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信息化平臺下的高師生頂崗實習管理探索

2015-01-20 18:27黃姣華
廣西教育·C版 2014年11期
關鍵詞:信息化平臺頂崗實習管理

【摘 要】在高師生的頂崗實習中,由于高校、實習學校、教師、學生分散于不同地方,校校、師師、生生、師生之間的合作成為難題;依托信息技術,構建適于分散實習模式的信息化平臺,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高師生頂崗實習的分散式合作。

【關鍵詞】信息化平臺 高師生 頂崗實習 管理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11C-0057-03

一、高師生頂崗實習的困境

頂崗實習為高師生提供了直接從事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機會,為培養(yǎng)其教育教學實踐技能及教師綜合素養(yǎng)、實現(xiàn)零距離就業(yè)奠定了基礎,是高師生培養(yǎng)中的重要一環(huán)。但是,目前高師生的頂崗實習卻遭遇了困境,主要表現(xiàn)在:

(一)實習管理缺位

高師生面向的工作崗位是學校,頂崗實習的地點也在學校,而任何一所學校、甚至一個城市往往都只能容納一定數(shù)量的頂崗實習生,為了解決高師生的頂崗實習問題,學校主要采取兩種方式:一是將學生分散到學校所在城市或周邊的大城市;二是讓學生回到籍貫所在地自行聯(lián)系學校頂崗。無論采取哪種方式 ,學生都相當分散,同一院校同一專業(yè)的學生分散于不同的城市,同一班級的學生分散于不同的學校。QQ、手機成為了高校與學生之間聯(lián)系的主要方式,高校通過班主任、輔導員在班級QQ群發(fā)布通知、公告,提出實習要求。當學生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問題時,更多只能依靠自己解決,學?;咎幱诠芾砣蔽坏臓顟B(tài)。

(二)高校指導缺位

作為準教師,高師生在校期間雖然學習了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和學科專業(yè)知識,但從未真正從事過教育教學實踐活動,難以獨自完成教育教學任務,需要高校導師和實習學校導師協(xié)同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如如何管理班級,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上好課,如何與家長溝通等。但高校導師不可能長期住在實習學校或城市,只能跑點指導,其指導要么不及時,要么不準確,因此,學生更多依靠實習學校教師的指導,高校指導教師逐漸退出,更不用說高校導師與校外導師溝通、交流、協(xié)作指導了。

(三)實習學校導師指導質(zhì)量參差不齊

高師生的實習對象是人,是正在成長的人,即使是短短半年的實習也會對其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由于缺乏經(jīng)驗,高師生在管理方面要么太嚴,要么太松,要么與原有老師的理念相左,在教學方面則更多關注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較少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實習生走后,學生或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重新適應原有老師的管理與教學,甚至抵觸原有教師,或是學習成績明顯下滑。一些重點學校、示范學校往往不愿接收頂崗實習生,學生不得不選擇一些管理不規(guī)范、教育質(zhì)量不高的學校實習,這些學校的指導教師水平質(zhì)量也難以保障,嚴重影響了學生實習的質(zhì)量。即使在相對較好的學校實習,指導教師也需在承擔著較重的教學任務的同時,對實習生進行指導,無論時間還是精力都不夠。且高校和實習學校都較少有針對實習指導教師的激勵政策,難以激發(fā)教師指導的積極性。同時,高校對實習指導質(zhì)量的管理、監(jiān)控不到位,導致指導有時也流于形式,質(zhì)量參差不齊。

(四)同學之間缺乏協(xié)作

團隊學習的成果將大大超過個體學習者的總和,對團隊中每個成員的學習效率產(chǎn)生著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在分散的頂崗實習中,同專業(yè)、同班級的學生分散于不同的實習城市與學校,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相對不暢。學生在實習中獲得的經(jīng)驗和教訓也不能即時地分享給同學,也很難了解和呼應他人的實習體驗,遇到難題時,很少能得到同學的支持與幫助,只能依靠自己去學習、去反思、去經(jīng)歷,這種孤立的學習情況嚴重影響學生的實習質(zhì)量。

(五)評價主觀單一

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合理客觀的評價,是保證學生實習質(zhì)量,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但是,受條件限制,高師生頂崗實習的評價一般是由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填寫高校制定的“實習鑒定表”,給出評價、分數(shù)或等級,由學生將此表交回學校?!皩嵙曡b定表”作為評定學生實習成績的唯一依據(jù),是對學生整個實習的終結性評價。在這一過程中,學校及高校指導教師是缺位的,而實習指導教師往往只負責指導個別學生,缺乏比較,不能全方位地了解學生實習的實際情況,其作為唯一的評價者是不合理的。同時,這種評價更無法幫助學生診斷實習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指導學生調(diào)整實習方案,更好地完成實習任務。

二、信息化頂崗實習平臺的構建

在高師生的頂崗實習中,高等學校與實習學校共同參與高師生的培養(yǎng),高校導師和實習學校教師共同指導學生,但由于高校、實習學校、教師、學生分散于不同地方,實習學校與高校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實習學校導師與高校導師之間缺乏交流與溝通,不能很好地共享資源、協(xié)同指導、協(xié)作學習,導致高師生頂崗實習不能取得預期效果。結合分散式頂崗實習的這一特點,充分考慮校校之間、師師之間、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依托信息技術,構建適于這種實習模式的信息化平臺,將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高師生頂崗實習的分散式合作。

(一)平臺的結構與功能

頂崗實習平臺包括四個子系統(tǒng):管理系統(tǒng)、學習系統(tǒng)、討論區(qū)和資源庫。管理系統(tǒng)主要用于日常管理,如發(fā)布通知、公告等;學習系統(tǒng)主要用于學生自主

整個平臺以學生為中心,高校、實習學校、高校導師、實習學校導師共同參與對學生的管理、指導、服務與評價。強調(diào)高校與實習學校之間的協(xié)調(diào),保證對學生的實習進行全程、全面的管理與監(jiān)控;重視高校教師與實習學校教師之間的交互,關注“雙導師”之間的協(xié)同指導;強調(diào)資源庫的建設及其在學生實習過程中的支持作用;注重生生之間的協(xié)作學習,為學生的反思、交流、探討提供支持;重視學生、高校、實習學校、高校導師、實習學校導師、同學全程共同參與評價。整個平臺將高校、實習學校、學生三者有機整合在一起,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和信息的共享,消滅信息孤島和應用孤島,形成業(yè)務聯(lián)動和一站式的服務與監(jiān)管體系,為實現(xiàn)分散式合作提供技術支撐。endprint

(二)平臺的應用

1.實習前的準備

頂崗實習前,高校制定平臺使用手冊,發(fā)放給每一位實習生,并為他們開通賬號,要求他們及時登錄平臺,完善相關信息,以便學校管理。同時,在平臺發(fā)布實習相關的公告、通知,提出實習要求。特別強調(diào)將在平臺學習的情況作為學生實習評定的重要依據(jù)。

學生登錄平臺,熟悉平臺的功能與操作,了解實習期間應當在平臺完成的學習任務。如登錄平臺的次數(shù)、時間,提交的作業(yè)的數(shù)量、形式等要求。

指導教師登錄平臺,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常用的教育教學、生活資源,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為學生制定個性化、針對性的實習方案。

2.實習中的應用

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高校通過平臺發(fā)布各種通知、公告,對高校指導教師、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學生等提出具體要求,并全程進行監(jiān)控。如查看平臺記錄,了解指導教師是否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服務,學生是否按時提交實習作業(yè),實習效果如何等。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資源,如優(yōu)秀教案、課件、參考資料、教育教學案例等。

學生在平臺完成學習任務,如提交教案、課件、實習觀察日志、個例記錄等。同時,也可將實習過程中收獲的經(jīng)驗在平臺分享,遇到各種難題時在平臺求助。

教師利用平臺對學生進行指導,高校導師和實習學校導師共同批閱作業(yè)、修改教案、解答難題,共同探討學生的培養(yǎng)方案,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導與服務。

學生、高校、實習學校、高校導師、實習學校導師、同學等根據(jù)學生實習情況及時給出評價和反饋。

3.實習后的評價

頂崗實習結束后,學生在平臺提交實習總結并對同學的實習情況進行點評,高校指導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分別給出評價。學校根據(jù)學生的平臺學習記錄,結合實習過程中六方評價主體給出的多次評價,最終作出學生頂崗實習的綜合評定。并將平臺的所有記錄分類整理,如優(yōu)秀作業(yè)、教學實例、教育教學典型案例等,納入資源庫,供以后的實習生查閱、學習。

三、信息化平臺的應用價值

基于信息化平臺,高師生的頂崗實習將逐步從分散走向合作。

(一)從單一指導到協(xié)同指導

依托信息化平臺,可改變高校導師缺席、實習學校導師單一指導的局面,高校導師與實習學校導師全程合作、協(xié)同指導學生的實習活動。在班級管理方面,進班前,高校導師將實習生的相關信息上傳平臺,向?qū)嵙晫W校導師介紹實習生的基本情況,兩位導師共同協(xié)商制定每位實習生的實習方案;高校導師推薦資源庫中的班級管理相關資源,引導學生認真查看學習;實習學校導師上傳實習生即將負責班級學生的相關信息,督促實習生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管理。進班后,實習學校導師實時跟蹤并記錄學生的實習情況,并將記錄上傳平臺,兩位導師共同探討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存在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在課程教學方面,上課前,學生提出初步方案,高校導師結合最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提出修改意見,實習學校導師根據(jù)所教班級的學生情況提出修改意見,三者共同探討完成教學設計。上課后,可將上課實錄視頻上傳平臺,兩位導師共同對學生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針對學生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同時,學生也可就實習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隨時在平臺給導師留言,向?qū)熣埥?,兩位導師可以單獨或共同給予及時高效的指導。

(二)從管理缺位到全程管理

通過信息化平臺,可以實現(xiàn)高校對學生頂崗實習的全程管理,緩解其在高師生培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管理缺位的尷尬局面。實習前,將實習要求發(fā)布在平臺,讓學生及兩位導師明確實習期間應該做什么、怎么做;與實習學校協(xié)商實習生的管理與指導相關問題,形成共同管理方案或協(xié)議。實習過程中,通過監(jiān)測學生在平臺的操作情況,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與兩位導師的指導情況;與實習學校進行溝通交流,隨時掌握學生的生活情況,了解實習指導老師的指導情況,并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支持與幫助,兩個學校共同協(xié)調(diào)管理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實習結束后,將學生在平臺的記錄整合成實習檔案,作為實習鑒定的依據(jù)之一;對兩位導師對學生的指導情況予以評定,作為導師工作績效的主要依據(jù);對實習學校的管理情況進行評議,作為以后實習學校選取的重要參考。

(三)從單獨實習到網(wǎng)絡學習共同體

網(wǎng)絡學習共同體是由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習者及其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一個交互的、協(xié)作的學習團體,其成員之間以網(wǎng)絡為通信工具,經(jīng)常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達到獲取知識、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并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關系。借助信息化平臺,可以使實習學生之間形成網(wǎng)絡學習共同體,擺脫單獨實習的困境。平臺為學生之間同步或異步的交流提供支持。可以了解別人的實習情況,可以共享各自的資源、經(jīng)驗,可以與同學交流、探討教學設計,可以就某個實習難題展開討論,可以尋求問題的解決方式方法。平臺也為學生自己的實習反思提供空間,實習生可以將自己在實習過程中的感悟和收獲都記錄在平臺上,既可以為其他實習生提供借鑒,又能為其他實習生提供豐富的實習資源,特別是之前學生實習時的教學視頻、案例、反思日志等,供實習生觀摩學習、探討,實現(xiàn)不同屆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

(四)從一元終結性評價到多方過程性評價

利用平臺,可以對學生的實習進行全方位的過程性評價,改革原來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單獨進行的不合理的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是相對終結性評價而言的,主要關注過程的活動與表現(xiàn),以各種反應作為評價的依據(jù)與標準。實習前,高校應在征求各實習學校及導師意見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可操作的評價方案和細則,并發(fā)布在平臺上,將學生、高校、實習學校、高校導師、實習學校導師、同學均納入評價主體,并確定評價的內(nèi)容、評價指標及所占權重。實習過程中,六方主體結合評價方案和細則及時給出客觀評價,并反饋給學生,督促學生認真反思,及時調(diào)整實習行為或修訂實習方案。實習結束后,根據(jù)七方評價主體全程中給出的多次評價情況、學生的平臺學習情況、作業(yè)提交情況等給出一個綜合鑒定,作為學生的實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陳文濤,劉霄.教育實習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

[2]桑新民.從個體學習到團隊學習[J].復旦教育論壇,2005(3)

[3]陳玲平.師范生教育實習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構建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

【基金項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3YJA880096)

【作者簡介】黃姣華,女,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責編 丁 夢)endprint

(二)平臺的應用

1.實習前的準備

頂崗實習前,高校制定平臺使用手冊,發(fā)放給每一位實習生,并為他們開通賬號,要求他們及時登錄平臺,完善相關信息,以便學校管理。同時,在平臺發(fā)布實習相關的公告、通知,提出實習要求。特別強調(diào)將在平臺學習的情況作為學生實習評定的重要依據(jù)。

學生登錄平臺,熟悉平臺的功能與操作,了解實習期間應當在平臺完成的學習任務。如登錄平臺的次數(shù)、時間,提交的作業(yè)的數(shù)量、形式等要求。

指導教師登錄平臺,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常用的教育教學、生活資源,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為學生制定個性化、針對性的實習方案。

2.實習中的應用

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高校通過平臺發(fā)布各種通知、公告,對高校指導教師、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學生等提出具體要求,并全程進行監(jiān)控。如查看平臺記錄,了解指導教師是否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服務,學生是否按時提交實習作業(yè),實習效果如何等。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資源,如優(yōu)秀教案、課件、參考資料、教育教學案例等。

學生在平臺完成學習任務,如提交教案、課件、實習觀察日志、個例記錄等。同時,也可將實習過程中收獲的經(jīng)驗在平臺分享,遇到各種難題時在平臺求助。

教師利用平臺對學生進行指導,高校導師和實習學校導師共同批閱作業(yè)、修改教案、解答難題,共同探討學生的培養(yǎng)方案,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導與服務。

學生、高校、實習學校、高校導師、實習學校導師、同學等根據(jù)學生實習情況及時給出評價和反饋。

3.實習后的評價

頂崗實習結束后,學生在平臺提交實習總結并對同學的實習情況進行點評,高校指導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分別給出評價。學校根據(jù)學生的平臺學習記錄,結合實習過程中六方評價主體給出的多次評價,最終作出學生頂崗實習的綜合評定。并將平臺的所有記錄分類整理,如優(yōu)秀作業(yè)、教學實例、教育教學典型案例等,納入資源庫,供以后的實習生查閱、學習。

三、信息化平臺的應用價值

基于信息化平臺,高師生的頂崗實習將逐步從分散走向合作。

(一)從單一指導到協(xié)同指導

依托信息化平臺,可改變高校導師缺席、實習學校導師單一指導的局面,高校導師與實習學校導師全程合作、協(xié)同指導學生的實習活動。在班級管理方面,進班前,高校導師將實習生的相關信息上傳平臺,向?qū)嵙晫W校導師介紹實習生的基本情況,兩位導師共同協(xié)商制定每位實習生的實習方案;高校導師推薦資源庫中的班級管理相關資源,引導學生認真查看學習;實習學校導師上傳實習生即將負責班級學生的相關信息,督促實習生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管理。進班后,實習學校導師實時跟蹤并記錄學生的實習情況,并將記錄上傳平臺,兩位導師共同探討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存在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在課程教學方面,上課前,學生提出初步方案,高校導師結合最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提出修改意見,實習學校導師根據(jù)所教班級的學生情況提出修改意見,三者共同探討完成教學設計。上課后,可將上課實錄視頻上傳平臺,兩位導師共同對學生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針對學生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同時,學生也可就實習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隨時在平臺給導師留言,向?qū)熣埥?,兩位導師可以單獨或共同給予及時高效的指導。

(二)從管理缺位到全程管理

通過信息化平臺,可以實現(xiàn)高校對學生頂崗實習的全程管理,緩解其在高師生培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管理缺位的尷尬局面。實習前,將實習要求發(fā)布在平臺,讓學生及兩位導師明確實習期間應該做什么、怎么做;與實習學校協(xié)商實習生的管理與指導相關問題,形成共同管理方案或協(xié)議。實習過程中,通過監(jiān)測學生在平臺的操作情況,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與兩位導師的指導情況;與實習學校進行溝通交流,隨時掌握學生的生活情況,了解實習指導老師的指導情況,并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支持與幫助,兩個學校共同協(xié)調(diào)管理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實習結束后,將學生在平臺的記錄整合成實習檔案,作為實習鑒定的依據(jù)之一;對兩位導師對學生的指導情況予以評定,作為導師工作績效的主要依據(jù);對實習學校的管理情況進行評議,作為以后實習學校選取的重要參考。

(三)從單獨實習到網(wǎng)絡學習共同體

網(wǎng)絡學習共同體是由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習者及其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一個交互的、協(xié)作的學習團體,其成員之間以網(wǎng)絡為通信工具,經(jīng)常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達到獲取知識、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并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關系。借助信息化平臺,可以使實習學生之間形成網(wǎng)絡學習共同體,擺脫單獨實習的困境。平臺為學生之間同步或異步的交流提供支持??梢粤私鈩e人的實習情況,可以共享各自的資源、經(jīng)驗,可以與同學交流、探討教學設計,可以就某個實習難題展開討論,可以尋求問題的解決方式方法。平臺也為學生自己的實習反思提供空間,實習生可以將自己在實習過程中的感悟和收獲都記錄在平臺上,既可以為其他實習生提供借鑒,又能為其他實習生提供豐富的實習資源,特別是之前學生實習時的教學視頻、案例、反思日志等,供實習生觀摩學習、探討,實現(xiàn)不同屆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

(四)從一元終結性評價到多方過程性評價

利用平臺,可以對學生的實習進行全方位的過程性評價,改革原來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單獨進行的不合理的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是相對終結性評價而言的,主要關注過程的活動與表現(xiàn),以各種反應作為評價的依據(jù)與標準。實習前,高校應在征求各實習學校及導師意見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可操作的評價方案和細則,并發(fā)布在平臺上,將學生、高校、實習學校、高校導師、實習學校導師、同學均納入評價主體,并確定評價的內(nèi)容、評價指標及所占權重。實習過程中,六方主體結合評價方案和細則及時給出客觀評價,并反饋給學生,督促學生認真反思,及時調(diào)整實習行為或修訂實習方案。實習結束后,根據(jù)七方評價主體全程中給出的多次評價情況、學生的平臺學習情況、作業(yè)提交情況等給出一個綜合鑒定,作為學生的實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陳文濤,劉霄.教育實習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

[2]桑新民.從個體學習到團隊學習[J].復旦教育論壇,2005(3)

[3]陳玲平.師范生教育實習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構建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

【基金項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3YJA880096)

【作者簡介】黃姣華,女,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責編 丁 夢)endprint

(二)平臺的應用

1.實習前的準備

頂崗實習前,高校制定平臺使用手冊,發(fā)放給每一位實習生,并為他們開通賬號,要求他們及時登錄平臺,完善相關信息,以便學校管理。同時,在平臺發(fā)布實習相關的公告、通知,提出實習要求。特別強調(diào)將在平臺學習的情況作為學生實習評定的重要依據(jù)。

學生登錄平臺,熟悉平臺的功能與操作,了解實習期間應當在平臺完成的學習任務。如登錄平臺的次數(shù)、時間,提交的作業(yè)的數(shù)量、形式等要求。

指導教師登錄平臺,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常用的教育教學、生活資源,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為學生制定個性化、針對性的實習方案。

2.實習中的應用

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高校通過平臺發(fā)布各種通知、公告,對高校指導教師、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學生等提出具體要求,并全程進行監(jiān)控。如查看平臺記錄,了解指導教師是否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服務,學生是否按時提交實習作業(yè),實習效果如何等。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資源,如優(yōu)秀教案、課件、參考資料、教育教學案例等。

學生在平臺完成學習任務,如提交教案、課件、實習觀察日志、個例記錄等。同時,也可將實習過程中收獲的經(jīng)驗在平臺分享,遇到各種難題時在平臺求助。

教師利用平臺對學生進行指導,高校導師和實習學校導師共同批閱作業(yè)、修改教案、解答難題,共同探討學生的培養(yǎng)方案,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導與服務。

學生、高校、實習學校、高校導師、實習學校導師、同學等根據(jù)學生實習情況及時給出評價和反饋。

3.實習后的評價

頂崗實習結束后,學生在平臺提交實習總結并對同學的實習情況進行點評,高校指導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分別給出評價。學校根據(jù)學生的平臺學習記錄,結合實習過程中六方評價主體給出的多次評價,最終作出學生頂崗實習的綜合評定。并將平臺的所有記錄分類整理,如優(yōu)秀作業(yè)、教學實例、教育教學典型案例等,納入資源庫,供以后的實習生查閱、學習。

三、信息化平臺的應用價值

基于信息化平臺,高師生的頂崗實習將逐步從分散走向合作。

(一)從單一指導到協(xié)同指導

依托信息化平臺,可改變高校導師缺席、實習學校導師單一指導的局面,高校導師與實習學校導師全程合作、協(xié)同指導學生的實習活動。在班級管理方面,進班前,高校導師將實習生的相關信息上傳平臺,向?qū)嵙晫W校導師介紹實習生的基本情況,兩位導師共同協(xié)商制定每位實習生的實習方案;高校導師推薦資源庫中的班級管理相關資源,引導學生認真查看學習;實習學校導師上傳實習生即將負責班級學生的相關信息,督促實習生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管理。進班后,實習學校導師實時跟蹤并記錄學生的實習情況,并將記錄上傳平臺,兩位導師共同探討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存在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在課程教學方面,上課前,學生提出初步方案,高校導師結合最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提出修改意見,實習學校導師根據(jù)所教班級的學生情況提出修改意見,三者共同探討完成教學設計。上課后,可將上課實錄視頻上傳平臺,兩位導師共同對學生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針對學生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同時,學生也可就實習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隨時在平臺給導師留言,向?qū)熣埥?,兩位導師可以單獨或共同給予及時高效的指導。

(二)從管理缺位到全程管理

通過信息化平臺,可以實現(xiàn)高校對學生頂崗實習的全程管理,緩解其在高師生培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管理缺位的尷尬局面。實習前,將實習要求發(fā)布在平臺,讓學生及兩位導師明確實習期間應該做什么、怎么做;與實習學校協(xié)商實習生的管理與指導相關問題,形成共同管理方案或協(xié)議。實習過程中,通過監(jiān)測學生在平臺的操作情況,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與兩位導師的指導情況;與實習學校進行溝通交流,隨時掌握學生的生活情況,了解實習指導老師的指導情況,并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支持與幫助,兩個學校共同協(xié)調(diào)管理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實習結束后,將學生在平臺的記錄整合成實習檔案,作為實習鑒定的依據(jù)之一;對兩位導師對學生的指導情況予以評定,作為導師工作績效的主要依據(jù);對實習學校的管理情況進行評議,作為以后實習學校選取的重要參考。

(三)從單獨實習到網(wǎng)絡學習共同體

網(wǎng)絡學習共同體是由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習者及其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一個交互的、協(xié)作的學習團體,其成員之間以網(wǎng)絡為通信工具,經(jīng)常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達到獲取知識、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并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關系。借助信息化平臺,可以使實習學生之間形成網(wǎng)絡學習共同體,擺脫單獨實習的困境。平臺為學生之間同步或異步的交流提供支持??梢粤私鈩e人的實習情況,可以共享各自的資源、經(jīng)驗,可以與同學交流、探討教學設計,可以就某個實習難題展開討論,可以尋求問題的解決方式方法。平臺也為學生自己的實習反思提供空間,實習生可以將自己在實習過程中的感悟和收獲都記錄在平臺上,既可以為其他實習生提供借鑒,又能為其他實習生提供豐富的實習資源,特別是之前學生實習時的教學視頻、案例、反思日志等,供實習生觀摩學習、探討,實現(xiàn)不同屆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

(四)從一元終結性評價到多方過程性評價

利用平臺,可以對學生的實習進行全方位的過程性評價,改革原來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單獨進行的不合理的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是相對終結性評價而言的,主要關注過程的活動與表現(xiàn),以各種反應作為評價的依據(jù)與標準。實習前,高校應在征求各實習學校及導師意見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可操作的評價方案和細則,并發(fā)布在平臺上,將學生、高校、實習學校、高校導師、實習學校導師、同學均納入評價主體,并確定評價的內(nèi)容、評價指標及所占權重。實習過程中,六方主體結合評價方案和細則及時給出客觀評價,并反饋給學生,督促學生認真反思,及時調(diào)整實習行為或修訂實習方案。實習結束后,根據(jù)七方評價主體全程中給出的多次評價情況、學生的平臺學習情況、作業(yè)提交情況等給出一個綜合鑒定,作為學生的實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陳文濤,劉霄.教育實習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

[2]桑新民.從個體學習到團隊學習[J].復旦教育論壇,2005(3)

[3]陳玲平.師范生教育實習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構建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

【基金項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3YJA880096)

【作者簡介】黃姣華,女,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責編 丁 夢)endprint

猜你喜歡
信息化平臺頂崗實習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船舶行業(yè)質(zhì)量管理信息化平臺的研究與建設
體驗設計導入校園網(wǎng)人事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之初探
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建工作的創(chuàng)新實踐
信息化建設下多媒體教室管理的新模式初探
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校企合作學生頂崗實習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職院校大學生頂崗實習存在法律問題的成因分析
淺談物業(yè)企業(yè)內(nèi)部會計控制
“這下管理創(chuàng)新了!等7則
隆子县| 綦江县| 贵定县| 安塞县| 沂南县| 兴化市| 基隆市| 日土县| 砀山县| 邻水| 彭泽县| 嵩明县| 三河市| 冷水江市| 兴和县| 云霄县| 增城市| 彭山县| 铜川市| 红河县| 陆良县| 淳化县| 巴东县| 金湖县| 东至县| 广灵县| 福贡县| 苍山县| 泽州县| 丽江市| 富阳市| 礼泉县| 嘉祥县| 迁西县| 东明县| 昭通市| 吕梁市| 怀仁县| 南涧| 泾源县| 衡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