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華
摘要:語文課只有質(zhì)樸實效才會激活孩子們的心靈,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對此進行了論述。
關(guān)鍵詞:語文;課堂;質(zhì)樸;實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24-0167-01
時下,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語文課,學生還沒讀上幾遍課文,教師便開講起來。有的教師自己"唱獨角戲",或任由孩子"東拉西扯";有的用多媒體"一灌到底";有的師生一起"展示"……真可謂"熱熱鬧鬧",孩子到底學到了什么,很難看得出來。我認為課要上得樸實,要上到孩子心里,多給孩子一些實惠。
1.心中有數(shù),目中有人
"心中有數(shù)"是指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好教材的價值取向,又要開掘教材蘊藏的資源,使教學內(nèi)容豐富起來。我在教學《找秋天》時,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課前讓孩子走出教室,到廣闊的生活背景中尋找秋天;課堂上引導孩子通過目睹、耳聞、鼻嗅、口嘗去感受秋天;利用多媒體手段,引領(lǐng)孩子走進自然,走進生活,欣賞田野的秋天。孩子感悟到秋是美麗的、甜蜜的、芳香的、豐收的……這樣把握教材,上起課來才能揮灑自如。
"目中有人"是指教師要從孩子的"學"出發(fā)。在《找秋天》的教學設(shè)計中,我更關(guān)注的是孩子的學習,思考孩子想學到什么,會怎么學,學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怎樣幫助他們解決。課堂留下足夠的空間,把不可預測的新生成資源作為課堂進一步展開的契機,讓課堂成為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成為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奇跡、喚醒沉睡潛能的時空,成為探索未知的旅程。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觸發(fā)情感
"胸中有境,才能妙筆生花",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令人感動的任務和場景,學生也會和成人一樣,情感涌動,言語飛揚,但回到實際生活中還是依然故我。因此,教師要懂得點撥,既要立足于課文,又要跳出課文,拉近課文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距離,使學生能將課文學習中獲得的感情和理性認識來指導自己的實際生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想方設(shè)法使語文文字變成鮮活的情境,撥動他們情感的琴弦,引發(fā)他們涌動的情思。
3.要熟讀精思,涵泳體悟
要上好語文課,須引領(lǐng)孩子經(jīng)歷與課文"對話"的過程。首先,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認真指導孩子讀通課文,"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孩子課文不讀好,教師決不開講。其次,熟讀精思,領(lǐng)悟話題。"總其言而求作者之意。"引領(lǐng)孩子步步深入,由表及里,求其精微。選擇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精彩語段等有價值的話題作為對話的主題??鬃釉唬?誦詩讀書,與古人居;讀書誦詩,與古人謀。"與古人怎么朝夕相處、情感交流呢?當然是通過"設(shè)身處地"地品讀體驗,切己體察,含英咀華,自主領(lǐng)悟話題的外延和內(nèi)涵,產(chǎn)生個性化的感悟。在這個過程中,把孩子置于課文中"涵泳"。"涵者,如春雨之潤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潤花,過小則難透,過大則離披,適中則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過小則枯槁,過多則傷澇,適中則涵養(yǎng)浡興。泳者,如魚之游水,如人之濯足。"視書為水,全身心地投入,卻不能過急過快,須"潤"、"溉"適中。再次,研讀探究,多元解讀。語文教學的本體價值就是促使孩子言與意的積極感悟、內(nèi)化、轉(zhuǎn)換,進而運用個性的言語表達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進入"于是讀之而喜,拍案叫絕,起舞旋走;讀之而悲,涔涔淚落,脈脈欲訴。斯時不知古人為我,我為古人"的境地,達到"我在課文中,課文也在我中"的境界。
4.要因課設(shè)練,拓展探究
語言文字是工具,不練難以深刻理解,不練難以熟練運用。但是,有些教師迷醉于"花樣翻新"、"多多益善",于是便大搞題海戰(zhàn)術(shù),孩子上起課來"真沒勁"。要上好語文課,教師還要精心設(shè)計,因課設(shè)練,拓展探究。一句話,就是要把訓練練在點子上,練到孩子的心里去?!饵S山奇松》是一篇很好的習作范文,我在教學時引導孩子品讀課文以后,展示黃山"怪石"的圖片:"我們不僅要學會感受美,而且也要像作者一樣去創(chuàng)造美。黃山四絕中的'怪石'也別有情趣,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塊怪石,用你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讓這美麗的石頭動起來、活起來!"孩子們稍作準備便妙語連珠:"我想介紹'仙人指路',所謂的'仙人',身材高大,比一棵黃山松還要高,'仙人'手拿拂塵,嘴角還帶著微笑,手指著西方,好像在給游客指路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天鵝孵蛋'。'天鵝'正蹲在一座高高的懸崖上,孵著天鵝蛋,它仰望藍藍的天空,心想:什么時候,我的天鵝寶寶們才能出世呢?那個時候,我就可以讓孩子看一看這美麗的黃山風光呀!"
5.要詩情畫意,節(jié)奏鮮明
于漪說:"文似看山不喜平,起伏曲折,就會使讀者興趣濃厚,步入勝境,領(lǐng)略無限風光。"語文課更是這樣,如果課上得太平板,孩子就會昏然欲睡;如果課上得有起有伏,有鮮明的節(jié)奏,語文課就會上出詩情畫意來。教學內(nèi)容應疏密相間,有的教師認為講得越多,孩子就學得越好;講得越細,孩子就理解得越深。中國畫的構(gòu)圖技巧是"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意思是說留下的空白可以用來跑馬,用墨多的地方連風也吹不過去。語文課也應講究"疏密相間"。教師要讀懂教材,決定內(nèi)容的取舍詳略。突出文章主旨的段落就著重講,關(guān)系不大的就略講,或放手自學,或以讀代講。量體裁衣,輕重有當,剪除枝蔓,疏密相間。
6.教學語言親切 與學生平等交流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何在第一時間里拉近學生的距離,無疑十分重要。教學語言是師生雙方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載體,親切、感人的教學語言最能使學生保持積極舒暢的學習心境,最能喚起學生的熱情,從而產(chǎn)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講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在教學中,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對待學生,語言都應親切,富有情感。在本次語文教學研討會中,有幾位老師親切的教學語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彭祖翠老師,以女教師特有的親和力和學生平等交流,在對話中完成教學任務;實驗中學的侯建英老師,讓學生倍感親切,她的微笑總是毫不吝嗇地給了學生;還有幾位老師對學生的評價總是以鼓勵、引導為主,使他們能"親其師而信其道。"
7.貼近生活,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興趣活動
課堂上要適時進行情感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語文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所以我們不能把課堂設(shè)置在一間小小的教室里,而是要走出去,去觀察自然觀察生活,體會人間的百味,體會生活的內(nèi)涵。如講《璀璨的東方明珠——香港》這一課時,讓學生們做導游,領(lǐng)著大家參觀,盡可能的用書中的新詞做導游詞;做畫家,畫畫那個地方的璀璨;當朗誦家,聲情并茂的朗誦,能根據(jù)文章好句子編歌詞的就編一編唱一唱。這不僅可以培養(yǎng)他們學習語文的熱情,對于提升生活能力和素養(yǎng)都非常適用,讓他們也玩啦,也學習啦,真是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總之,在現(xiàn)在的緊迫的教學形勢下,不能用滿堂灌,不能用繁重的課堂內(nèi)外的作業(yè),機械的抄寫背誦,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要想辦法如何向課堂要實效。只要努力探索,細心思索,善于總結(jié)就一定能夠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打造課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