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娜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 基礎科學學院,山東 東營 257000)
《座左銘》與《續(xù)座右銘》的異同
許文娜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 基礎科學學院,山東 東營 257000)
日本漢詩文家兼明親王創(chuàng)作的《座左銘》受到了唐代詩人白居易《續(xù)座右銘》的影響,二者在形式與內容上有相同點,但因兩位作者時代背景與民族性的不同,在作品中體現出的志向與創(chuàng)作目的亦截然不同。白居易通過《續(xù)座右銘》展現出對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視與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而兼明親王則通過《座左銘》表明自己的立場與無奈的人生境遇。
續(xù)座右銘;白居易;座右銘;兼明親王;差異;儒家;超脫
銘主要是用來稱功頌德或警戒勸勉的一種文體。座右銘是銘的一種,比較簡短,有的只是一兩句話或格言,置于座位的右邊,用以自警,故稱為“座右銘”。崔瑗①的作品《座右銘》以及白居易②作品《續(xù)座右銘》[1]都使用的是“座右銘”一詞,而兼明親王③的作品為《座左銘》[2], 雖有“左、右”之差,但從內容與作用來看,都屬于座右銘這一范疇。
(一)形式
1.序言介紹
白居易的《續(xù)座右銘》在序言中介紹了作品創(chuàng)作的前提基礎,“崔子玉《座右銘》,余竊慕之,雖未能盡行,常書屋壁。然其間似有未盡者,因續(xù)為座右銘云”。兼明親王的《座左銘》也有相似的解釋,“東漢崔子玉,作座右銘。大唐白樂天,述其不盡者,作續(xù)座右銘。本朝愚叟元謙光,拾其遺云座左銘云而?!笨梢钥闯鰞晌蛔髡叨际且源掼サ淖髌窞橐劳?通過續(xù)寫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與想法。
2.作品結構
在文章的結構編排上,兩位作者也采用了相同的格式。正文中,首先是兩位作者都采用了五言句式,語言簡潔明了,語句通俗易懂。其次,《續(xù)座右銘》中采用了基本押韻的形式,每一小節(jié)的最后一個字“貧”“云”“欣”“論”“人”“身”“鄰”“親”“真”“仁”“塵”“新”“紳”“昆”及“孫”等,均為相鄰韻部的字;《座左銘》同樣也使用了相似的押韻形式,“親”“孫”“人”“恩”“聞”“唇”“賓”“春”“辰”“身”等字,也均為相鄰韻部。兩部作品的韻腳相近,使整篇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鏗鏘和諧。因此可以推斷出兼明親王是采用了和白居易相同的結構形式和韻腳節(jié)奏,并將之運用到自己的作品當中。
(二)內容
勿慕貴與富,勿憂賤與貧。自問道何如,貴賤安足云。聞毀勿戚戚,聞譽勿欣欣。自顧行何如,毀譽安足論。無以意傲物,以遠辱于人。無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游與邪分歧,居與正為鄰。於中有取舍,此外無疏親?!B(yǎng)內不遺外,動率義與仁。
《續(xù)座右銘》中白居易制定出對自己行為的約束與規(guī)范,警醒自己不要因為外在的褒貶而影響到自我的行為,同時警惕自己要親君子遠小人。這一點在兼明親王的《座左銘》中也有體現。
以忠事其君。以孝事其親。信以交朋友。慈以撫子孫。貧而莫下志。富而莫驕人。久要勿忘舊。一言勿忘恩。疣蠹入從耳。不如無所聞。
這十句話闡述了兼明親王對待君主、父母、朋友和子孫所遵守的原則,表明了他的人生信條。這其中體現了《論語·八佾》所提倡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和《論語·學而》倡導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等儒家思想。
從上面所示的兩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兩位作者都從“外”與“內”兩方面進行自省。于“外”不能嫌貧愛富,不能對人傲慢無禮,面對別人的贊譽或詆毀,要堅持自身的行為準則;于“內”告誡自己要檢點個人的言語與行為,排除外來因素的干擾,做仁義之士。這些行為準則與規(guī)范都帶有儒家思想的色彩。
眾所周知,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影響極大。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中日文化交流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特別是唐宋時期,除了民間交流活動外,日本皇室還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來中國。日本留學生在中國學習期間,不僅學習中國的政治、法律等,文學也是學習的重要部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在日本許多古典著作中都有引用,例如他的《長恨歌》在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④中多次被引用。平安時期⑤的日本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在日本儒學得到極高的推崇與發(fā)展。因此,平安時期的漢文學家兼明親王對白居易的《續(xù)座右銘》的吸收與學習也就順理成章了。儒家思想主張“內圣外王”⑥,白居易在《續(xù)座右銘》中提及到要堅持“內圣”,即強調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性。兼明親王在《座左銘》中也有相同的論述。因此,從內容上分析,兼明親王在儒家思想的態(tài)度上是與白居易一致的。
以上從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探討了《座左銘》對《續(xù)座右銘》的繼承與學習。但隔海相望的中日兩位文學家,身處不同的社會,烙印著不同的民族特點,在志向與創(chuàng)作目的和情感的釋放上迥然不同。
(一)表現形式的差異
《續(xù)座右銘》正文共30句,150字。而《座左銘》正文共20句,100字。雖然二者字句數目不同,但《座左銘》中提及的崔瑗《座右銘》共計20句,100字。由此可見,在字句格式上兼明親王沒有使用白居易《續(xù)座右銘》而是采用的崔瑗的《座右銘》的形式。
(二)創(chuàng)作動機的差異
白居易與兼明親王的仕途之路都有曲折,同樣是作為臣下,在面對政治黑暗與斗爭時,他們的人生定位卻不盡相同。
1. 白居易與《續(xù)座右銘》
修外以及內,靜養(yǎng)和與真。養(yǎng)內不遺外,動率義與仁。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塵。吾道亦如此,行之貴日新。不敢規(guī)他人,聊自書諸紳。終身且自勖,身歿貽后昆。后昆茍反是,非我之子孫。
從字里行間可以讀出作者對于自我修養(yǎng)的重視,對個人品行的關注,并且他已經找到了人生定位,即腳踏實地,從點滴做起,修養(yǎng)外在以達其內,靜養(yǎng)祥和與真誠。在文章的結尾處,作者總結了所寫《續(xù)座右銘》的意義就是在于激勵自己,警示后人,為后代的言行舉止樹立標準,并要求后代子孫嚴格遵守。
2.兼明親王與《座左銘》
疣蠹入從耳。不如無所聞。禍胎出自口。須緘于其唇。利者恨之府。名者實之賓。浮生薤上露。榮華夢中春。爭奈齡空邁??上н^良辰。不擊缶而歌。何以慰吾身。
作者兼明親王認為禍從口出,只有“緘口”,做到不亂聽、不亂說才能躲避災禍。為什么作者需要如此小心謹慎呢?筆者認為這與作者的生活背景有直接的關系。當時的關白太政大臣藤原實賴和左大臣源高明在進行權力爭奪戰(zhàn),兩方都想拉攏兼明親王,但兼明親王卻不想卷入這場政治斗爭,因此兼明親王采取“緘口”這一態(tài)度,表明自己的立場。在文章的結尾處可以體會到兼明親王對人生的領悟:人生短暫,富貴榮華即便再耀眼但終將消失,我的人生已經這樣度過,唯有歌唱才能釋放我的苦悶與無奈。這體現出佛教脫離塵土,看淡名利、榮華富貴的思想傾向。這一超脫思想與兼明親王所處的環(huán)境也很吻合,不想被別人拉攏,在威脅與勸誘之下,只好選擇了逃避與沉默。
3.差異原因
“養(yǎng)內不遺外,動率義與仁?!边@一句表達出白居易所接受的儒家思想,孔子曾提出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在這部作品中都有所體現:盡可能地使自己公正善良,不斷追求提高自身修養(yǎng),在言行上達到君子所具有的道德素質和行為規(guī)范,讓整個家族生活整齊、規(guī)范、良善和和諧[3]。白居易在努力實現“內圣”的理想人格,既要做到內在修為的完善,又要做到外在社會功能的完滿。
兼明親王在《座左銘》的前八句也體現出了 “忠孝仁義”“禮義廉恥”的儒家思想。在正文的開始,作者便提出了“以忠事其君。以孝事其親”,顯示出了兼明親王“天地君親師”的精神信仰,即仁孝觀念,積極上進、尊重倫理的入世心態(tài)。文中第九句到第十二句,兼明親王先闡述了自己對待君、親、友所遵守的原則,為其后文的主旨做鋪墊,然后拋出自己的立場,即“不如無所聞”,“須緘于其唇”。后面的八句內容體現的思想與前八句積極的入世態(tài)度截然不同,特別是“利者恨之府。名者實之賓。浮生薤上露。榮華夢中春”這四句,更能表現出無常的人生觀、價值觀。這種無常觀的思想和他的另一作品《兔裘賦》⑦中所寫到的:“凡人在世也,殆如花上之露,如空中之云,去留無常,生滅不定”如出一轍。兼明親王雖然沒有達到最終的“無為無欲”的出世境界,但他的思想已經偏離積極的入世軌道。最后兩句“不擊缶而歌。何以慰吾身”可以解讀出作者無奈的心態(tài),這也是他尋找到的出路——擊缶而歌,釋放壓抑。這是兼明親王對政界的黑暗與腐敗既憤慨抨擊又失望無奈之后,采取的一種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自我安慰。
白居易所追求的是做“內圣”之人,具有良好的道德與修養(yǎng)是他的人生定位。在前面論述中提及到了,白居易與兼明親王在作品中告誡自己要做仁義之士。但兼明親王把“以忠事其君”放在了《座左銘》正文中的第一句,足以體現出作者把“忠君”這一思想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這一點也符合日本獨特的民族特點。日本以縱式社會為主,國家觀念極強,等級制度嚴密。這一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也滲透到兼明親王的價值觀中,因而作者在其作品中,將“忠君”放在首位。而通觀《續(xù)座右銘》一文,找尋不到“忠”的痕跡。并非白居易不忠君愛國,只是在《續(xù)座右銘》這一作品中,他意在對內的自我修養(yǎng),勉勵自己成為內圣之人而非對外的君臣之道。
兩位作者創(chuàng)作動機的區(qū)別是顯而易見的。白居易要闡述的是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并為后代子孫樹立榜樣。這體現出了白居易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而兼明親王則是感嘆人生無常,淡薄名利的超脫豁達。《座左銘》前部分體現出積極的入世態(tài)度,而后面的文字卻流露出出世態(tài)度。這與日本民族文化有關聯。日本人的世界觀認為受過他人的恩惠,就要對他人負有義務。正如同《座左銘》中所寫到的,“久要勿忘舊。一言勿忘恩。”因此,即便是身處君愚臣諂的社會當中,兼明親王依然希望盡臣子之道,實現忠君愛國的理想抱負。然而在面對自己無力改變這一現狀后,只能通過《座左銘》的文字來釋放自己壓抑苦悶的心結。
白居易的作品《續(xù)座右銘》對兼明親王的《座左銘》有很大的影響,在形式上、內容上都提供了可借鑒之處。但結合兼明親王的社會環(huán)境和民族特點,兩部作品所反映的主旨思想有很大差異。平安時期日本的漢文學深受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從形式、內容、思想等多方面都能找尋到中國文學的痕跡,但兩國的時代背景不同,民族文化不同,作品中有其特有的藝術特色。也許比較文學的魅力也在于此吧。
[注釋]
① 崔瑗(77-142),字子玉,東漢文學家,書法家。仕途坎坷,銳志好學,善于文辭。
②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詩人。其文集在日本受到高度評價。
③ 兼明親王(914-987),日本平安時代中期的公卿及皇族。醍醐天皇第十六皇子。著名的漢詩文家。
④ 《源氏物語》作者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時期古典文學的著作。被譽為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之作。
⑤ 平安時期是從794年到1192年,平安前期,漢文學盛行,日本文學史上稱為“國風黑暗時代”。
⑥ 內圣外王最早出于《莊子·天下篇》,指對內具有圣人的才德,對外施行王道。
⑦ 《兔裘賦》,作者兼明親王,收錄于《本朝文萃》卷第一。
[1] 白居易.白居易集:卷三十九[M].顧學頡,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878-879.
[2] 藤原明衡.本朝文萃:卷十二[M].小島憲之,校注.東京:巖波書店,1964:334.
[3] 張金桃.儒家修身觀及其現代意義[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323-327.
[責任編輯] 張愛美
2015-01-22
許文娜(1985—),女,山東棗莊人,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基礎科學學院助教,碩士,主要從事日本語言文學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5.01.016
I106
A
1673-5935(2015)01- 0050-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