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 妍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順義醫(yī)院,北京101300)
振腹療法結合針刺治療50例失眠的療效觀察
歐 妍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順義醫(yī)院,北京101300)
目的:觀察振腹療法結合針刺照海穴、申脈穴治療失眠的療效。方法:納入失眠患者50例,均接受補照海、瀉申脈為主配合辨證分型取穴治療和振腹療法,進行治療前后療效對比觀察。為期8周。結果:治療有效率高達90%,其中治愈率為50%。結論:振腹療法結合針刺療法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需要進一步的介紹與推廣。
振腹療法;針刺法;失眠;臨床觀察
失眠(insomnia)既是一種疾病,也是一個疾病伴隨癥狀,是一種以失眠為主的睡眠質量不滿意狀況,其他癥狀均繼發(fā)于失眠,包括難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夢、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時不適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筆者近年來采用針刺補照海、瀉申脈為主配合振腹療法治療失眠50例,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觀察對象:2014年6~12月選取我院針灸科及婦科門診失眠患者50例。其中20例為男性,30例為女性。患者年齡18~35歲。其中12例患者年齡≥60歲?;颊卟〕虨?個月~30年不等。其中肝郁化火型6例,痰熱內擾型8例,陰虛火旺型20例,心脾兩虛型14例,心膽氣虛型2例。入選患者采用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的 《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不寐癥的診斷標準,作為診斷依據(jù)。本組病例均行頭顱CT檢查排除腦部病變。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如下治療:主穴:單取一側照海穴和申脈穴,常規(guī)消毒,選取30號1寸毫針刺入照海穴和申脈穴,照海用補法進針13mm,申脈用瀉法進針13mm,配穴進針13~25mm。捻轉直至患者有酸、麻、重或脹的感覺為止,留針30min,期間不再施行針法。1次/d,連續(xù)治療2周為1療程。根據(jù)辨證分型,肝郁化火型取內關、行間、肝俞;痰熱內擾型取神門、內關、公孫、豐??;陰虛火旺型取太溪、心俞、腎俞;心脾兩虛型取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陰交;心膽氣虛型取大陵、膽俞、肝俞、陰郄。同時配合振腹療法:患者頭下墊薄枕,仰面而臥,肌肉放松,呼吸自然,雙腿伸直,上肢自然置于身體兩側;醫(yī)者坐在患者一側,上肢充分放松,將前臂自然放置于患者腹部,掌心 “勞宮穴”對準患者肚臍 (神闕穴),中指在任脈的 “中脘穴”,掌根在 “關元穴”,食指、無名指在腎經(jīng)線上,拇指、小指在胃經(jīng)線上。醫(yī)者在充分放松的情況下,把腕痙攣釋放出來,操作時以全掌、掌根、指端變換著力,如此振動,能與患者腹部產生共振,共振時患者全身經(jīng)脈暢通,倍感舒適。一共治療8周。
1.3 療效標準:治愈:睡眠正常,無頭暈、健忘、精神緊張等癥狀;顯效:睡眠基本正常,頭暈、健忘等癥狀明顯減輕,隨訪3個月內偶有癥狀,但不必每日3次服用安眠藥或服用次數(shù)少于3次;有效:睡眠時間延長,伴隨癥狀有所改善,隨訪3個月內服用安眠藥量減少;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改善。
25例(50%)的患者治愈,13例(26%)的患者顯著改善癥狀,8例(16%)的患者有效,4例(10%)的患者無效。治療有效率高達90.0%。
失眠可引起焦慮、抑郁,或恐懼心理,并導致精神活動效率下降,妨礙社會功能。失眠是最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性疾病,是多種軀體、精神和行為疾病所具有的常見臨床表現(xiàn)。多種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西方國家約35.2億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國外的男性患病率為31%,女性為39%,我國失眠率也高達10%~20%。據(jù)專家估計,到2020年全球大約有7億多失眠者。
振腹療法由北京中醫(yī)藥大學臧??平淌谔岢?,經(jīng)過近二十年發(fā)展,總結出以振腹按摩為主的獨特臟腑按摩治療形式。廣泛用于治療內科疾病、婦科疾病、男科疾病,臨床上取得很好的療效[1]。振腹按摩以振腹操作為主,依靠神闕穴的獨特作用,配合調理任督二脈,臟腑的俞穴和募穴,以培元氣、暢氣機、調開合為法則,借一點而至全身。振腹按摩隨著手法操作和術者的誘導,術者之手與患者腹部逐漸進入共振狀。在這個狀態(tài)下,患者精神更加放松,身無掛礙,呼吸平穩(wěn),即進入所謂的人靜狀態(tài)。通過醫(yī)患之間的相互配合逐漸達到調身、調息、調心的目的,從而達到內養(yǎng)真元、外達周身的目的。孫思邈曾提出:“腹宜常摩,可卻百病”[2]。通過振法作用于神闕穴及其附近區(qū)域,具有補脾益腎,益氣養(yǎng)血,交通心腎,寧心安神,溫經(jīng)散寒,調理沖任,消積導滯的作用[3]。
申脈二穴,主治二十五癥,及胃、腎經(jīng)者各六癥,肝、膀朧經(jīng)者各五癥,膽經(jīng)者四癥。肺、大腸、三焦經(jīng)者各一癥。癥在四肢、頭面者多,病痹痛、不遂、自汗者眾。吳皂總結說:“凡此四經(jīng)受病,不拘外感諸邪,內傷六欲,睽之八法,宜刺列缺、照海以列缺二穴,手太陰所發(fā),通于任脈;照海二穴,足少陰所發(fā),通于陰蹺,四穴并刺,針氣一行之后,四經(jīng)所歷之處,病無不去,氣無不和”。
陳航、杜莉[4]以補益心脾,升提清陽之氣以養(yǎng)安神為治則,取患者申脈、照海 (雙側)配穴為心脾兩虛型加百會穴,心腎不交型加涌泉穴 (雙側),肝火上擾型加行間、風池 (雙側),胃腑不和型加足三里 (雙側),常規(guī)消毒,申脈穴進針時針尖與皮膚成45度角,斜向內下刺1寸許;行間穴垂直進針刺0.5寸許;風池穴進針時針尖向著雙側眼球方向刺入1寸許運用提插和捻轉相結合的補瀉手法。申脈穴、行間穴用瀉法,照海穴、足三里穴用補法;風池穴平補平瀉而且提插幅度宜小,留針40min,每10min行針1次。百會和涌泉用艾條行溫灸法,灸百會穴時病人取坐位或仰臥位,由醫(yī)者施灸,每次40 min灸涌泉穴時病人取坐位或半臥位自己施灸,每次灸一側,每次灸40min,每天灸2次。選用下午,每天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2-3d。治療效果:60例中治愈45例、占75%;好轉13例、占21.7%;無效2例、占3.3%;總有效率96.7%。
本研究采用振腹療法配合針刺照海穴、申脈穴治療失眠,有效率高達90%。值得臨床推廣。
[1]閏小平,伊博文,郭宇潔,等.磁處理在中醫(yī)藥中的應用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9,9(5):860-862.
[2]陳建華.我院振腹按摩治療的療效觀察 [J].湖南中醫(yī)雜志,2000,30(3):38-39.
[3]付國兵,戴曉暉,國生.振腹療法的手法操作和作用原理[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0,1(1):5-7.
[4]陳航,杜莉.針灸治療不寐60臨床觀察 [J].陜西中醫(yī)學院,2004,27(3):47.
R246.1
B
1002-2376(2015)09-0071-02
201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