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意麗,徐丹敏
親子、同伴關系與高校后進生的幸福感
張意麗,徐丹敏
(臺州學院 醫(yī)藥化工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民主融洽的親子關系能夠提升高校后進生幸福感;主動結交具有高成就動機、積極樂觀的同伴群體,能夠提高高校后進生對個人成長發(fā)展的關注和投入力度,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樣地,親子關系不僅能夠直接影響高校后進生的幸福感水平,而且能夠通過引導同伴關系間接起調整作用。而在高校后進生的親子關系和同伴關系的互動中,兩者也具有相互預示性和正相關性,它們彼此聯(lián)系和相互促進,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而影響高校后進生的總體幸福感。
幸福感;高校后進生;親子關系;同伴關系
高校后進生一般指大學生在自我認知存在偏差、學業(yè)落后、能力發(fā)展較緩慢,可通過主客觀條件的改變獲得發(fā)展的高校群體。從高校層面而言,有效地引導他們不斷自我提升,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從社會層面而言,“高校后進生能否成才,不僅直接影響到其個人成長,影響著高校整體教育的質量,同時間接影響到社會的穩(wěn)定“[1]129。親子關系和同伴關系作為影響高校后進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它為我們理性看待高校后進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了新視角,為我們思考如何通過改變主客觀條件來加快這個群體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依據。
(一)高校后進生的定義。高校后進生多指這樣一類特殊弱勢群體,即學業(yè)成績排名落后,平日缺乏父母有效導引,在自我管理方面約束力差,缺乏社會參與競爭意識,無明確的個人發(fā)展目標,并對自我缺乏正確的認識。高校后進生由于缺乏有效的行動能力、有效的指導及環(huán)境的熏陶,他們美好的愿望在現(xiàn)實生活往往得不到滿足,容易沉溺于虛擬的網絡游戲,而當其言行在同學中缺乏認同感時,更易受同伴或社會不良青年的不良社會動機和反社會價值觀影響,這將會使他們更加背離積極向上的良好行為和習慣特征。
(二)高校后進生幸福感的需求理論及意義。
“幸福乃是需求的滿足。如果說幸福是塔頂,那么,需求就是塔基,一切須從需求得到說明。“[2]94高校后進生幸福感是指高校后進生在校園學習生活中,對溫飽問題、社交需要、學業(yè)成就、自我能力提升方面的需求獲得滿足的一種積極的主觀感受,這種主觀感受不僅能促其對學業(yè)和技能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對生活的滿意度,變得更自信、更合群,而且能促使其遠離反社會行為,促使其對優(yōu)等生的行為特征有更多的認同感,從而逐步以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大學生為模范。
“在社會個體化之前,確切地說在熟人社會中,個人最直接有效的支持來自家庭內部的成員,而最經常、最普遍、最穩(wěn)定的社會支持則來自熟人群體中的他人,最后才是政府救助“[3]136。親子關系和同伴關系作為大學生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對高校后進生的幸福感影響重大。
“子女的成長與發(fā)展就影響力和影響廣度而言,任何環(huán)境因素都比不上家庭。在家庭中,子女學會了本土文化中的語言、技能以及社會和道德價值觀。“[1]131高校大學生之所以在學業(yè)和能力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往往與其成長經歷和背景有關。例如在校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大學生其父母往往是從小就對其賦予一定的自主權,通過各種場景使其體會到能力與價值得以實現(xiàn)的快樂,強化其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習慣,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并對其成長抱有較高期望。這種教養(yǎng)方式進而促進大學生對自己在校良好表現(xiàn)的重視,它為獲取學業(yè)成就、技能發(fā)展、就職準備奠定了良好的認知基礎。
相比之下,在校表現(xiàn)差的大學生,通過考察其成長背景往往發(fā)現(xiàn)他們有類似的成長經歷:其父母往往由于經濟、學識、技巧方面的欠缺,在教育孩子上沒有因材施教,使其成長過程出現(xiàn)種種問題。不良親子關系主要有以下三種關系:第一,冷漠式親子關系。它是指父母與子女保持隔絕或疏遠的距離,父母多因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無暇顧及子女的教育和發(fā)展問題,忽視與子女朝夕相處和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因為沒有能力承擔物質的壓力,所以只有逃避,通過逃避來推卸、轉嫁責任,想象擺脫與其的關系也就擺脫了物質壓力“,[4]131所以當父母在子女碰到困難時,不善于及時提供良好的解決方案或建議,其子女又不能通過自己的已有經驗得以解決,就容易產生習得性失敗感,長此以往就形成孤獨自閉、怕苦畏難的性格。第二,絕對化親子關系。它一般指父母要求子女絕對服從自己,一旦不服從,就更多地使用強制性的懲罰措施使其服從自己的意愿;也正是強制性的懲罰措施因其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使一些缺乏教育經驗的父母對此厚愛有加,殊不知強制性的懲罰措施反而會使被教育者感到更多的壓力和焦慮,并不能從內心真正接受改造,懲罰一旦解除,就對惡習和禁忌失去約束力。第三,溺愛型的親子關系。它指父母對子女的要求不管是否合理都有求必應。溺愛中成長的孩子因長期在家庭內部有求必應,一到家庭外部就有求不應,這種巨大的落差會導致孩子產生難以適應環(huán)境的強烈失落感。子女將會在長期溺愛中,形成自以為是、自私的個性,并會在社會中對他人產生“別人也必須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的想法。這種個性也不利其成長和發(fā)展,更不利于其追求幸福。因此以上三種不良的親子關系都會大大降低他們的幸福感。
因此,要提升高校后進生的幸福感,家長就要負起重要責任,從根源上尋找解決方案。由于后進生的成長經歷已不可變更,要想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幸福感,就要結合實際,從最平凡的小事做起,積極促進后進生的成長。首先,父母應主動改善親子關系,努力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并對其發(fā)展保持關注并有所要求。其次,父母要在生活問題上提供及時的解決方案,并在促成良好習慣方面以身作則,使子女逐步恢復自信,形成好習慣。再次,父母應加強與學校的聯(lián)系、積極參與到子女的成長和發(fā)展進程,為逐步提升他們的幸福感提供可能??傊?,和諧民主的親子關系能對高校后進生的幸福感起促進作用。
同伴關系是影響高校后進生幸福感的另一重要人際關系,當代大學生“其幸福感發(fā)展最迫切的社會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情的需要和交際的需要的滿足“[5]56。同伴關系存在以下兩方面的特性:
首先,同伴關系在各團體間存在相似性。社會認同理論認為“相似性和關聯(lián)性是友誼形成和維持的基本決定因素“[6]。群體社會化發(fā)展理論指出,“社會化是一個使群體中每個個體團結起來,并通過相互學習使彼此更為相似的過程“[7]。高校后進生與自己的同伴群體在對自我能力、職業(yè)規(guī)劃、生活態(tài)度、社交領域上均存在相似性,其相似性不僅指向當前生活的行為和認知,而且指向個人幸福感水平。當后進生要好的同伴存在逃學、考試作弊等現(xiàn)象時,后進生個人逃學、考試作弊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親密的朋友關系對后進生行為和態(tài)度的影響遠遠超過一般的同伴團體或權威的成人指導“[8]。
其次,同伴團體間除了相似性以外,還存在著相互模仿。根據社會認同原理的觀點,個體會通過觀察自己群體處理事情的方式和行為,來作為自己應對相似事件的榜樣,這就間接地導致蝴蝶效應,并在不知覺中擴大了影響力。群體里大多數(shù)人相似的做法更容易獲得認同感和安全感,也更容易進一步強化群體應對方式的相似性。如在同伴群體里,成就動機較強、心態(tài)積極樂觀的同伴的群體特征往往成為好學生在學業(yè)、職業(yè)規(guī)劃、能力方面的行為和態(tài)度的模仿榜樣,它將有利于好學生群體評價自己的行為和態(tài)度;而低成就動機、心態(tài)消極萎靡的同伴群體特征則構成了后進生在學業(yè)、職業(yè)規(guī)劃、能力方面的行為和態(tài)度的模仿對象,嚴重抑制了后進生對自身發(fā)展需要的滿足,降低了后進生的幸福感水平。
因此,我們可以引導高校后進生主動結交具有高成就動機、心態(tài)積極樂觀的同伴。利用同伴關系影響的潛移默化,對其學業(yè)、職業(yè)規(guī)劃、能力及自信也將逐步提高,幸福感水平也將逐步提升。
通過以上研究發(fā)現(xiàn),高校后進生的親子關系和同伴關系的改善都能提升其幸福感水平。同樣地,親子關系不僅能夠直接影響高校后進生的幸福感水平,而且能夠通過引導同伴關系間接起調整作用。而在高校后進生的親子關系和同伴關系的互動中,兩者也具有相互預示性和正相關性。在親子和同伴關系相互預示性方面,研究發(fā)現(xiàn)“親子關系親密或融洽的家庭其子女更傾向于結交具有高成就動機、心態(tài)樂觀的朋友,而較少結交具有消極行為特征的朋友群體“[9]。反之,以冷漠、絕對化、溺愛為主要親子關系維系的家庭,其子女更傾向于結交成就動機低下、學業(yè)落后的同伴。在親子和同伴關系正相關性方面,研究發(fā)現(xiàn),高校后進生的親子關系越向民主、融洽的方向發(fā)展,其同伴群體中具有高成就動機、心態(tài)積極樂觀的同伴也就越多。隨著良性互動循環(huán),高校后進生將不斷提高在個人發(fā)展領域的探索和投入的積極性,不斷提高通過個人努力滿足個人發(fā)展需要的能力,從而逐步提高個人幸福感。
總之,民主融洽的親子關系、積極樂觀的同伴關系以及個人良好的心理素質均能夠有效提高高校后進生幸福感的水平,而高校后進生幸福感水平相關的兩大主要重要人際關系——親子關系和同伴關系對高校后進生幸福感的影響作用不是獨立的,而是彼此聯(lián)系和相互促進的,它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關系并決定了高校后進生的總體幸福感水平。
[1]張意麗.高校后進生幸福感: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J].理論觀察,2013(6):129-131.
[2]沈衛(wèi)星.重大的命題系統(tǒng)的探究——讀郭寶宏教授《論人的需要》一書[J].臺州學院學報,2011(4):94-96.
[3]谷玉良.個體化與人際關系再整合[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3(7):136-138.
[4]羅華.物質制約下的倫理訴求[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7(5)131-145.
[5]張文新,等.青少年發(fā)展心理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56.
[6]貝爾尹德.人際關系吸引社會心理學的應用[M].紐約:蘭登書屋,1985:89.
[7]海瑞斯.孩子的環(huán)境在哪里[J].社會心理發(fā)展理論,1995(102):458-489.
[8]愛博斯坦.學生時代的朋友選擇及影響[M].圣迭戈:學術出版社,1983:67.
[9]張玲玲.青少年未來取向的發(fā)展與家庭、同伴因素的關系[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8.
The Relation between Family,Peer Factors and Lagging Student’s Happiness
Zhang Yili,Xu Danmin
(School of medicine and chemical industry,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 318000,Zhejiang,China)
Level of happines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art in society today,Well-be?ing can be seen as an subjective and pleasant feeling experience when the needs of people to live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are satisfied.Many researchers lack the studies of specific groups.According to analyses,the relation and effect were designed to sought the impacts of interpersonal background on lag?ging student’s,bolstering happiness,by which to enlighten the mechanism of happiness with a contextu?al viewpoint among lagging students of the day.
Happiness;Lagging student;Family;Peer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5.01.022
2014-03-12
浙江省臺州市2014年度教科規(guī)劃項目(GG14024);2014年度浙江省校立重點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臺州學院2014年度校立青年基金項目(2014QN014)。
張意麗(1980-),女,浙江溫州人,助理研究員,碩士,從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徐丹敏(1987-),女,浙江臺州人,助理實驗員,碩士,從事高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