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故事教學可以為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便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專注度。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故事教學的展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并且利用故事完整性,培養(yǎng)學生的預測、推理、聯(lián)想等能力,同時為學生記憶、掌握相關知識提供了有效途徑。
一、結合story time板塊,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
在蘇教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包括很多板塊,如story time、grammar time、fun time等,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對這些板塊進行有效的整合,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學習。然而,因為授課時間有限,教師往往只是簡單講解story time板塊內容,沒有最大化的運用好story time資源,挖掘出它的教學價值。對于這些現(xiàn)象而言,一定要提高教師對story time板塊的重視程度,認識到story time板塊內容在整體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師進行備課的時候,可以利用前置、后延、融合等方式擴展教學時間,對教學內容與計劃進行重新設定,全面展現(xiàn)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優(yōu)勢,利用趣味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知識,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比如,在學習“Lets Paint”這一內容的時候,結合教材中講解的顏色類詞匯,全面整合教學內容,利用故事情景的展現(xiàn),讓學生對不同顏色詞匯進行記憶與掌握,充分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讓枯燥的詞匯靈動了起來,有效加深了學生的理解,促進了教學內容的全面展開,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與效率。
二、利用story time板塊,提高學生對詞匯的學習與應用
在story time板塊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聲音、配畫等形式展現(xiàn)詞匯、短語等,或者利用一些動態(tài)圖畫直觀、形象的表達英語知識,讓學生根據(jù)畫面的內容進行讀、寫,進而逐漸加深學生對詞匯、短語等英語知識的印象,更好的區(qū)分一些比較容易混淆的詞匯、短語,提高學生的詞匯記憶與應用能力。
比如,在學習“Drawing in the park”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有感情、流利的朗讀對話,并且對對話中的詞匯、語法等進行學習,通過運用逐漸掌握。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故事進行編寫,如對其結尾進行續(xù)寫,命題為“Lets be friends”,同時要求可以運用所學詞匯與語法,這樣才可以有效鞏固學生所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此種形式的運用,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氣氛,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與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轉變了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除此之外,通過對故事改編與續(xù)寫,可以有效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現(xiàn)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強化story time板塊的創(chuàng)造性擴展,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
(一)角色扮演
在小學教育教學中,一定要重視生活元素的融入,實現(xiàn)知識從生活中來,運用到生活中去的效果。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想實現(xiàn)上述目標,就一定要加強教學內容的遷移,走出課堂,進入生活。特別是針對新教材教學而言,一定要盡可能貼近生活,方便操作,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比如,在學習“The kings new clothes”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人物,讓學生在扮演的過程中,學習有關詞匯、短語等知識。與此同時,通過角色扮演,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體驗的過程中,逐漸增強學生合作、探究能力,更好的完成英語學習。
(二)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實施,教師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學習渠道越來越多。在語言學習過程中,一般均需要輸入大量的語言。盡管英語學習需要具備相應的教材,在教材教學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擴展,然而教材可以提供的語言素材非常有限,需要教師進行全面擴展,這樣才可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詞匯,幫助學生加深印象,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比如,在學習“Colours”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我的新家”,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在我的新家中添加顏色,這樣可以充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也加強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在活動中完成了教學內容,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實現(xiàn)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通過story time板塊增強學生的會話能力
一般而言,在story time板塊中,針對小學生喜歡卡通形象的特點,可以將故事的主人公設定為卡通人物,這樣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展開相應的教學。比如,在學習“Lets Eat”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在grammar time、fun time等板塊中融入story time板塊內容,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展開相應的對話,這樣就可以在對話中,逐漸加深學生對英語詞匯、語法等知識的印象,進而在此基礎上予以相應的理解及掌握。與此同時,通過對話的展開,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語言交流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有著積極意義。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story time板塊故事的帶動下,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進行全面的學習,將平時一些較為枯燥的知識變得靈動起來,進而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成績。
【作者單位:淮安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安瀾路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