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志軍,汪聚應
(天水師范學院 文學與文化傳播學院,甘肅天水 741001)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以高度的詩歌藝術(shù)成就和深沉的愛國主義思想被世界和平理事會列為世界文化名人。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七月,杜甫辭棄華州司功參軍之職,攜眷西行,先到秦州,后到同谷(成縣),寓居隴右約半年時間,流傳下來的詩歌有117首。千百年來,這些輝煌的詩篇不但增彩了天水厚重的人文積淀,也引起了后世歷代學者的重視,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為了推動杜甫詩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由四川省杜甫學會、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天水杜甫研究會聯(lián)合舉辦的“杜甫學術(shù)研討會暨四川省杜甫學會第十七屆年會、天水杜甫研究會第八屆年會”于2014年10月17日至20日在天水市召開。來自香港浸會大學、臺灣東華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河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天津財經(jīng)大學、河南省社科院、《杜甫研究學刊》編委會、天水師范學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30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杜甫詩學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討論集中在如下議題。
在杜甫的人格中,儒者“任重道遠以仁為己任”、濟世為民的赤心熱忱是分外濃烈的。作為一位“一生只在儒家內(nèi)”的詩人,其思想本源與儒家政治,人格觀念有著密切之關(guān)聯(lián)。他將實現(xiàn)自我生命的創(chuàng)造沖動與拯時救世緊密地挽合在一起,完全執(zhí)著于現(xiàn)實人生,不求個人之解脫,更將全體的心理沉浸埋融在苦難人際關(guān)懷的情感交流中,沉浸于人對人的同情撫慰中,以及對族類國家之關(guān)注中。于沉郁之中又融入博大厚重的表征著民族文化精神的道德范式。憂家憂己,憂國憂民,深于哀樂,一往情深,顯示出深沉厚重的人格魅力。本次研討會上,不少專家學者提交專文對杜甫的人格特質(zhì)及形成動因提出了新的見解。天水師范學院汪聚應教授《杜甫所受的俠風濡染及對俠文化的接受》認為杜甫與俠文化的關(guān)系是杜甫研究中鮮為探知的一個方面,唐代高昂的任俠風氣成為杜甫生活其中并深受濡染的社會思潮。任俠思潮成為杜甫崇尚俠義、歌頌游俠的精神支柱,也成就了杜甫儒俠互補、書氣與俠義并行不悖的個性氣質(zhì)。和唐代其他文人相比,杜甫對俠的接受有著儒家正義的選擇性,表現(xiàn)著強烈的人文關(guān)懷。杜甫對俠的清醒認識、選擇接受和辯證宣揚,使俠超越了個人名利而上升到國家民眾的高度,提升了俠義人格,使俠文化超越了狹隘的恩仇觀念,成為對個人、社會和國家都能產(chǎn)生積極影響的精神力量。武警警官學院李茂麗教授《杜甫蜀中時期的諸葛亮情結(jié)》指出杜甫的“詠諸葛詩”體現(xiàn)出杜甫經(jīng)世濟民的非凡抱負、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壯志未酬的悲慨。杜甫對諸葛亮之歌詠引諸葛亮為異代知音,寄寓著杜甫對現(xiàn)實的憂患,對濟世賢才之渴望,以及對圣君賢相遇合的向往和對詩人自身建功立業(yè)的企盼。此外,張思齊《杜甫人生的十個階段及其文學意涵》、王作良《長安十年與杜甫詩歌風格關(guān)系簡論》、劉偉《杜甫的仁者之愛》等論文都對杜甫人格精神的研究有新的觀點、新的看法。
在新的歷史時期,對杜甫人格精神、人格特質(zhì)的探討已成為杜甫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以新的研究視角、新的研究方法深入開展杜甫“詩圣”精神的探討,對于當代中國人文精神的建構(gòu)有著重要意義。
杜甫研究在中唐時期已經(jīng)開始,至宋代各種杜甫詩集的箋注盛行一時,當時就有“千家注杜”之稱。本次研討會上多位學者提交了杜甫詩學文獻研究方面的論文。香港浸會大學邙健行先生《仇注對杜詩句中字詞去取用心臆析》以“秦州雜詩”二十首為例,對仇兆鰲注杜詩中字詞取用做了詳細探討,認為它反映出仇兆鰲整理杜詩時的內(nèi)心斟酌和思考。清代學者翁方綱《翁批杜詩》是一部具有很高學術(shù)價值的杜詩注本,但大陸至今未有整理本。臺灣師范大學賴貴三教授整理的《〈翁批杜詩〉稿本校釋》正好彌補了這一空白。西北大學郝潤華教授《一部高質(zhì)量的杜詩學文獻整理著作》一文從???、注釋、研究、資料四方面對《〈翁批杜詩〉稿本校釋》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特點及價值做出評價闡釋,指出該書具有校勘精深、內(nèi)容豐富、資料詳贍等優(yōu)點,融整理與研究與一體,是一部高質(zhì)量的古籍整理成果,在杜詩學、版本學、文獻學上均具有重要價值。復旦大學附中王欣悅先生提交的《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箋〉所見南宋福建地區(qū)杜注特色》是一篇頗有見地的論文。宋人“千家注杜”之盛況為學界熟知,不同地域文化的學者“注杜”的特色不盡相同,此亦顯示出不同地域文化對學者思維方式的影響和制約。以往學界對之往往忽視或論述相對不夠。王欣悅先生從福建崇安陳元規(guī)的《歲時廣記》入手,考察福建當時當?shù)貙W者的編撰成果對杜注之影響。南宋福建學者注杜,既有繼承前人集注的傳統(tǒng),又有福建地區(qū)獨特的注杜面貌,從而在宋代“千家注杜”的熱潮中能獨樹一幟。成都杜甫草堂是當代保存最為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杜甫紀念館之一,至今保存歷代文豪碑刻二十五通,其中名家碑刻多有,它們是研究巴蜀歷史文化、特別是成都杜甫草堂的第一手資料。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李霞鋒先生《成都杜甫草堂古代碑刻再考》一文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對清代吳克讓撰《浣花草堂附祀黃涪翁陸放翁記刻石》、清唐頻年撰《七律六首詩碑》、清人李翔云撰《丙戌人日游工部草堂詩碑》、清人張駿撰《詩圣杜拾遺像刻石》等碑刻作了詳細考證,頗利于學界今后研究之需。此外,王燕飛《俞浙與〈杜詩舉隅〉輯考研究》、、吳華峰《厲鶚批點杜詩考論》、汪政《上海圖書館藏善本杜集題跋匯析》等論文都不乏新的探索。
杜甫有著海涵地負般的藝術(shù)才力,在中國詩學史上具有“集大成”地位,杜詩美學價值的探討是歷屆研討會上的一個重要方面。本屆研討會上多名學者提交了富有創(chuàng)建的論文,如河北大學韓成武先生《杜甫排律體制研究》從聲律、對仗、韻律、結(jié)構(gòu)四方面對杜甫排律體制作了深入研究,認為老杜排律創(chuàng)作段落分明,情思主線貫通首尾,句式結(jié)構(gòu)、句法結(jié)構(gòu)多樣化。杜甫將初唐時期誕生的這種詩體藝術(shù)推向極致,標志著中國排律體詩的巔峰。天津財經(jīng)大學崔際銀先生《杜甫詩歌與小說結(jié)緣初探》認為杜甫作為著名詩人,其人其事頻現(xiàn)于唐傳奇之中,雖然杜甫本人并未創(chuàng)作唐傳奇,但其詩歌與小說結(jié)緣甚深。這一方面是杜甫“以文為詩”,其詩歌往往敘述故事、塑造人物、注重情節(jié)營構(gòu);另一方面,杜甫作為現(xiàn)實主義詩人,關(guān)注現(xiàn)實社會生活,客觀真實地加以描述;其詩適于唐代社會之需要等因素也促成杜詩與小說的結(jié)緣。杜甫詩歌與小說之間密不可分之關(guān)系,促進了不同文體間的借鑒融合和整個唐代文學的發(fā)展繁榮,也為后世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要啟示與示范作用。李、杜之爭是文學史上的著名話題,自宋代以來代有論爭。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薛天偉先生《李杜互通互補論》在揚棄前人成果基礎上提出了具有折衷意義的“調(diào)和說”,認為李白、杜甫互通互補,“互通”是指李、杜之間的共同性;“互補”是指李、杜之間的差異性。李、杜互通的基礎有三:一是時代,二是文化傳統(tǒng),三是人性。互補則源于李、杜性格與藝術(shù)趣味的差異??陀^地講,此論較為公允,可備一說。河北大學吳淑玲教授近年來一直從事唐代文學的傳播研究,其提交的論文《從江南逢李龜年看唐代詩歌的傳播》認為,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是一首透露著很多傳播信息的詩歌,可以看做是唐詩傳播的濃縮。該詩反映了開元盛世時期愛好文學的王公、大臣們對是詩歌傳播所起的作用。正是像李范、崔滌這樣愛好文學的王子、大臣將很多詩人聚攏在一起,研究詩歌、進行詩歌比賽、傳播詩歌,才為盛唐詩歌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杜甫在江南遇到李龜年,說明李龜年在天寶年間也從京城逃出,流落江南,從而把許多能夠演唱的詩歌帶向民間。陜西師范大學王作良先生《長安十年與杜甫詩歌風格關(guān)系簡論》從杜甫生活經(jīng)歷角度分析了杜詩風格的形成。認為長安十年求仕失敗的人生經(jīng)歷,是杜甫詩歌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時期,也是杜詩走向成熟的時期。杜甫如果求仕順利,很難想象他還會寫出那些震撼千古的詩篇。正是不幸的人生遭遇成就了杜甫這位偉大詩人,成就了老杜那些傳世的名篇。四川師范大學莊逸云先生《簡論杜甫的兄弟詩》認為杜甫的兄弟詩多寫于“安史之亂”爆發(fā)后的十余年里,詩人在作品中反復表達了對諸弟、妹的思念與擔憂,也深刻控訴了戰(zhàn)爭的罪惡。因杜甫與諸弟年齡差距懸殊,其在詩中屢屢自嘆衰老,流露出無力扶助諸弟的自責。李小成《杜詩以數(shù)字構(gòu)成的藝術(shù)世界》、王飛《詩心與畫意》、程得中《杜甫入蜀詩歌芻議》、商拓《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詩歌藝探微》、李貴《北宋時期文學與圖像交匯中的杜甫》等論文亦頗有新見,標志著杜詩審美價值研究的新進展。
不同的水土風氣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霸趨^(qū)域文化類型的豐富性上,中國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形成了一塊塊色彩豐富的,具有獨特的環(huán)境板塊、歷史傳承和群體行為方式的區(qū)域文化‘七巧板’或‘馬賽克’?!畢^(qū)域文化類型的七巧板’使得我們的思想文化的底蘊非常深厚,多姿多彩?!盵1]因此,從文學地理學視角審視杜甫詩歌的文化價值,將人文地理學與文學研究結(jié)緣,就是新世紀開展杜詩學研究所必須。杜甫詩學與地域文化關(guān)系的探討是本屆研討會的熱點之一,學者們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分別就杜甫詩學與巴蜀文化、隴右文化、長安文化之關(guān)系進行了熱烈討論。
巴蜀地區(qū)煙波浩渺、云霧凄迷的山光水色,巴蜀文化絢麗浪漫的文化氛圍,杜甫獨立曠野、游于江潭、郁結(jié)絞痛的處窮體驗,極易催生出老杜詩作的沉郁頓挫之感,其中所蘊含的憂國憂民情懷及郁陶悱惻的情思是極為感人的。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杜甫學會會長張志烈先生《杜甫詩歌與成都文化》分析了杜甫詩歌創(chuàng)作與成都地域文化之關(guān)系:杜甫居住成都時間達三年九個月,其間作詩240余首。杜詩描繪了成都生活的方方面面,山川、形勝、古跡、園林、街道、居處、飲食、游樂,留下了當時成都自然生態(tài)、經(jīng)濟政治、文化藝術(shù)、風俗民情的歷史縮影。張起《杜甫與巴蜀文化》認為唐代巴蜀地區(qū)相對安寧的社會環(huán)境給了杜甫一段寧靜而美好的生活。在巴蜀期間,杜甫出游、訪友,寫下了很多有關(guān)巴蜀地域風情的詩篇。所以他主張在今后的杜詩學研究中應更加重視空間性的研究,從不同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長安文化、隴右文化、巴蜀文化各個方面研究對杜甫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這應當是當前杜詩研究界的一個新增長點。河南省社科院胡永杰先生《杜甫對夔州文學的影響》集中探討了杜甫夔州詩的文化價值,認為杜甫夔州詩內(nèi)容豐富多樣,對夔州山川風土描繪細致真切,藝術(shù)成就突出,大大開拓了夔州文學的境遇,提高了其藝術(shù)水平,改變了它比較單調(diào)、粗糙、貧乏的面貌,對后世巴蜀文學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還有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張宗福先生《巴蜀文化與杜甫的詩意空間》、西昌學院景志明、朱瑞昌先生《論杜甫蜀中詩篇對地域中國風歌曲創(chuàng)作的啟示》等論文也是論述巴蜀文化與杜甫創(chuàng)作的佳作。
從不同地域文化交融互滲方面來講,杜甫隴右詩可謂中原文化與秦隴文化相互交融的產(chǎn)物。不同區(qū)域文化的相互交流,使創(chuàng)作主體的文化視野變得更為廣闊,他們創(chuàng)作中可供選擇的文化資源就多起來,就有可能開發(fā)出一種新的藝術(shù)形式。隴右地區(qū)“水寒、土高、生物寡”的自然、人文環(huán)境,勢必對杜甫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情志心態(tài)都會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深度滲透,從而影響其詩歌創(chuàng)作。地處隴上的天水師范學院學者長期從事杜甫隴右詩研究,得天時地利之優(yōu)勢,有一些新的見解。如天水師范學院李濟阻教授認為杜甫充分利用在隴右期間這段相對安逸的時間痛定思痛,對唐代社會、政治、民生、軍事、官場等等反復剖析考察,在此基礎上對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某些領域作了深入細致的探索。這種方法頗帶一些現(xiàn)代意味,在古人創(chuàng)作中是極為少見的。經(jīng)過如此認真的磨礪,杜甫的詩歌藝術(shù)產(chǎn)生了一次新的飛躍。表現(xiàn)在作品中,這一時期較少有“三吏”“三別”那類以記實敘事為主集中描寫國家不幸與人民疾苦的作品,但對現(xiàn)實、歷史和自身的思考卻更多也更深入,對生活本質(zhì)的揭示更深刻,感慨也更濃烈。葛景春《杜甫在隴右的懷親懷友詩》分別從杜甫在隴右創(chuàng)作的思親人詩、懷先賢詩、懷親友詩、懷朝中故舊詩四方面論述了杜甫懷親懷友詩的審美特色。聶大受教授《杜甫詩歌與隴右地域文化》認為隴右時期在杜甫一生的生活和詩歌創(chuàng)作生涯中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隴右的獨特自然風貌、胡漢民族渾融、文化多元情境及不時出現(xiàn)的邊烽緊急情勢激發(fā)了杜甫的詩興,升華了杜甫的境界。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祁和暉在《杜甫秦州詩記中描寫絲綢之路首段棧程》一文中指出,古秦州自古是民族走廊、經(jīng)濟文化交流走廊、軍事要塞。秦州時期,杜甫一家雖生活艱困,但邊塞山川、風物卻促成杜甫詩歌創(chuàng)作進入一種高產(chǎn)興會境界。特別應該指出,這次研討會得以順利召開,天水杜甫研究會同仁朱小玲、張維萍、武將、王鈺、余偉、閆新生、李吉定、趙振濤、魏志榮等付出了辛勤勞動。原天水市人大主任、天水杜甫研究會會長桐樹苞同志對這次研討會的舉辦付出了大量心血。
接受美學認為,一個文學經(jīng)典的形成是由作品本身和讀者的接受兩方面共同促成的。如果沒有讀者自身的歷史的能動創(chuàng)造力量,文學作品的歷史生命、經(jīng)典地位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文學經(jīng)典并不具備超時代的永恒意義,“它更多的像一部管弦樂譜,在其演奏中不斷獲得讀者新的反響,使本文從詞的物質(zhì)形態(tài)中解放出來,成為一種當代的存在?!盵2]從文學作品本身來看,杜甫詩歌對不同地域山川地理、氣候的描繪十分真切細膩;對羈旅行役、漂泊流浪生活中悲苦、辛酸情感的抒發(fā)分外感人,具有攝人心魄的藝術(shù)內(nèi)涵,自然引起千百年來無數(shù)文人內(nèi)心的共鳴。正是在千百年來眾多文人的不斷接受中,杜甫詩歌才走進無數(shù)文人的內(nèi)心深處,成為中國文學耳熟能詳?shù)奈膶W經(jīng)典之一。本次研討會上,不少學者提交了杜甫詩歌接受方面的高質(zhì)量研究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鄭永曉研究員《陳師道學杜略論》指出宋人對杜詩的繼承與新變對宋調(diào)的形成具有極為關(guān)鍵的作用。其中黃庭堅、陳師道等江西詩派作家在學杜方面的探索尤其值得注意。陳師道學杜的歷程說明,杜甫在后代的影響和被接受必然以不同的面貌得到呈現(xiàn),學杜而能有所新變才能將杜詩的精神發(fā)揚光大,宋元明清各朝,學杜者代不乏人,各具特色,充分證明杜詩作為中國詩史上最璀璨的明珠,具有永恒的魅力。成都大學楊挺先生提交的論文《陸游成都寓居時對杜甫蹤跡的空間追尋及其人生認同》是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宋代文人活動空間與文學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認為宋代大詩人陸游寓居成都期間,多次尋訪杜甫草堂。其在成都的居住之地與杜甫草堂相距較近,活動范圍多有重合。陸游多次拄杖重走杜甫常走的浣花路,撫摸杜甫用過的舊釣磯;他像杜甫那樣觀看成都的似錦繁華,也像杜甫當年那樣典衣縱酒。在成都,陸游將自己的寓居生活與杜甫的遭際進行比較,用空間追尋與生命體驗來達成對杜甫詩歌藝術(shù)與人生價值的印證與認同。中央財經(jīng)大學左漢林教授《論宋代詩人使用杜詩典故的特點》指出宋代詩人梅堯臣、蘇舜卿、歐陽修、王安石、黃庭堅等使用杜詩典故的特點?!抖鸥ρ芯繉W刊》編輯部劉曉鳳博士《中國傳統(tǒng)蒙學中的杜甫及其詩歌》認為杜詩從唐代起就與蒙學密切相關(guān),杜甫詩歌在后世逐漸成為很多文人對子女進行家庭教育的范本。
臺灣東華大學中文系張蜀蕙教授的論文《宋人論杜詩中的物候與風土》以其專業(yè)深入的研究和對詩詞中寫景細節(jié)的把握,讓大家感受到了臺灣學者對杜甫研究的熱忱。四川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房銳教授《清末民初日本人游記中的成都杜甫草堂》對清末民初竹添進一郎《棧云峽雨日記》、山川早水《巴蜀》、中野孤山《橫跨中國大陸——游蜀雜俎》等日本人撰寫的中國游記中關(guān)于成都杜甫草堂的記載進行了論述,指出了杜甫詩歌在日本有著廣泛讀者,從一個側(cè)面論證了“詩圣”杜甫在日本的影響力。西安外國語大學劉志峰教授《高麗詩人李穡對杜詩話語接受分析》認為,韓國高麗時期著名詩人李穡有《牧隱詩蒿》收詩6000余首,許多作品對杜詩有著明顯的借鑒痕跡。從中可見杜甫對高麗文學的巨大影響。這兩篇論文運用異域發(fā)現(xiàn)的新材料,雄辯地證明了杜甫在東亞漢文化圈的影響,也證明了杜甫作為“世界文化名人”的不休地位。此外,泰山學院王偉先生《淺論蒲松齡詩歌在藝術(shù)風格上對杜甫的接受》、安徽師范大學副教授葉文舉、錢芳《南宋理學與杜詩》等論文也都發(fā)表了新的觀點,這些成果為本次研討會增色不少,使杜甫詩歌的研究更加深入。
總之,本屆杜甫詩學研討會參會人員范圍廣泛、勝友如云。研討會上,代表們各抒己見,可謂新見迭出,思想火花碰撞不斷,會議成果豐碩。真正達到了加強合作交流,促進杜詩研究進一步深入,弘揚杜甫精神當下現(xiàn)實意義的目的。
[1]楊義.文學地理學的淵源與視境[J].文學評論,2012,(4).
[2]姚斯.文學史作為向文學理論的挑戰(zhàn)[M]∥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和接受理論.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