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強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陜西西安 710071)
衣物疏是新疆吐魯番古墓葬群中出土的一種條列隨葬品的清單。吐魯番出土衣物疏,據(jù)侯燦《吐魯番出土磚志集注》一書統(tǒng)計,截至2003年,已刊布有62件。又據(jù)榮新江、李肖、孟憲實《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一書刊布,新增6件。又據(jù)美國普林斯頓大學(xué)葛斯德圖書館藏吐魯番文獻,新增1件,目前吐魯番出土的衣物疏合計有69件之多①內(nèi)容可參見侯燦、吳美琳:《吐魯番出土磚志集注》附錄二《吐魯番晉——唐古墓出土隨葬衣物疏》,巴蜀書社,2003年,第697-721頁;參見榮新江、李肖、孟憲實:《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中華書局,2008年,第21、101、105、126、173、175頁;參見榮新江:《吐魯番文書總目(歐美收藏卷)》,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7年,第949頁。。這些衣物疏中有確切紀年的共44件,最早始于前秦建元二十年(384),最晚至唐咸亨四年(673),前后有289年的歷史。衣物疏除個別書寫于絹帛之上外,其余均為紙質(zhì)文書,所列物品,有衣衾、玩好、筆硯、車馬、財貨,甚至奴婢等各種各樣。它們真實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吐魯番居民的一些社會習(xí)俗、思想觀念和宗教信仰。對這批衣物疏,中外學(xué)者們格外關(guān)注,先后發(fā)表了一系列優(yōu)秀的研究成果②這些成果,劉安志《吐魯番所出衣物疏研究二題》注釋③中有詳細論列,此處從略。。本文擬在前人相關(guān)研究③關(guān)于孝觀念在高昌地區(qū)的傳播,可參見嚴耀中《麴氏高昌時期的〈孝經(jīng)〉與孝的觀念》,《中華文史論叢》,1986年第2輯,第275-282頁。基礎(chǔ)上,就衣物疏中條列《孝經(jīng)》的現(xiàn)象略作探討,不當(dāng)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吐魯番出土衣物疏中條列《孝經(jīng)》者,有五例,按時間順序,分別如下:
1.72TAM169:32 號《高昌建昌四年(558)張孝章隨葬衣物疏》列有“《孝經(jīng)》一卷”[1](壹P207);
2.73TAM517:24號《高昌延昌三十七年(597)武德隨葬衣物疏》列有“《孝經(jīng)》一卷”[1](壹P255);
3.72TAM205:2 號《高昌重光元年(620)缺名隨葬衣物疏》列有“《孝經(jīng)》一卷”[1](壹P360);
4.73TAM116:19 號《高昌重光二年(621)張頭子隨葬衣物疏》列有“《孝經(jīng)》一卷”[1](壹P370);
5.2004TMM102:4 號《唐顯慶元年(656)宋武歡移文》列有“孝經(jīng)一卷”[2](P105)。
例5中所謂“移文”,也稱“移書”,是古代各衙署之間、同級官員之間正式使用的一種平行文書。據(jù)劉志安研究可知,吐魯番出土衣物疏分為前后二期:前期衣物疏與漢代“告地策”和“衣物疏”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而后期衣物疏是嚴格意義上的“移文”[3](P119-128)。
以上5例中除例3墓主姓名不詳外,其余4例不僅姓名俱全,而且各例同墓都有墓表出土,這為我們確定墓主身份提供了可靠證據(jù)?,F(xiàn)依次分析如下:
72TAM169:32號《高昌建昌四年(558)張孝章隨葬衣物疏》同墓出土有72TAM169:1《高昌建昌四年(558)張墓表》,墓表載:“建昌四年戊寅歲二月甲子朔九日壬申,王國侍郎,遷殿中將軍,追贈凌江將軍,屯田司馬張之墓表?!保?](P64-65)此衣物疏和墓表相互印證,可知張孝章即張,他生前曾任麴氏高昌王國侍郎、將軍等官職。張孝章名中含“孝”字,又是高昌國高官,因此可以判斷,此人或是深受儒家忠孝思想影響的漢人。
73TAM517:24號《高昌延昌三十七年(597)武德隨葬衣物疏》同墓出土有73TAM517:17《高昌建昌卅七年張毅墓表》,表文曰:“建昌年丁歲,閏六月,十三日戊午。□□,將,又遷咨議軍,追贈倉部司馬張毅墓。”[4](P221-222)此衣物疏和墓表相互印證,很明顯,武德即張毅,他是阿斯塔那517號墓主,生前擔(dān)任麴氏高昌王國朗將、將軍、參軍等官職,應(yīng)是文化水平較高的漢人。
73TAM116:19號《高昌重光二年(621)張頭子隨葬衣物疏》同墓出土有73TAM116:2《高昌重光二年(621)張弘震墓表》和73TAM116:1《高昌重光二年(621)張頭子妻孟氏墓表》,可知阿斯塔那116號墓系夫妻合葬墓,張頭子即張弘震。張弘震墓表云:“重光二年辛巳歲,五月丁巳朔,四日庚申,新除侍郎,轉(zhuǎn)遷祀部司馬,追贈祀部長史,故張弘震春秋七十六,殯葬斯墓?!保?](P332-333)張弘震生前曾擔(dān)任麴氏高昌國中央高官,也無疑是漢人。
2004TMM102:4號《唐顯慶元年(656)宋武歡移文》同墓出土有2004TMM102:12《唐顯慶元年(656)宋武歡墓志》。據(jù)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整理小組,此墓志出土于木納爾1號臺地的宋氏家族塋院內(nèi)102墓,墓志銘文雖未見墓主姓氏,但從其出土地為宋氏家族塋院來看,墓主應(yīng)是宋武歡。志文曰:“君諱武歡,字□,西州永安人也。君,兵曹參軍之嫡孫,司馬之貴子。生□□下,有反哺之心;長堪強仕,□盡節(jié)之志。不驕不貴,出自衽生;行恭行敬,廩(稟)茲天性。我君光武王尚其高行,拜從行參軍事。計當(dāng)與金石同固,保守長年,掩然遷化。春秋六十一。顯慶元年二月十六日葬于永安城北。嗚呼哀哉。”志文中的“光武王”,是麴氏高昌國王麴文泰之謚號[2](P105)。志主宋武歡在麴文泰統(tǒng)治時曾任過從行參軍事之職,從姓氏、志文、家族塋院綜合判斷,宋武歡應(yīng)是麴氏高昌王國士族豪門之后。
張孝章、張毅、張弘震、宋武歡均是麴氏高昌國漢族大姓,世居西州,身居高官,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在其隨葬品清單中列有《孝經(jīng)》,似乎并不奇怪。那么,清單中所列《孝經(jīng)》,是確有其書嗎?
事實上,衣物疏中所列物品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指實所記的“平生所用之物”,如衣被、絹布、雞鳴枕、面衣、玉豚等等。這些物品與吐魯番各墓葬發(fā)掘報告中清理出的實物相互印證,確實是陪葬品。另一類則是虛記,如“攀天絲萬萬九千丈”“金錢一萬文”“銀錢二萬文”等等。實際上,此處所說的虛記,并不是不存在此物,而是有虛夸之嫌。比如隨葬一兩文銀錢,代替一兩萬文。隨葬幾尺絲線,便號稱“攀天絲萬萬九千丈”。那么,衣物疏中所列《孝經(jīng)》是不是虛記呢?
事實證明,衣物疏中所列《孝經(jīng)》并非虛記,而是真實存在的隨葬品。試舉典型一例為證。前文例1《高昌建昌四年(558)張孝章隨葬衣物疏》出自阿斯塔那169號男女合葬墓,同墓出土即有一件編號為72TAM169:26(a)的古寫本《孝經(jīng)》,起于開宗明義章至圣治章。此墓未經(jīng)盜擾,很顯然,這件古寫本《孝經(jīng)》即是張孝章隨葬衣物疏中所條列的那一卷《孝經(jīng)》。衣物疏記載與考古發(fā)掘相互印證,可見,吐魯番地區(qū)確有陪葬《孝經(jīng)》之事,并非衣物疏虛記。
無獨有偶,1997年吐魯番地區(qū)文物局搶救性清理的洋海1號墓葬(97TSYM1),出土文書多件,其中有一件殘片上正反兩面分別書寫《論語·堯曰》的古注本和《孝經(jīng)義》的序言[2](P164-167)。據(jù)朱玉琪考證,此件寫本的年代可能在闞氏高昌國時期(460~488)。又據(jù)“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整理小組”的意見,此件殘片可能是墓主生前所用,死后又作為陪葬品放置在墓中的??梢姡缎⒔?jīng)》作為陪葬品隨葬墓中,在中古吐魯番是常見之事。
那么,吐魯番地區(qū)出土的《孝經(jīng)》是不是都是陪葬品呢?事實上并非如此。
1968年,吐魯番交河故城遺址廢墟中出土一件《孝經(jīng)》殘卷。據(jù)柳洪亮研究,此件殘卷與1967年阿斯塔那363號墓所出卜天壽抄寫的《論語》殘卷性質(zhì)相同,都是小學(xué)生練習(xí)作業(yè)之類的東西。因此,這件《孝經(jīng)》殘卷并非是墓葬出土,肯定不是陪葬品。
據(jù)王素先生爬梳,吐魯番出土的古寫本《孝經(jīng)》,有白文《孝經(jīng)》、鄭注《孝經(jīng)》、《孝經(jīng)解》、《御注孝經(jīng)》以及《孝經(jīng)義》等五類[5](P203-205)。它們都是從吐魯番墓葬中發(fā)掘出來的,可以肯定是隨葬品。多種版本《孝經(jīng)》流行當(dāng)?shù)?,足見?dāng)?shù)匕傩諏Α缎⒔?jīng)》的重視。
事實上,內(nèi)地的考古表明,吐魯番地區(qū)墓葬中放置隨葬衣物疏的習(xí)俗源于中原,因中原地區(qū)早在西晉、北齊就有將死者入葬衣物單昭告地下的傳統(tǒng)。吐魯番地區(qū)不僅沿襲保留了中原隨葬衣物疏的習(xí)俗,而且還效法內(nèi)地陪葬《孝經(jīng)》的做法。陪葬《孝經(jīng)》之事,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末晉初著名學(xué)者皇甫謐。據(jù)《晉書》記載,皇甫謐曾著《篤終》,示其死后葬制之遺愿。有云:“擇不毛之地,穿坑深十尺,長一丈五尺,廣六尺,坑訖,舉床就坑,去床下尸。平生之物,皆無自隨,唯赍《孝經(jīng)》一卷,示不忘孝道?!保?](P1417-1418)皇甫謐以《孝經(jīng)》陪葬的目的很明確,“示不忘孝道”。他開了以《孝經(jīng)》陪葬的先例,后人多有效法者。南齊張融與北魏馮亮步其后塵。據(jù)《南齊書·張融傳》記載,張融生前曾留下遺言:“吾生平所善,自當(dāng)凌云一笑,三千買棺,無制新衾。左手執(zhí)《孝經(jīng)》《老子》,右手執(zhí)小品《法華經(jīng)》?!保?](P729)可見,張融對死后隨葬之物不重衣衾,只重《孝經(jīng)》等書籍。又據(jù)《魏書·馮亮傳》記載,馮亮卒于北魏延昌二年(513)冬,他曾“遺誡兄子綜,斂以衣幍,左手持板,右手執(zhí)《孝經(jīng)》一卷,置尸盤石上,去人數(shù)里外。積十余日,乃焚于山。以灰燼處,起佛塔經(jīng)藏”[8](P1931)。唐史典籍未見隨葬《孝經(jīng)》者,但宋代有類似記載。如《宋史·王嗣宗傳》:“嗣宗尤睦宗族,撫諸侄如己子,著遺戒以訓(xùn)子孫勿得析居,又令以《孝經(jīng)》、弓劍、筆硯置壙中。”[9](P9651)王嗣宗告誡子孫不得分家,在自己死后把《孝經(jīng)》、弓劍、筆硯放在墓中陪葬,也是這一風(fēng)俗的延續(xù)。
漢武帝獨尊儒術(shù)以來,孝成為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孝經(jīng)》成為學(xué)生必讀之書?!稘h書·平帝紀》記載平帝元始三年,安國公奏立學(xué)官“序、庠置《孝經(jīng)》師一人”[10](P355),即在公辦學(xué)校設(shè)置專門教師教授《孝經(jīng)》。隨后民間私學(xué)也爭相效法。漢末邴原入私學(xué),就學(xué)于書舍,“一冬之間,誦《孝經(jīng)》《論語》”[11](P351)。這種風(fēng)氣致使?jié)h代孝的教育范圍極廣。東漢明帝時,期門、羽林、介胄之士也要通讀《孝經(jīng)》,一般平民更是如此。《四民月令》說:“十一月,研冰凍,命幼童讀《孝經(jīng)》、《論語》、《篇章》、小學(xué)?!痹诖嘶A(chǔ)上,漢代初步確立了養(yǎng)老制度和“告寧”制度,生前孝養(yǎng),死后居喪成為漢代以孝治國的重要國策之一。
晉元帝大興年間(318-321),復(fù)置《論語》《孝經(jīng)》傳記博士于學(xué)宮,而所立為鄭注。南朝齊因襲之。梁時,孔傳、鄭注《孝經(jīng)》并立。后孔傳亡于梁末戰(zhàn)亂。北朝鄭注《孝經(jīng)》流行天下。前文論及皇甫謐、張融、馮亮陪葬《孝經(jīng)》之事,顯然與漢魏以來,朝野重視《孝經(jīng)》密切相關(guān)。
高昌國麴堅時《孝經(jīng)》傳入高昌。公元520年(北魏正光元年),麴嘉(501-525年在位)向北魏孝明帝“求借《五經(jīng)》、諸史,并請國子助教劉燮以為博士,肅宗許之”[8](P2245)。在統(tǒng)治者崇儒理念的推動下,麴氏高昌王國上下都研習(xí)傳播儒學(xué),史稱高昌“國人言語與中國略同。有《五經(jīng)》、歷代史、諸子集”[12](P811)。此時,雖有《五經(jīng)》傳授,但并未見《孝經(jīng)》。數(shù)年之后,至麴嘉之子麴堅(531-548年在位)時,高昌國“文字亦同華夏,兼用胡書。有《毛詩》《論語》《孝經(jīng)》,置學(xué)官弟子,以相教授。雖習(xí)讀之,而皆為胡語”[13](P915)。習(xí)讀《孝經(jīng)》者,不僅有漢人儒生,也有當(dāng)?shù)睾恕:伺c漢人都可以就讀于學(xué)官,使用統(tǒng)一的漢文本教材《孝經(jīng)》《論語》等。不同的是,胡人是用胡語而非漢語習(xí)讀《孝經(jīng)》和《論語》等儒家經(jīng)典。既然,胡人也學(xué)習(xí)《孝經(jīng)》,那么,胡人是不是也效法漢人,死后隨葬《孝經(jīng)》呢?目前的考古資料有限,尚不能解答這一疑問。
從傳播史的角度看,如果把麴嘉向北魏孝明帝“求借《五經(jīng)》”看作是儒家經(jīng)典從中原向西北傳播的上層傳播線路的話,那么,在漢唐間,中原漢人大規(guī)模向西北遷徙①漢武帝時,西征大宛、車師,大量疲敝兵士滯留吐魯番地區(qū)。漢昭帝時,置西域都護,屯田車師。又置戊己校尉,遷徙大量人口在車師屯田積谷。西晉在高昌設(shè)高昌郡,前涼、后涼、西涼、北涼皆設(shè)郡駐守。八王之亂后,中原戰(zhàn)禍不斷,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大批漢人西遷涼州。苻堅滅前涼,又遷徙大批漢人到敦煌。淝水之戰(zhàn)后,中原內(nèi)亂,河西隴右一帶的地方割據(jù)政權(quán)相互爭奪,涼州已非樂土,迫使此地的漢人再次西遷高昌。伴隨漢人西遷的是以《孝經(jīng)》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敦煌、吐魯番地區(qū)的傳播。的過程中,隨身攜帶著以《論語》《孝經(jīng)》等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典籍進入吐魯番地區(qū)就可以看作是《孝經(jīng)》從中原向西北傳播的民間傳播線路。這兩條線路并存,《五經(jīng)》、諸史得以在吐魯番地區(qū)廣泛傳播,逐漸使高昌成為漢文化社會。那么,麴氏高昌王國中篤信儒學(xué)者,生前習(xí)讀《孝經(jīng)》,死后陪葬《孝經(jīng)》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入唐,統(tǒng)治者更加重視對《孝經(jīng)》的研讀,高祖和太宗曾親自參加兩次國家級研討活動?!杜f唐書·儒學(xué)上》載:“后高祖親臨釋奠,時徐文遠講《孝經(jīng)》,沙門惠乘講《波若經(jīng)》,道士劉進喜講《老子》,(陸)德明難此三人,各因宗指,隨端立義,眾皆為之屈。高祖善之,賜帛五十匹?!保?4](P4945)又,唐太宗親臨釋奠禮,聽孔穎達講《孝經(jīng)》,并與之就曾子和閔子誰更孝的問題展開辯論。公元690年,武則天以武周代唐,“其年二月,則天又御明堂,大開三教。內(nèi)史邢文偉講《孝經(jīng)》,命侍臣及僧、道士等以次論議,日昃乃罷。”[14](P864)
開元元年(713)三月,唐玄宗下《令諸儒質(zhì)定古文孝經(jīng)尚書詔》:“《孝經(jīng)》《尚書》有古文本孔鄭注,其中指趣,頗多舛駁,精義妙理。若無所歸,作業(yè)用心,復(fù)何所適宜。令諸儒并訪后進達解者,質(zhì)定奏聞?!保?5](P476)為止息今古文《孝經(jīng)》之爭,唐玄宗曾兩度御注《孝經(jīng)》。一次在開元十年,有兩條正史材料記載此事。其一:《唐會要》卷三十六“修撰”開元十年(722)六月二日條記:“上(玄宗)注《孝經(jīng)》,頒于天下及國子學(xué)?!保?6](P658)其二:《舊唐書》卷一百零二《元行沖傳》載:“上又特令行沖撰御所注《孝經(jīng)》疏義,列于學(xué)官?!保?4](P3178)從以上記載來看,首度注經(jīng)是在開元十年,完成后,于當(dāng)年六月頒行天下,也作為國子學(xué)的必修書。此后,唐玄宗又命大臣元行沖為御注孝經(jīng)書寫疏義,列于學(xué)官,成為教材。另一次在天寶二年,也有兩段正史材料略載其事。其一:《唐會要》卷三十六“修撰”開元十年(722)六月二日條下記曰:“至天寶二年(743)五月二十二日,上(玄宗)重注(《孝經(jīng)》),亦頒于天下?!保?6](P658)其二,《冊府元龜》卷四十《帝王部·文學(xué)》天寶二年(743)五月條記:“以重注《孝經(jīng)》頒天下。”并記玄宗詔曰:“化人成俗,率由于德本;移忠教敬,實在于《孝經(jīng)》。朕思暢微言,以理天下;先為注釋,尋亦頒行。猶恐至賾難明,群疑未盡;近更探討,因而筆削;兼為敘述,以究源流。將發(fā)明于大順,庶開悟于來學(xué)。宜付所司,頒示中外?!保?7](P431)
從以上記載來看,重注孝經(jīng),目的是舉六家之異同,會五經(jīng)之旨趣,約文敷義,“將發(fā)明于大順,庶開悟于來學(xué)”。經(jīng)過唐玄宗時期這次大規(guī)模的經(jīng)典整理活動,再加上玄宗本人的研究探討與注釋,《孝經(jīng)》的內(nèi)容和版本基本確定了下來,我們今天常見的《孝經(jīng)》就是唐朝整理的。
有鑒于《孝經(jīng)》的道德教化作用,唐玄宗還詔令天下,令每家每戶必須收藏一本《孝經(jīng)》,要求人人“精勤誦習(xí)”,在鄉(xiāng)學(xué)中,也要加倍教授,使人人恪守孝道,尊禮行孝?!短拼笤t令集》卷七十四《典禮·九宮貴神》天寶三載(744)十二月《親祭九宮壇大赦天下敕》曰:“自古圣人,皆以孝理;五帝之本,百行莫先。移于國而為忠,長于長而為順,永言要道,實在人弘。自今以后,令天下家藏《孝經(jīng)》一本,精勤誦習(xí),鄉(xiāng)學(xué)之中,倍增教授。”[15](P417)
唐時吐魯番地區(qū)的鄉(xiāng)學(xué)教育嚴格遵照此令,教授《孝經(jīng)》。這從吐魯番文獻中可以得到證實。美國普林斯頓大學(xué)東亞圖書館藏有 9 件吐魯番文獻,編號分別為 Peald 7a、7d、7k -2、7m、7o、7r、11a、11d、Frame 1a[18](P949-952)。根據(jù)其內(nèi)容可知,9件殘片是儒生的《孝經(jīng)》策問習(xí)作。對策是唐代進士、明經(jīng)考試的主要形式之一。策問卷的策題出自《孝經(jīng)》,這與唐制各類儒生必須兼通《論語》《孝經(jīng)》相合??梢娞拼卖敺貐^(qū)的儒生在學(xué)校也必須學(xué)習(xí)《孝經(jīng)》,而且要通過策問考試。
天寶四載(745),也就是唐玄宗詔令天下家藏《孝經(jīng)》的第二年,唐玄宗親自御書《孝經(jīng)》,刻碑以示天下,即《石臺孝經(jīng)》。
唐朝不僅繼承了前朝孝道思想,重視《孝經(jīng)》,而且在封建立法中用法律細則條文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使之符合孝的綱常倫理。“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嚴?!惫糯倮簟岸n”解官,回家守喪之制,有明確法律條文記載的,即始于唐律?!短坡墒枳h》卷25載:“諸父母死應(yīng)解官,詐言余喪不解者,徒二年半。若詐稱祖父母、父母及夫死以求假及有所避者,徒三年?!笔枳h曰:“父母之喪,解官居喪,而有心貪榮任,詐言余喪不解者,徒二年半?!保?9](P472)這條律文開創(chuàng)了丁憂解官的先河,此后,宋、明、清各朝幾乎原封不動地沿襲此制。
在孝的精神指導(dǎo)下,唐代確立了侍丁養(yǎng)老制度和孝假制度?!缎绿茣な池浿疽弧份d:“以民間戶高丁多者,率與父母別籍異居,以避征戍,乃詔十丁以上免二丁,五丁以上免一丁,侍丁孝者免徭役?!庇帧澳凶悠呤逡陨?,婦人七十以上,中男一人為侍。八十以上令式從事。[20](P1346)”又《唐令拾遺·戶令》第十二條《老疾應(yīng)侍》引《開元七年令》《開元二十五年令》曰:“諸年八十及篤疾,給侍一人;九十,二人;百歲,五人。皆先盡子孫,聽取近親,皆先輕色。無近親外取白丁,若欲取家內(nèi)中男者,并聽?!保?1](P139-140)除了令的規(guī)定外,唐代皇帝還用赦文規(guī)定對普通百姓在喪假期間免除一切勞役賦稅。唐玄宗《改元天寶赦》:“侍老八十已上者,宜委州縣官每加存問,仍量賜粟帛。侍丁者,令其養(yǎng)老。孝假者,矜其在喪,此王政優(yōu)容,俾申情禮。”侍丁養(yǎng)老的目的就是頓風(fēng)厲俗。
在中央王朝以制度、詔令、赦文等形式確保孝行能夠?qū)嵤┑谋尘跋?,唐代各州都依法實行。遠在邊陲的西州也不例外,嚴格執(zhí)行著侍丁養(yǎng)老制度和孝假制度。試舉二例,以示說明:
阿斯塔那325號墓出土有一件《唐龍朔三年(663)西州高昌縣下寧戎鄉(xiāng)符為當(dāng)鄉(xiāng)次男侯子隆充侍及上烽事》文書,為方便分析,移錄殘文如下:
1今見缺侍人某,寧戎鄉(xiāng)侯子隆身充次男,【下缺】
3【上缺】今年新【下缺】
4八十,自回充侍父者。又得寧戎鄉(xiāng)里□□
6【上缺】者。前侍己親侍父,后請宜【下缺】
7式,關(guān)司兵任判者。今以狀下鄉(xiāng),宜準狀,符
9付身【下殘】
10戶主香【下缺】
11尉準淮史史□
12史況感
13 錄事沙龍朔三年三月二日下[1](叁P102)
這是一件西州高昌縣下達寧戎鄉(xiāng)有關(guān)侯子隆充侍的符。從殘存文字看,此符大意是某老的侍丁“懷相”要回家侍養(yǎng)他自己年滿八十的老父,某老上牒請“侯子隆”代替“懷相”充侍,縣司下符通知鄉(xiāng)里?!皯严唷鄙崮忱隙陀H父侍養(yǎng),也是遵照“皆先盡子孫,聽取近親”的唐令條文而行的。某老因沒有子孫,又無近親,因此外取白丁“侯子隆”充侍。可見,西州高年百姓的養(yǎng)老實際與唐令規(guī)定完全相符。唐令能在西州得以嚴格執(zhí)行,也顯示了唐中央政治統(tǒng)治的威力。
又,阿斯塔那191號墓出土一件文書,由多件片段綴合而成,題名為《唐永隆元年(680)軍團牒為記注所屬衛(wèi)士征鎮(zhèn)樣人勛官籖符諸色事》(下稱《軍團牒》),為便于分析,摘錄相關(guān)殘文如下:
(二)7白歡進年卌一送波斯王,樣人康文義。進上輕車,籖符到府。
8趙力相年卅五送波斯王,樣人康曇住。
(三)2馮石師年卅四孝假。
5翟阿達年卅八孝假。
(四)6□憧仁年卅五侍丁殘疾。
(八)1 □□□年卅一 孝假。[1](叁P284)
此件《軍團牒》記注“樣人”者20人,其中白歡進、趙力相等四人標明“送波斯王”。唐高宗朝,唐與吐蕃、西突厥爭奪安西。儀鳳三年(678)九月,高宗以裴行儉為安撫大使,冊送波斯王,奇襲西突厥十姓可汗,“至西州,人吏郊迎,行儉召其豪杰子弟千余人,隨己而西,乃揚言給其下曰:‘今正炎蒸,熱極難冒;涼秋之后,方可漸行?!贾б椫?,遂不設(shè)備?!迸嵝袃€因此奇襲成功?!杜f唐書·裴行儉傳》記裴行儉在西州“召其豪杰子弟千余人”?!盾妶F牒》中有四人不能隨裴行儉送波斯王西行,分別是34歲的馮石師、38歲的翟阿達和31歲的某衛(wèi)士,此三人均是因為“孝假”在身,而35歲的憧仁則是因為“侍丁殘疾”。這些材料充分說明,即使在邊州戰(zhàn)事吃緊的非常時期,西州府兵也會依照唐令規(guī)定,享有“孝假”。也同樣根據(jù)唐侍丁養(yǎng)老制,為篤疾者安排府兵充侍左右。唐代“孝假”制度和侍丁養(yǎng)老制度能在西州嚴格實施,也充分說明孝的觀念在西州邊陲的百姓中已經(jīng)深入人心。
綜上所述,高昌國至西州時期,吐魯番當(dāng)?shù)氐木用裆钍苤性⒌浪枷胗绊?,死后不僅以《孝經(jīng)》陪葬,而且在衣物疏中開列《孝經(jīng)》,昭告冥界。這顯然是漢魏以來中原漢人葬俗的遺風(fēng)。麴堅時,《孝經(jīng)》傳入高昌。經(jīng)過官方推動和民間交流兩條路線,《孝經(jīng)》最終得以廣泛播遷于西北邊疆。安史之亂后,唐王朝在西域的勢力日漸式微,絲綢之路阻絕,文化傳播之路中斷,吐魯番地區(qū)陪葬《孝經(jīng)》的現(xiàn)象也便逐漸消失了。
[1]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武漢大學(xué)歷史系.吐魯番出土文書:圖錄本(壹至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1996.
[2]榮新江,李肖,孟憲實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M].北京:中華書局,2008.
[3]劉志安.吐魯番出土衣物疏研究二題[M]∥《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22輯.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5.
[4]侯燦,吳美琳.吐魯番出土磚志集注(上)[M].成都:巴蜀書社,2002.
[5]王素.敦煌吐魯番文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6]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7]蕭子顯.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2.
[8]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9]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10]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11]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59.
[12]姚思廉.梁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13]令狐德棻.周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1.
[14]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5]宋敏求.唐大詔令集[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59.
[16]王溥.唐會要[M].北京:中華書局,1955.
[17]王欽若.冊府元龜[M].北京:中華書局,1981.
[18]榮新江.吐魯番文書總目(歐美收藏卷)[M].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7.
[19]長孫無忌.唐律疏議[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0]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1]仁井田陞.唐令拾遺[M].長春:長春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