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偉
關于古代忠孝兩難的分析與現(xiàn)實啟示
劉超偉
忠孝觀念是古人設計的一種強調個人對家和國所盡義務的思想,在家從父是孝、在朝從君為忠,從而達到一種尊卑有序的封建理想統(tǒng)治狀態(tài)。盡管古人在設計忠孝理念時使其在理論上具有高度統(tǒng)一性,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仍出現(xiàn)過很多忠孝難以兼顧的尷尬局面。本文通過對古代忠孝兩難的表現(xiàn)、原因、常見處理方式以及現(xiàn)實啟示等方面分析,試圖找到解決這一矛盾的方法。
忠孝兩難;表現(xiàn)形式;原因分析;處理方式;現(xiàn)實啟示
忠孝兩難是指具有子與臣雙重身份的當事人面對同時來自以父為代表的家和以君為代表的國兩方面的要求或命令,且雙方的要求相左甚至嚴重對立,致使當事人無法同時滿足雙方的要求而不得不在雙方要求中進行取舍的現(xiàn)象。
由于要服從的人是兩個,當兩者的要求不一致時便經常會出現(xiàn)忠孝兩難全的局面。古代的忠孝兩難有著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
(一)“丁憂”與“奪情”
“父母之喪,三年不從政”(《禮記·王制》)?!岸n”是指當父母去世后,子女應守3年之喪以報答父母3年懷抱之愛的辛苦,期間內應解去官職不再從政,以安心守喪?!皧Z情”則是指朝廷對遭受父母之喪的官員不允許其解官守喪,要求其繼續(xù)輔佐君主,或者強制命令在守喪期間內的官員停止守喪恢復原職。這種現(xiàn)象在古籍中常有體現(xiàn)。如《新唐書·張九齡傳》記載:張九齡“遷中書侍郎,以母喪解……奪哀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章事。固辭,不許。”楊嗣昌(1588-1641)字文弱,陜西總督楊鶴之子,于崇禎八年(1635)起連丁父母憂。但崇禎帝看中他的軍事才能,次年秋因兵部尚書張鳳翼卒,奪情讓其代之。[1]北朝李德林,“丁母艱……才百日,奪情起復,固辭不起。”[2]
(二)保親與抗敵
親人落入敵人之手,保親盡孝就要向敵人投降,為國盡忠就要堅持抗敵。《后漢書·趙苞傳》記載,東漢遼西太守趙苞,奉命抗擊鮮卑人,可其母親和妻子被鮮卑人劫為人質并以此相要挾,面對忠孝兩難,趙苞堅持抗敵,結果使其母親和妻子皆被害?!俄n詩外傳》卷十記載,申明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名的大孝子,受父之命入朝為官,在“白公之亂”中,對方以其父為人質迫其投降,但其并未投降而是平息了叛亂,其父被叛軍所殺?!短接[》卷133《李晟傳》記載,李晟赴“奉天之難”時,亂軍抓走他家屬百余口,面對忠與孝的兩難,他認為“乘輿何在,而敢恤家乎!”于是舍小家為大家,立下平叛首功。
(三)救親與救君
當君和父同時有難而以自己的能力只能救一個時,忠孝的矛盾就尤為突出?!度龂尽酚涊d,曹丕問其賓客:“君父各有篤疾,有藥一丸,可救一人,當救君邪?父邪?”[3]
(四)保親與尊君
父母由于各種原因處于危難之中,而如果對父母進行保護就會造成對君的大不敬。三國時期,名士徐庶本輔佐劉備,而曹操抓獲了他的老母相要挾。徐庶一面要保全自己的老母親,另一面又不想對劉備不敬,綜合考量最終還是棄劉歸曹。《韓詩外傳》卷二記載,士人石奢被楚昭王任命為“理”(即司法官員),在一個案件的處理過程中,石奢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父親竟是嫌疑犯。如果包庇父親就是徇私枉法,不但有違皇恩也是對君主的大不敬,是保親還是尊君,這讓他左右為難。
(五)尊親與尊君
君與父都提出了要求,是尊重君的意愿還是尊重父的意愿,即君與父在個人心目中孰重孰輕。曾子問曰:“君薨既殯,而臣有父母之喪,則如之何?”“君未殯,而臣有父母之喪,則如之何?”(《禮記·曾子問》)面對同時去世的君與父,臣子是為父還是為君辦理后事成為一個艱難的選擇。齊宣王問田過:“吾聞儒者喪親三年,喪君三年,君與父孰重”?(《韓詩外傳》)
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將造成忠孝兩難的原因歸納為四個方面:
(一)當事人角色的雙重性
當事人在家為子、在朝為臣,或者說當事人在內有對家的義務、在外有對國的義務。當父和君同時提出不一樣的要求或命令時,作為家庭之子的角色與朝廷之臣的角色不能得到協(xié)調,導致從父與從君之間存在嚴重沖突,最終造成了當事人選擇上的困境。
(二)宗法制遭到破壞致使家國分離
宗法制度是以血緣關系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tǒng)治的古代政治制度。周朝是宗法制度較為完善的時期,周王把自己的兒子或姻親分封為各地諸侯,這使諸侯作為臣的同時也是王的兒子和晚輩,王不僅是一國之君也是大的家長,這種制度下孝的對象與忠的對象就變成了一個人,忠孝兩難全的矛盾也就消失了。家國同構和世卿世祿可謂是宗法制的特點。中國古代的社會組織特點是“家國同構”,家與國在結構秩序或組織原則方面具有完全的相似性或同一性。[4]春秋以后,雇傭官僚制代替了世卿世祿制,家國分離、公私分開,這標志著宗法制的解體,君與父不再是同一個人,忠的對象為君,孝的對象為父,這就為忠孝沖突提供了前提條件。
(三)從父與從君存在時間上的沖突
古人設想忠孝觀念的理想狀態(tài)是“在朝則從君之命,在家則隨父之制,然后君父兩濟,忠孝各序”(《庚純傳》)。[5]當君與父同時提出自己的要求時,當事人就會感到分身乏術、不知所措。此外,君提出的要求可能會是長期性的,這要求臣需要占用大量在家的時間來從君;父提出的要求可能是利用了子的公職權力,這就要求子必須用自己在朝的時間來從父。這種跨越時間界限的要求打破了古人嚴格區(qū)分在朝與在家的時間劃分,也給當事人在實踐中造成兩難。
(四)君與父雙方要求的矛盾性
從形式上看,忠孝兩難反映了君權與父權的矛盾,實際上反映的則是公與私的矛盾。君是國家的代表,其對臣提出命令的目的往往是為了維護國家整體利益和自身政權的穩(wěn)定,反映了公的利益;父是家庭的代表,其對子提出要求的目的往往是為了維護家庭內部利益和自身權威的維持,反映了私的利益??梢娋龣嗯c父權是兩個站在完全不同的立場和出發(fā)點來行使對當事人的要求或命令的。當兩者利益一致時,當事人還能感覺到得心應手;當兩者利益不一致時,當事人就必須在公與私的利益訴求中做出權衡與取舍,忠孝兩難全的現(xiàn)象也就發(fā)生了。
(一)古代思想家的爭論
1.孔子、孟子主張舍忠盡孝。《論語》中記載:葉公設問:“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笨鬃哟鹪唬骸拔狳h之直躬者異于是,子為父隱,父為子隱,直在其中矣”(《論語·子路》)。孟子則提出:“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孟子·離婁上》)??梢娫谶@個問題上孟子與孔子的觀點是一致的,都認為孝在忠先、舍忠盡孝。
2.荀子、韓非子主張舍孝盡忠。“父能生之,不能養(yǎng)之;母能食之,不能教誨之;君者,已能食之矣,又善教誨之者也”(《荀子·禮論》)。荀子把君主放在了比父母更重要的位置,當出現(xiàn)忠孝兩難時,荀子會站在忠的一邊,舍孝盡忠?!拔逋踔D者,皆父兄子弟之親也,而所殺亡其身殘破其家者何也?以其害國傷民敗法類也”(《韓非子·說疑》)。韓非子主張大義滅親,對于敗壞法度、對君不忠者,雖親亦可誅,這就表明韓非子在忠孝兩難時站在了忠的一邊,主張舍孝盡忠。
(二)古人對忠孝兩難的主要實踐方式
1.舍忠盡孝。這種選擇常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相對于忠來說更加注重于孝。如春秋時期楚國大臣伍子胥,為報楚平王的殺父之仇而率兵攻楚?!澳司虺酵跄?,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史記·伍子胥列傳》)?!妒酚洝す荜塘袀鳌酚涊d,管仲青年時從軍打仗,卻“三戰(zhàn)三北”,究其原因在于“家中有老母”,怕自己戰(zhàn)死后無法奉養(yǎng)老母。《太平御覽》卷414《人事部·孝下》記載:“韋溫,文宗朝欲以為翰林學士,韋以先父遺命懇辭?!狈稌鲜恰逗鬂h書》的作者,被朝廷任命為太子詹事,但因其父名為范泰,為避家諱,故放棄官職,這表現(xiàn)了范曄把尊父看得重于尊君。
2.舍孝盡忠。這種選擇則常見于漢朝以降,隨著君權被逐步神化,忠的地位被逐漸抬高,君主一面大力倡導孝,另一面極力主張移孝作忠,當忠孝沖突時以忠為先。同時對于臣子來說,舍孝盡忠也是對利害關系進行權衡以及對行為后果進行預測后的較理性的選擇。李從憬忠心捍衛(wèi)后唐莊宗政權,即使面對其父李嗣源的軍隊,依然為君而與父相抗爭,成為古代舍孝盡忠的典型。前面提到的李晟也是舍孝盡忠的著名例子,由于其平叛有功使其成為唐代的名將。
3.自殺解脫。面對忠孝兩難的困境,當事人因承受不了這種不知如何取舍的煎熬而以自殺的方式尋求解脫,或者在不得已作出一種選擇后內心仍然充滿對另一方的愧疚而最終以自殺的方式獲得解脫。趙苞因堅持抗擊鮮卑人而導致其母親和妻子被害后深深自責:“食祿而避難,非忠也;殺母而全義,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后漢書·趙苞傳》)。最終選擇自殺。申明的情況與趙苞類似,在堅持平亂而導致父親被叛軍所殺后,申明發(fā)出了“行不兩全,名不兩立”的悲嘆,也以自殺告終。
當今社會雖然早已沒了君主,但忠孝兩難的矛盾并未徹底消失,很多情況下表現(xiàn)為對父盡孝與為國盡忠的兩難選擇。面對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的忠孝兩難問題,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對于古代的忠孝觀念要辯證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防止由腐朽的忠孝觀念引起的忠孝兩難
1.吸取古代忠孝觀念中合理的部分,實現(xiàn)古為今用,以此作為處理忠孝兩難的標準。古代忠孝觀念中的供養(yǎng)、敬順等孝的內容以及無私、盡職等忠的內容在現(xiàn)代社會仍有積極的意義。作為當事人在家時應體貼的照顧好自己的父母,讓父母無后顧之憂;在工作中應盡職盡責、高質量完成任務,對得起自身的崗位。
2.拋棄古代忠孝觀念中的不合理部分,避免由腐朽的忠孝觀念引起的忠孝兩難。古代的忠孝觀念在實踐中被逐步的教條化,甚至形成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極端思想。還有一些觀念成為破壞人人平等、敗壞社會風氣的借口,如古人強調“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孟子·離婁上》)。因此這些忠孝觀念中的糟粕思想必須加以剔除。一方面,當事人自身要拋棄封建腐朽的忠孝觀念;另一方面,當父母以這種腐朽的觀念提出有悖于現(xiàn)代法律或倫理的要求時致使忠孝兩難時,當事人應耐心的勸導父母放棄已經過時的觀念。
3.面對忠孝兩難的處理時,應拋棄古人以自殺求解脫的極端觀點。對現(xiàn)代人來說,趙苞與申明的忠與孝都是真實的、深厚的,其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也是可歌可泣的,但他們面對忠孝兩難的困境選擇自殺行為是不明智的。此行為于國家、于他們的親人,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更談不上為國盡忠為家盡孝了。對我們來說若面臨類似的忠孝兩難困境時,只要是忠于正義而舍小為大,就不需要深深自責,更不應該以極端的方式來逃避現(xiàn)實。
(二)努力規(guī)避忠孝的矛盾,盡量做到兩者兼顧
1.分清工作與非工作的時間,在家以從父為主,工作時以服從領導、服務群眾為主,把握兩個時間的平衡。盡量做到屬于孝的時間就努力敬順父母,屬于忠的時間踏踏實實做好工作、服從領導的統(tǒng)一指揮。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的一個普遍問題是子女在外地工作,而父母則生活在老家,子女很少有時間能陪在父母身邊對父母盡孝,這就打破了忠孝時間平衡的可能性。面對這種情況,子女應多給家里打打電話了解家庭情況及父母有何需求并盡量滿足,休假、過年等空閑時間多回家看看、陪陪父母,履行對父母的贍養(yǎng)義務,遇到重大決定可征求父母的意見做到對父母的敬順等等。
2.當兩者要求必須舍棄其一時,要注意事后對舍棄的那方做出適當補償?!俺兄惫撸涓父`羊而竭之上。上執(zhí)而將誅之。直躬者請代之。將誅矣,告吏曰:‘父竊羊而竭之,不亦信乎?父誅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誅之,國將有不誅者乎?’荊王聞之,乃不誅也”(《呂氏春秋·仲冬記·當務》)。這便是在選擇一方時,又對另一方做出適當補償,從而兼顧了忠孝雙方的利益。當現(xiàn)實生活中,面對忠孝兩難的問題,當事人選擇了一方也就意味著會傷害到另一方的利益和感情,那么為了維護與另一方的關系就應當對其做出適當補償。比如,在處理某件事時子女違背了對父母敬順的要求,就可以通過做到供養(yǎng)、顯親、諫親等其他孝的要求來對父母進行補償,最終達到忠孝兼顧。
(三)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以當事人自身能力與忠孝兩難事件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取舍
1.面對忠孝兩難,要守住法律的底線。古人強調德治,注重道德修身,政治與倫理道德互相涵化。忠孝觀念都屬于道德的范疇,對古人的日常行為起到了重大的約束作用?!靶┲翼樦辛⒍罂梢詾槿?,可以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6]現(xiàn)代社會則強調德治與法治相結合,法律成為人們的日常行為準則,違犯法律必將受到法律的追究。當事人應以遵守法律作為盡忠盡孝的前提,拒絕盲目服從或絕對服從的愚忠愚孝觀念。當忠孝觀念與現(xiàn)代法律規(guī)定相沖突時應尊重法律的權威,服從法律的規(guī)定。
2.必須依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面對忠孝兩難,當事人應認真考慮自身實際情況,理性從事,不做能力范圍之外的事,以防止因忠孝兩難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對于父母提出的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要求,一方面應盡自己的努力加以滿足,另一方面也應說明實際情況使其有所準備,以防沒有實現(xiàn)孝的要求而造成嚴重損失或后果。
3.根據忠孝兩難事件的具體情況以及雙方要求的迫切程度和嚴重程度做出合理取舍。一方是忠,一方是孝,這是一個十分艱難的取舍,不能一概地說一方就一定比另一方重要。當忠孝兩難的問題出現(xiàn)時,當事人應以事件本身的嚴重程度為依據做出選擇。如對那些面臨父親病危又有為自己祖國守礁任務的士兵來說,只要能合理安排別人頂替自己的任務,就應該立刻放下工作回家盡孝,因為為祖國盡忠的時間還很長,而為父親盡孝的機會很可能不多了。而如果情況緊急,一旦離開崗位就有可能造成島礁失守的危險時,舍小家為大家則應該是較合理的選擇,即使沒有回家盡孝,相信自己的父親也會感到欣慰的。
[1]張廷玉.明史[M].中華書局,1974.6150.
[2]李延壽.北史[M].中華書局,1974.2505.
[3]三國志魏志邴原傳[Z].中華書局,1982.
[4]黃修明,陳勇.儒家忠孝倫理在古代官場政治實踐中的矛盾與沖突[J].江西社會科學,2008(10).
[5]晉書[M].中華書局,1974.
[6]禮記[M].岳麓書社,1997.535.
(責任編輯 叢文娟)
劉超偉,中共廣西武鳴縣委黨??蒲刑幗處煟ㄠ]政編碼 530100)
B222
A
1672-6359(2015)06-00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