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紹成 楊明輝
(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四川成都 610021)
將音樂類非遺項目引入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學體系的思考
——兼談川音在非遺進課堂方面的嘗試
甘紹成 楊明輝
(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四川成都 610021)
將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育與當前我國大力提倡的非遺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是音樂院校專業(yè)音樂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一個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實踐模式。通過將音樂類非遺項目編入教材、引進課堂、納入課題、并入基地等一系列舉措,使音樂類非遺的保護與音樂院校的專業(yè)教學相融合。在這個過程中,音樂院校應堅持貫徹“本土化”教學的理念,有效利用本地資源優(yōu)勢,建立一種雙向互動、多元立體的傳統(tǒng)音樂教學模式。
音樂類非遺;傳統(tǒng)音樂;教材編寫;課堂引進;基地建設
在豐富多彩、形態(tài)各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以下簡稱“非遺”)中,音樂遺產(chǎn)占有相當大比重。且不說單純由人聲演唱的“聲樂”和由樂器演奏的“器樂”,屬于“正宗”的音樂遺產(chǎn)范疇,就連那些與音樂密不可分的綜合藝術如曲藝、戲曲、歌舞等,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它們均可以稱為“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以下簡稱“音樂類非遺”)。
如何有效開展音樂類非遺的保護工作,需要探討的問題很多,而如何“傳承”應當是其中最根本的問題?!皞鞒小毙枰d體,而音樂類非遺的傳承除了依靠非遺項目認定的“傳承人”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可以依靠專業(yè)音樂院校的師生群體,因為他們對于音樂文化所具有的敏感度、認知度以及所掌握的音樂技能,是其他人群不可比擬的,所以說他們應當成為傳承音樂遺產(chǎn)的最有效載體。
然而,由于我國音樂院校專業(yè)音樂教育長期沿襲西方音樂教育體系,本國傳統(tǒng)音樂的教學一直處于弱勢地位,且存在著諸如教學模式雷同、教學目標單一、人才培養(yǎng)方案缺乏特色等問題。雖然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各音樂院校在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忽視“音樂類非遺”又是其中之重要原因。眼下,音樂院校完全可以乘著保護“非遺”的東風,將當?shù)氐囊魳奉惙沁z作為教學內容引入到傳統(tǒng)音樂的教學體系中,這樣,既能達到突出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還能在保護“非遺”的崇高事業(yè)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實在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四川音樂學院(以下簡稱“川音”)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區(qū)唯一的專業(yè)音樂院校,積極開展音樂類非遺的保護工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為積極探索傳統(tǒng)音樂教學體系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我們正積極努力將具有本地特色的音樂類非遺項目引入到傳統(tǒng)音樂的教學中,因為在這方面我們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域優(yōu)勢和資源優(yōu)勢。我院所在的四川省是非遺極為豐富的文化大省,其中音樂類非遺更是多姿多彩。據(jù)統(tǒng)計,在文化部正式公布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中,我省的音樂項目有14項,若再加上與音樂密切相關的戲曲、曲藝和舞蹈項目,則有35項之多。除國家級項目外,省、市、縣級音樂類項目則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同時,作為世界級非遺項目的中國古琴藝術,其主要流派——蜀派古琴藝術也在我省。這表明,我省非遺資源不但豐富,而且級別較高。
如何結合本地資源優(yōu)勢,將音樂類非遺引入到傳統(tǒng)音樂的教學體系中,我們提出將音樂類非遺編入教材、引進課堂、納入課題、并入基地等四項舉措,以實現(xiàn)非遺保護與音樂院校教學的有機結合。
(一)編寫教材的意義
將音樂類非遺引入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前提是編寫相關的教材。而將音樂類非遺項目編入教材,既是對音樂類非遺的保護與傳承,也是對傳統(tǒng)音樂教材和教學內容的豐富與完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方面,從音樂類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來看,由于音樂類非遺的口傳心授特點,大多沒有詳盡的文字記載和樂譜傳世,而通過編寫相關教材,使其成為記錄音樂類非遺的書面載體,它能夠對音樂類非遺進行全面系統(tǒng)客觀地記錄、描述、分析和講解,這本身就是對音樂類非遺的有效保護,同時也為非遺的持久傳承提供了文獻依據(jù)。
另一方面,從當前傳統(tǒng)音樂教學所用教材的現(xiàn)狀來看,全國各音樂院校通識課程所用教材內容大同小異,雖然這些教材在專業(yè)基礎課程中起到了傳遞基礎知識的作用,但是仍然難以凸顯出民族民間音樂中許多有個性、有地域特色的鮮活內容。為改善這一現(xiàn)狀,各音樂院校可結合本地特色編寫一些本土教材,特別是將有本地特色的音樂類非遺項目編入教材,這無疑是對傳統(tǒng)音樂教學體系和教材內容的豐富和完善。
(二)編寫教材的方式
音樂院校應充分發(fā)揮人才資源優(yōu)勢,組織相關專家學者編寫教材??刹扇∫越虒W一線的專業(yè)教師為編寫主體,整合其它相關專業(yè)的教學資源,以申報課題的方式編寫??紤]到傳統(tǒng)音樂教學的實踐感知屬性,為增強教材的生動性和實用性,在教材中還可以配以相應的音像資料,盡量還原音樂類非遺的真實面貌,客觀再現(xiàn)音樂類非遺的藝術魅力。
另外,音樂院校還可考慮與本地文化部門(包括非遺保護中心)合作編寫本土教材。因為本地文化部門常年扎根基層,大都收集了較為豐富的本地音樂文化資料,如錄音、錄像、歌詞、歌譜、樂器、樂譜、藝人傳記等?;鶎拥奈乃嚬ぷ髡哂卸嗄甑娜核嚬ぷ鹘?jīng)驗,熟悉本地的風俗民情與音樂傳統(tǒng),與他們合作編寫本土教材,可以借鑒他們的豐富經(jīng)驗,共享成果,少走彎路。
音樂院校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盡可能地將本地域的音樂類非遺編入教材之中,并通過教材的創(chuàng)編和應用,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yè)課程體系,使這些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音樂真正成為專業(yè)課程教學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川音編寫本土教材的構想
我們川音在以《民族音樂概論》為主干課程的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除向學生講授在全國范圍內較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音樂精品外,也特別想突出介紹具有四川本地特色而現(xiàn)有教材中又較少涉及的本土音樂文化,因此迫切需要編寫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教材。
我們設想,鼓勵教師編寫以四川民族民間音樂為研究對象的系列教材,重點是將四川省豐富的音樂類非遺項目編入教材內容,并以教材為基礎,開設一系列相關課程,向學生全面而系統(tǒng)地介紹本土特色的音樂類非遺。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教學一線的教師們既能把多年傳統(tǒng)音樂教學和科研中積累的成果編入到教材中,又能掀起新一輪的赴民間調查采訪,深入挖掘音樂類非遺,形成新成果的熱潮,這些新成果也會源源不斷地補充到新編的教材中去。
(一)完善音樂類非遺課程體系
從我國音樂院校目前的課程設置來看,一方面,不論是教育理念、基礎理論還是培養(yǎng)模式,仍然是以西方音樂為主、中國音樂為輔的格局;另一方面,在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教學中,以筆者這些年來教學實踐的感受而言,就是我國傳統(tǒng)音樂的許多精華內容尚未得到充分開發(fā),傳統(tǒng)音樂已有的科研成果也未在專業(yè)課程中充分體現(xiàn)出來。因此,音樂院校應借著保護非遺的契機,積極推動音樂類非遺“進課堂”。各音樂院??山Y合本地優(yōu)勢,集合優(yōu)質教學資源,開設一些與音樂類非遺相關的課程,逐步改善音樂院校課程設置“重西輕中”的問題,促使中國傳統(tǒng)音樂在音樂院校課堂的理性回歸。
將音樂類非遺項目引進課堂,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課程體系,筆者以為可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盡快建立音樂類非遺理論體系,比如《音樂類非遺概論》 《××地區(qū)民間音樂概論》 《××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音樂概論》等課程的建設;二是增開音樂類非遺演唱演奏的技術性課程,如非遺中的民歌、戲曲、曲藝模唱,器樂演奏等;三是成立音樂類非遺教研室,編寫相關課程教材,定期舉行教學研討;四是把已有的非遺研究成果及時運用到教學中去,及時更新中國傳統(tǒng)音樂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教材。
(二)將音樂類非遺傳承人請進課堂
回顧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許多民間藝人出身的藝術家?guī)е簧淼慕^活兒,走進多所高等藝術院校的大門,經(jīng)過多年的辛勤耕耘,為我國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民族民間音樂的專門人才。不知從何時起,作為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正宗傳承者的民間藝人進入高校課堂的做法已不多見……音樂院校的教學越來越走向專業(yè)化的同時,也拉大了與民間音樂的距離”[1]。在大力提倡非遺保護的今天,我們是否應該將過去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加以恢復,將音樂類非遺傳承人請進大學課堂,使原汁原味的民間音樂成為專業(yè)音樂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
誠然,請傳承人進課堂可能會遇到諸如傳承人不適應大學課堂氛圍,不熟悉教學技巧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的專業(yè)老師應與傳承人密切配合,設計制定出符合非遺傳承規(guī)律的教學模式。比如,音樂類非遺往往是在一定的“文化空間”中生存的,“‘文化空間’或曰‘文化場所’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時使用的一個專有名詞,用來指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chǎn)代表作的形態(tài)和樣式。文化空間或文化場所的本原意義指一個具有文化意義或性質的物理空間、場所、地點?!盵2]音樂類非遺都與其定期開展的文化、宗教、民俗活動即它們的“文化空間”緊密關聯(lián)。結合這個特點,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當請傳承人詳細講述如下內容:一是此種音樂在其實際生活中是何時(或特定節(jié)日)何地(或特定儀式)由何人(特定身份)演唱或演奏的;二是傳承人是如何習得此種音樂的,在傳承過程中是否有文字資料、樂譜資料;三是傳承人以何種方式將此種音樂傳授給我們,是以自己習得此種音樂的方式,還是變換何種新的方式;四是此種音樂的生存現(xiàn)狀,對這種生存現(xiàn)狀的簡單評價。學生在對這些問題獲得基本認識后,才有可能在課堂上模擬并感受一個相對的“文化空間”,同時也能營造一個傳統(tǒng)音樂的母語文化氛圍,這對于非遺的學習和傳承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在構筑相對“文化空間”的基礎上,還需要進一步使音樂類非遺在課堂上獲得充分的“文化認同”。“文化認同是對一個群體或文化的身份認同(感),又或者是指個人受其所屬的群體或文化影響,而對該群體或文化產(chǎn)生的認同感。”[3]在大學課堂這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可以請傳承人采用“表演—互動—指導”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以最直觀的方式與音樂類非遺及其滲透的思維觀念直接碰撞,這樣學生的學習就不僅僅只是簡單機械的復制,而是對民間音樂文化的一種精神上的溝通、心靈上的認同。
總之,由于音樂類非遺在民間是以“活態(tài)”形式傳承于世的,因此,聘請傳承人進入大學課堂直接參與教學,是“活態(tài)傳承”理念的實際應用。
(三)川音在非遺進課堂方面的嘗試
在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我們川音特別注重全國性與地方性的有機結合。在課堂教學中,既重視在全國有影響的代表性傳統(tǒng)音樂精品,又很重視對本地域鄉(xiāng)土音樂的介紹、學習和傳承。在未來的課程建設中,我們將開設以《音樂類非遺概論》為主體的系列課程,強化對具有本土特色的音樂類非遺的教學,如川江號子、巴山背二歌、南坪曲子、川北薅草鑼鼓、川西藏族山歌、羌族多聲部民歌,以及川劇、燈戲、四川揚琴、四川竹琴、四川清音、金錢板等非遺項目,都將引入到專業(yè)教學中。并定期或不定期請民間藝人、非遺傳承人進課堂,進行相關的講座、表演、交流、指導,在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類非遺的興趣和愛好的同時,建立起一個良性的傳統(tǒng)音樂傳習機制。
國務院辦公廳于2005年頒布的《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的意見》指出:“要組織各類文化單位、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及專家學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研究。”[4]這為高校積極參與非遺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即高校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科研優(yōu)勢,大力開展非遺保護和傳承的科研工作,積極申報與非遺相關的科研課題,并迅速將課題成果應用到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中去。結合到我們音樂院校的科研工作,則應積極響應號召、順應潮流,將音樂類非遺項目納入課題。
音樂院校進行音樂類非遺的課題研究,既有自身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同時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又有許多經(jīng)驗需要我們及時總結。
(一)音樂院校進行音樂類非遺研究的有利條件
1.政策支持
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政策上的有力支持,使音樂院校開展音樂類非遺的科研工作和課題申報獲得了有效保障。近年來,音樂院校獲得的最有效的政策支持就是大量科研經(jīng)費的投入,使科研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2.人才優(yōu)勢
音樂院校作為傳承音樂文化的重要載體,對人類的音樂遺產(chǎn)有著更敏銳的感悟力和更深刻的洞察力,更容易在保護音樂類非遺的工作中達成共識、形成合力。音樂院校經(jīng)過長期的積淀,集合了為數(shù)眾多的音樂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有著扎實的學術水平和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為課題申報和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利的智力支持。同時,音樂院校還可以利用人才資源成立專門的音樂類非遺研究機構,集眾人之力實現(xiàn)進一步的研究與創(chuàng)新。
3.硬件資源
在開展音樂類非遺的科研活動時,科研工作者必然會查閱和參考大量的音樂資料,如文字、樂譜、圖像、音響、音像等各類資料,一般的信息資源恐怕難以滿足較為專業(yè)的資料需求,而音樂院校擁有豐富的音樂資料,能夠極大地推進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音樂院校擁有較為完善的多媒體技術設備,在進行音樂類非遺的采錄、編輯、整理等工作時,便于對那些存在于特定“文化空間”的音樂形式進行錄音、錄像、繪圖、記譜等立體式的記錄、保存,為科研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音樂類非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音樂院校如何有效開展音樂類非遺的科學研究,筆者認為目前在研究方法上,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針對相關課題研究提出的如下研究方法值得借鑒:(1)實踐的方法與理論的方法的相結合;(2)地理學與民俗學相結合的方法;(3)音樂學和人類學(民族音樂學)相結合的方法;(4)社會學和地理學相結合的方法;(5)系統(tǒng)的宏觀把握與具體的微觀分析相結合;(6)實地調查與文獻、資料整理相結合。[5]這些研究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然而,對于音樂類非遺而言,傳承(尤其活態(tài)傳承)是比保護更為有效、也更為復雜的問題,因此,以音樂學為基礎,結合傳播學、教育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也是值得我們考慮的研究思路。筆者認為,音樂類非遺的課題研究可總結為以下三方面:一是音樂類非遺項目的本體研究;二是音樂類非遺項目的傳承教育研究;三是保護和傳承非遺的媒體意識和公眾意識的研究。以上三點,其第一點在以往的研究中已較多涉及,現(xiàn)僅就后兩點提出一些看法。首先,關于音樂類非遺項目的傳承教育研究,既涉及非遺傳承教育的思想觀念的建構,也包括音樂類非遺的專業(yè)設置、課程設置及教材建設,還包括如何引導學生參與音樂類非遺的社會實踐活動等內容。其次,對于非遺視野下的媒體意識與公眾意識的研究,由于音樂類非遺是傳統(tǒng)社會的文化衍生物,與現(xiàn)代社會存在著一定的時空距離,需要由專家學者做出具有當代意義的闡釋,才能使媒體及公眾對音樂文化遺產(chǎn)的價值和意義的認識得以提升。
另外,關于如何有效保存和共享課題成果,筆者以為應充分發(fā)揮音樂院?!梆^藏庫存”的作用。音樂院校通常都擁有藏量豐富的音樂圖書館和音像數(shù)據(jù)庫,這為音樂類非遺資料的保存和共享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音樂類非遺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以文字、樂譜、圖片、音響、影像等多種形式予以保存,而音樂院?!梆^藏庫存”的合理利用能為音樂類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音樂院校還可在此基礎上建立音樂類非遺的網(wǎng)站,把原始資料和科研成果及時發(fā)布到網(wǎng)上,為同行間的學術交流和資料共享提供便利。
(三)音樂院校在音樂類非遺方面開展的研究
近些年來,全國各音樂院校正積極開展音樂類非遺保護的理論研究,申報并完成了一批與音樂類非遺相關的科研課題,產(chǎn)生了豐碩的科研成果。例如,在“2008年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各音樂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就以下課題進行了研討:1.音樂類非遺的概念;2.有關音樂類非遺保護的基本理論與保護方法研究;3.各國音樂類非遺保護的成功經(jīng)驗、有效政策、法規(guī)研究;4.我國今年非遺保護的現(xiàn)狀及相關問題的宏觀研究;5.有關各地音樂類非遺保護的具體實例調研及分析研究。[6]
此外,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以及其他兄弟院校,近年來也開展了一系列與音樂類非遺項目相關的研究工作,申報并承擔了大批科研課題,如中央音樂學院的《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中國古琴音樂文化數(shù)據(jù)庫》,中國音樂學院的《我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資源的保護與開發(fā)研究》 《中國傳統(tǒng)多聲部音樂形態(tài)研究》,上海音樂學院的《長江流域漢族聚居地區(qū)喪葬儀式音聲的個案與比較研究》 《甘肅花兒會與廣西歌圩聚會對歌行為中的“儀式性”變遷》等等。借這一東風,我們川音利用自己的地緣優(yōu)勢也在這方面參與并承擔了一部分科研課題,分別有甘紹成教授承擔的全國藝術科學“十五”規(guī)劃國家西部課題《巴蜀音樂》子課題《洞經(jīng)音樂產(chǎn)生的歷史與淵源》,全國藝術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文化部重點課題《中國戲曲、民間舞蹈、民間音樂現(xiàn)狀調查》子課題《四川成都道教音樂現(xiàn)狀調查》;朱江書副教授承擔的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蜀中古琴藝術資源數(shù)據(jù)庫建設》;楊曉副教授承擔的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侗族南部方言區(qū)歌謠體系與社會結構研究》;以及其他教師承擔的廳級、校級等課題。由此,還發(fā)表了一批與之相關的科研論文。
將音樂類非遺項目引入到傳統(tǒng)音樂教學體系中,建設教育傳承研究基地是一個有效的舉措。音樂院校應當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篩選具有特色的音樂類非遺傳承地作為自己的教育傳承研究基地。
(一)基地建設的意義
音樂院校在音樂類非遺傳承地建立基地,使之集教育、傳承、研究等多功能于一體,既能與課堂教學形成有益互補,又能成為科研工作的前沿陣地,還能對音樂類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起到推動作用?;丶扔兄谝魳吩盒熒鷮σ魳奉惙沁z進行深入的挖掘,也能為學校師生赴音樂類非遺的傳承地開展田野采風、教學實踐、理論研究等活動提供便利。
將音樂類非遺項目并入基地,使之成為學生了解和熱愛非遺的重要渠道,使之成為學生親身感受非遺魅力的重要平臺,從而增強學生對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基地建設的方式
音樂院校在音樂類非遺傳承地建立基地,必須認真做好調研,選擇合適的地點,并與當?shù)卣臀幕块T密切合作,借助當?shù)卣畬Ξ數(shù)孛袂轱L俗較為熟悉,可提供諸多便利的有利條件。基地建設由學校與地方政府齊抓共管,共同組建基地管理委員會,雙方分別派出專人負責聯(lián)絡和協(xié)調工作,以及維持基地的日常運轉。
(三)基地活動的內容
在基地的活動中,田野采風與音樂實踐是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音樂院校應定期組織學生赴基地開展田野采風和音樂實踐活動,它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促進研究型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田野采風活動是深入挖掘和了解認識音樂類非遺的重要手段。音樂類非遺大多植根于民間,需要通過實地考察和田野采風才能發(fā)掘其精髓。在田野采風中,可以將走訪調查、現(xiàn)場觀演與知識傳授、技能訓練相結合。學生在采風過程中不僅能親身領略和搜集原生態(tài)的民間音樂,同時,有條件的學生可以拜民間藝人為師,親身參與民間音樂的演唱演奏。這些都有助于增強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實踐操作的能力。
(四)川音的基地建設
近年來,川音利用本地資源優(yōu)勢,深入民間挖掘非遺精品,積極選擇合適地點建立教學研究基地,自2010年以來,川音在四川瀘州、汶川、阿壩等地相繼建立了“四川音樂學院藏羌文化研究院”“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福寶民間音樂研究基地”“四川音樂學院舞保護研究基地”等。其中,“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福寶民間音樂研究基地”是我院音樂學系于2010年12月在四川省合江縣福寶鎮(zhèn)建立的基地。該研究基地的建立,不僅對當?shù)亻_展非遺保護起到推動作用,而且也為我院音樂學系師生開展民間音樂采風、教學實習和學術研究活動提供了便利。我們每學年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帶領學生深入到教研基地,讓學生自己去搜集、整理民間音樂的資料,向民間藝人學習演唱或演奏。下一步,我們還將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分步驟在本地區(qū)建立蜀派古琴、四川漢族民間音樂和少數(shù)民族音樂等多個音樂類非遺項目的教育傳承研究基地。
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育作為專業(yè)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傳承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重任,同時也是加強和推進中華民族母語音樂教育的基礎。而將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育與當前大力提倡的非遺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則是音樂院校專業(yè)音樂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一個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實踐模式。有鑒于此,本文提出將音樂類非遺項目引入傳統(tǒng)音樂教學體系中,通過編寫相關教材,完善課程設置,請非遺傳承人進課堂,積極開展非遺課題研究,把最新研究成果及時補充到教學實踐中,以及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在非遺傳承地建立教學研究基地等一系列的舉措,把非遺的保護與傳承融入到音樂院校的專業(yè)教學中。在這個過程中,音樂院校應堅持貫徹“本土化”教學的理念,直面本地音樂類非遺傳承現(xiàn)狀,有效利用本地資源優(yōu)勢,建立一種雙向互動、多元立體的傳統(tǒng)音樂教學模式。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音樂院校一定會涌現(xiàn)出一批高素質的音樂類非遺的傳承者,音樂類非遺愿能借此機遇而涅槃重生、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責任編輯:李姝
[1]項陽.將民間藝人請進大學的校園——新疆之行的感受與思考[J].中國音樂,1999(3):44-46.
[2]向云駒.論“文化空間”[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81-88.
[3]維基百科.文化認同[DB/OL].[2011-09-04/2012-12-10].http://zh.wikipedia.org/wiki/文化認同.
[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的意見[EB/OL].[2005-08-15/2012-12-11].http://www.gov.cn/zwgk/2005-08/15/content_21681.htm.
[5]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OL].[2012-12-11].http://iom.ccom.edu.cn/lxkt_view.asp?l_id=26.
[6]張維剛,胡曉東.尊重傳統(tǒng) 堅守家園——“2008年國際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學術研討會”綜述[J].人民音樂,2008(9):39-41.
10.15929/j.cnki.1004-2172.2015.03.013
J607
A
1004-2172(2015)03-0086-06
2015-03-05
甘紹成(1957— ),男,博士生導師,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
楊明輝(1978— ),男,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