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民
一
1958年,是共和國史上一個特別的年份。人們現(xiàn)在還能常常耳聞的“浮夸”高標,在這一年開始升溫并急速達到頂點。當時人們的行為及思想,可以“熱狂”二字形容。那么,當時人熱狂到一個怎樣的程度呢?除去現(xiàn)在留下的那畝產(chǎn)過萬甚至數(shù)萬的荒唐數(shù)字;兩年超英國鋼產(chǎn)量,數(shù)年全面趕超英國的口號;除去千萬人齊上陣,敲盆砸鍋“大煉鋼鐵”,消耗大量資源,只留下許多鐵疙瘩和至今仍常可見到的土高爐遺跡……在思想文化領域,它留下些什么呢?留下哪些可資參考或發(fā)揚的成績?留下哪些可供警示的經(jīng)驗或讓人苦澀的笑料?
在當時的文化人中,郭沫若是一個相當特別的代表。他不僅長期擔任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副總理,全國政協(xié)常委、副主席等重要職務,還是全國文聯(lián)主席。就在1958年2月,經(jīng)毛澤東任命,他又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一職……政治、學術、文藝等方面的顯赫位置,使他的言論有相當?shù)姆至亢陀绊懀部梢栽谝欢ǔ潭壬洗碓S多知識界人的心情。所以,以郭沫若的作品觀察入手,也許能夠?qū)Ξ敃r情境中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在此,我們沿著郭沫若1958年的詩作線索,試著把握這位“著名詩人”的心路歷程,也借重他,考察一下當年文藝作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對于今天人來說,這也許是必要和有益的——無論于當時的歷史或藝術的認知。
當然,1958年的熱狂,又是在1957年之后出現(xiàn)的。1957年,以后來被冠名“陽謀”的“大鳴大放”始,以數(shù)十萬人被陷入“右派”“甕”中而終。這場運動,對中國知識分子的打擊,相當沉重。在心理上,許多人多年之后還是一個難釋之結。在剛剛過去不久的1958年,人們心中的驚恐狀態(tài),也是我們今天讀郭沫若詩歌不得不加以考慮的。
二
1958年,郭沫若有大量詩歌作品,是為報道當年時事而作的。報道時事,這本不該是詩歌所應承擔的功用,可在一種狂熱的背景之下,不做這樣的報道,詩歌這種文藝形式,似乎反倒失卻了它的基本功能。在這里,詩歌真正成了政治的“婢女”。它的一些表達方式,被拿來充分運用,成為社會極度夸張、不清醒的自信、直白甚至可笑氣氛的一種裝飾或助推器……
郭沫若當年所作此類詩甚多,這里只能擇其要者略加介紹。當年2月,郭沫若到京郊西紅門鄉(xiāng)曙光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參觀,并即席揮毫作詩一首:
一九五四年初現(xiàn)曙光,
一九五八年跨過長江,
今后是永不下山的太陽,
把西紅門鄉(xiāng)造成天堂。
這樣的文字,運用了一點點詩歌手段,但畢竟沒有實質(zhì)內(nèi)容,所以只好揀一些熟詞大話,“長江”“太陽”“天堂”一通說。今天看來,沒有一點打動人的地方。
當年3月12日,郭沫若為一些作家寫的詩文合集 《迎春曲》作序,成 《迎春序曲》一首。詩較長,在此揀幾節(jié)句子如次:
“永恒的春天來了,歌頌吧,
這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春天,
你們看,人們在零下三十度
也在興修水利,開墾田園?!?/p>
“趕上英國只需要十五年,
農(nóng)業(yè)綱要七年就可實現(xiàn);
一個大躍進接著一個大躍進,
英雄氣概可以復地翻天?!?/p>
“看吧,要把珠穆朗瑪鏟平!
看吧,要把大戈壁變成良田……”
“誰個在今天還在繼續(xù)冬眠
那對墓里的骷髏也要羞慚
墓里的枯骸,它們也在變,
變成肥料再向生命還元?!?/p>
這內(nèi)中,有的是將當時報紙上的話照錄,有些是大話的重復,最后幾句才顯出詩人的一點想像力,可惜又有些瘆人的不類。通篇詩作的效果,于此可想而知。
當年的許多詩作,有些干脆就直取報紙上的口號,拿來敷衍一番。3月25日,郭沫若以“紅透專深”為題,填了一首“調(diào)寄十六字令”:
紅!雙反之火正熊熊,燒五氣,努力學工農(nóng)。
透!鍛煉須從勞動受。新八路,今日又從頭。
專!技術革新在眼前,學科學,戰(zhàn)向地球宣。
深!鐵杵磨成繡花針,向黨組,交出一條心。
從選題就可知曉,這種作品缺乏深切感受。所以最終只借了詞的體式,其他幾與詩無干。最后一句,大約是為了照顧平仄,連“一條心”這樣話都說得出。
當年5月,郭沫若率領全國文聯(lián)組成的,有葉圣陶、蕭三、吳作人等參加的參觀團,到張家口訪問?!扒昂笫迦臻g,受到各地大躍進氣勢所啟發(fā)”,寫出許多詩。這批詩,后來以“遍地皆詩寫不贏”為題,發(fā)表在 《詩刊》 第六期上。
這些詩,夸飾之辭略類于前,不過其中有些實錄,倒可反映出當時社會的一些情狀。譬如:“葵花桿子成塔尺,/空酒瓶制水平儀。/僅僅學習個把月,/滿鄉(xiāng)都是技術師?!薄敖▏f年須勤儉,/養(yǎng)豬今日不用糧。/牛糞草炭和樹葉,/發(fā)酵之后帶酒香。/群豬食之大歡喜,/豬肉滿身隨風漲。/科學不在遠,就在豬圈旁?!睆闹校覀兇笾驴梢钥闯觥按筌S進”中人們過于急迫的心情和技術的異常簡陋。這兩方面合拍,會產(chǎn)生怎樣的后果,歷史已經(jīng)給了我們相當嚴峻的回答。
在這樣的熱狂心態(tài)及情境中,一切個人的孤寂及其他深切感受,當然沒有容身之地。就連古人表露這種心跡的作品,此時也會被拿出“冼涮”一番。郭沫若當時的一首詞,便是這種反調(diào)之作。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 《聲聲慢》,“入骨地訴說了個人情趣”(郭沫若語)。因其形式與內(nèi)容的完美融合,在文學史上極為著名。此時,近千年后的詩人卻想“和”她一首?!暗环雌湟猓苑从钞斍啊惶斓扔诙甑拇筌S進高潮。”郭沫若也真夠敢想,不但“一反其意”,且連詞牌也要給改了:“聲聲慢”成了“聲聲快”。
“轟轟烈烈,喜喜歡歡,親親熱熱密密,
六億人民躍進,天崩地裂。
一窮二白面貌,要使它幾年消滅!
多益善,看今朝,遍地英雄豪杰。
八大煌煌議決,
十九字,已將路線總結。
鼓足干勁,爭赴上游須力!
多快更兼好省,
要增添,億噸鋼鐵。
加緊地將社會主義建設!”
詞中“十九字”,即“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這首詞,實在不高明,尤其與李清照詞對照起來。李清照詞,字字有感受,有情緒,通篇營造出完整深切而幽美之境界。郭沫若詞,幾乎通篇口號。尤其應和“尋尋覓覓……”的那幾句:“轟轟烈烈,喜喜歡歡,親親熱熱密密”,真當?shù)米髡咦约核f:“快板”。下闋里,將“總路線”削頭去足,硬嵌進其中;結尾毫無意味:“要增添,億噸鋼鐵,加緊地將社會主義建設!”這樣的句子去與李清照詞相比,不客氣地說:徒作笑料罷了。
9月2日,郭沫若一組 《跨上火箭篇》 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既是“火箭”,夸張的力度就更大一些:“到處都是新李杜,到處都有新屈原。荷馬但丁不稀罕,莎士比亞幾萬千?!边@本是民謠中的夸飾方式,郭沫若借用過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詩中錄了幾個水稻產(chǎn)量,相當“冒”。但后來報紙上又有更高的數(shù)字出來,郭沫若便趕緊給 《人民日報》 寫信加以更正。這個數(shù)字是個標本,所以錄存:
“不見早稻三萬六,又傳中稻四萬三……”
“紅薯產(chǎn)量不是每畝即將超過一百萬斤,
鋼鐵產(chǎn)量也在見風長,誰說不是?
再過幾年就可以達到一萬萬噸!”
這樣讓人眼暈的數(shù)字,是郭沫若從報紙上實錄下來的,并沒有運用詩人的夸飾和想像手段。由此也可知郭詩是在怎樣的氛圍中產(chǎn)生的。
除去這些浮夸、虛妄的詩句,在歌頌方面,今天看去,也顯得奇異。9月7日,郭沫若在從東北回北京的火車上,作了一首 《四頌》 的詩。何謂四頌:“頌一窮”“頌二白…”“頌公社”“頌鋼鐵”。這四者之間,好不好這么并列且不去說,前面兩“頌”,不看看還真不知道郭沫若該“頌”些啥:
頌一窮
“窮漢一條,毫無依靠。
有所遺失,只是鐐銬。
正好革命,江翻海倒。
消滅階級,鏟除毒草。
建立樂園,乾坤再造?!?/p>
頌二白
“白紙一張,好做文章。
好畫圖畫,好印肖像。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大膽創(chuàng)造,努力發(fā)揚。
不斷革命,壓倒西方。”
第一首“頌”,雖然無謂,可還與那個“窮”字有些聯(lián)系;第二首“頌”,簡直無可言。無可言又要言,咋辦?只好用填充物——空口號。這樣的詩,說得刻薄一點,可以拿一本“口號集錦”照抄。
三
1958年,郭沫若拿出很大一部分篇幅及很大的精力,來寫作贊頌毛澤東的詩作,這是一種在當年可以理解,今天卻為人議論的現(xiàn)象。在這里,不妨對他的這類詩作做一些介紹,也試圖通過此,進一步接近郭沫若及一代知識分子的內(nèi)在世界。
當年元月的上中旬,郭沫若還繼續(xù)在國外參加會議或訪問。這次外出的時間很長。頭年11月初,他便以中國科學院代表團團長并中國代表團成員身份,隨毛澤東到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節(jié)的慶祝典禮。在此期間,他隨毛澤東前往紅場拜謁過列寧、斯大林陵墓;又隨毛澤東出席了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舉行的“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慶祝大會,參加了紅場閱兵式;并陪同毛澤東會見蘇聯(lián)各界著名人士……之后,又以中國代表團團長身份,參加在埃及開羅召開的亞非人民團結大會;又經(jīng)匈牙利,飛羅馬尼亞,再到莫斯科,直到20日才返抵北京。
回京不過數(shù)天,郭沫若就寫下了那首產(chǎn)生很大影響,至今卻為一些人詬病的詩作:《題毛主席在飛機中工作的攝影》。詩不長,且照錄:
“在一萬公尺的高空,
在圖104的飛機之上,
難怪陽光是加倍地明亮;
機內(nèi)和機外有著兩個太陽。
不倦的精神呵,崇高的思想,
凝成了交響曲的樂章;
像靜穆的崇山峻嶺,
像浩渺無際的重洋。”
詩尾注明寫作時間為“1958年1月25日”。
這首寫于該年初的詩作,有著頗為緊要的認知意義。它表現(xiàn)了郭沫若當時的一種心理指向——一種真誠和驚觫的混合。因為這樣的詩作不算個別,而是多次,累累貫穿在整個1958年的創(chuàng)作之中。5月6日,郭沫若又以毛澤東為題,寫下一首 《毛主席在江峽輪上》:
“主席的智慧正在轉(zhuǎn)坤旋乾,
高峽出平湖,為時已不太遠。
料想巫山神女,在暗中喜歡,
看到主席的精神真是飽滿。
在兩岸可能還有天上啼猿,
但也不會是悲哀,而是贊嘆。
中國歷史盡管有四千多年,
萬馬奔騰的今天,氣象空前?!?/p>
這是其中的兩節(jié)。大約郭沫若此時已讀到了毛澤東1956年寫的 《水調(diào)歌頭》,所以直接引用了其中“高峽出平湖”的句子?!拔咨缴衽薄鞍抵邢矚g”,頗有些不類,但似乎此時詩人只顧無限崇敬,有些急不擇言的樣子。
8月27日,為 《體育報》 創(chuàng)刊,郭沫若趕寫了《體育戰(zhàn)線插紅旗》 一首。在陳述了大躍進中其他行業(yè)的一些虛夸數(shù)字后,郭沫若又提到了毛澤東:
“請看我們的毛主席不是四次游過長江?
這樣驚人的記錄在古今中外是聞所未聞。
毛主席教導我們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
在體育運動方面,我們也抱定著這樣的決心……”
寫到最后,甚至又牽出其他領袖語錄:
列寧說過:“馬克思主義就是萬能,
在毛澤東的旗幟下沒有不可能的事情!”
……
由此看來,郭沫若對毛澤東的直露唱頌,幾乎是無時無地。
還有一首詩,看起來似乎并不多么引人矚目,可是略加分析起來,還是能看出郭沫若的一些深心。當時有一首著名的民歌,是以農(nóng)民的口吻來問詢“太陽”的。這首詩,想像頗豐富,語言很活潑,在當時產(chǎn)生的民歌中,算是很不錯的一首:
“太陽太陽我問你,敢不敢來比一比?
我們出工老半天,你睡懶覺遲遲起。
我們摸黑才回家,你早收工進地里。
太陽太陽我問你,敢不敢來比一比?”
這其中表現(xiàn)了當時人們亢奮的積極進取性,表達應該是不錯的,可郭沫若卻以代“太陽”回答的方式,對此進行了相應辯解。當年6月21日,郭沫若寫出一首 《太陽問答》。引述了這首民歌后,“太陽”這樣回答:
“同志同志你問得好,我舉起雙手投降了。
我因為要朝西方跑,故有半天你見不到。
西方的情況真糟糕,不勞動的人光胡鬧。
超英,十五年不需要,同志同志我敢擔保。”
“太陽”簡單說說,“月亮”又來幫助解釋:
“同志同志你問得對,太陽下山,我來帶隊。
你可把太陽錯怪了,他在夜里并沒有睡。
夜里讓我來打燈籠,光輝還是他的光輝。
但是同志你問得對,是不該少慢而差費?!?/p>
下面還有“星星”的說話,也是為“太陽”表功的;這樣,“農(nóng)民”原先的認識當然得改變,他換了口吻:
“太陽星星和月亮,你們的話兒開心腸。
我把太陽錯怪了,他的一笑多大方!
感謝你們的光和熱,處處都提高了畝產(chǎn)量。
小麥已畝產(chǎn)五千斤,感謝你們,并感謝黨。”
最后,大家合唱:“感謝黨呵感謝黨,黨是不落的紅太陽?!睆澴愚D(zhuǎn)圓,根子才在這里。在前面,郭沫若一直把毛澤東比作“太陽”,久而久之,“太陽”的使用已經(jīng)很專門化了??上А稗r(nóng)民”朋友不大懂,偏上來把“太陽”指責一番,嫌“它”懶,還要和“它”一比試,這就讓郭沫若不得不著急地出來站在“太陽”角度辯解一番了。從表層看去,這首詩并不顯明,可略加分析,郭沫若對毛澤東的一片深心、苦心,表達仍然是相當清楚的。
另一與此類作品相關不能忽略的,是郭沫若對毛澤東詩詞的闡釋。當年元月,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詞問世。一時間許多文人都代為注釋?!对娍分骶庩翱思?,在 《喜讀毛主席詞〈蝶戀花〉》 一文中,將該詞“淚飛頓作傾盆雨”一句,理解為嫦娥悲傷烈士而落淚。郭沫若卻在復 《文藝報》幾位負責人的信中認為,“這是說忽然傳來消息:中國革命勝利了,大家便都歡喜到了極點,而眼淚滂沱起來。這正是極大歡喜的極巧妙的刻畫?!保ā豆敉敬?〈文藝報〉問》 刊 《文藝報》1958年4月11日7期)
3月19、20兩日,張光年給郭沫若致函,談自己讀了毛澤東詞及郭沫若文章的體會。其中認為“問訊吳剛何所有”一句,是詩人自己問吳剛的話。郭沫若不同意這樣理解。他認為:“整個詞都是毛主席的思想感情……主席的思想感情是絕對真實的,忠魂和神仙則是假象的,所以主席的詞是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的結合。但是就詞里的世界來說,只有第一句‘我失驕楊君失柳是現(xiàn)實世界,以下便是幻想世界……因此,‘問訊吳剛何所有的正是楊、柳的忠魂,不是‘我在發(fā)問?!?/p>
3月26日,郭沫若作 《“一唱雄雞天下白”》一文,論及毛澤東發(fā)表于頭年的 《浣溪紗·和柳亞子先生》 一詞。指出其中“一唱雄雞天下白”句,脫胎自唐代詩人李賀詩中“雄雞一聲天下白”,但卻是“飛躍性的點化”“這是表現(xiàn)著時代的飛躍、思想的飛躍、藝術的飛躍”。不僅于此,毛澤東詞的“上一闋只有二十一個字,卻概括了一部中國近百年史。解放前一百年間的中國,長夜漫漫,百鬼夜行,群魔亂舞……人民希望天亮是多么迫切??!希望了一百年,也作了不斷的流血努力,卻總不容易天亮。人民的苦難是罄竹難書的。但到了一九四九年,在黨領導下的人民革命終于勝利了,使全中國人民從一百年的漫漫長夜中得見了天日。這就是‘一唱雄雞天下白”。
同年5月,郭沫若接待了《劇本》月刊記者子英。在談戲劇問題時,從運用浪漫主義手法處理歷史題材,談到對毛澤東 《蝶戀花·答李淑一》 一詞的理解。6月20日,郭沫若又作 《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 一文,其中談到毛澤東著作,特別是毛澤東詩詞創(chuàng)作特點……
此類的詩作介紹,我們似乎可以用一首詩來暫且收束。12月20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郭沫若的一篇短文 《讀了“孩子的詩”》。文中引了一首孩子寫的詩,口氣也頗大:
別看作者小,詩歌可不少,
一心超過杜甫詩,快馬加鞭趕郭老。
為回答此詩,郭沫若也寫了一首:
老郭不算老,詩多好的少;
老少齊努力,學習毛主席!
這首詩可以澄清一段公案。以前有人引“詩多好的少”來描述郭沫若的作品,殊不知這正出自郭本人之筆。說明在其心里,對自己作品還是有清楚認識的?!皩W習毛主席”,作為詩句,太直白了。但可以反映郭的心情。(這句詩,據(jù)發(fā)表編者回憶,原文為“學習主席毛”。這樣的顛倒句子當然是湊韻所致。后編者看去不妥,建議修改為現(xiàn)在的樣子)不僅此,后來郭沫若還寫出 《學習毛主席》一文,發(fā)表在第二年初的 《中國青年報》上,是對自己入黨心情的表達。
四
以上介紹的作品,集中反映了時代的熱狂情境,反映了郭沫若對毛澤東的虔敬態(tài)度,是當年郭沫若詩歌寫作的主體。這些詩大多收在1959年出版的 《長春集》里,但收入后來較為流傳選本的并不多。這大約說明,時間自有其嚴峻判斷。
但是,我們這里所介紹的詩作,還遠非郭沫若1958年的創(chuàng)作全部。當年他還有“百花齊放”一組百余首詩作,為了行文方便,我們沒有孱入記述。
2月25日的 《詩刊》第二期上,發(fā)表了郭沫若“牡丹”“芍藥”“春蘭”三詩。刊出之后,有朋友就對郭沫若說:“躍進一下,就作足一百首來!”郭沫若一口應允:決心來完成這個“小”任務。所以便于3月30日開始,寫以《百花齊放》為總題的詠百花詩。
一百首詩,在當時的郭沫若,幾乎不算什么(當年他的 《女神》,收數(shù)年詩作,不過五十來首)。而且時間上也大出意外:僅用了10天。10天?那每天須作十數(shù)首。是!3月30日開筆,4月8日便大功告成。
4月3日,《人民日報》 開始發(fā)表這組“百花齊放”。當天登榜的是“牡丹”“水仙花”“仙客來”。之后便陸續(xù)刊出,每期若干首。一直到6月27日才結束,共發(fā)表101首,其實郭沫若不止寫了這些,“實際寫了一百零五首。我把油桐花、真珠蘭、王蓮和金銀花四首抽掉了……”
十天之內(nèi),“躍進”出一百多首詠花詩,質(zhì)量若何呢?我們不妨摘錄一點來讀讀:
“波斯詩人曾經(jīng)把我們比成酒杯,
但他錯誤地只用來作自我陶醉。
我們今天是要為大躍進而干杯,
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和毛主席萬歲!
黃河之水今后不會再從天上來,
高峽出平湖,猿聲不再在天上哀。
最大的變異要看黃海變青海!
全民振奮,真真正正是大有可為?!?/p>
這是詠“郁金香”的一首。形式上倒還齊整,但內(nèi)容太敷衍,沒有一些花之精神;讓其高呼“萬歲”,更顯不倫不類。
“碧玉琢成的葉子,銀白色的花,
簡簡單單,清清楚楚,到處為家。
我們倒是反保守,反浪費的先河,
活得省、活得快、活得好、活得多。
人們叫我們是水仙,倒也不錯,
只憑一勺水,幾粒石子過活。
我們是促進派,而不是促退派,
年年春節(jié),為大家合唱迎春歌。”
這是寫的“水仙花”。什么“反保守”“反浪費”“促進派”“促退派”……這是在贊美花兒嗎?
再舉一首人們都熟悉的“荷花”罷:
“宋朝的周濂溪曾做文稱贊,
他說我們是‘出污泥而不染。
這其實是攻其一點不計其余,
只嫌泥污,別的功用完全不管。
藕,我們的根,滿身都是污泥,
蓮藕和蓮花難道不是一體?
誰要鄙視污泥而標榜清高,
那是典型的腐朽思想而已?!?/p>
郭沫若在詩里指責的,是宋代周敦頤的名篇《愛蓮說》。周敦頤只是說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而郭沫若才是攻其一點,不計其余,把周敦頤的文字與“鄙視污泥”“標榜清高”聯(lián)系起來,甚至成了“典型的腐朽思想”。這真是哪跟哪的事兒。從這首詩看去,郭沫若真是寫得太隨便了。
說起來,這“百花齊放”的作品,也并非十分容易。因為郭沫若不是植物學家,當然不可能一下子熟悉甚至知道這許多的花的特性及花名,所以,他通過朋友,借來一些書畫,自己還到天壇,中山公園,北海公園的園藝部去訪問,還到北京不多的幾處賣花的地方去請教。一些讀者,也許怕郭沫若對花不多了解,還通過報刊編輯部,寄來了花的標本或者種子……這當然也算郭沫若寫作這百多首有關“花”詩歌的前期努力。雖然對于真正的詩歌,這決不是一條可以借鑒的寫作之路。
可是,這組“百花齊放”詩作,在當時還是非常出彩的。1959年4月,這組詩被集合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同年又被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之后又有上海文藝出版社的“木刻”插圖版;江蘇揚州人民出版社的“剪紙”插圖版……可見人們還是很認可郭沫若這種隨著時代口號寫作的路子的。
五
北大著名學者周一良,晚年出版一本回憶錄《畢竟是書生》??v觀郭沫若的一生,我倒覺得郭沫若頗適合這本書名。因為只要一真正回到自己熟悉的考古、古史研究等學術領域,他就能夠顯現(xiàn)出自己的本色:思路開闊,學識淵博并極善于融會貫通,對相當多的題目都有自己的獨卓見解。所以,這方面的成績,堪稱一代翹楚。
但是,時代又使他充當了政治人物。這方面,他在盡量適應。1958年的詩作,可以視為他這種適應的產(chǎn)物。終于,他自己受到了這種狀態(tài)的損害?!拔母铩敝?,他的兒子被關押,身在高位的他竟不敢詢問一下;只能在兒子死后,以抄錄兒子日記的文人方式,來抒寄自己不盡的哀思;他的入黨,是在“北伐”戰(zhàn)爭的途中,介紹人是周恩來和李一氓。但亡命日本回國后,這件事就似乎沒了聲息,他自己也不再提及。因為在高級領導人中傳說著,他亡命日本的行為是“脫黨”。(見羅點點《紅色檔案記憶》)以至他在1958年時又轟轟烈烈地再入黨一次,(當年12月27日,《人民日報》發(fā)表報道:“中央國家機關組織增添新力量,三百余優(yōu)秀分子光榮入黨——郭沫若、李四光、李德全、錢學森等同志入黨開始過黨的生活?!保┡c他死后悼詞里“1927年入黨”形成很大矛盾……
付出代價的還有他的文藝創(chuàng)作,他的如1958年度創(chuàng)作的詩歌,當然是他竭力扮演好政治人物的產(chǎn)物。從現(xiàn)在的眼光看,是兩面不討好。成了沒有客觀內(nèi)容,又損害了詩歌形式的廢品?!拔母铩焙?,人們對郭沫若的后期詩作及其它如《李白與杜甫》之類文字,評價相當嚴厲。許多影響,遷延于今。這些代價的確是十分沉重的。
1958年,是中國一個特別的年份,對于郭沫若的詩歌創(chuàng)作,也同樣如此。專門將它們檢出介紹,因為其有充分代表性。對于了解那個時代,領會當時人們心情,似乎不可或缺。當然,從中我們也可清晰看出,人難能脫逃現(xiàn)實情境,這批詩歌便是證明;但同時,人又無法不對自己的過往承擔后果。今天人們對郭沫若作為的種種評價,也許不是他能料想到的。歷史通過時間進行的判斷,常常顯得格外嚴肅,這就不是人們所可左右的。包括郭沫若這樣富有才華,有淵博歷史學養(yǎng),參與并推動歷史行進的著名人物。
(選自《閑話(二十)主流之外》/臧杰 主編/青島出版社/ 2014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