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 陳麗 趙彩云 于亞晶 王霞 林海麗
無保護會陰分娩技術的臨床應用及護理
吳艷 陳麗 趙彩云 于亞晶 王霞 林海麗
目的探討無保護會陰分娩技術的臨床應用及護理。方法44例產婦隨機分成對照組及觀察組, 每組22例。觀察組采用無保護會陰分娩技術, 在娩過程中減少醫(yī)療干預, 一切順其自然, 在宮口開全、胎頭拔露后不保護會陰娩出胎兒;對照組按常規(guī)護理在宮口開全、胎頭拔露后保護會陰分娩。觀察兩組產婦會陰側切率、產后2 h出血率、第二產程時間、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會陰裂傷程度。結果兩組產婦的會陰側切率、產后2 h出血率及會陰裂傷程度比較, 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第二產程時間、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無保護會陰分娩技術降低了會陰側切率及會陰斷裂傷程度, 減少產后出血發(fā)生率, 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并且產后產婦身體恢復迅速, 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無保護會陰分娩技術;護理
婦女分娩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會陰損傷, 臨床上助產者一般會采用會陰保護的方式預防會陰破裂, 此保護方式主要是通過外力壓迫胎頭而達到保護作用, 容易造成仰伸受阻, 增加會陰損傷的概率[1]。近幾年臨床上多使用一種回歸自然的無保護會陰技術, 此技術能夠有效降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會陰損傷, 提高母嬰安全, 促進自然分娩, 同時提供全面、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使母嬰更加安全、健康。本院選取44例產婦進行研究、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以來收治的44例陰道分娩的產婦, 納入標準:知情自愿, 擬行陰道試產且滿足陰道分娩條件、自愿參加本次研究;胎兒為單胎、足月, 產婦沒有妊娠并發(fā)癥或其他疾病;產婦年齡20~38歲, 平均年齡(25.36±3.25)歲;孕周36~40周, 平均孕周(39.11±1.32)周。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產婦實施無保護會陰分娩技術, 產婦分娩的整個過程由助產人員全程陪護, 首先指導產婦放松情緒,教產婦自我加壓和鎮(zhèn)痛方法, 鼓勵孕婦做腹式深呼吸, 讓產婦保持放松心態(tài)、冷靜。另外, 宮縮時鼓勵產婦進食, 助產士或者產婦家屬幫助產婦擦汗、進食等。助產士要經常鼓勵、安慰產婦。密切觀察產婦分娩過程, 如果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2]。另外, 陪產時要積極地向產婦講解分娩知識,觀察產婦胎心、宮縮頻率, 對產婦提出的要求及時滿足, 盡量減少醫(yī)療干預和引導檢查, 降低會陰水腫的發(fā)生。分娩過程中胎頭娩出速度控制:以每次宮縮時胎頭娩出范圍保持在0.5~1 cm;胎頭雙頂徑娩出時囑咐產婦用力要均勻;胎兒的雙頂徑娩出后, 其他部位的娩出速度可以相對加快;嬰兒的頭娩出后, 不要急于娩肩, 要清理干凈胎兒口鼻中的羊水。然后囑咐產婦均勻用力, 助產士雙手托住胎兒的頭部, 娩出前肩, 然后助產士雙手托住胎頭緩慢娩出胎兒后肩, 最后將胎兒緩慢從陰道滑出[3]。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guī)保護會陰技術進行分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會陰側切率、產后2 h出血率、第二產程時間、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會陰裂傷程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會陰側切率及裂傷情況、產后2 h出血率比較 觀察組產婦會陰側切率、產后2 h出血率分別為18.2% (4/22)、4.5%(1/22), 對照組產婦會陰側切率、產后出2 h血率分別為40.9%(9/22)、9.1%(2/22);兩組會陰裂傷情況:觀察組Ⅰ度裂傷3例(13.6%), Ⅱ度裂傷0例;對照組Ⅰ度裂傷6例(27.3%), Ⅱ度裂傷1例(4.5%), 觀察組產婦會陰側切率、產后2 h出血率及會陰裂傷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和新生兒窒息情況對比 觀察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分別為(51.3±10.6)min、4.5%(1/22), 對照組產婦分別為(46.9±11.5)min、4.5%(1/22),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分娩本身是一個正常、健康、自然的生理過程[3], 分娩過程不能做過多的干預, 讓產婦回歸自然, 實施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是未來產學發(fā)展趨勢。過去采用的會陰保護接生技術本來是針對會陰條件差(會陰過長/緊、會陰彈性欠佳、妊娠合并癥等)的產婦實施的一種會陰側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 因為會陰側切沒有嚴格的量化標準, 受醫(yī)療水平等因素的影響, 致使產科會陰側切率居高不下。會陰側切術是一種創(chuàng)傷性操作, 與自然裂傷相比疼痛更加劇烈、傷口愈合慢、出血多、感染率高等不良影響, 不符合回歸自然分娩的趨勢[4]。會陰無保護分娩技術與傳統(tǒng)的保護性分娩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此技術能夠使產婦在自然、舒適、低創(chuàng)傷的條件下分娩;會陰裂傷淺, 容易修復、愈合, 產時舒適度高,能夠減少會陰裂傷, 利于產婦恢復;對新生兒影響比較少,同時減少產后疼痛和會陰水腫等;產后出血率低, 利于護理;操作方便, 能夠更好的配合產婦完成工作。會陰無保護分娩是對傳統(tǒng)接生技術的改良, 助產士在接生的過程中主要做好產婦護理工作, 輔助產婦順利產下嬰兒。整個過程強調胎兒自然分娩, 降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會陰裂傷、出血、疼痛等程度, 減少人為干涉, 注重產后護理, 優(yōu)化分娩結局。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會陰側切率、產后2 h出血率及會陰裂傷程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 這個研究結果與許多專家研究結果相符,可見“無保護會陰接生法”突破了傳統(tǒng)的助產技術, 改變了“一刀切”的現狀[5], 具有較好的分娩效果, 不僅能減輕產婦疼痛,降低會陰側切率, 減少出血率, 而且能夠使產婦產后迅速恢復, 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 無保護會陰分娩技術應用于臨床上降低會陰側切率, 減少會陰切口感染, 提高分娩舒適感, 減少分娩創(chuàng)傷, 促進自然分娩, 提高產婦預后生存質量, 具有較好的分娩效果,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王少芳, 黃銀英, 章慧燕.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在低危孕婦正常分娩中的應用.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3):69-71.
[2]黃群豐, 凌笑瓊.探討會陰無保護分娩的臨床應用.現代醫(yī)院,2013,13(3):55-56.
[3]林美蘭.無保護會陰分娩技術的臨床應用效果探討.全科護理,2014,12(15):1361-1362.
[4]蘇浪, 李建軍.無保護會陰接生的臨床觀察與護理.當代護士(學術版),2014(8):56-57.
[5]潘金玲.初產婦行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分娩的效果觀察.現代醫(yī)院,2013,13(10):52-5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66
2014-12-16]
163316 大慶市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