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琦
(河南省南陽市中醫(yī)院神經外科,河南 南陽 473000)
顯微神經外科手術在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的治療探討
趙玉琦
(河南省南陽市中醫(yī)院神經外科,河南 南陽 473000)
目的 對顯微神經外科手術在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的療效進行探討與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2008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手術方法治療,觀察組采用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方法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療效。結果 在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所有患者治療后沒有死亡病例,術后隨訪8個月,觀察組患者的恢復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患者采用顯微神經外科手術療效顯著,安全有效,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顯微神經外科手術;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
血管網狀細胞瘤是指因中胚葉細胞的胚胎殘余組織而發(fā)生的顱內真性血管性腫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在臨床上又被稱為腦血管母細胞瘤[1]。在臨床治療上,確診后盡快手術切除則可治愈,但以往手術治療中因為復發(fā)率高而影響了手術治療,因此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顯微神經外科手術療效顯著,安全有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100例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患者,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1.25±5.28)歲。其中男58例,女42例,病程2周~7年,平均病程(1.85±0.55)年。對照組年齡20~45歲,其中男28例,女22例,病程2周~5年;觀察組年齡25~50歲,其中男30例,女20例,病程5周~7年。腫瘤類型:囊腔結節(jié)型35例、囊腔型31例,結節(jié)實質型34例。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年齡、病程、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的手術方法治療:治療選擇在患者的枕下正中入路,切開前行腦室后角硬膜并設置外部引流,采用“Y”型方法將硬膜切開,先對囊腫采用穿刺針穿刺,然后放出囊腫中的一部分囊液,將囊壁切開后進入囊腔,將所有的的囊液吸除,找到腫瘤部分將其全部切除。手術后需要引流3~5天,復查CT,進行腰穿,在腦脊液循環(huán)恢復通暢后拔除引流管。
觀察組患者采用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方法治療:對所有患者均進行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將患者安置成俯臥位,將患者頭部偏向在病變對側,所有患者采取直切口,切口長度在8 cm左右,將患者顱窩正中入路沿著白線切開,在沿著顱窩旁正中入路的過程中,切斷枕部的肌肉切,將骨膜剝離開來,將枕骨暴露出來,并且應用鉆孔將枕骨咬除并將骨窗口直徑擴大為4~6 cm,然后應用顯微鏡下摘除實體腫瘤,仔細的尋找腫瘤的供血動脈,再完整的將圍繞在腫瘤周圍的腫瘤切除。對于囊性腫瘤,打開囊壁,將囊壁分離凱,尋找到腫瘤結節(jié)完整切除,最后嚴密的縫合硬膜、肌肉,皮下和皮膚。囊性血管網狀細胞瘤只需將小的腫瘤結進行切除,不用切除囊壁。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對兩組患者各項記錄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率對比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治療結束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顯效35例(70%),有效13例(26%),無效2例(4%)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顯效15例(30%),有效25例(50%),無效10例(20%)總有效率為80%;所有患者治療后沒有死亡病例,在術后兩周神經功能都得到了改善。
術后隨訪8個月,觀察組患者恢復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中恢復正常工作的40例,恢復輕度體力活8例,生活基本自理的為2例;對照組中恢復正常工作的21例,恢復輕度體力活19例,生活基本自理的為10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血管網狀細胞瘤多發(fā)于小腦,發(fā)生概率為65%~85%,根據調查研究顯示該腫瘤占顱內腫瘤的1.3%~2%[2]?;颊咧饕呐R床表現為有惡心嘔吐、視力減退、頭痛和步態(tài)不穩(wěn),部分患者會出現乳頭水腫、眼球震顫、、一側肢體肌力等情況[3]。在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治療,傳統(tǒng)的手術治療因為一些結節(jié)過小而不能徹底切除,極易造成術后復發(fā)。而采用顯微手術則可以將小結節(jié)放大,能夠在手術的過程中全部切除,提高了全切率[4-5]。而對于一些實體性的腫瘤于血管組成比較的豐富,所以不能分塊切除,會導致術中出血的情況,因此采用顯微神經外科手術切除能達到較好的療效。
在本次研究中則對觀察組患者采用了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方法,總有效率為96%,高于對照組的80%,且經過隨訪了解到術后恢復情況較好,證實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對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患者采用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療效顯著,安全有效,降低了術后復發(fā)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 于 洋.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治療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28例[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2,(9):122.
[2] 李義游.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的臨床診治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12):2581-2582.
[3] 李 俊,許曉明,馮 樂,等.45例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臨床研究與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3,23(2):556.
[4] 楊 晏.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的臨床診治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09(17):94-95.
[5] 康忠熾,肖 霄,曾志青,等.小腦血管網狀細胞瘤的顯微手術治療[J].南華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38(2):281-282,286.
R739.4
A
ISSN.2095-6681.2015.01.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