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昆劍
【摘 要】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研究,國內外教育界都有著不同側重點與發(fā)展視角。筆者通過對中外相關文獻的梳理,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合作學習所具備的關鍵因素進行了歸納總結,并對信息技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保障及其基本應用模式進行探討,以期與廣大教育同行交流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課程;合作學習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關鍵因素
1.設計合作任務
這一大項由四個小項目組成:構建任務——分析任務——分解任務——任務目標。新課程標準出臺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材與教學標準都有所改變,據以往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并不是所有教材內容都適合采用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學習。比如說,就難易程度來說,太過簡單的學習內容,根本無法構建合作任務;過于復雜高深的學習內容,又根本無法劃分合理的合作分組。所以,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還是得尊崇“因課施教”的基本原則,課前要進行教學內容的篩選,設計難易程度符合學情的合作學習主題,適當?shù)姆纸鈱W習任務,指導學生真正意義上的通過合作學習背后的討論與分析,實現(xiàn)知識理論與實踐操作兼得的教學目標。比如,學習網頁制作的基礎知識——應用軟件“Front Page”時,教師可以先將全班學生該軟件的使用步驟與技巧進行分解,安排每一小組各自設計一個網頁;再將使用步驟與技巧化拆分成若干子任務,每一小組成員各司其職,通過合力完成網頁的制作。而對于不適宜合作學習的內容,則可以轉換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切勿僵化教學。
2.合理編排小組
怎樣才能平衡小組實力,實現(xiàn)合作小組的最大能效,筆者建議在班級合理分組的過程中,可以選擇組內異質或組間同質的組合。首先,就是要了解學生個體差異性,如性別、年齡、興趣愛好和學生成績等方面。其次,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將他們劃分成若干個異質小組,注意每一小組都應當充分體現(xiàn)出多樣性,讓每一成員在綜合成績、性別比例、個性愛好等方面都保持均衡。適當?shù)牟町愋耘c互補性,有助學生之間產生良性競爭,培養(yǎng)協(xié)作能力。再有,就是要按照不同的學習任務對每一小組成員分配適當?shù)娜蝿眨c此同時還應賦予其某一角色。比如,每一小組要設置一名學生擔任組長,其他成員可以分別擔任信息匯報員、資料整理員、小組記錄員等。
3.明確小組目標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合作學習模式實踐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就是一小組成員任務目標不明確,任務過程漫無目的,最后僅靠某一成員獨立完成了整個作品的制作。比如在完成電子報刊的制作過程中,小組內每一成員都有明確分工,有得收集圖片、有的查閱文檔、有的設計版面等,但最后都交由一個成員最終完成整體設計,其他成員無法參與其中,導致任務結果無法達標。
4.作出有效評價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安排小組各自制作小組自評表,記錄本組開展合作學習的具體情況,并按次序輪流記錄,讓每一位成員都有參與記錄小組活動與闡述自己在合作學習中起到的作用的機會。比如,教師可以隨機挑選某一小組完成的作業(yè),讓小組成員自行介紹與講解作業(yè)的內容與完成步驟,及時做出綜合評分,從而激發(fā)學生集體榮譽感,增強合作意識。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保障
1.以信息技術新課標和課程內容為核心,確保小組結構合理
首先,緊密圍繞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標,將學習目標劃分為三大板塊: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思想理念與情感能力;實踐過程與實施方法。具體地說,就是在選題時緊扣信息技術知識與其他學科以及實踐生活的聯(lián)系,突破學科隔閡,有效結合知識學習與生活運用。在培養(yǎng)學生信息意識與道德觀念的同時,提升其合作意識與態(tài)度,注重學習過程和方法的可行性。要挑選具有探究意義,開放創(chuàng)新的主題,搜羅一切可利用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與資源來配合合作學習的開展。比如,在訓練學生制作PPT的相關技能時,可設置主題為環(huán)保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通過目前所處環(huán)境下的自身感受,自主查閱相關素材,整合小組其他成員提供的資料,以組為單位共同制作一份環(huán)保項目的PPT。又或是按個人興趣分類,將具備同樣興趣愛好的學生劃分為一組,通過共同探討研究,集合組員合力共同制作完成與信息技術相關的作業(yè)。
其次,精心挑選適合開展合作學習的課程內容。將學生興趣作為出發(fā)點,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問題,融入相關背景,讓合作學習具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比如,在已經掌握網頁基本制作技能的基礎下,教師可以將分組任務的主題設為與“世界杯”相關的題材,讓學生運用所學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自由發(fā)揮,圍繞“世界杯”賽事設計簡單的宣傳網頁。
2.營造合作學習的氣氛,開展多種組織形式的合作學習
教學方式從來都不是局限在某一種手法上,教師應當靈活貫通,按照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內容來挑選最貼合實際情況的方式組織學習,照顧到不同特質的各類學生。常見的合作學習組織形式有:辯論賽、角色扮演、課堂小組討論等。比如,針對一些抽象難以記憶或理解的教學內容,如計算機硬件設備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形式,讓學生分別充當集線器、路由器等,先后介紹自己所扮演設備的特點與作用,再將全部角色組合成整體,將枯燥的抽象概念更為生動的展現(xiàn),有助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課程的教學效益。
三、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基本模式研究
1.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形式
切實有效的合作教學方法有很多,從適用范圍來看,主要分為:STAD法、TGT法、JIG法等,可分別運用于不同年級和學科。還有一類的方法適用范圍較窄,比如:小組輔助個人法、合作性讀寫一體法等。而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則通常采用以下兩種模式:
第一,學生小組成績分工法。即設置異質小組,讓學生依靠同伴的互助學習,共同練習與交流,掌握老師講授的內容,采取獨立測驗,最后由教師按照小組成員的整體提高度做出小組評價。
第二,小組探索法。實施程序為:教師選題并進行分組,每一小組獨立開展調查與設計,再根據調查發(fā)現(xiàn)與結果分別準備總結報告,并在課堂上匯報總結,最后由老師根據每一小組真實表現(xiàn)與報告水平作出及時評價。
2.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評價
在信息技術課程開展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許多教師都會面臨同一個難題:課堂秩序與課堂氣氛兩難全。為此,要實現(xiàn)兩全其美,首先應進行及時的評價與管理,讓學生知道合作學習中,哪些行為是必要的,哪些是多余的;哪些是提倡的,哪些是不應該的。其次,就是將傳統(tǒng)學科教學中的評價體系——考試評價、作業(yè)評價等單一評價模式進行改革,采用多種評價相結合的多維度評價,比如針對進步的成功評價、提高素質的綜合評價等。將不同的評價方式搭配不同的評價內容。只有合理的評價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教師更好的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除此之外,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根據實際情況來有意識的轉變角色,有計劃的教授學生合作技能,以發(fā)揮合作學習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田立霞等.新課標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J].教學研究(河北),2009(3)
[2]張麗霞,高丹陽.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時機探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