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管子》“君臣篇”的領導思想探索

2015-02-07 10:13:33柴永昌
管子學刊 2015年2期
關鍵詞:君臣法度君主

柴永昌!

(陜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陜西 西安710119)

《君臣上》《君臣下》(以下凡引《君臣上》皆簡稱《上》,引《君臣下》皆簡稱《下》。)是《管子》書中具有融合儒、道、法思想特點的重要篇章。胡家聰先生曾說:“《君臣》上下篇作者能寫此宏篇長論,自是具有很高政治思想水平的高手?!保?]296還說:“其內(nèi)涵以君臣分工為主線,對君主專制政體的諸矛盾作了多側面的剖析,在先秦同類文獻中是獨一無二的,由此顯示其重要性?!保?]128胡先生表彰“君臣篇”的理論水平與重要性是值得肯定的,但他著力對其所顯示的“專制政體的諸矛盾”的剖析似并未觸及“君臣篇”主旨。有學者認為《君臣》篇“主要論述為君之道、為臣之道及君臣之間的相互關系”[2]223。實際上,“君臣篇”主要講的是“為君之道”,其對“為臣之道”的討論只不過是在君、臣對待關系中突顯“為君之道”而已?,F(xiàn)代領導學認為,領導活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實踐活動,它與人類社會相伴而生。“為君之道”是關于為“君”的道理?!熬计痹趯Α盀榫馈钡拈L篇、集中論述中展現(xiàn)出豐富的領導思想,對領導活動特點與領導職能有著深刻的把握①先秦諸子對“為君之道”的探討是非常廣泛的,但集中的、長篇的專門論述為君之道的文章并不多見,僅見的如《荀子》“君道篇”,《申子》“大體篇”,《韓非子》“主道篇”“楊權篇”,《呂氏春秋》“圜道篇”,馬王堆出土帛書《伊尹·九主》等。目前,研究《管子》管理思想的論著已經(jīng)不少,但以“君臣篇”管理思想為專門研究并對象的學術成果則不多見。另外,以“中國領導思想史”為研究對象的論著也幾乎看不到對“君臣篇”領導思想的專門論述。。

一、“獨立無稽”:領導活動的重要性與特殊性

“君臣篇”認為君主在國家治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毒忌稀菲鞔_提出“治亂在主”的命題,認為“治官化民,其要在上”“上惠其道,下敦其業(yè)”,認為“君道不明,則受令者疑”“君失其道,無以有其國”。在它看來,君主不管是在“治官”還是在“化民”方面,都起著主導作用;君主行為如果能遵循一定的“道”,就能夠收到“飾官化下”之效。相反,君主行為不明確官吏就不可能獲得明確的“指令”;君主行為無常就會使臣下不知所措,君主如果“失道”就會有失去政權的危險。“君臣篇”對君主在國家治亂中的重要作用的肯定,體現(xiàn)著對領導活動在政治、社會正常運作中極端重要性的認識。更為中重要的是,“君臣篇”對領導活動的特殊性有著明確而深刻的認識。

“獨立無稽”強調(diào)領導活動的超脫性?!熬计闭f:“官人不官,事人不事,獨立而無稽者,人主之位也?!保ā渡稀罚┡f注解釋“獨立而無稽”說:“獨立于無過之地,臣下莫得而稽之?!保?]565張佩綸據(jù)《說文解字》認為舊注解釋不對,“稽”當為“留止”意[4]160。筆者認為張佩綸對“稽”字的理解是正確的?!蔼毩o稽”是“君臣篇”對君主在整個社會或整個組織系統(tǒng)中的地位的根本定位。對“獨立無稽”之理解應結合《下》篇“主制則圓,圓者運,運則通,通則和”一句。舊注說:“圓,謂主道也。圓而不滯,必運而無礙,通者必暢,故和之也?!保?]583無獨有偶,《呂氏春秋·圜道》說“精氣一上一下,圜周復雜,無所稽留,故曰天道圜”,進而引申出“主執(zhí)圜”的命題。顯然,《下》與《圜道》皆認為君主當執(zhí)“圓”或“圜”,而不應為“方”?!盎比衾斫鉃椤傲糁埂?,“無稽”即“無留止”之意,正與《下》《圜道》對君主當執(zhí)“圓”或“圜”的認識一致。事實上,“獨立”意味著不受任何其他事物的支配,君主行為是絕對自由的,既突顯出君主活動不受控制、無限創(chuàng)生的特點,也突顯出君主相對于被領導者的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盁o稽”則意味著君主活動具有不專注于某一具體事項的圓通性、超脫性。有學者指出:“領導者只有超脫于各種利益群體之上,才能從根本上、宏觀上把握領導活動的整個過程,這是領導者能夠?qū)M織進行戰(zhàn)略規(guī)劃、引發(fā)組織產(chǎn)生變革的前提所在?!保?]28-29“君臣篇”強調(diào)君位“無稽”“圓”的特性,正是對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的超脫性的認識??梢哉f,“獨立無稽”是“君臣篇”是對領導活動特殊性的根本性理論概括。

“坐萬物之原”強調(diào)領導活動的本原性和全局性?!熬计闭f:“為人君者,坐萬物之原,而官諸生之職者也。”(《上》)黎翔鳳認為“坐”猶“守”,“官者,管也”,“諸生”猶言“群生”[3]556。意思是說,君主是處在萬事之源頭上管理群生的?!白f物之原”強調(diào)君主活動相對于整個群體活動具有的本原性,因其本源性進而具有全局性。《下》說:“君之在國都也,若心之在身體也?!比绻褔冶茸魅松恚骶褪侨松碇靶摹?。正因君“坐萬物之原”,對群體活動具有本原性和全局性作用,所以它對維系群體統(tǒng)一性、有序性、和諧性有著根本作用。“君臣篇”對君主活動“坐萬物之原”特性的解釋進一步深化了其對領導活動的特殊性認識。

“兼而一之”強調(diào)領導活動的綜合性。“君臣篇”提出:“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禮,一設而不更,此謂三常。兼而一之,人君之道?!保ā渡稀罚┡f注說:“人君無官,兼統(tǒng)眾官,故曰:兼而一之?!保?]550筆者認為,舊注對“兼而一之”的內(nèi)容理解過于偏狹?!凹娑恢本o承上述“三?!倍鴣?,君主“兼”的內(nèi)容應該包括天、地、人三個方面,非僅指“兼統(tǒng)眾官”?!凹娑恢睆娬{(diào)君主地位的特殊性不僅是“坐萬物之原”,處于治理群生的源頭,而且負有綜合天、地、人諸因素的責任。君主在施政過程中,要在最大范圍內(nèi)考慮人為因素,以及天時、地理等因素,把天、地、人諸種因素兼攝起來,形成統(tǒng)一為政舉措。君主處“萬物之原”,只有他最有條件做到這一點,這是由君主獨一無二的地位決定的。“兼而一之”體現(xiàn)的是領導活動綜合性、復雜性、權變性特點。

有學者指出:“從領導活動在組織體系中的地位來說,超脫性與全局性是其重要特征。”[5]28“君臣篇”對君位、君主活動的“獨立無稽”“坐萬物之原”“兼而一之”等特點的闡釋,不僅揭示了領導活動超脫性、全局性特點,還深刻揭示了領導活動的綜合性特點,有著深刻的理論價值。領導活動的特殊性,決定了領導者具有有別于被領導者的特定職能。

二、“主畫之”:決策

現(xiàn)代領導學認為“決策是領導各種行為的核心”[6]154,“決策”作為領導主體的一種認知活動,“是領導在觀念中對組織未來實踐的目標、方法、手段、結果所做的觀念設計、評估、選擇和修正?!保?]155“君臣篇”對君主決策行為的重要性有著明確認識。

“君臣篇”說:“君人也者,無貴如其言。人臣也者,無愛如其力。言下力上,而臣主之道畢矣。”(《上》)舊注說:“君以言制下,無言,則下無所稟令,故言最為貴?!保?]553“言”指君主的決策、命令,包括君主決定發(fā)布的各項制度規(guī)定??梢哉f,“言”是君主認知活動的表現(xiàn),也是決策的結果。君主對臣下發(fā)揮領導作用要通過“言”來實現(xiàn),君主如果“無言”,則“下無所稟令”,即無法施加對臣下的控制和影響。君主作為“獨立無稽”的最高統(tǒng)治者,“以言制下”是領導活動的基本方式。君主出言為令,影響全局,“無貴如其言”突出君主在制定政策、發(fā)布命令等決策活動方面的重要性。

“君臣篇”還說:“主畫之,相守之;相畫之,官守之;官畫之,民役之?!保ā渡稀罚┡f注說:“畫,謂分別其所授事。君既畫其事,相則守而行之?!保?]553按“舊注”解釋,“畫”有似于現(xiàn)在講的布置、安排工作,顯然把“畫”的內(nèi)涵縮小了。“畫”是計劃、規(guī)劃、籌劃,“分別其所授事”僅是君主計劃、規(guī)劃、籌劃等主體決策活動的一部分?!爱嫛睂儆诂F(xiàn)代領導學所講的“決策”范疇?!爸鳟嬛奔凑f明君主是負責計劃或規(guī)劃(即決策)的人。雖然“相”“官”的活動在其職權范圍之內(nèi)也有“畫”的屬性,但“相”和“官”相對于君主而言,始終處在“守”的位置,是君主指令、決策的執(zhí)行者。有學者指出:“一切形式的領導,都專門從事決策,而不是決策的執(zhí)行、操作。”[5]25因此,相對于“相”“官”兼有決策與執(zhí)行的雙重職能而言,君主活動則是“專門從事決策”的,它是領導職能的特殊性所在?!爸鳟嬛闭f明君主是發(fā)號司令者,是活動事項的策劃導演者。君主通過“言”,通過“決策”實現(xiàn)其操控全局的目標,體現(xiàn)突出了君主治理國家的特殊作用方式?!爸鳟嬛泵}體現(xiàn)出“君臣篇”對領導決策職能的深刻把握。

三、“官人不官”:用人

現(xiàn)代領導學認為“用人行為是領導行為的典型表現(xiàn)”[6]181?!熬计泵鞔_提出:“官人不官,事人不事,獨立而無稽者,人主之位也?!保ā渡稀罚肮偃瞬还佟奔础芭c人之官而不自官”,“事人不事”即“授人之事而不自事”[3]565?!熬计卑丫骰顒佣ㄎ辉凇芭c人之官”“授人之事”上,深刻地把握到了君主的另一重要職能即“用人”。強調(diào)君主用人的重要性是先秦諸子共識,但從“人主之位”層面給予君主“用人”活動以清楚定位實不多見!

君主“官人”職能是由君主自身的有限性決定的?!熬计闭f:“雖有明君,百步之外,聽而不聞。閑之堵墻,窺而不見也。而名為明君者,君善用其臣,臣善納其忠也。信以繼信,善以傳善。是以四海之內(nèi),可得而治。”(《上》)顯然,君主自身能力是有限的,要讓四海之內(nèi)“可得而治”,就要“善用其臣”。也就是說,君主只有通過“用人”才能突破領導行為與領導目標之間的“間接性”①有學者指出:“領導活動不同于其他社會活動的一個特點是,領導行為和領導目標之間存在著間接性關系?!保▌⒔ㄜ娋幹额I導學原理科學與藝術》,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264頁。),通過“用人”才能實現(xiàn)“信以繼信,善以傳善”,才能最終使君德之明流布于天下。有學者指出:“正是由于領導的能力有限,所以要實現(xiàn)其對組織的全盤控制,就必須通過用人?!保?]182“君臣篇”揭示了君主視聽能力的有限性與“善用其臣”的必然性,與現(xiàn)代領導學觀點不謀而合!

君主“官人”最為要緊的是要善于掌控中央要臣?!熬计闭f:“為人上者,制群臣百姓,通中央之人和?!保ā断隆罚┡f注說:“中央之人,謂君之左右也?!保?]578“君臣篇”還說:“中央之人,臣主之參。制令之布于民也,必由中央之人?!保ㄍ希┛梢?,“中央之人”作為君主的親近要臣,是君主與臣民溝通的樞紐。君主“制群臣百姓”靠的是“中央之人”,但在作者看來,“中央之人”若“兼上下以環(huán)其私”(同上)則是對君主的最大威脅。因此“通中央之人”即是強調(diào)君主要掌控親近要臣。所謂“通”就是溝通、協(xié)調(diào)。君主處在人群的最高位置,他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統(tǒng)理眾官、協(xié)調(diào)眾官,特別是要統(tǒng)理、協(xié)調(diào)“中央之人”,如果不能使“中央之人”處于“和”的狀態(tài),君主就有危險了②丁士涵“疑‘通’為道之誤”,認為“道,由也”。并認為“和”為衍文。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未能把握作者旨在強調(diào)君主掌控中央之人的用意。(《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6卷〉,《管子集?!贰炊?,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2頁。)。君主“坐萬物之原”,維護左右要臣、親幸之“和”,是確保整個組織統(tǒng)一性、協(xié)調(diào)性的根本。

“君臣篇”在強調(diào)君主“通中央之人和”的重要性同時,特別注意對“相”的選拔和任用③如《君臣下》說:“其立相也,陳功而加之以德,論勞而昭之以法,參伍德而周舉之,尊勢而明信之。是以下之人無諫死之誋,而聚立者無郁怨之心。如此,則國平,而民無慝矣?!?,認為“相”具有“守要”的特殊重要性。這表明,君主“官人”“授事”并非是要插手所有職位人員的選拔任用,而主要地則是選拔任用好“相”,確保核心干部隊伍的和諧穩(wěn)定。

“君臣篇”明確提出了“德能兼?zhèn)洹钡挠萌嗽瓌t,認為君主在“官人”方面應立公廢私?!熬计边€說:“主身者,正德之本也;官治者,耳目之制也。身立而民化,德正則官治?!保ā渡稀罚┧选爸喂佟钡膯栴}歸結于君主“治身”的問題,也顯示出儒家思想對“君臣篇”的特殊影響。毛澤東說:“領導者的責任,歸結起來,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兩件事。”[7]527如果說毛所謂的“出主意”即“君臣篇”的“主畫之”,那么,毛所謂的“用干部”就是《君臣》篇講的“官人”。

四、“稽之以度”:控制

君主作為制定計劃、發(fā)號施令、擘畫全局的人,要確保其制令能夠得到落實,使臣下“守職”而“役于上”,就要履行監(jiān)督檢查的職能。許倬云認為領導者應至少具備五種功能,其中之一就是:領導者應該“是個監(jiān)督者、獎懲的裁判者”④許 倬云說:“一個領導者的領導范圍有哪些?首先,他是個構思者,即具有獨到的眼光來構思。其次是個決策者、設計者、觀念溝通者,不論用號令下達的方式、討論之方式或者說服之方式,任何方式的運用都是將其構思與決策與下屬溝通。同時,他是收集各種資訊、意見、市況、產(chǎn)銷的資訊集中者,也是個監(jiān)督者、獎懲的裁判者,領導者至少須具備這五種功能?!保ㄔS倬云著《從歷史看領導》,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23頁。)。領導者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對其決策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進而作出裁判,這一活動過程用管理學術語說就是“控制”⑤管理學家法約爾說:“控制就是要證實一下是否各項工作都與已定計劃相符合,是否與下達的指示及已定的原則相符合?!保ǚs爾著周安華、林宗錦、展學仲、張玉琪譯《工業(yè)管理與一般管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第119頁。),它是領導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君臣篇”對君主的控制職能有著明確的認識?!熬计闭f:“道也者,萬物之要也。為人君者,執(zhí)要而待之,則下雖有奸偽之心,不敢試也?!保ā渡稀罚┻€說:“相總要者,官謀士,量實議美,匡請所疑。而君發(fā)其明府之法瑞以稽之,立三階之上,南面而受要。”(同上)君主實際上并不需做很多具體事情,他的“要務”是“執(zhí)要而待之”“發(fā)其明府之法瑞以稽之”,這即體現(xiàn)著“君臣篇”對君主控制職能的重要認識!

“君臣篇”講“稽之以度”,強調(diào)君主依照法度進行控制的重要性?!渡稀氛f:“為人君者因其業(yè),乘其事,而稽之以度?!卑磁f注,二“其”字分別指該篇提到的“人嗇夫”和“吏嗇夫”,他們分別是“檢束百姓之官”和“檢束群吏之官”[3]545在作者看來,君主要實現(xiàn)對民眾和官吏的控制,主要的職責就是“以國之法度考此二者”[3]546?!断隆氛f:“君之所以為君者,賞罰以為君。”賞、罰是君主實現(xiàn)控制的一種重要方式。君主通過對“有善者”進行“賞”,對“有過者”進行“罰”,就實現(xiàn)了對二者的“稽考”?!盎远取笨煽醋魇菍︻I導者通過建立法度對被領導者進行控制的理論概括。

要實現(xiàn)“稽考”,前提是要有一套明確的“法度”,所以“君臣篇”明確指出“唯有明法,而下有常事也”(《上》)。建立法度,確立是非判斷的標準,是君主實現(xiàn)控制的前提。同時,君主要實現(xiàn)對臣下的有效“稽考”,不僅要有明確的法度,而且要確保法度的統(tǒng)一性?!渡稀氛f:“權度不一,則循義者惑?!狈ǘ仁蔷鳌耙幻裥摹钡墓ぞ撸绻ǘ炔唤y(tǒng)一,君主以私意用法度,在法度適用上因人而異,勢必使人無所適從,法度本身亦失去權威。所以《上》說:“法度有常,則民不散而上合,竭情以納其忠?!笨偨Y起來,君主要以法度實現(xiàn)對臣下的控制,履行“稽考”的領導職能,不僅要有明確的“法”,也要有統(tǒng)一的“法”,更要有對“法”的嚴肅執(zhí)行。強調(diào)君主通過法度實現(xiàn)對臣民的控制,是“君臣篇”法家思想意味最為明顯的體現(xiàn)之一。

同時,要實現(xiàn)“稽考”,還要“明分”,即明確分工?!渡稀氛f:“別交正分之謂理,順理而不失之謂道。道德定而民有軌矣?!迸f注說:“別上下之交,正君臣之分。”[3]557“別交正分”一定程度上即是強調(diào)分工的重要性。明確君臣分工,臣臣分工,是君主稽考官員的基礎。在作者看來,君臣上下各有分工①按:“君臣篇”講君臣分工,臣臣分工,比較多,限于篇幅,此處不列舉材料。,各有職責,即各有其“理”;君臣上下按照其職責辦事,“順理不失”,就是“道”。對于君主而言,要實現(xiàn)對臣下的控制,就是時刻要有“別交正分”的自覺性?!熬计睆娬{(diào)“別交正分”過程中把儒家強調(diào)的“正名分”②如《君臣上》說:“名正分明,則民不惑于道。”思想巧妙地吸納進來,“禮”在君主“稽考”臣下的過程中就有了派上用場的可能③《 君臣下》:“君臣上下之分素,則禮制立矣?!边€說:“君子食于道,則義審而禮明。義審而禮明,則倫等不逾,雖有偏卒之大夫,不敢有幸心,則上無危矣?!卑矗航詮娬{(diào)“禮”在維系君臣之分方面的重要作用。這是《君臣篇》不同于申韓法家的重要特點。,體現(xiàn)出一定的儒家思想色彩!

在先秦,受道家思想影響,君“無事”“無為”而臣“事事”“有為”的觀點較為普遍④如《莊子·在宥》講:“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薄渡髯印っ耠s》說:“臣事事而君無事,君逸樂而臣任勞?!边@種把君主活動的特殊性定位于“無為”“無事”看法,有著明顯的來自《老子》的思想影響。。事實上,君主不可能無事可做,也不可能真正“無為”?!熬计闭J為君主活動有著“獨立無稽”“坐萬物之原”“兼而一之”的鮮明特點,君主有著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決策、用人、控制。君主認識到其職位的特殊性,抓住為君的基本職能,就掌握了為君之道。從領導學角度看,“君臣篇”對君主領導活動的認識是非常很深刻的,不僅在先秦諸子領導思想中獨樹一幟,也與現(xiàn)代領導學的許多觀點不謀而合!田廣清等著《中國領導思想史》指出:“現(xiàn)代領導科學和管理科學的許多基本原理,都可以從中國領導思思史找到源頭?!保?]2應當說,“君臣篇”是在源頭上體現(xiàn)中國領導思想的重要篇章。

當然“君臣篇”具有不可避免的歷史局限性?!熬计敝v“為人臣者,仰生于上者也”(《上》),與現(xiàn)代領導學基于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人格平等的認識格格不入!“君臣篇”強調(diào)君主在治亂中的關鍵作用,對強調(diào)君主活動的特殊性有深刻把握,但不可否認的是,這與當時的君主制歷史文化背景密不可分。這是需要我們一分為二地進行客觀分析的。

[1]胡家聰.管子新探[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2]周瀚光,等.管子直解[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3]黎翔鳳.管子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4.

[4]郭沫若.管子集校[M]//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劉建軍.領導學原理——科學與藝術(第二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6]王霽,彭新武.領導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田廣清.中國領導思想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君臣法度君主
守法度的快活
領導文萃(2024年11期)2024-06-24 01:38:47
宋代君臣殿上間距考論
《法度與美》寫作指導
五張羊皮
當代皇室
和諧君主帝嚳
“適宜君王的風度”:論《李爾王》中的新舊君主
明清兩朝邊疆治理中的西夏歷史借鏡——兼論明清君臣的“西夏觀”
西夏學(2018年1期)2018-04-29 09:07:34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 míng 明
Special Focus(2018年11期)2018-04-03 02:06:30
法無定法:禪宗法度論的審美意蘊
象州县| 东阳市| 嵩明县| 安宁市| 文登市| 赤城县| 勐海县| 孟州市| 腾冲县| 巴楚县| 龙海市| 平武县| 屏东县| 霍邱县| 郓城县| 谢通门县| 辽源市| 威海市| 漳平市| 滕州市| 东源县| 桓台县| 建阳市| 通许县| 苍南县| 同仁县| 从化市| 三明市| 佛学| 百色市| 白山市| 彭州市| 富平县| 侯马市| 阳新县| 乌鲁木齐县| 合作市| 中阳县| 苏尼特左旗| 商城县| 凤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