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倩
(寧夏大學 人文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淺析清末新政與辛亥革命的關系
徐小倩
(寧夏大學 人文學院,寧夏 銀川750021)
清末新政與辛亥革命都是中國社會變革進程中的組成部分。在這個大的社會潮流里,兩者雖然直接目的不相同,但是產生的影響卻能一致,那就是使中國的民主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清末新政客觀上為辛亥革命提供了條件,是中國社會變革,民主化趨勢之下不可避免的結果。
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社會變革近代化
本文的觀點是,清末新政與辛亥革命都是中國社會變革進程中的組成部分,在這個大的社會潮流里,兩者雖然直接的目的不相同,但是產生的影響卻能一致,那就是使中國的民主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清末新政客觀上為辛亥革命提供了條件,是中國社會變革,民主化趨勢之下不可避免的結果。社會變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們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近代中國社會就是在這樣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向前發(fā)展的。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原意是維護清王朝搖搖欲墜的統(tǒng)治,避免革命的爆發(fā),但是在各種改革措施推行的同時卻客觀上為辛亥革命提供了政治、經濟、教育和軍事等各方面的條件。
經歷了“庚子之變”沉重打擊的清政府亟待恢復和強化中央政權的力量與權威,建立一個結構完整、運作有效的權利體系。清末新政在政治方面的措施主要是整頓吏治,裁撤合并中央和地方一些舊有機構,設資政院、咨議局等新機構。咨議局因為是中國傳統(tǒng)從未有過的新式機構,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的是近代民主的精神。當選的議員雖然是清政府上流階層的統(tǒng)治階級,但是其中大部分人都受過新式的教育,而且很多具有海外留學的經歷,所以他們已經有資本主義的傾向。他們的政治態(tài)度傾向于立憲派,同時也代表了民族資產階級的上層利益。辛亥革命爆發(fā)前,立憲派作為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正是以咨議局為陣地,為自己的政治主張奔走,并且積極參與地方政務。
在政治思想上,近代以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已經接觸到西方先進的民主思想,但是這樣的思想畢竟不是主流,有識的知識分子并沒有實現其理想的途徑。而清末新政的推行,試圖建立君主立憲,中國人在思想上經歷了一次巨大的震動,至少傳統(tǒng)的皇權不可侵犯的觀念被打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這樣的結果恰恰為辛亥革命的爆發(fā)提供了思想上的準備。
不僅如此,通過清末新政在地方進行的自治改革,地方督撫和士紳的自治能力和參政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武起義之后,許多省份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加入到辛亥革命的隊伍中。地方勢力的積極響應,也得益于革命黨在各地的“策反”活動。
在這些清王朝的“反叛者”中,原來擁護清末新政,擁護清王朝統(tǒng)治,但在清末新政只有名無實的情況下,對清王朝失望而轉而加入革命陣營的有不少人。他們或原來就具有民主思想,或經過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的“策反”而改變立場,結果都是革命的陣營擴大了,清末新政的改革措施的重大影響客觀上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和階級的基礎。
清末,中央建立了一個負責經濟改革和發(fā)展的專門機構——商部。它的職能是聯絡官商、溝通民情、促進工商業(yè)。獎勵民族工商業(yè),一方面鼓勵商人在國內發(fā)展工商業(yè),另一方面清政府自己也辦官辦企業(yè)。這些措施的最直接作用是大大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辛亥革命,是在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緩慢的情況下發(fā)生的,而不是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fā)展,由一些愛國并且受到西方共和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發(fā)動的?!毙梁ジ锩狈ο鄳慕洕碗A級基礎,思想文化領域的準備也很不夠。一方面,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使中國的資產階級這個群體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fā)展壯大。為了經濟上的自由,他們需要更多政治上的自由權力,于是他們在各個勢力中尋求“同盟者”,在同樣對清政府失望之后,最后他們找到了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孫中山等革命者。越來越多的資本家成為革命陣營中的成員,構成了辛亥革命的階級基礎。另一方面,這些資本家的資產為革命提供了經濟基礎,支持了革命黨人的革命活動。
教育改革包括創(chuàng)辦新學堂、鼓勵留學和改革科舉制度等,目標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
在所有措施中,最具影響力的便是廢科舉。廢除科舉制的決定無疑是革命性的,它對于新式教育來說,是前進了一大步,也是教育改革必走的一步。但對于清朝政府來說,這種一蹴而就的改革不一定必是對其有利的,結果導致這些游離于政府之外的知識分子都選擇了革命。就如孫中山本人早年也想通過改良改變現狀,但是未能成功,才倒向革命,認為暴力革命是中國自救的唯一出路。
至于清末新政教育方面的另一舉措——創(chuàng)辦各類新式學堂,對辛亥革命的幫助就更大了。新式學堂所造就的大批新型知識分子,他們成為辛亥革命的先鋒和主力軍。
新式教育使一部分知識分子得到留學國外的機會,他們有更多機會了解西方世界,特別是在留日學生中,出現了辛亥革命的重要領導和中堅力量。孫中山本人也有留學日本的經歷,而后更是將其作為革命的一個重要“根據地”。所以,國民黨人以新式學堂作為營地宣傳革命,傳播新思想,這大大豐富了革命的力量來源,使革命的勝利離得越來越近。
清末新政制定新軍軍制,編練新軍,創(chuàng)辦軍事學堂、派遣留洋學生、培養(yǎng)軍事人才。
清政府下詔停止武科舉,并令各省裁撤綠營防勇,改練常備、續(xù)備、巡警等軍,操習新式槍炮。在各省編練新軍的時候,辛亥革命黨人趁機發(fā)展革命勢力,他們一方面策動會黨起義,一方面在新軍中進行策反活動。新軍中的一些年輕軍官,他們有的在日本留過學,有的曾就讀于各省的武備學堂,他們都懷有強烈的革命思想,后來革命黨人掌握了其中的很多人員,他們便成了辛亥革命中最堅實的力量。如徐錫麟在安徽巡警學堂任教時,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把學堂的教學訓練弄得井然有序,課下對學生進行革命教育,學習國內外的形勢。
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因為看到了新軍的革命方向,開始注重在軍隊中爭取革命士兵和下級軍官的工作,并通過他們的共同努力,使更多的新軍看到了清廷的腐敗,對專制制度已達到非常不滿的程度,致使武昌起義后全國新軍大部分站在了清王朝的對立面。國民黨人從單純地宣傳革命思想到通過新軍控制武裝力量,他們離革命成功又進了一步。
湖北新軍的首義,是辛亥革命的導火線,也是導致帝國大廈坍塌的開始,這股勢力不可阻擋。
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社會變革進程中的組成部分。清末新政與辛亥革命不是“一對一”的關系,它們的發(fā)生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純粹地把兩者之間的關系定性為因果關系是不恰當的。但是,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為了維護行將衰落的君主統(tǒng)治,抑制當時的革命勢力,迫不得已進行的漸進式改革,而辛亥革命的直接目的是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國,可以說從其目的來看,二者是互相敵對的、截然相反的。但是不管是新政,還是革命,既然都發(fā)生在同一歷史時空,互相對立也意味著勢必互相聯系和互相影響。
革命是清末政治轉型的催化劑:促使清政府實施清末新政的動因有許多方面。總的來看,無論是官僚階層還是士大夫集團所做的努力都是出于民族危機的外部壓力和王朝自救的內在動力;而在這些復雜交錯的動因中,革命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成為推動清末新政的重要動力;清末新政客觀上為辛亥革命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為辛亥革命爆發(fā)奠定了必要的思想、人才和物質基礎。君主立憲削弱了清廷的政治控制力,經濟新政使得民怨沸揚,文化新政使得革命思想深入人心。可以說,清末新政間接推動了辛亥革命的進程。
革命推動了清末新政,清末新政客觀上為辛亥革命創(chuàng)造了條件,那么是否意味著新政必然導致辛亥革命呢?其實不然。與其說是新政導致了革命,不如說辛亥革命發(fā)生和清王朝滅亡是晚清政府已陷入無法照舊統(tǒng)治下去的境地的必然結果。兩者的發(fā)生是清末各種社會矛盾作用的產物,不是某個單方面因素就能催發(fā)的。兩者之間更多的是一種平行的關系,更像是在中國近代化的社會變革大潮中的兩個大浪,彼此交疊,共同將中國推向變革的更高層次。民族的、階級的矛盾都日益尖銳,清王朝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也已出現各種問題,尤其是政治體制的腐敗已到了難以挽救的地步。此時,另一端的西方卻在迅速發(fā)展,就連鄰近的日本也因資本主義的改革而擺脫了危機,發(fā)展速度驚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壯大了中國虛弱的資產階級。清末新政中發(fā)展了民族資本主義,辛亥革命利用了它來發(fā)展。同時,他們?yōu)榱嗽诮洕系玫礁嗟姆奖?,就需要在政治上取得更多的話語權。清末新政失敗后,民族資本主義者就找到了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辛亥革命者,他們構成了革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時,資產階級也為革命提供了一定的資金支持。可謂是雙方的共贏。
因為此時世界民主化的大勢已經無法阻擋,中國在這樣的潮流中再也不可能幸免,唯有思變,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清末新政做出了努力,雖然還是被動的,搖擺不定的,或者說并不是真正意義上資產階級改革,但至少這樣的努力的確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新的景象。新政無法完成的任務,辛亥革命通過暴力的方式接著它的腳步繼續(xù)下去。當然,辛亥革命也沒有最終完成任務,還有更多力量在接著探索前進。但作為其中的重要步驟,應該不容忽視。
[1]陳絳.近代中國,第十八輯[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
[2]朱宗震.大視野下清末民初變革[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
[3]林志友.論清末新政與辛亥革命的爆發(fā)[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2).