩子的也不少見,村里隨時能看到背著弟弟妹妹的孩童。
四季吉村小是一座建于1970年代的土屋,方正的土木結構,一共有兩間。當?shù)睾⒆佣?,校舍有限,因而無法保證每個孩子都能上學。村小三年招生一次,老師把學生從一年級帶到三年級,等這些孩子轉入鄉(xiāng)中心小學接受寄宿制教育,騰出這間教室,才能重新招生。而錯過當年招生的適齡孩童只能等待,有些孩子要到10歲、11歲才能念一年級。而更多的孩子則散落在山野間,放牧、砍柴、嬉戲。
2012年9月招生時,一下來了22名孩子,這些孩子坐在僅有16平方米的教室,轉身都很困難。到2013年,有8名孩子轉到了中心學校。
吉克阿里是這所學校惟一的老師,他2007年畢業(yè)于涼山民族師范學校,是該校第一名有專業(yè)文憑的代課教師。吉克阿里老師目前代課月工資只有800元,還得自貼每天騎行摩托車的油錢。至于能堅持多久,他也不知道。
目前,有公益機構正在為四季吉村小籌集資金,用于改善學校教學條件,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
這里的每個孩子都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